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2021-06-30 19:43孙敏
考试周刊 2021年40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成因分析

孙敏

摘 要:世界进入现代以来,人类似乎面临着道德传统的实质性断裂,社会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的现代性冲突愈演愈烈,学校德育低效问题被人们普遍关注。文章从问题关注的社会需求出发,分析了学校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现状,对成因进行了浅析。最后从抓核心、启民智、构蓝图等三方面探讨了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寻找学校道德教育的出路。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课改需求;成因分析;未来蓝图

一、 道德与法治课改源于需求

(一)育德需求

在育德树人的理念指导下,学生的道德发展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小学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育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生活,学习做人。

(二)法治教育需求

普及法治教育,培养青少年法治精神,促使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自觉学法、依法维权的生活方式,是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核心工程。

(三)课堂改革的需要

受师资队伍的限制和应试教育的影响,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很不稳定。教师思想上认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比其他学科“省事”,比较“轻闲”,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育教学特点和规律认识不清,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迫在眉睫。

二、 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一)基础学校的课程的落实现状

一方面,在师资紧缺的情况下,部分学校由班主任或者主科老师兼教此课程,精力无法集中;一些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把道德与法治课上成了语文课、综合课的现象;由于缺乏课程的专业性,有些教师,上课内容拘泥于教材,采用简单说教看图说话的授课形式,没有补充相关课程资源,也缺乏课堂生成性资源的积累,总体德育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是副科,对课程不关心、不重视,课堂上也不配合,經常发生道德与法治课上请求老师留时间做家庭作业的现象。

(二)“缺乏儿童”的课程教学

“人民伦理”是课程的教育基础,集体主义是道德与法治教育原则,忽视儿童个人主动性和独特性的培养,人不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乌托邦和教育灌输

社会所拥有的道德乌托邦情怀,尝试用道德与法治教育实现社会道德的一致性,达成统一和谐。课堂教学的灌输、控制就成为了教育的手段,强迫性的一元论,往往与人的个性自由发生冲突。此外,学校“主渠道”与校外影响之间存在着矛盾。

三、 现状成因探寻

(一)“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化

中国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考试文化,一直主宰和影响着人类社会。科举制、八股取士,则是中国古代社会考试文化发展到极端的重要标志。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社会竞争中,考试成绩与个人前程、未来仕途紧密相联,是穷苦大众平步青云的唯一途径。统治者根据大众的心理,以“学而优则仕”为诱饵,八股取士,统一答案选拔人才,钳制人们的思想自由,泯灭人的多样性和能动性。

如今社会,教育资源紧张,优质教育资源更是稀缺,教育制度不太健全,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导致学校评价学生,社会选拔人才,仍是以考试分数和成绩为主。在考试文化的控制下,育德普法教育显得无足轻重。

(二)教育与社会现实的背离

社会的异化,使实际社会生活存在许多不道德因素。成人对所处社会的描述可能用暴力、自私、尔虞我诈和人心叵测等消极、悲观的词汇(他们本身可能是这样认为的),但教育孩子要拥有诚信友爱、乐于助人等人性美好的品德,他们怕肮脏玷污了孩子天使般的心灵。这种教育带来的问题是,在观察成人生活和自身成长的过程中(成人对孩子说的是一套,做的确是另外一套),孩子有可能发现异样的蛛丝马迹,他们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哪种言辞才是真的?如成人清楚了解社会是险恶的,人与人之间是不能信任的,他们也教育孩子不要信任人,在家里不要随意开门,不要跟任何陌生人说话等等。孩子从小就战战兢兢,不敢说话,不能多事,甚至不能开门。笔者的亲身经历是,一个孩子在学校帮助别的小朋友清扫了吐出来的污秽物,回去被长辈狠批一顿,说他呆傻,人家都不愿干的脏活他干,在外人和笔者面前又数落孩子第二遍,警告以后别干这种“傻事”。笔者百思不得其解,别的小朋友在吐得不舒服的时候,其他人都走了,只有他送上了手帕帮着清理,这是多么好的一个孩子,却被家人批评和嘲弄。非正常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成为正常的,而美好品质却从小就被遏制,试问,未来的社会,希望在哪?

四、 可能之路

(一)抓核心——改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1. 在生活中育德

陶行知认为: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如果教育只是书面上的,那么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意义。道德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每个学生的生活之中,因此,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离不开学生的校园生活。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并且高于生活。教师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时要选择生活化的教育内容,反映儿童日常生活的需要,让儿童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课上有话可说,有兴趣参与课堂老师提出的话题讨论,引起共情和共鸣。在生活中习得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形成道德意志,实践道德行为,不断从生活中总结和践行道德。“留心处处皆学问”,帮助学生学做生活的有心人,把细微的真实的生活作为有效德育展开的“生长点”,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

2. 在体验中育德

道德情感的形成源于道德体验,却又指导道德践行。体验能够让学生产生共情,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情境体验,培养学生的道德共鸣,形成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情感。在经常遇到的道德两难问题中,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通过开展各种体验活动,给学生一个舞蹈台,一点经历,一点麻烦,让孩子通过思考,去抉择,去行动,培养创造性,感受成功和快乐地喜悦。在生活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准则,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教学成因分析
浅谈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杀人案件的动机与成因分析
有关英汉翻译中隐性衔接与连贯问题的思考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成因分析
道路桥梁结构加固措施与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