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关系·情感:春节在抖音平台的文化再生产研究

2021-06-30 07:41赖星星唐远清
新闻爱好者 2021年6期
关键词:春节抖音

赖星星 唐远清

【摘要】以春节在抖音平台的文化再生产为研究对象,从符号、关系和情感三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发现通过符号的“再编码”、关系的“再生产”和情感的“再共鸣”,兼具媒介与文化属性的抖音平台“再造”了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春节节日仪式感,赋予了春节新的文化内涵与意义,这对传统节日的现代转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文化再生产;短视频媒介;春节;抖音;节日仪式感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节日,在哲学、伦理、社会关系和心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象征意义。[1]近年来,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抖音、快手等具有后现代文化特征的短视频平台迅速崛起,春节在短视频平台的文化再生产现象不断涌现。抖音《2021春晚数据报告》显示,抖音平台春晚红包互动总数达703亿,抖音直播间春晚累计观看人次达12.21亿,抖音用户云拜年视频总播放量506亿,抖音用户云拜年视频总点赞量为62亿。另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短视频平台用户数量从2018年6月的5.94亿增长到2020年12月的8.73亿,已占总体网民的88.3%。[2]在短视频盛行的当下,“拜个抖音年”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新潮流和新的春节习俗。这种传统春节的习俗活动和文化仪式在抖音短视频平台的文化再生产,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融入现代社会生活的方式之一,也是传统节日进行现代转型的一个缩影。在传统文化日渐式微和互联网文化日益盛行的当下,对其进一步分析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法国学者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对文化再生产(cultural reproduction)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他通过符号暴力(symbolic violence)、惯习(habitus)、场域(field)和文化资本(le capital culturel)等概念,深入剖析了法国教育系统如何进行社会再生产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合法性。[3]其以符号控制、实践场域和文化形态为逻辑分析焦点的文化再生产研究路径,对春节在抖音平台的文化再生产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参考价值。本文以符号、关系和情感作为文化再生产的主要分析切入点,通过符号的“再编码”、关系的“再生产”和情感的“再共鸣”,深入探究春节在抖音平台文化再生产的内部机制,以期为未来短视频平臺文化再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一、符号的“再编码”

(一)多元符号的统一性

所谓多元符号的统一性,主要是指不同符号所指之间具有的相似性,使得符号形成一个统一体。[4]这种统一体是节日仪式中象征符号文化意义的体现,反映了符号的文化意义承载功能,也反映了符号所承载的所指的多样性。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节日仪式的形成,有赖于象征符号系统的建立,而节日文化意义的生产与再生产,更有赖于符号所具有的象征功能的发挥。如抖音平台的“点亮灯笼”“锦鲤红包”活动,“贺新春”“好运剪纸”“牛气冲天”等一系列春节贴纸和“你很犇吗”“喜气洋洋”等特效虚拟符号,共同发挥着其作为春节符号的文化象征意义,表达用户的节日祝福与憧憬之情。

抖音用户基于自身对春节文化符号的把握和认知,以及对“舞台展演”的表达欲,生产和再生产个性化、多元化的春节符号,表达着相同或相似的关系思想,[5]发挥符号的象征功能,并在个体的互动建构与情感传播中进行符号文化意义的生产和再生产。如抖音用户在春节期间拍摄制作的各类拜年送祝福视频。从视频内容角度来看,大多数内容的素材来自现实生活,抖音用户在春节期间经历了拜年送祝福这一实践过程,而这一过程本身就进行了一次“拜年”这一象征性符号的文化意义生产。当拜年的视频内容被发布到抖音平台后,用户对视频内容进行传播互动的过程中,“拜年”的符号象征意义被再次生产出来。从符号生产角度来看,这些视频内容符号的所指,均指向对亲朋好友送祝福以表达对未来的期许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在形式上没有传统春节拜年仪式那样正式,且增加了作为后现代短视频文化的娱乐性和消费性(受众商品化),但这些多元符号仍较为统一地保留了中华民族传统春节拜年送祝福的仪式感。使传统春节仪式的符号秩序带有现代文明气息。

(二)符号生产与主体实践的辩证性

符号的文化意义生产离不开主体的实践活动,符号生产与主体实践是一种辩证的动态互动关系。起初,个体对符号的认知,多源于自身的生活实践经验和文化认识,不同的个体对符号的相似性有不同的理解,对符号的所指和象征意义也会有认知差异。但随着个体在同一社会情境下不断进行着社会实践活动,其对作为文化意义的象征性符号逐渐形成了共同的经验感知,这时便可以形成对符号文化意义的统一认知,而个体在新的实践互动过程中也将实现符号意义的再生产。

春节期间,具有不同文化认知水平的抖音平台用户,结合自身的社会实践经验,进行着有关春节符号的生产与再生产。在这个动态的进程中,个体具有充分的主观能动性,其能在现实空间和抖音平台上同时获得对各类春节仪式符号的经验感知和文化认知,并随时在抖音平台上再生产春节的符号内容。在抖音平台的内容生产机制作用下,具有统一认知的春节符号内容“脱颖而出”,成为转发与点赞数量的佼佼者,用户在符号内容的“在看”与互动实践中,春节符号也完成了文化意义的再生产。如抖音平台在2021年1月期间的“回家系列”短视频,展现各类城市职场人和农民工回家过年的感人经历,表达“回家过年”的节日符号文化意义,系列短视频获得了千万次播放量和百万次点赞量,其背后是千万抖音用户对“回家过年”这一春节符号的统一认知和文化认同。

(三)符号意义再生产的社会控制性

场域是布尔迪厄进行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他将社会实践划分为一个个可研究的场域,其对场域的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work)。”[6]在他看来,场域就是经济社会生活中各种权力角逐和利益追求的场所,是主体间基于自身利益而相互竞争的空间。场域本身带有权力冲突与社会控制的色彩。在文化仪式的社会化过程中,个体通过文化符号的交往互动,建构出一个动态的、结构化的文化场域,这种结构化的文化场域体现为文化的仪式,它一定程度上塑造着个体在社会实践中的主观认知,而随着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实现对文化的再生产,文化所规定的符号交往秩序将逐渐转变为社会权力秩序,从而实现文化对社会的控制。[7]即文化通过仪式中的符号,实现了对社会的一种隐匿化暴力控制。

在春节期间的抖音平台上,这种符号意义再生产的社会控制性表现得尤为明显。其一,得益于抖音平台的内容算法推荐机制,它使符合统一认知的春节符号类似视频内容将在抖音用户那里获得强烈推荐,用户便在“共时观看”中进行春节符号的意义再生产,由此形成的文化场域主体在抖音平台不断扩大和更新,最终借由结构化的文化场域,教化了抖音用户的某些文化认知(如春节文化中的祝福、团圆等),从而实现了对社会的隐形控制。其二,由于抖音平台独特的蒙太奇视频剪辑和即时传播的特征,其能更好地实现对春节符号的“软性”再生产,从而使社会个体在碎片化的时间里不知不觉进行着符号意义的再生产,推进社会的再生产,从而实现文化对社会的控制。

二、关系的“再生产”

(一)满足社会实践感性需要的再生产

人类社会生活的逻辑图景,基本围绕人的生存、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而展开。感性需要是主体为了社会生存发展而需要的一系列外部需求。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感性需要会随着人们繁衍生息、社会经济再生产而不断生产出来。这种感性需要的生产过程同样出现在具有周期性的节日仪式中,人们为了满足这种感性需要必须去再生产节日仪式的结构关系,进而满足人们新的感性需要。节日仪式感就是在这种感性需要的生产与满足,以及节日仪式的结构关系再生产过程中,逐渐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而节日仪式结构的生活性、经验性和可复制性,使节日仪式具有结构形塑的特征,即布尔迪厄所说的惯习特征。

惯习是布尔迪厄为研究社会实践活动而创造的理论概念。他认为,实践活动是实践行为人的惯习的活动[8],这种活动是可预见、可规划和模糊的。具体地说,布尔迪厄认为惯习是持久的、可变换的一些性情系统[9],是个体后天形成的“本性”,是自身所处社会环境在人精神层面的刻痕,能够被随时唤醒且不易消失,作为一种精神图式长久地留存于人的思维、语言以及行为模式中。[10]春节仪式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周期性形成的文化行为模式,春节文化内涵当中的感恩、团圆、希望、祝福等道德情感长久留存于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血液中,留存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因此,春节仪式具有一种惯习机制。这种惯习机制根植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并对春节仪式的结构关系进行着再生产。在春节期间的抖音平台,生产视频内容的抖音用户或为博得关注、或为娱乐消遣,在春节仪式惯习机制的作用下,拍摄制作各类春节相关的仪式符号内容,以满足自我的感性需要。视频内容在观看、互动与“被模仿”中完成了春节仪式感在抖音平台的“再造”过程。

(二)满足主体参与文化建构的再生产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讨论中国本土文化问题时,不应忘记文化的本质产生于社会实践又反作用于社会实践。春节文化来源于中华儿女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发展。其中,个体在每年春节期间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春节符号意义的再生产后,其也将在春节文化的价值规范下进行社会实践,进而实现了对春节文化的参与性建构。如今,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使个体能在抖音平台建构的文化场域中参与新时代春节文化的建构与再生产。

一方面,媒介技术的发展为普通个体参与主流文化的建构提供技术便利。一直以来,主流文化的建构者属于社会精英阶层,中下阶层的普通个体均难以参与主流文化的生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精英和统治阶层掌握着主流文化生产的绝大部分文化资本,而主流文化历来被精英和统治阶层用来进行道德教化和社会凝聚。如每年的春晚,作为国家文化品牌工程,与政治的关系密切。[11]然而,随着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抖音平台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赋予普通个体媒介接近权,个体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得更多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以进行部分社会再生产[12],积极参与社会主流文化的建构。在抖音平台,普通个体可以通过“盗猎”春晚的文化文本,以对其进行二次创作;也可以通过“模仿”春晚节目内容,创作类似的视频文化文本。另一方面,节日文化的建构与更新有赖于普通个体的积极参与。文化是大众的、民族的、世界的。春节等节日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需要普通个体的积极参与,才能焕发出节日文化的时代气息,才能更新节日文化的时代内涵。抖音短视频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本身带有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13]的时代特征。因而,在抖音平台进行春节文化文本再生产而形成的节日仪式感,是属于非精英阶层的普通草根大众的实践成果,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新时代春节文化内涵。

(三)满足抖音平台资本需求的再生产

抖音短视频因其“短小精悍”的视觉文化特征,符合人们在移动互联网碎片化时代的数字文化消費需求,受到了资本市场的猛力追逐。资本认定短视频平台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下一个流量入口,也是互联网商业营销的价值平台。[14]抖音用户数据显示,抖音平台日活用户已超过6亿,超过快手、B站等竞争对手。商业媒体36氪最新报道,截至2020年10月,资本市场对抖音平台母公司字节跳动的融资规模已突破20亿美元,投后估值已高达1800亿美元。从本质上讲,抖音平台是一个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商业平台,其平台短视频内容运营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商业利益最大化,完成资本的积累与再生产。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春节期间抖音平台的节日文化文本生产与再生产,始终是对抖音平台资本利益需求的满足与再满足。以抖音平台的“团圆家乡年”2021年春节红包活动为例,其花费20亿元的经济成本,最终目的是借助“发红包”的商业噱头,实现平台的用户增长和活动营销。抖音平台还借助“#2021春晚”“#年夜饭”等活动,让用户生产具有强烈春节仪式感的视频内容,其目的也是为了提升日活跃量以获得广告主的青睐,使资本的商业利益最大化。

不可否认,这种以满足商业资本需求而生产的节日仪式感视频内容,或多或少带有鲍德里亚笔下的消费主义色彩,使节日仪式感变得轻松愉悦而“不正式”。这样的“符号消费”甚至只注重个体在抖音平台的社会身份建构,而忽视对节日仪式的文化体验,从而消解了视频内容本身的节日文化符号意义,导致视频内容意义缺失。[15]然而,抖音平台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主要社会实践与交往方式之一,其自身带有的媒介属性和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本身就代表了新时代个体社会实践的某种特征形式和新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必然通过化俗为礼的形式对短视频文化进行吸收和补充,进而更新传统节日文化的时代内涵,增强自身文化的时代性和感召力。

三、情感的“再共鸣”

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认为,互动(即仪式)是一组具有因果关联与反馈循环的过程[16],互动仪式的发生需要以下四个相互作用的关键要素:身体在场、一个限定的场域、有共同的关注对象和共享情感。当这些要素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累积到足够的符号关注度和情感共鸣度时,互动参与者的共同情感就会产生。[17]抖音用户在进行春节文化再生产过程中,用户群体间的持续互动,形成了对春节文化的情感“再共鸣”,最终构筑了一个个“春意浓浓”的互动仪式链。

(一)“身体在场”的情感感知

节日仪式是人类历史中最古老、最普遍的文化现象[18],它作为一种情感共振性文化实践活动,自然离不开人的参与。在传统现实空间,柯林斯认为,身体的在场是个体感知情感的基本前提,充分的身体接触与互动,才能使互动参与者产生共同的关注对象和情感连带,从而维持节日仪式的程序化和群体符号的道德感。在网络虚拟空间,由于身体在物理空间意义上的不在场,以及节日仪式所需的一整套现实空间的程序化互动参与行动难以实现,节日仪式难以被原样生产复制。但由于网络虚拟空间营造出来的空间同在感,以及多样化的符号互动与情境共享,节日仪式感便能在网络虚拟空间被生产出来,并使互动参与者产生共有、同在的集体意识和情感连带效应。

在春节期间,抖音平台发起“#春节年夜饭大赏”“春节我在岗”“拍个抖音云拜年”等话题活动,号召用户拍摄即时、此在的春节生活场景,在抖音平台营造了一个真实的空间同在感。同时,抖音平台开发的“牛年大吉”“窗花剪剪”等春节贴纸,“AR万物拜年”“福娃表情包”等拜年特效,作为虚拟空间的春节符号,充分满足了用户在网络虚拟空间的节日仪式互动需求。用户在这种多样化春节符号的持续互动中,以及更多现实生活情境的共享中,达到了一种用户同在的“身体在场”,作为感知“抖音年”共同情感的前提。此外,抖音用户借用这些春节元素完成春节文化符号内容的再生产,还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完成自身文化与社会身份的认同,并与现实社会节日氛围相称,从而进一步形成线上线下“身体在场”的情感共振效应。

(二)“抖音年”的文化场域边界

节日文化具有民族特性。春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文化内涵是对中华民族特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的文化品性与品质的反映。这也反映了节日文化的场域边界与范围,即柯林斯所强调的对局外人设定界限。

但是,民族节日的文化场域边界并不是“铁板一块”,民族节日为了实现自身的传承与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开放性,以吸纳新个体、新元素,适应新的环境发展,而民族节日文化更多体现为文化身份的认同、民族文化的情感内涵和基因特质。因此,民族节日文化场域的边界不是固定不变的。抖音应用程序作为一款网络虚拟产品,其开发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春节元素符号,营销春节相关话题和活动,本身就构筑了一个文化场域边界,将除中华民族之外的个体排除在外,加深中华儿女自身的文化身份认同。同时,抖音平台作为一个开放的虚拟空间,它也接纳新个体。如春节期间在中国居住的外国人,以及在海外华人社区的外国人,受益于媒介技术的发展应用和春节文化的广泛传播,他们逐渐对春节文化产生兴趣并融入其中,甚至在网络虚拟空间参与生产或再生产春节文化。

(三)相互关注下的共同符号

柯林斯认为,互动参与者只有产生共同关注点后,才能获得保持群体团结感的共同符号,进而维持共同体的情感热度。就抖音平台而言,其作为一个“共时在看”的文化场域,无时无刻不在生产着“共同关注点”。一方面,在资本的驱逐下,抖音平台借助春节文化打造热点话题,设置议题,生产诸多同质化、符号化的春节相关视频内容,形成平台的节日“共同关注点”;另一方面,抖音平台的智能算法推荐系统,将播放量靠前的视频内容进行再次“推荐”,形成平台视频内容的“马太效应”,进一步将“共同关注点”呈现出来。此处的“共同关注点”指涉对传统春节有关事件的共同关注,这种对传统民族节日的共同关注构成了节日仪式的共同情境,不同的互动参与者由此形成了高度的相互关注,而这种相互关注体现为用户间、用户与物、用户自我的互为主体性。

而后,对春节话题高度关注的抖音用户,往往也在参与具体的活动(互动)中获得了维持节日文化情结的共同符号。如关注“#回家过年”话题的用户,通过观看和创作分享有关回家过年的视频内容,在用户群体中获得了有关春节文化的共同符号,产生了春节文化中团圆的符号意义。同时,用户群体对抖音平台开发的春节贴纸和拜年特效等虚拟空间的春节符号的充分利用,使其共创了一系列属于春节文化的共同符号,用户个体在参与互动中进一步增强了符号的文化认同与群体的身份认同。

(四)节奏共振下的情感连带

情感连带是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核心机制之一。柯林斯強调,高度的情感连带,是互动参与者形成互动仪式链的关键,是从微观互动发展到宏观际遇的重要动力。上述互动参与者的相互关注,在形成高度的互为主体性时,也将在互动中形成高度的情感连带,从而产生群体的身份认同和持续活动的情感能量。而“情感连带尤其会出现在互动的共同节奏中——实际上是时间维度处于不同阶段的共同节奏”[19]。即活动的连续性节奏共振带来的情绪感染力,使互动参与群体产生情感连带现象。这种现象表现为身体的协调一致、唤起互动者的神经系统,如广场集会上的喝彩声和欢呼声。

在春节期间,由于便捷化的信息传播环境和多样化的媒体表现形式,互动参与者在抖音平台再生成或再造春节仪式感的过程中,通过微观互动仪式的节奏共振,形成了抖音平台特有的情感连带现象。首先,是抖音平台文化文本在视听方面的节奏连带。春节期间,用户所制作的抖音“拜年”视频,将欢快的新年音乐(如《恭喜发财》《春节序曲》等)和“拜年”特效作为标配,在抖音平台甚至全网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春节文化文本节奏连带。其次,是抖音用户间交流互动的情感共鸣。当抖音用户分享了一桌“年夜饭”的视频时,其他用户可以在视频下方留言互动与交流,对“年夜饭”进行集体意识的情感追忆和共时对话,引起互动参与者的情感共鸣,促使参与者形成情感能量,进而用抖音短视频生产(或再生产)自身现实生活中的春节符号内容,确证自我的身份认同感。再次,是抖音平台场域内外的情感传导。抖音用户在互为主体的互动过程中,节奏共振下的情绪感染,必然强化个体的情感表达与宣泄。因此,抖音用户通过抖音平台的分享、转发机制,使春节的共同情感在抖音平台场域内外进行传导,形成了全网的情感连带效应。就仪式互动和节日文化再生产而言,抖音平台这种节奏共振下的情感连带现象,有利于民族群体的团结与凝聚,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情感能量对个体的民族认同和身份认同都具有重要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符号的“再编码”、关系的“再生产”和情感的“再共鸣”,春节在抖音平台的文化再生产“再造”了契合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春节节日仪式感,赋予了春节新的文化内涵与意义。春节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历史产物,是极其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传统的节日文化与现代的社会生活之间的二元化矛盾,以及全球化浪潮下的消费主义对民族与身份认同的消解,使传统节日面临现代转型困境。抖音平台作为现代社会的历史文化产物,正在重塑着现代社会的文化结构,构建一个更具包容性与多元化的文化世界。对于春节等传统节日,应积极借助抖音等文化(再)生产平台,重视对其各种传统符号与仪式互动的传承与转型创造,在融合与创新中找到传统节日文化自身的时代文化内涵与意义。这些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既不失传统节日精神文化的文脉,又根植于当代人的现代生活土壤,与现代人的传播媒介相结合,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生活节奏相协调,它的发生并为人们所接受,有其必然性,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研究、引导,合理开发、应用。[20]

[本文为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高精尖”科研培育项目“传统文化创新传播研究”(CUC18A016-3)成果]

参考文献:

[1]陈连山.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J].民间文化论坛,2004(5):9-15.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102/P

020210203334633480104.pdf.(2021年2月5日)

[3]黄俊,董小玉.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的教育社会学解读[J].高教探索,2017(12):35-40.

[4]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7.

[5]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48.

[6]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3-134.

[7]刘伟兵,龙柏林.仪式感如何生成:仪式发挥文化功能的运行机理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41(2):26-34.

[8]董晋骞.场域、惯习与实践活动的“双向模糊关系”:关于布迪厄的实践活动理论[J].社會科学辑刊,2013(4):25-28.

[9]Bourdieu P.The Logic of Practice[M].Stanford University,1990:53.

[10]黄俊.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8.

[11]张爱凤.春晚微传播中的多元话语政治:基于文化研究的视角[J].艺术百家,2016,32(5):118-123.

[12]隋岩.群体传播时代:信息生产方式的变革与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18(11).

[13]王冠伟.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消费文化:没有规则只有选择[J].学术交流,2005(3):152-155.

[14]单文盛,黎蕾.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营销策略和价值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5,29(04):35-37.

[15]靖鸣,朱彬彬.我国短视频内容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新闻爱好者,2018(11):19-24.

[16]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86.

[17]吴迪,严三九.网络亚文化群体的互动仪式链模型探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03):17-20.

[18]郭讲用.传播仪式观中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0(24):24-26.

[19]皮埃尔·布尔迪厄.实践感[M].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109.

[20]《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课题组,李心峰.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与发展对策[J].艺术百家,2012,28(3):1-4.

(赖星星为网络空间安全战略预警与决策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唐远清为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基地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校:董方晓

猜你喜欢
春节抖音
“抖音”经济战
抖音短视频APP的发展与研究
玩“抖音”爱上风流“网红”,姐姐被抛弃妹妹来报复
“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下的移动短视频研究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的音乐短视频研究
音乐社交短视频软件何以走红
我在国外过“春节”
我在国外过“春节”
我在国外过“春节”
中国年味,世界好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