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全红 连文超
【摘要】党报话语风格既是党和政府的话语风格,又是人民群众的话语风格,体现了党的办报路线和新闻理念。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党报历史上,党报从《向导》到《解放日报》,再到《人民日报》,党报话语风格随着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心工作的变化而变化。在党报三次重大改革、改革开放、媒介融合的关键节点,党报话语风格适应时代的需求不断丰富其内涵,有效地传播党的纲领、路线、方针与政策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百年;党报;话语风格;媒介融合
中国共产党重视新闻舆论工作,自成立以来,即积极创建包括《共产党》和《人民日报》在内的不同报刊宣传党的中心工作,传播党的声音。习近平指出,(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党报)坚持政治家办报和党性原则,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德,深入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热情报道人民的伟大实践,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作为党的耳目喉舌,党报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大局发声,体现了党的立场和政策等。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党报的历史也可追溯到这一时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我国,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积极创办刊物进行宣传。中共的发起人李大钊先后领导创办了两个刊物,即1920年的《劳动音》和次年的《工人周刊》。中共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11月创办了《共产党》月刊。[2]这三个刊物可视为党报的雏形,为中共成立之后正式创办党报积累了经验和锻炼了人才。1922年9月,中共中央在上海创办《向导》周报。它是第一份处于舆论指导地位的中央政治机关刊物,先后由蔡和森、瞿秋白、彭述之等担任主编,出版201期后于1927年被迫停刊。之后中共接连创办了更多、更有影响力的党报,如1931年在江西瑞金红色根据地创办的四开《红色中华》报、1938年1月在武汉创办并在国统区出版的《新华日报》、1941年在延安创办的《解放日报》等。最重要的是《人民日报》的创办。1948年,在全国解放前夕,合并《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在河北平山县创办中共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出版至今,并成为我国最有影响力的中央党报。[3]
早期的话语(discourse)概念来自语言学。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把人类的语言现象分为两个层面:语言(language)和言语(parole)。[4]从语言、言语的角度考虑“话语”一词,言语即话语。美国语言学家斯塔布斯认为话语是“自然发生的连贯的口头或书面话语”。英国学者布朗和尤尔认为,话语是个过程,是说话者或作者在某个语境中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或实现自己意图的词、短语、句子和语段、语篇等。社会学、传播学领域的学者则突破话语的语言学概念,将其视为一种语言实践对社会的构建过程。法国社会学家福柯认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话语”而获得的,任何脱离“话语”的事物都不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话语关系,实质是一种权力体系。英语学者诺曼·费尔克拉夫认为话语根源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但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即话语与社会互相建构。[5]荷兰学者梵·迪克认为,话语是一种社会控制力量,各种话语无不体现着社会权势的意志,无不对应着特定的权力结构。[6]由此可见,话语具有双重属性,其既是表情达意的语言活动或过程,又是社会关系、权力结构的构建与实施。党报话语即中国共產党创办与领导下的报纸媒体在新闻实践活动中体现这两种属性的话语体系。本文从话语理论视角入手,探讨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党报话语的形成与演变逻辑,总结党报话语实践的经验,为党报话语体系的建构提供历史镜鉴。
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党报话语风格的历史实践
党报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不断摸索、积累和创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逐渐形成了特征明显的话语风格,即党报话语风格。风格属于艺术概念,一般指作品在整体上呈现的有代表性的面貌。话语风格是指话语典型的结构特征的总和,这些特征显示了在某一特定的语义、语用或情境中说话人的个性和社会语境的特征。[7]党报话语风格可视为党报话语在一段时期内体现出来的总体特征。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党报话语风格不断形成与变化,基本上与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保持同步。根据党报改革对话语风格的显著影响,我们把党报话语风格划分为五个阶段。
(一)《解放日报》改版前:革命的、战斗的话语风格
从党报创立至《解放日报》改版前的这段时期为第一阶段,属于党报话语风格探索和初步形成期。共产党成立初期,国家正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国内方面,北洋政府与国民党正在通过战争争夺国家控制权;国外方面,日本正密谋侵略、灭亡中国,并已进入东北地区,英美等国也在寻求扩大在华权益。共产党要挽救民族于危亡,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需要借助党报把党的主张宣传出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群众的支持。但当时,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不多,许多群众不识字或识字不多。党报选择用比较简单的、易于群众接受的语句进行宣传,鼓动群众团结一心参加革命、英勇战斗,由此,党报话语形成了革命的、战斗的风格。
早期的党报经常刊登鼓动革命的新闻,号召群众起来战斗。“中国民众革命的重要意义,是指各阶级人民联合起来为求解放推翻了帝国主义与军阀统治,实现了全民族经济解放,尤其是使一般农工平民摆脱了困苦”。[8]1941年,国民党发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并封锁消息,禁止报纸揭露真相,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愤然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使真相大白于天下。[9]
当时的党报新闻工作者队伍,很多人既是战士,又是记者或通讯员,一方面需要参加革命或战斗,一方面放下枪又需要为党报写稿。因此,他们的新闻话语比较富有革命性和战斗性,常常用真挚的感情,去记录、描述、解释和呼吁发生在国统区或解放区的斗争事件。例如,《热血日报》对1925年五卅惨案的报道,字里行间浸透着革命的、战斗的气息,反映了当时的主要党报话语风格。[10]
(二)《解放日报》改版后:宣传风格逐渐形成
1942年,日军对解放区进行大规模进攻和扫荡,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时期。作为当时最重要的党报,《解放日报》为担负起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的责任,进行了党报历史上的第一次改革。这次改革确立了党报体制,塑造了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的品质,形成了全党办报、全民办报的优良传统。[11]更为重要的是,这次改版对党报的话语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重宣传的话语风格逐渐成主流。
抗日战争后期,党领导下的解放区面临三股势力的冲击,形势紧迫。日军调整战略方向,凭优势兵力向解放区发起疯狂进攻,国民党军以抗日为名调兵遣将围困、围攻解放区。同时,解放区内的旧势力也蠢蠢欲动意图推翻党的领导。紧要关头,只有尽可能借助党报把党的思想、主张、路线与政策等宣传出去,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改版后的《解放日报》突出时政新闻报道和宣传功能,强调宣传话语的应用。
这一时期,党报新闻中宣传话语明显加强,宣传的重心放在了发动、组织和说服广大群众上来。边区建设、军事活动、党的重大决策和军政领导讲话等新闻放在党报的显著位置;对一些重要概念如党性、阶级性、战斗性等进行阐释和论述。在话语表达上,改变“有闻必录”的平铺直叙和“党八股”的僵化模式,通过深入采访获取来自群众的生动、新鲜的新闻素材,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报道。在一首群众创作的名为《团结歌》的歌词中,出现了生动形象的词句,如“团结得像钢铁”“好似秋风扫落叶”“长期合作!抗日不分你我”“中华民族站起来像一个人”等[12],平实的话语,很能打动人心。这些来自群众的朴实话语易于理解和接受,有很强的感染力,表明党报在新闻实践中已经娴熟掌握宣传技巧,宣传话语风格初见成效。
(三)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后:增加亲民话语风格
新中国成立后,党报从农村地区迁入城市。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党的工作重点从革命转向建设,党报的办报模式、采编标准、话语模式等需要改革以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在此背景下,1956年7月,已经晋升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刊登社论《致读者》,提出党报的立足点要从满足党组织的需要调整为满足读者的需要[13],拉开党报第二次改革的大幕。从话语风格的角度看,这次改版让党报话语更为亲民。
这次改版提出要以人民的需要为落脚点扩大报道范围,鼓励开展自由讨论,改进文风等,并把党报定位为党和人民的报纸。这为党报话语形成亲民风格打开了方便之门。借党报改版营造的相对开放和宽松的话语环境,新闻工作者放下思想包袱,加强对群众活动、群众言论和群众思想等方面的报道,让党报话语走上亲民路线,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改版后,以群众的生产与生活为主题的报道经常登上党报头版;来自群众的接地气的生活化语言也经常出现在新闻中;群众的建议或言论成为党报的重要新闻内容;党报的新闻少了高高在上的刻板印象,群众更爱看了。这次党报话语向亲民风格的转变没有持续多久,即被次年发生的反右斗争中断。不过,因为这次改版,新闻工作者已经发现亲民话语的价值和力量,在新闻报道中不自觉地走亲民路线,特别是在社会新闻中亲民话语风格被保留下来,并在“文化大革命”后重新恢复生机。
(四)1978年改革开放后:党报求实话语风格
十年“文化大革命”对党报体系造成巨大破坏,许多有经验的党报新闻工作者被迫离开新闻队伍。党报被“四人帮”控制,新闻生产失实、失序、失质,话语风格也走向僵化、呆板。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报重回正轨,但经济与社会形势已然发生重大变化,党报话语需要新内涵,以提高党报在社会舆论中的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信力。1978年,《人民日报》的《标准只有一个》和《光明日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先后发表,引发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并对党报新闻产生深远影响,尊重事实、实事求是被重新确立为新闻报道的基本准则。[14]这个准则反映到党报上则表现为求实、求真的话语风格。
重回正轨的党报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新模式,为塑造党报求真的话语风格提供了坚实基础。作为事业单位和党的耳目喉舌,党报话语需要以真人、真事、真言、真情等树立公信力,拓展传播力,扩大影响力,全面、彻底摒弃假人、假事、假话、假情与假意。作为企业,党报需要参与市场竞争,以扎实的采访、准确的语言、完整的事实、生动的细节等报道新闻,从而不断扩大受众群体。在这种新环境下,党报话语走向求真求实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市场的需要。很快,党报再次迎来一段高速增长期,受众群体持续扩大,经济效益持续向好。
(五)媒介融合:党报话语风格转向通俗化
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着手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15]中央级党报积极行动,率先垂范,推动媒体走向深度融合。党报作为融合发展的先锋,话语风格在融合进程中深受影响,呈现通俗化的态势。
党报话语风格的通俗化趋势由新媒体带动,并在媒介融合中得到强化。进入21世纪,基于移动网络与智能手机的各类新媒体强势崛起,如微信、微博、直播、短视频等快速普及。这些新媒体在话语上不拘一格,大胆创新,以接地气的方言土语、网言网语等吸引受众。借助媒介融合的契机,党报在话语风格上大胆创新,灵活吸收新媒体的话语模式和优点,引入党报话语体系,形成通俗化的話语风格。如在新闻报道中,更多使用网络流行语,如“尬聊”“油腻”“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等;运用通俗化、多元化的语言报道重大题材的新闻,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鼓励并采纳网民的合理化建议,更多网民的原汁原味话语进入各大党报融媒体矩阵。通俗化的话语风格实质上是在践行“党报是人民的报纸”,是党报群众路线的延续,是在以开放的姿态吸引群众参与党报的建设。
二、党报话语风格的演变逻辑
中共建党百年来,党报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务实、灵活的话语风格,勇立时代潮头,引领党和国家经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总体上,党报话语风格体现为一个“变”和“不变”。“变”的方面体现为党报话语风格根据时代变化和读者需要,不断增加新内涵,如从早期的“革命”“战斗”风格转向后期的“亲民”“求真”风格。“不变”的方面表现在以权威、庄重、正派、积极的新闻话语而体现出来的一以贯之的宣传风格。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党报话语风格都不是单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表现为有主有次的多个话语风格。事实上,这背后是有逻辑可循的。我们把党报话语风格的演变逻辑主要归为以下三点。
(一)领导话语:党的领导干部的积极参与
在历史上,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积极为党报撰写稿件,提供新闻报道,成为党报话语风格的重要源头。例如,毛泽东不仅组织创办报纸杂志,还亲自撰写新闻稿件。据统计,被收入《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的各类新闻作品就达到123篇[16],被誉为“新华社首席记者”。1927年,《战士》《向导》刊发了他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之后《收集和宣传八路军新四军民族英雄事迹》《中原我军占领南阳》《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更多新闻见报[17],此外他还亲自为《人民日报》的多篇新闻改稿。毛泽东的一系列新闻实践活动,为早期的党报话语打上毛氏风格。
习近平也是党报话语风格的重要塑造者。在浙江省工作时,他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评论,总计达到232篇。[18]他的话语很有特色,往往以委婉朴实的话语从小事件引出大道理,话语极为亲民,并富有鲜明个性。[19]事实上,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组织都积极参加党报的新闻活动,成为党报话语风格的重要贡献者。从一定程度上讲,党报话语风格就是党的领导人风格,代表党的性格和特色。其他的新闻工作者自觉不自觉地向党的领导人学习,由此奠定了党报话语风格的基础。
各级党员干部还是党报话语风格的间接贡献者。党报常态化地报道党和政府的活动,各级党委主要领导人在各种活动、场合的讲话、论述和判断等,经常一字不差地刊登在党报头版头条,这就会显著地影响党报的话语风格。
(二)党的思想、路线、方针和重要工作等
作为一心为人民谋福利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党报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舆论的办报思想,把社会利益放在第一位,经济利益放在次要位置。这就决定了党报话语渗透马克思主义的理念,着眼于全局、大局、大势。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围绕当时党的主要任务和国家的重要规划,通过党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传播出去,对群众进行导向引领,凝心聚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些重要内容作为常态化主题,集中地出现在党报的显要版面,构成党报话语的重要成分,成为党报风格的重要源头。
在抗日战争时期,党的主要报纸《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等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政策,阐明党的统一战线思想,让共产党得到民众信任,力量不断壮大;在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日报》与其他解放区报纸一起揭露国民党的假和平、真战争阴谋,让国民政府众叛亲离,动摇了国民党的统治根基;在改革开放时期,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各级党报积极宣传党发展经济的思想和政策,调动起群众的积极性,经济实现大发展;在媒介融合时期,又是党报大力推动融合改革,实现党报话语风格的多元化、通俗化转向。党报总是立于时代潮头,把党的思想、方针、政策、重要工作等融入新闻话语,以正面、积极的话语风格引领人、塑造人,实现党和国家的发展、进步。
(三)群众话语:心系群众、联系群众、群众参与
党报话语风格的另一大逻辑是群众话语。党报的受众群体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党员、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一类是人民群众。从数量上看,显然后者远远多于前者。党报话语只有让人民群众看得懂、愿意看、记得往,才能发挥引领导向的作用。由此,以群众话语报道群众活动,以群众话语拉近与群众的心理距离则成为党报的重要选择,群众话语则成为党报话语风格的塑造力量。党报群众话语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党报新闻中引用的来自基层群众鲜活的、生动的话语;二是党报新闻工作者在与群众的长期接触中自觉不自觉地学习而来的群众话语;三是直接来自基层群众或群众出身的通讯员的新闻报道。这三类党报新闻都有或多或少的群众话语,构成了党报话语风格的群众性基础。
党报话语风格的群众逻辑与党的办报方针是一致的。党报既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群众的报纸。党报新闻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基层群众的报道,党报也有意吸纳群众智慧与群众话语来活跃其话语风格,增强在群众中的引导力、影响力。事实上,群众话语接地气,富有感染力和生活气息,在党报话语风格中极富特色,不但是党报话语风格的重要塑造者,也是党报话语风格不可或缺的宝藏和宝库。
总之,党报话语风格既是党和政府的话语风格,又是人民群体的话语风格,体现了党的办报路线和新闻理念。党报百年来的话语风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重要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事件、关键历史时刻等历史进程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新闻工作者在报道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变化的。党报话语风格反映了党的领导风格、办报方针和新闻政策等,是党报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生动体现。
[本文为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党报黨刊话语研究”(项目编号:CUC200A01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致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的贺信[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6/15/c_1122991111.htm.
[2]王大龙.党报党刊的风雨历程:1920—1949[N].光明日报,2016-07-01(13).
[3]刘泉友.《人民日报》历史的血脉渊源:两路人马汇聚里庄到大党报诞生[J].时代报告,2018(6).
[4]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0
[5]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M].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58.
[6]冯·戴伊克.话语 心理 社会[M].施旭,冯冰,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170-171.
[7]托伊恩·A.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74.
[8]陈独秀.论国民政府之北伐[M].向导(合刊第四集)161:1584.
[9]王永恒.媒体的力量:抗战时期的《新华日报》及其影响[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36.
[10]徐信华.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0.
[11]吴华清,郑旭辉.三次党报改革与新闻话语变迁[J].新闻实践,2013(2).
[12]佚名.团结歌[N].解放日报,1942-01-03(2).
[13]人民日报社论.致读者[N].人民日报,1956-07-01(1).
[14]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课题组.在历史的长河中引航:建党95周年党报发展历程述评[J].青年记者,2016(19).
[15]习近平.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EB/OL].http://media.people.com.cn/n/2014/0818/c120837-25489622.html.
[16]刘光牛,张垒.情到深处:习近平同志与新闻舆论工作[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11/09/content_5450460.htm.
[17]毛澤东.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1.
[18]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
[19]梅剑飞.《之江新语》对党报改进话语体系的启示[J].唯实,2015(4).
(邵全红为中原工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新闻学博士;连文超为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科研助理)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