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性法律图书策划中编辑应解决的问题

2021-06-30 16:27王佩琳
全国新书目 2021年4期
关键词:编辑能力选题策划

王佩琳

摘要:法律专业图书的出版,需要专业能力极强的作者,以及专业图书编辑的策划。实用性法律图书在法律专业图书中占据了很大比例,也是向民众普及法律常识、提升实务界人士专业素养的必备知识载体。在此类图书的策划过程中,编辑可能会遇到与写作者或者写作主题相关的各种问题,如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抑或作出准确的判断,对作者的写作与图书的出版有着几乎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尝试从作者有无写作的动力或可能性、作者有无写作的能力、如何确定写作的主题、如何有针对性地写内文四个方面入手,对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实用性法律图书;专业图书策划;作者;编辑能力;选题策划

不管是实体书店还是网上书店,对法律专业图书的分类,大概都基于两种方法。要么按照部门法或者专业来分,比如宪法与行政法、民法、刑法等;要么按照功能来分,比如法律普及读物、法律实务(有时还细分为司法实务与律师实务)、法律学术等,这两种方法还常常混着来。本文探讨的实用性法律图书,主要包括法律实务图书和法律普及读物两类,图书主题涉及的具体法律专业在所不问。

从出版的角度来看,一本书从“0”到“1”,往往离不开编辑的策划。这里的策划,往往指选题策划,指编辑要从无到有发现选题,论证一个选题是不是可以在出版计划中立项以及怎么使它立项。[1]笔者认为,策划的过程,从某个层面来说是编辑遇到或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这些问题往往与作者本身或内容如何写关系密切。法律专业图书的作者一定是懂专业的——这是专业写作的前提,但作者往往并不懂出版。在策划阶段,便由编辑负责“选题策划”这块工作,与作者一起解决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策划属于图书出版的“前期”工作,只有经得起选题会推敲的策划方案才能成功立项,所以编辑在策划过程中遇到或发现的问题能否顺利解决,某种程度上对图书能否出版具有决定性意义。

综上,编辑在选题策划阶段发现相关问题并予以解决,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接下来笔者将逐步梳理在实用性法律图书的策划过程中编辑可能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作者有无写作的动力或可能性

作者究竟有无写作的动力或者可能性,是编辑需要较早确定的。实用性法律图书绝大部分由作者兼职写作而成,作者中法官与律师人数占比较大,而这两类专业人士的常态就是“忙”,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来写作。写书是脑力活儿,也是体力活儿,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持续性劳动很久才能写出最起码十万字(一般来说)的书稿。对于收入颇丰的律师来说,这更是一件从经济利益上“费力不讨好”的事——很可能稿酬还比不上办一个案件所得收益的零头。所以,确定作者是否有足够的写作动力或者可能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挤不出时间或知难而退以致半途撂挑子的准作者大有人在。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将探讨如下四个方面。

1.对专业写作及作品出版有无积极的认识

愿意与编辑认真谈一本书怎么写的人,对专业写作大概率是有追求的,对作品出版更是期待和欢迎的,有的人甚至将之作为自己的写作目标。有的专业人士虽然喜欢写作,却更倾向于一篇篇地写文章,发表在期刊或者互联网平台上,而不是写一本书。个中原因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作者的个人喜好,也要考虑作者或写作团队的规划。笔者曾通过互联网联系过某一律师事务所负责宣传的人士,沟通几次后对方很明确地告知:我们写一些短文章放在律所的微信公众号上或者做一些知乎问答,就能收到不错的效果,所以图书出版并不在我们的计划之内。这属于个人选择,编辑无须评价。只是,编辑应该及时了解对方对写作和出版的想法及规划,以免白费一番功夫。

2.写作对个人职业或者业务发展助益如何

对专业人士来说,写作是一种难得的梳理、总结实践经验并使之形成体系化的机会。同时,写作并出版是一种强有力的自我展示——既然能写且达到出版的要求,必然实践经验丰富,研究能力强,且写作能力过关。在当前的职业环境中,这一点对律师身份的作者来说尤为重要。此时,编辑若能够得知准作者的职业或者业务的发展状况,便能与之共同判断:写作并出版对其有何短期与长期的益处,是否能激发作者写作的动力。

3.有无长期写作的韧性

图书的写作和出版周期相对来说都是比较长的,如果只是喜欢或者只能写短文章,而受不了长期围绕一个既定的主题深入写作,很可能无法写成一本书。初识一些专业写作者,笔者往往会问对方平时的写作频率(不管以什么形式写、是否发表),以及都围绕哪些主题来写。继而要问对方,有无信心坚持长期写作以达到一本书的规模。有的专业人士虽然对出版作品抱有美好期许,但一想到要在工作之外坐冷板凳码字,就直接放弃了。编辑需要及时沟通了解这一情况,以免作出错误的决策,比如在不合适的人身上寄予厚望,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做了极具针对性的策划案之后却无实施的可能。

4.有无强有力的寫作者

对于以著的形式出版的图书来说,需要强有力的作者本人。对于以主编的形式出版的图书来说,则需要强有力的写作团队。这里的“强有力”是一种综合性判断,包括前后文所探讨的对写作及出版的态度、专业背景、职业发展、写作能力、有无韧性等。比如,编辑在策划规模较大的图书项目时,需要与主编持续沟通写作人员的情况,仔细阅读各位写作者撰写的样稿,判断是否符合要求,给出修改或者替换的建议。

笔者曾策划一本法律实务类图书:《企业常见法律问题及风险防范:管理者身边的法律顾问》(张扬、蒋丹青著,以下简称《企业》),每次再版的成绩都比上次更好一些。笔者尝试以此书为例,更进一步探讨前述问题。本书由律师针对企业管理者而写,对法律原理的阐释浅显、易懂,提供大量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在此基础上,针对具体的法律风险或问题给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应对方案。通过长期的跟进,笔者得知本书作者的主要业务领域之一就是企业法律顾问。作者身处广州,此地经济发达,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比较旺盛。从长远来看,此类法律服务将越来越被企业管理者所重视。就这一块业务而言,作者的业务发展处在上升期,很愿意通过出版此主题的图书来体现自己的专业性与发展前景。而且,作者对专业写作及作品出版的追求可谓孜孜不倦——不止要提升自己专业写作的水准,更要有节奏地坚持下去,不断出版新作品。作者最擅长的就是利用律师工作之外的碎片时间写作,常年坚持已形成习惯,一旦有写作计划便不曾放弃。由此,笔者可以判断出,此书的作者具有写作的动力与可能性。

实际上,了解准作者有无写作的动力或可能性,误判的情况时常有之。往往在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之后,笔者才发现对方存在执行上的不可能,此时极具针对性的策划方案或者出版建议便丧失了一大部分价值。虽然编辑从中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业务训练,并不全是白费功夫,但毕竟对项目的成立、图书的出版没有什么帮助。正因如此,笔者才建议各位编辑能在策划阶段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若有解决的可能便充分发挥编辑的能动性,若解决无望便及时止损,将有限的精力放在更合适的项目之上。

二、作者有无写作的能力

个别专业人士对专业写作及出版这件事的定位不太准确。笔者遇到的比较极端的例子是,对方扔过来一堆像新闻稿一样的所谓“案例”想要出版,而那些文章中除了对作者及其团队的夸赞,并无实际的法律问题分析。這只能说明作者既无写作能力,也无与读者分享的意愿。如果编辑遇到看上去比较靠谱的合作对象,尤其是在样稿打磨的过程中,就要充分考量对方的写作能力。针对这个问题,笔者主要从如下两方面探讨。

1.专业背景、业务能力与主要业务方向

这里的专业背景,可以理解为作者具有何种学历、毕业于哪所高校、具体学习什么专业等。业务能力,则要看写作者在所处工作单位的职位、级别,具体处理的业务范围及有无亮点。专业背景固然重要,但无法与业务充分结合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具体到专业写作,专业背景好、业务能力强的作者,写出来的东西往往更加思维严密、表达通畅。专业背景一般但业务能力强的写作者,写出高质量作品的概率也是很高的。相比较而言,业务能力强是更重要的。主要业务方向,则是看写作者具体从事法律实务中的哪个方向,是热门还是小众,是常规还是前沿等。

2.有无写作经验积累

法律专业人士的工作是离不开写作的,只是往往不以写书为目的。大量的法律文书写作,实际上令相当部分的专业人士都有写书的可能性。这里说的写作经验,更多是指法律文书之外的写作,即专业人士对业务的思考与总结,对经验的介绍与分享。所以笔者常常问对出版感兴趣的专业人士:以前参与过图书写作吗?平时写文章吗?做案例分析吗?有没有在什么平台发表过?有个人或者团队的微信公众号吗?实际上就是想了解一下对方与图书出版有关的写作经验。有经验自然更容易进入书稿写作的状态,书稿质量也更有保证。当前,有很多不错的专业图书的策划及出版都基于作者本人的微信公众号文章,也算是一点佐证。

仍以《企业》一书为例,作者在企业法律顾问领域已深耕多年,颇有自己的经验与想法,想写、能写的内容比较丰富。而且,作者之前已经出版过一本法律普及类读物,积累了一些写作甚至图书出版的经验,专业水平和组织写作的能力都具备,所以具备写作的能力。

编辑在策划过程中对作者“写作能力”的把握往往借以作者提交的样稿。样稿体量很小,作者经过反复斟酌和考量后大概率能符合要求。然而,整本书稿内容的把控才是立项后编辑更需重视的环节。笔者时常会发现,明明样稿写得不错的作者,却把大部分书稿写得不尽如人意。所以,质量把控贯穿策划、审校的整个过程,不是立项之后就万事大吉了,等作者交来完善的书稿即可。“能力”的判断,不见全文总归无法下定论,需要编辑全程把握。

三、如何确定写作的主题

对于写作的主题,有的作者是很笃定的,自与编辑开始沟通便已明确。然而,我们在实践中遇到的专业人士往往只有意愿和能力,却不甚确定自己要写什么。毕竟,法律专业人士对图书的市场需求并不了解,即便提出了建议也不一定合适。此时,就需要发挥编辑的作用,一方面与作者充分沟通,了解作者的长处和喜好,另一方面分析相关主题的市场需求,综合判断什么主题对此作者来说最合适。此问题如何解决,笔者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探讨。

1.作者擅长写什么

既然要通过输出内容与读者沟通与分享,自然应当擅长什么写什么,否则很难言之有物。所以,通过与作者沟通及资料查询,确定对方最擅长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笔者遇到过稿件写了一半无以为继的状况,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作者及编辑决定开启某个项目时,对作者的擅长程度判断过于乐观,将“了解”误认为“擅长”,结果越写越难,只能放弃。专业人士所经历的法学教育,范围基本都是一样的,核心科目大家都学过,然而专业基础是否扎实、是否有后续的实践经验予以巩固,不同人之间的区别就很大了。

与擅长什么有一点关系的,还有喜欢什么。写作某个主题,最理想的作者便是喜欢并擅长此主题的人。喜欢可能带来钻研和分享的热情,能从长期的写作中获得鼓励和成就感,自然有利于书稿保质保量地完成。实践中,作者对某个方向的热情可以在沟通中充分感受到,比如迫不及待地告诉编辑某个实务方向的最新发展,积极整理自己的相关文章与经验等。

2.市场需要什么

放在最后的这一点,是最实际和最重要的。我们不妨考虑:任何专业领域内的话题,都有不同层次的关注度,毕竟有的话题离民众的生活更近,有的则相对抽象和远离日常。作者通过写作或出版分享的重要目的或作用之一,当然是通过阅读满足读者的需求——无论是获得对具体问题立竿见影的帮助,还是从思想上获取认知。读者关注或者需要的,便是市场需要的。出版市场需要的图书,能够为更广范围的读者服务,也能获得更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换一种更为实际的角度,除了某些特殊情况,各位编辑所处的出版单位都已是企业,要自负盈亏,那么出版一本书时必须考虑——图书出版上市之后,有多少人会看?

从两个角度大概阐述之后,笔者再举一例来分析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扫黑除恶案件实务指南与法律适用》(路浩天等主编,以下简称《扫黑除恶》)是一本由律师团队编写给专业人士阅读的书,书中全面分析了“扫黑除恶”涉及的案件类型,以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文件为核心依据,以大量经典案例分析为基础,使对这块业务不甚熟悉的专业人士可轻松了解相关法律如何适用、此类案件如何办理。此书的作者团队一开始对自己要写什么是困惑的。虽然作者的专长是处理刑事案件且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但刑事领域里可写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必须从中选择其一才可。策划初期,与作者沟通好后,笔者从该主编自身的写作和研究经验出发,先后将“纪检监察”和“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者监护权被撤销”作为待选主题,然而经过数次尝试和探讨后,双方都发现,前一主题的撰写需要特定的职业经验,该作者团队的律师身份与业务角度决定了这一目标难以达成;后一主题则受众面小,对出版方来说风险较大。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图书销量排行榜上“扫黑除恶”主题的法律专业图书吸引了笔者的目光。当时,全国范围内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按照中央的要求,政法各机关要进一步明确政策法律界限,既要坚持严厉打击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又要坚持严格依法办案;要主动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切实把好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严禁刑讯逼供,防止冤假错案,确保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2]那么,从相关刑事案件办理的角度出发撰写法律实务书籍,应该有很现实的读者需求。幸运的是,作者团队办理这类案件确实已有不少经验,且平时已有意识地专门做了知识积累。由此写作主题便定下了。

四、如何有针对性地写作内文

一个写作项目能立起来,就内容而言,整体与局部都要过关。笔者以为,选题策划阶段的整体,即整本书的初步目录或者框架;局部即内文通过何种方式来撰写。法律实用性图书多追求很强的可操作性,所以相当部分图书的作者(或者编辑)都会设计出一定的写作结构,并考虑写作的深浅程度——问题如何引出,要不要案例,案例如何写,通过什么方式分析,实践建议如何提出,要不要提供法律依据,等等;而不是如写散文一般侃侃而谈,也不像学术类著作那般尽可能追求某一问题的研究深度。这个问题如何解决,笔者将从如下四个方面探讨。

1.读者群体是谁

作者也好,编辑也好,在选题策划阶段都应该明确:这本书要写给谁看?虽然本文谈论的很多问题都与作者密切相关,但编辑的工作归根结底是为读者做的。[3]不同的读者群体有不同的阅读习惯与理解能力,需求自然不同。就实用性的法律图书而言,有写给同专业人士的,有写给普通百姓的。专业人士与普通百姓的法律专业基础完全不同,阅读需求自然大不相同。即便都以专业人士为潜在阅读对象,这一人群也有职级和资历的分别,刚入行的新人与做了多年实务工作的人的阅读需求区别很大。而同样以普通百姓为受众,写给成年人的书与写给孩子的书绝对不一样。所以,笔者往往早早地问作者:您打算写给哪些人看?又或者作为策划者坚定地告诉作者:既然要写给这一群人看,就要充分考虑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阅读需求。

2.深浅程度如何

这个问题与上个问题是紧密相关的。概括而言,我们将实用性法律图书的读者群体分为专业人士和普通百姓,前者自然需要专业程度更深的读物,否则就是耽误他们的时间;提供给后者的图书则要越通俗易懂越好,这样才能达到法律普及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通俗易懂不等于不专业,语言的通俗易懂和专业程度较浅,都建立在内容的专业性和准确性基础之上。另外,还有一类图书的内容深浅程度介于前面两种图书之间。比如,一些企业管理者虽然并非法律专业人士,但因为一些业务內容涉及法律专业的范畴,所以常备的工具书当然要比写给普通百姓的普及读物深一些,然而又不必非常艰深——毕竟法律问题中较难的部分,还有更专业的法务人士(或律师)去解决。所以,深与浅的问题并不只处于两极,而是要具体地考虑不同的受众,以作出相对更合适的安排。

3.是否需要相对复杂的结构

一般而言,权威人士或者团队撰写的解读类图书,结构如何并不影响读者的需求,此种情况并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对于一般的实用性法律图书,写作的结构应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当然没有固定的答案和套路,虽然当前市面上的品种结构差不多的情况很常见,但编辑只需根据自己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来处理即可。面对百姓的普及类读物一般不建议设计太复杂的结构,因为结构中的每一环节都有自身的功能,普及类读物探讨的深度和广度都有限,结构过于复杂的话,很可能发生多重功能无法实现的情况,导致作者在撰写时为了达到形式上的多重层次,而将相同的内容在不同的环节重复表达,降低书稿质量。如果是内容比较艰深的实务性图书,很可能就需要比较复杂的结构来层层递进,互相支撑和补充,不光内容结构要逻辑合理、阐述完整,甚至章节之间也要处理好关系的衔接。

4.市面上同类书如何

编辑在做选题时,往往要查询同类书的销售数据,这是很有必要的。从同类书的销售成绩中,编辑可以了解到某一个主题的图书是否为当下所急需,销售成绩好的图书在书名、装帧及内容设计上有何优点,同一主题、销售成绩有优劣之分的图书各自的原因为何,等等。笔者在参考同类书时,往往还要通过公开的各种渠道,如直接购买、实体书店翻阅、网络书店查阅图书信息、互联网上寻找图书推广信息等,了解这些图书的目录及内容的写法,感受编辑及作者如此设计有何缘由,或者在自己的项目上可如何改进,等等。

仍以《企业》一书为例。策划该书时,笔者还处在实践经验不够丰富的阶段,只是热情高涨地与作者沟通着要做一本企业法律顾问主题的书,组织样稿撰写时并没有很具体地考虑受众的问题。选题会上,针对编辑提交的样稿,总编助理发问:样稿的内容不够深入,却又不够直白,到底是写给谁看的?给专业人士看的还是给不懂法律的人看的?此时笔者才如梦初醒。会后,经过与作者仔细探讨,双方一致确定:本书就写给如作者的客户这样的人看——范围上尽可能全面覆盖企业经营管理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写作方式上尽可能通俗易懂,案例分析一定要有,使企业的管理者、HR或者法务都能看明白,且操作性强,拿上手就能用。充分考虑读者群体的需求之后,作者重新修改了样稿,再次提交选题会,最终顺利通过。

五、结语

出版工作实践中,我们面对的每位作者都有各自的经验、习惯与性格。有的作者经验不足,对编辑的依赖性比较强,需要编辑充分考虑以上各个问题并带动作者来执行;有的作者则有非常独立的想法,合作时已带着成熟的目录与设计好的样稿,编辑需要做的只是进一步优化。正如有科技期刊编辑同行所言,编辑对作者有引导作用和优化作用。[5]笔者认为,实用性法律图书的策划与出版有类似之处。面对专业性极强的内容和作者,编辑需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和优化作用,在策划过程中实现与作者的良性沟通,通过专业内容的写作与出版,达到作者与编辑的互相助益。如此,读者才能成为最终的受益者。只有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编辑才能在遇到任何类型的作者时,都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做出内容优秀、符合读者需求的图书。

当然,实用性法律图书策划中编辑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止笔者以上所探讨的内容。笔者的探讨只是基于自己有限的做书经历,是非常个人化的。况且,一个图书项目能否完成,除了内容设计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方面需要考量。只希望这些分享能够抛砖引玉,共同促进出版行业尤其是法律专业出版的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法制出版社)

参考文献:

[1] 李昕.做书:感悟与理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63.

[ 2 ]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2021-03-19). http://www.gov.cn/ zhengce/2018-01/24/content_5260130.htm.

[3] 王桂珍.论编辑工作的特性[J].编辑学报.2003,15(5):318-319.

[4] 宫福满.科技期刊编辑与作者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编辑学报.2005,17(5):364-366.

猜你喜欢
编辑能力选题策划
融媒体时代对编辑的能力要求
全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工作能力的提升探讨
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与编辑能力探讨
浅谈科技类丛书的策划
浅谈民生新闻报道
关于新形势下提高党刊编辑素养的思考
浅谈图书选题的立体化经营思路
谈大数据时代编辑能力的重构
新闻与历史的互动
论期刊品牌建设与编辑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