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期刊的品牌建设取决于编辑能力,编辑能力建设是期刊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八方面探讨编辑能力建设,以期打造能适应新时期期刊编辑工作的编辑团队。
【关键词】期刊品牌;编辑能力;建设。
【作者单位】孟庆微,内蒙古出版集团文苑报刊社。
期刊的品牌是期刊的形象、价值、知名度的概括。要使这三者达到高度统一,必须做好一系列工作。这一系列工作离不开编辑的身影,所以说编辑能力建设是期刊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编辑能力建设搞好了,期刊才有建设品牌的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说,较强的编辑团队是期刊品牌建设的保证。
下面以《内蒙古教育》为例从编辑要具备的能力的角度逐条阐述如何进行编辑能力建设。
一、筛选、识别能力
《内蒙古教育》是面向基础教育的综合性期刊,主要阅读对象为基础教育界教师、教育教学科研人员以及教育管理者。面对这样一本综合性的教育期刊,很多跨专业从事编辑工作的人显得力不从心。受自身水平限制,编辑与有价值的稿件失之交臂的情况是存在的。要改变这种现状,无论是哪一类专业的编辑,都要了解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了解前沿的教育思想、理念,了解先进的教学经验;要多关注教育信息,多学习,多读书,达到在某些方面能够形成自己见解的高度。专家的要求达不到,至少要做个行家。另外,编辑要抽出时间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以亲历者的身份关注课堂改革,关注教育创新。编辑要借助采访的机会,多听多记,一次教学研讨会上浓缩的信息是编辑多少年都积累不起来的。报刊社也要给编辑多提供学习的机会,定期组织交流与研讨,在编辑部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把编辑打造成学者型编辑。这样,编辑才能从众多的稿件中筛选出有价值的稿件,进而使刊物形成自身的风格和特色。此外,编辑还要把住导向关,作为一个编辑,较强的政治洞察力是必须具备的素质。
二、创新能力
《内蒙古教育》有60多年的办刊历史,在内蒙古地区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它的自身优势非常突出:遇到热点问题或突发事件可以向相关领导、专家、学者组织稿件,并进行深层次探讨。编辑要利用这一优势,充分挖掘《内蒙古教育》的价值,提高知名度。四平八稳,有什么样的米做什么样饭的工作态度,会把编辑打磨成匠人,无法使他们蜕变成设计师。所以,要想办法用一种米做出不同口味的饭。要勇于找米下锅而不是等米下锅。对于重大事件,要做出深度、做出广度、做出新意,在进行深度整合的过程中融入多元化思维;对于热点问题要组织专家展开研讨,给读者提供更多的思路;切忌简单的重复和模仿,要引导作者另辟蹊径。例如《内蒙古教育》第4期发表题为《工具的“马”跑快了,人文的“车”自不会落下》的文章,该文章是继第2期《语文课该不该管“亲妈后妈”?》后就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展开的又一次深入探讨,两篇文章观点不同,各有千秋,充分发挥了学术导向作用,对语文教师的启发很大。这样的探讨后续还有,且论述角度各不相同。这样的文章,会吸引读者产生更多的关注,也会引导读者变为作者,激发他们把想法一吐为快的写作欲望。所以编辑要发挥创新能力,就一个问题,找无数角度,组织专家进行讨论、解读。这种做法的目的不是哗众取宠,而是为作者和读者提供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共同探讨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进而真正落实“关注热门话题、指导教改实践、荟萃教研成果”的办刊宗旨。
三、语言文字能力
对编辑来说,语言文字能力是第一关,如果这一关过不了,是不能胜任编辑工作的。个人就《内蒙古教育》的特点主要阐述两点。
一是标题的拟定。好的标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胜过一篇好的文章。标题拟好了,等于一下子把文章推销给读者,吸引了读者眼球,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使读者产生阅读的欲望。所以,编辑和作者要在标题的锤炼上多下功夫。有时候改动一个字或一个标点符号,表达效果会有天壤之别。我们的编辑很少在标题上下功夫,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要想让标题醒目,就要充分理解文章内容,抓住主旨,这样才能提炼出能高度概括文章内容的标题,切忌文题不符。另外,还要考虑是用疑问句好还是陈述句好,这需要根据文章内容定风格,看文章风格是严肃的还是轻松的,是指导性的还是讨论性的。例如:《内蒙古教育》2015年1期刊首的《挑到篮子里就算菜?——关于国学教育的冷思考》,增加了疑问句做主标题,比单单用陈述句的副标题更有分量,更让人重视,使读者产生一读为快的兴趣。如果只是平平的陈述句“关于国学教育的冷思考”,这类文章很多,即使你的内容和观点再新颖,也激发不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是文章的修改。一般情况下,不要大动,或尽可能由作者修改。但是对于有些观点深刻却叙述啰唆或语句晦涩难懂的稿件,编辑还是要动手梳理的。编辑可根据篇幅需要进行删减,但要注意不能“伤筋动骨”。要删除与文章中心无关的、已经说得很清楚却还画蛇添足的部分;改正不恰当的词语;如果一个句子太长,绕来绕去说不清楚,就要把长句分成短句,把层次缕清;对于表达不明确的句子要请教作者。
四、写作能力
期刊编辑不同于图书编辑的一点是对写作能力的要求,期刊编辑的写作能力要求要更高一些。如《内蒙古教育》对编辑的要求是:编辑出门做记者,回来做编辑;既会采访又能把采访整理成采访稿;紧急的时候,编辑要亲自上阵,就某个事件做评论。这需要编辑平时养成写作的好习惯,不管是不是工作需要,都应随时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有针对性地多研究通讯、报道等新闻体文章的写法,从模仿开始,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
五、编校能力
这是编辑的基本功,是深度加工打磨的过程。
编辑加工:要考虑整体结构,内容分配比例;要根据目标读者设计栏目和内容。
妥当加工:切忌大笔一挥,把文章修改得面目全非,要保留作者的语言风格。
精心校对:编辑对校对的基本知识并不陌生,但有几点需要注意。(1)要核对引文及出处;(2)要核对文章中出现的人名、地名、校名,这是作者容易疏忽之处;(3)要核算图表中的数据,如数据合计应该是100%,但单项数据相加后,要么不够100%要么超出100%。这样的疏忽会使刊物失去权威性,并给读者留下不严谨的印象。
版式风格:编辑部没有专职美编,责任编辑对期刊整体风格应有准确的定位。比如要符合综合类期刊的风格,庄重而不沉重,大气而不俗气,版式相对变化却又万变不离其宗,追求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境界。
图片选择:要选择有视觉冲击力的、信息含量大的、与主题内容相符的图片。太乱又没有任何信息含量的图片还不如不放。图片的点缀作用是小处,图片的画龙点睛作用才是大处。
统一体例:不能只考虑单独一期,还要考虑期刊的整体,要相对独立、自成体系。
六、沟通能力
与作者、读者、被采访者打交道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要让读者信任,要让作者佩服,要让被采访者愿意对编辑倾诉更多的话题。一个好的编辑,可以打造一支作者队伍,也可以带动一支读者队伍。优秀的作者队伍和固定的读者群是品牌期刊不可或缺的因素。
七、宣传能力
我们要充分依靠自身的优势,用好手里的教育资源,通过举办会议和学术论坛,宣传我们的期刊,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它的社会价值,巩固品牌效应。要把编辑作为期刊的名片,同时,也要把期刊作为编辑的名片。无论何时何地,编辑都可以为期刊代言,要让编辑和期刊成为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形成这样的思想,才能开创更多的宣传渠道。
八、新媒体手段运用能力
要善于通过我们的网站、微信、微博与读者、作者展开互动,要善于把新媒体手段融于传统出版之中。
通过这些建设,我们的编辑极可能成为产品策划者、产品设计师、产品生产者、产品推销员、产品代言人……同时,编辑具备了这些能力,最后生产出来的产品才可能具有良好的形象、拥有自己的特色、有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充满活力,有忠诚的读者。
今天的编辑已经不是传统出版环境下的编辑了,今天的期刊编辑能力建设也不只是立足于编辑本位,做好编辑基本工作的训练就万事大吉了。今天的编辑能力建设要求我们对编辑进行全方位打造,让编辑工作全方位融入期刊品牌建设。
综上所述,编辑能力建设是基础,只有打牢这个基础,期刊品牌建设才有成长的土壤和空间。
[1] 张伯海. 谈期刊品牌[J]. 参考资讯,2003(3)
[2] 喻国明. 期刊编辑(第二版)[M]. 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