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他们三人在森林里转了三天,由于到处铺满厚厚的积雪,有的地方雪深近一米,每走一步都要消耗极大的体力。杨靖宇感冒数日,且连日来未进丁点粮食,饥饿难耐时,他会挖点沟边露出雪外的野草,或剥一些树皮切成小块吞咽下去,幸运时会捡到几颗松子香香嘴。在雪地里短暂休息时,他会从上衣破洞里揪些棉絮,揉成小团,就着雪水艰难地吞咽下去。有时喉管里干涩粘连,甚至把卡在喉咙里的棉絮又咳了出来。实在咳不出,他就用手抠,抠出的棉絮都沾满了殷红的鲜血。
杨靖宇和最后的两名警卫员聂东华和朱文范相互攙扶,相互鼓励,以惊人的毅力,辗转来到濛江县城以东十几里地的大东沟。在一个屯子附近,三个人停了下来。杨靖宇对二人说:“小朱,小聂,我们都好几天没吃东西了,我们得活下去。你俩到附近的地方去买点粮食,时间不能太长,给你们两个小时时间。我找个地方先隐蔽起来,回来后,你们模仿狍子连叫三声作为暗号。”
“好的,杨司令,您先找个地方歇歇,我们一定能找到粮食的。”二人顺着小路往屯子方向走去,杨靖宇眼瞅着二人远去,才找了一个隐蔽的地方躲了起来。
朱文范、聂东华两人走了一里多地,刚进苕条顶子一个碳窑,就被附近的敌人暗哨发现。很快,一群敌人围了上去,两名英勇的战士和敌人猛烈交火,边打边往东撤退,在海龙河东沿,终因寡不敌众,双双壮烈牺牲。
这一天是1940年1月18日。
激烈的枪声很快引起杨靖宇的警觉,他预感两名战士已身遭不测,急忙重新进入密林,在连绵的山林中与敌人兜着圈子。
敌人在朱文范身上搜出杨靖宇的方形印章,交到岸谷隆一郎手中,急匆匆赶到岸谷驻地的程斌和张秀峰很是兴奋。张秀峰抢先说:“这个印章我太熟悉了,没错,这绝对是杨靖宇的印章。”
程斌连忙附和道:“杨靖宇肯定就在附近,我们得加大搜寻力度,他这次再也跑不掉啦。”
很快,岸谷重新调整部署,一队队的“讨伐队”像狼群一样出动了,足足六百人的敌军循着杨靖宇的足迹四处搜寻。程斌带着和他几乎同时叛变的张奚若,一直冲在队伍的最前面。这两个民族的败类充当了搜寻抗日英雄的急先锋,慢慢箍紧了杨靖宇的活动范围。但连日的追击,也让敌人吃尽了苦头,一些受不了苦或者负伤的队员纷纷借机离开队伍,六百多人的“讨伐队”,在一天天地减员,六百人,四百人,两百人,一百人……
冰天雪地里,杨靖宇摆动双臂,迈着大步,在林中急急穿行。此时的他,已全然不觉寒冷和饥饿,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活下去,打鬼子!2月22日入夜前,他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了濛江县城西南保安村前的一个山坡,找到一个地窨子,走进一看,里面破烂不堪、四处漏风。此时,浑身酸胀冰冷、腹中空空的杨靖宇,左胳膊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他裹紧大衣,在拐角处背靠墙壁坐在一堆干草上,取下双枪放在腿上,望着窗外渐渐进入了梦乡。
睡梦中的杨靖宇哪曾想到,今晚就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元宵节!在亿万人团聚的时刻,在中国东北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一个地窨里,东北抗联的总司令杨靖宇将军,孤零零地恍惚于梦中……
年迈的亲娘,在殷殷呼唤着儿子;憔悴的妻子,在苦苦期盼着丈夫;可爱的云儿和躲儿,用陌生的眼神看着父亲;忠厚的老友李士芳,拉着自己聊着童年趣事;秀气的张家铎,和自己秉灯夜读,探讨革命的道理和中国的出路。
还有,孟杰民、朴翰宗、李红光、李敏焕、李学忠、王德泰、韩浩、曹国安、宋铁岩、王仁斋、杨俊恒、李铁秀、侯国忠、安光浩、方振声等众多抗日英雄,面带微笑望着自己。一张张笑脸,仿佛是天上的繁星,指引着自己的前进方向,鼓舞着自己勇敢地战斗下去。
又一群人向自己走来了。他们不是别人,是魏拯民、曹亚范、伊俊山、金日成、陈翰章、崔贤、安吉、黄海峰……一个个战友亲切地围在自己身边,嘘寒问暖,然后又个个手握长枪,举过头顶,呼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满洲卖国政府,解放全东北,解放全中国。
还走来了周恩来、刘少奇、王若飞、陈潭秋、罗登贤、许子鹤、李石、周保中、赵尚志,他们一个个与自己紧紧握手拥抱,说着暖心的话语,给了自己大家庭般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