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子路“勇”的教育与改造

2021-06-30 11:45顾瑞雪文杰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子路论语

顾瑞雪 文杰

摘 要:《論语》中有多达四十一章节记录了孔子与子路密切的师生互动、琐碎的日常细节、激烈的思想碰撞的内容,从中反映出子路的性格特征以及孔子与子路的相处模式。个性刚猛的子路时时以“勇”保护着孔子,“勇”让子路成为孔门中最特别的学生;而孔子则更多以“礼”对子路之“勇”加以教育和改造。其终极的目标,则在于造就子路君子的人格。

关键词:《论语》 子路 “勇” 礼 君子人格

孔子弟子三千,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在这些名闻于诸侯的优秀门生中,最著名的,当属《论语·先进》篇中所载“十哲”。“十哲”中的“季路”,即是子路。《论语》中记载了大量孔子和子路之间的互动,在所有弟子中是最多的。a综而计之,孔子教诲或评价子路的有十六章,子路向孔子请教的有十章,子路与孔子争辩的有两章,孔子生病时,子路的作为、表现有两章,子路直接表达对孔子“不说”甚至“有愠”的有三章,路人向子路询问孔子的有四章,等等。通过这些不同场景的记载,可以让人看到子路与孔子之间亲切而活泼的师生相处状态。

从初识孔子到入孔子门下,再到死于卫国孔悝之乱,子路与老师孔子共同走过了二三十余年甚至更长的人生。子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他很刚猛,不够儒雅,也不像其他学生对孔子的教导言听事行,甚至他还与孔子偶有辩争,敢于对孔子“不说”;而孔子对他的“不说”,也往往会有耐心细致的解释。——一句话,子路是孔门中最特别的存在。寻绎这种师生相处模式的原因,子路“勇”的个性是一个很值得考量的因素:子路以“勇”为孔子保驾护航,孔子则不失时机地以“礼”对子路因“勇”而“野”的个性进行了持续的改造。师生双方相互助益,留下了孔门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一、子路之“勇”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在孔门弟子中,子路与孔子的年龄差最小,属于最早追随孔子的学生之一。二人的初识颇具戏剧性,《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载: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凌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b

未入孔子之门的子路平日“冠雄鸡,佩豭豚”,好长剑,孔武有力,粗鲁直率,十分张扬。他初次见到孔子,就试图以武力来镇服孔子。但孔子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只会讲经说道的文弱书生,他身材高大,“劲能拓国门之关”c。面对子路咄咄逼人的姿态,孔子并无畏惧之心,然而他却“不肯以力闻”,而是选择了“设礼稍诱”,使子路这个勇武之人从此成为孔门名弟子之一。

因为个性刚勇,子路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孔子的侍卫和保镖。孔子曾说:“吾自得子路,而恶声不入于耳。”王肃注曰:“子路为孔子侍卫,故辱慢之人不敢有恶言,是以恶言不闻于孔子。”孔子周游列国,子路几乎寸步不离,随时随地对孔子予照顾和保护。在匡地被围,“甲士以围孔子之舍。子路怒,备戟将下斗”。危急关头,子路总能挺身而出保护孔子,使孔子免受野蛮武力的伤害。这些保护当然都来自于子路对孔子的忠心爱戴。

刚勇往往与强势相连。《中庸》第十章中记载了子路问“强”的故事: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祍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子路好勇,故问“强”。孔子向子路解释了南方之强乃是以含忍之力胜人,北方之强乃是以果敢之力胜人;而君子之“强”则表现在和而不流,中立不倚,国有道而不变塞,国无道至死不变。夫子如此教诲,在于抑子路血气之刚,而进之以德义之勇。知、仁、勇,乃天下之达德;作为老师,孔子总是适时适宜地给子路以恰当的引导,注意矫正子路个性中的粗鲁、鲁莽,进而一步步达至以礼义规范的道德境界。

子路勇于为义,曾说自己的志向是“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这种不为势利所拘的志向,彰显了子路纯粹、豪爽的个性,这当然也决定了子路是一个直率无隐之人。孔子被任命为鲁国司寇,行摄相事,面有喜色。子路就直言问夫子:“由闻君子祸至不忧,福至不喜。今夫子得位而喜,何也?”这种单刀直入的方式过于直接而显得有些无礼,但孔子仍然耐心给子路解释说,“喜”的原因是从此可以给百姓以更多的施惠。子路有时候喜欢跟老师开开玩笑,调节一下气氛。他曾让子羔到费地去做官。孔子认为子羔质美而未学之己成,遽使之治民,反倒会害了他。但子路反问说治民事神不都是在学习么?难道只有读书才算得上是学习?孔子知道子路明知这种做法其实已本末失序,但仅取辨于口而已,因此并不斥责他的错误理论,而只是批评他的强词夺理信口开河。这段夫子与子路的一问一答,情态毕现,令人可以想见师弟之间的学习生活情趣。

对孔子与为政者之间的交往礼聘,子路会直言不讳地表现出自己的态度,会对夫子表示“不悦”甚至发怒,这极大地丰富了二人的师生关系。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悦”,因为去见有淫行的南子会对孔子的名声有损害。而孔子却知道想要在卫国实现政治理想,则非见当时实际的掌权人物南子不可。对子路的不理解,孔子一改往日不厌其烦解释的温和做法,甚至有些激动地对天发誓说:“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自己并没有做不合礼数的事情,否则的话,就让上天也厌弃吧!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圣人道大德全,无可不可。其见恶人,固谓在我有可见之礼,则彼之不善,我何与焉?然此岂子路所能测哉?故重言以誓之,欲其姑信此而深思以得之也。”

在政治立场方面,子路是非分明,毫不含糊。《论语·阳货》载公山弗扰意欲将孔子召到自己的政治集团中,孔子有些动心,欲往。子路再次表示“不悦”。同样的记载还有孔子欲往佛肸之召。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弗扰,季氏宰。与阳货共执桓子,据邑以叛。”公山弗扰和佛肸并非“德善”之辈,而孔子却有借助这样的力量实现自己“兴周之梦”的想法。孔子之所以退而求其次想借助于这些并不“德善”的势力,一则因为时不我待,逝者如斯;二者则是相信自己化善的能力,“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然而在子路看来,加入不德善的队伍会给孔子的生命安全带来危险。孔子最终也未去亲就公山弗扰或佛肸,或许与子路的劝阻有关。

终其一生,子路保持了质朴勇敢的本性。他不为贫富而动心,其贤远过常人,孔子夸奖他说:“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者,其由也与?”并引用《诗经·卫风·雄雉》中的诗句“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来表达真诚的赞美。但当子路由此而沾沾自喜而“终身诵之”时,孔子却又说:“是道也,何足以臧?”这本来就是有道之士所应该做到的,又有什么值得洋洋得意的呢?以此来提醒子路不可因此而过于自我感觉良好。子路的勇敢,也多次获得了老师的认可。众弟子侍于侧,孔子看到他们各自特性不同,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满足感油然而生:“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行行”音hàng hàng,是形容子路刚强的样子。但夫子随即又意识到子路之刚强也许会是他的必死之由,于是说子路或许会“不得其死然”,以此戒之。

孔子晚年曾慨叹“道”之不行,理想无法施展:“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勇于义,故夫子谓其能从己,这既表现了对子路的信任,也肯定了子路的勇敢。子路以此认为夫子偏爱于己,“闻之喜”。但孔子立即又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言下之意即讽子路不能裁度事理,以适于义。孔子曾夸奖颜回说:“用之则行,舍之則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听到老师对颜回的高度赞扬,子路有些不服气地问道:“子行三军,则谁与?”意思是说,如果要上战场,他才是那个能够保护老师的最勇敢的那个人。但孔子回答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这里需要注意孔子对子路问话的反应,说明子路之勇仍未摆脱“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刚暴层面。孔子了解子路在“勇”上的激进,所以时刻教育,希望他能不要滥用他的“勇”,而要成为有勇有谋之人。当子路问夫子“君子尚勇乎”时,孔子回答说: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即便是品质高尚的君子,如果不以道义来约束自己的勇力,同样会使自己变成乱国乱政之人;而小人不以道义来约束勇力的结果,则容易使自己成为强梁之人。简言之,“勇”应以“义”作为行为裁夺的标准。君子以义为尚,因此其勇也大,子路好勇,故夫子言此以救其失。胡寅认为这句话有可能是子路初见孔子时的问答,这一推测极有道理。

二、“礼”对子路的匡正与改造

如果对孔子与子路之间互动的内容稍加检视,就可以看出,孔子对子路的教育主要体现在以“礼”对子路个性的匡正与改造上。

孔子十分向往周代盛世时的礼乐秩序,他一生最崇拜的人即是传说“制礼作乐”的周公。他曾感慨地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他曾对理想中的文化秩序进行了描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孔子将两种社会形态加以对照,所要重点突出的当然是后者——道德、文化的秩序得以重建,社会就会达到和谐发展。对儒家而言,文化秩序是第一义的,政治秩序则是第二义的。为达到这一目标,孔子提出人须“仁”,“仁者,爱人也”,“克己复礼为仁”。简单来说,孔子认为“仁”是“礼”的内在精神基础,而“礼”则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发自内心的仁爱之情须以“礼”的适当形式表达出来。“礼”是一种象征;而“仁”则是“礼”的超越根据;如果离开了“仁”,“礼”也便失去了象征的意义了。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孔子在古代礼乐的废墟上创建了儒教。“礼”在孔子的思想中是如此重要,因此他在培养和教育子弟时,同样也贯穿了对“礼”的阐释与教诲。试看孔子关于“礼”的观点:

不学礼,无以立。(《季氏》)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雍也》)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

人不学礼,便没有立足社会的依据;君子应广泛地学习文献,再用礼节来加以约束,也就不至于离经叛道了;即便具有“恭”“慎”“勇”“直”诸多良好的品质,没有“礼”的规范,同样也不能达到相应的愿望。对于政治来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同样凸显了“礼”的重要性。《论语》中这类例子很多,不必一一举出来。以“礼”“乐”传统为依据,孔子衍生出了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孔子时时提醒学生:君子的举止言行,应符合“礼”的规范,无论是生活细事,还是于政事国家。

孔子晚年重病卧床,《论语》记载了两则孔子重病时子路的表现。试看其中一则记载: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子罕》)

子路以为夫子将不久于人世,于是提前预备,指使门徒充当治丧之“臣”。这与当时的礼法有违。按照礼的规定,当时诸侯才有资格有“臣”,以便在其死前着手安排其衣衾、手足、剪须等事。虽有些卿大夫也会“僭”行此礼,但对于十分看重“礼”的孔子来说,这样做无疑违背了他一生的执守。因此孔子恢复健康后很生气地训斥了子路,认为这种“无臣而为有臣”的行为是“欺天”之行。朱熹说子路的尊师行为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但他没有按照正确的方式去尊,因而导致了孔子生气。

子路曾问孔子倘若到卫国为政,须先做什么,孔子回答说须先“正名”。这当然是就卫国政治的混乱而发。范祖禹释曰:

事得其序谓之礼,物得其和之谓乐。事不成则无序而不和,故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施之政事皆失其道,故刑罚不中。

事得其序、物得其和方能兴礼乐,方能使行政的效果持久绵延,“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简言之,“礼”才是使一个国家或人民有所树立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如果孔子为政,必将具其事情本末告诸天王,请于方伯,命公子郢而立之。则人伦可正,天理可得,名正言顺而事可成。然而子路却只觉得夫子太迂阔了,不能立即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因此孔子批评他“野”,谓其鄙俗,责其不能阙疑而率尔妄对。虽然孔子解释得如此详细,但子路却一直也未能很明白,这也就最终导致了他在卫国死难的最终结局。“徒知食正不避其难之为义,而不知食辄之食为非义也”,胡寅的这句话,真是诛心之论!

《阳货》篇中,子贡和孔子师徒二人谈及厌恶哪种类型的人,都提及一类“勇”者,即孔子所厌恶的那些勇敢却不懂礼节的人,以及子贡所憎恶的毫不谦虚却自以为很勇敢的人。对照一下,我们可以看到子路早年的“勇”的个性同样也具备这些缺陷。圣人莫能加于礼,“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学“礼”的目的是养成反求诸己、注重内在修养的品格,也是养成“君子”的必由之路。孔子对子路的为政能力极为肯定,认为让子路在一个千乘之国“治其赋”完全能够胜任。朱熹《集注》释“赋”曰:“赋,兵也。古者以田赋出兵,故谓兵为赋,《春秋传》所谓‘悉索敝赋是也。”由此可知子路的政治才能主要表现在他的军事才干方面。当子路出任蒲国大夫,向孔子辞行时,孔子送给他几句话:“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无论“恭敬”,还是“宽正”,还是“恭静”,所表达的都是为政的态度。当孔子问及弟子们未来的理想时,子路“率而对”,说出了自己为政的志向,“夫子哂之”。孔子并不赞成当时诸侯国家以武力吞并的举措,认为治理国家应以礼乐为本,讲求礼让。孔子也并没有否认子路的政治才能,他所“哂”的,乃是其“为国以礼,其言不让”的不逊态度,而“君子”则应具有礼让与谦和的品德。

君子“宽而不僈,廉而不刿,辩而不争,察而不激,直立而不胜,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d,其“求利也略,其远害也早,其避辱也惧,其行道也勇”;君子能“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君子“不忧不惧”,文质兼具。这恰如荀子在《劝学》中所概括的:“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君子具有坚定的意志,不会轻易为外物所干扰,不盲从,专心于学,坚持操守。唯其如此,方能成就更大的道德与事功。而想要成为“君子”“成人”,则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达致。《论语·阳货》记载了孔子专门教诲子路“六言”“六蔽”之事:

子曰:“由,女闻六言、六蔽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仁、智、信、直、勇、刚皆是美德,然而如果不通过学习来明其理,则会产生“无学”之蔽,从而走向它的反面——“愚”“荡”“贼”“绞”“乱”“狂”。就子路而言,直率而不至于粗率,勇敢而不至于捣乱闯祸,刚强而不至于胆大妄为,这是孔子对他的期望和规诫。而对“贼”的阐释,管同《四书纪闻》中说得最确:“大人之所以不必信者,惟其为学而知义之所在也。苟好信不好学,则惟知重然诺而不明事理之非,谨厚者则硁硁为小人;苟又挟以刚勇之气,必如周汉刺客游俠,轻身殉人,扞文网而犯公义。自圣贤观之,非贼而何?”e唯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礼”“义”之所在,也才能规范自己的品德行为,更加向“君子”的人格靠近。

子路对君子的人格非常向往,他很认真地问老师: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孔子首先说到“敬”的品德。程颐说这是夫子阐说“君子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的道理,并进一步强调了为宋代理学家反复推求的“持敬”的观点:“惟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而四灵毕至矣。此体信达顺之道,聪明睿智由是出,以此事天向帝。”程子将“敬”提高到化育宇宙万物的高度,从内在精神上说与孔子的观点是一致的。孔子认为“敬”不仅可以让自己成为君子,还可以“安人”“安百姓”,进而达到“圣贤”的境界。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只有质朴的本质与得体的文采相匹配,才能成就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然而子路的“质”始终是他个性中的典型特征。《论语》记载,子路曾问孔子:听到了好的建议或主张,是否该立即就去践行?孔子说既然有父亲兄长在,何不请教一下他们的意见呢?而当在一旁的冉有也问了同样的问题,孔子却告诉冉有说当然是听到了就去做。公西华为之困惑。孔子解释说,子路勇于作为,胆量有两个人的大,让他征求别人的意见,是为了让他谨慎小心少出错误啊!这当然也希望子路能够养成虚己下人的君子作风,坦荡、勇敢、正直而知礼义。

子路遇荷蓧丈人,向其打听夫子的去向,结果被丈人给奚落了一顿。然而看子路评价荷蓧丈人一类隐者的话,就能知道子路的精神境界已向孔子看齐:

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微子》)

面对礼义崩颓的现世社会,子路像其老师一样,无悔地选择了勇于担当,为重建道德秩序的社会而努力。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不正是儒家最为可贵的道德传承吗?!

在孔子的教育下,子路的“勇”得到了丰富和完善,子路之死践行了“重死而持义不挠”的原则,最终真正实现“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体现了孔子对其教育的成功改造。如果说颜回贯彻了孔子“仁”的思想,那么子路就以自己的方式贯彻了孔子对于义和勇的思想,甚至用生命来捍卫了此种道义。

通过子路这一个案,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对弟子思想成长与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从悍赣好斗的“小人之勇”,到不轻于权,不顾其利,重死而持义不挠的“士君子之勇”,这既是一个孔子持续以“礼”“义”对子路进行教化疏导匡正改造的过程,也是子路逐步变成一个“被文学、服礼义”能为“天下列士”道德人格的形成过程。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子路闻过则喜的好学品格,唯其如此,孔子的教育理念和道德教化才有可能落到实处,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从而使子路也成为继夫子之后为人尊崇的“百世之师”。

a 涉及子贡之处有三十八章,涉及颜回之处有二十一章,而关涉子路的,则多达四十一章。

b 〔西汉〕司马迁著、〔南朝·宋〕裴铟集解:《史记》,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91页。

c 此说载于《列子·说符》篇中。

d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40—41页。

e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5页,注5转引。

参考文献:

[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 司马迁著,裴铟集解.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 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3

[4]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作 者: 顾瑞雪,文学博士,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科举文化与文学;文杰,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编 辑:水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猜你喜欢
子路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孔子“教训”子路
如何读懂《论语》?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半部《论语》治天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