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泽州鼓书的融合发展

2021-06-30 11:14牛宇佳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吸收融合

摘 要:泽州鼓书的发展历史已有百年,形成了与泽州四弦书并列的两大曲种。探讨泽州鼓书产生过程中对泽州四弦书的吸收与融合,以及说唱载体演变过程中的求生困境及现实意义,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泽州鼓书这一传统曲艺,重温民间记忆。

关键词:泽州鼓书 四弦书 吸收 融合

一、概况

泽州鼓书起源于清代的山西省泽州府,因晋城古称泽州而得名,是流传于今山西省晋城市全境的一种曲艺表演形式。“泽州鼓书以大鼓京腔为基础,由第二代传承人崔小红,吸收当地曲种泽州四弦书与地方戏曲等艺术优势融汇形成。”a可知泽州鼓书的产生吸收了泽州四弦书的长处。《泽州戏曲史稿》记载:“四弦书属鼓曲类,以说唱长篇故事为主。源于晋城,又以晋城活动为中心。”b可知泽州四弦书和泽州鼓书诞生于同一地。《晋城民俗》记载:“晋城鼓书又叫泽州鼓书,是晋城沙石板村人马振盛在河南学回来的铁板鼓书,晋城苇匠人徐延荣在内蒙古学回来的钢板鼓书和晋城四弦书结合形成的。”c如前所示,泽州鼓书的形成与发展与泽州四弦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吸收

鼓书作为一种传统的说唱艺术,在泽州曲艺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泽州鼓书……以大鼓京腔为母体,又吸收融汇了上党和河南地方戏曲的音乐特色,还兼容了四弦书、阳城鼓书等曲种的精华,尤其是强化了四弦书的艺术优势,以明快的节奏、自如的转换、声腔互融的优美唱腔、颇为丰富多彩的内容,形成了作为一个新曲种的个性特质。”d由此可见泽州鼓书的包容性和特质性。

泽州鼓书对泽州四弦书的吸收首先体现在技艺方面。《晋城民俗》记载:“泽州鼓书以一人站唱为主,自操打击乐,他人以弦乐伴奏,是站唱和生唱结合为一体的表演形式。有说有唱,以唱为主。唱词为上下句,有七字句、十字句,也有五字句。代表作是《呼延庆打擂》。”e《山西泽州四弦书传承历史与说唱特征绎解》中提及:“自20世纪50年代中叶,由于四弦书当时全是盲人,没有文化,经常在乡间演出,接触面不宽,进步不快,受到外部冲击,大大削弱。”f20世纪60年代,在泽州四弦书的基础上,泽州鼓书得到了充分发展。泽州四弦书的传承人为盲人团体,所以在民间的表演以坐唱为主,“其他人坐左侧,面对观众。主演小腿上绑有腿板四块,抖动击节,手持四弦或三弦。打击乐中只有一扇小钹,如有需要,就用三弦作鼓”g。从对泽州四弦书表演方式的记载中,可知艺人和乐器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泽州四弦书的表演方式也为泽州鼓书的发展注入了说唱因子。“说功要吐字清晰,快慢有致,男女有别,高低自如;唱功要委婉缠绵,韵味浓郁,抑扬顿挫,必合节拍。小钹的演奏是四弦书独具特色的乐器,剧情发展剧烈或情绪激动时,快速颤动腿板与猛击小钹,渲染了书场的紧张气氛,增强了演出效果。”h说功在鼓书的表演中也占有重要位置,泽州鼓书中的说功要求与泽州四弦书如出一辙。

“泽州四弦书按照艺人的说唱习惯,开场先念《西江月》四句,亦称‘四句提纲,大意多为褒贬历代帝王,颂扬古今贤良之类。泽州鼓书,它的开场较简单,大多是念四句韵白,亦称《西江月》,或几句笑话类的词语开场。”i通过“亦称《西江月》”几个字可知,在开场白中,泽州鼓书吸收了泽州四弦书中的某些成分。

其次是曲目的移植。《泽州四弦书》中记载:“鼓书……曾大量移植四弦书的曲目,不断丰富自己。” j可见泽州鼓书中的许多曲目是从泽州四弦书中移植而来并加以不断发展的。下面所列泽州鼓书曲目出自《泽州曲艺》第88至89页:1.《小八义》别称《周景龙投亲》,传统,补花有本;2.《刘公案》别称《满汉记》《访良乡》,传统,口述;3.《呼延庆打擂》别称《金鞭记》《双鞭记》,传统,口传;4.《大八义》,传统,海明有本;5.《丝绒记》别称《徐公案》《徐千岁买子》,移植,四弦书本、海明有本;6.《响马传》,移植,姚保发本;7.《五女兴唐传》,移植四弦书,永庭有本;8.《金镯玉环记》别称《雷公子投亲》,移植四弦书,海明有本;9.《三洪传》别称《宝莲坠》,移植四弦书,四弦书本;10.《巧连珠》别称《陶公子投亲》,移植四弦书,四弦书本、海明有本;11.《千里驹》别称《刘月恒进京赶考认父》,移植四弦书,永庭有本;12.《回文屏》别称《刘理顺访昆山》,移植四弦书,拴发有本;13.《金钱记》,移植姚保发本,姚保发本;14.《回龙传》,移植姚保发本,小军有本;15.《罗沙记》,移植阳城鼓书;16.《莲花盏》;17.《包公案》别称《金秀英上京告状》,传统;18.《鲁达割肉》别称《拳打镇关西》,传统中段;19.《圪针店》别称《三龙二虎传》,移植四弦书;20.《吃嘴老婆哄夫郎》;21.《龙三姐拜寿》别称《龙三姐下凡》,移植四弦书;22.《洞宾打药》别称《吕洞宾买药》,移植四弦书;23.《劈华山》,移植四弦书;24.《还魂传》别称《巧婚配》。

以上所列曲目为不完全统计。通过对所列曲目的分析可知,泽州鼓书传统曲目为五篇,将近五分之二的曲目从泽州四弦书中移植而来,泽州鼓书对泽州四弦书的吸收可谓渊源有自。

三、融合发展

综上所述,泽州鼓书汲取了泽州四弦书中的一些养分,得以充分发展。同时,泽州鼓书也立足于当地的民间土壤,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逐渐走上了融合发展的道路,主要表现在艺人的传承、说唱形式和说唱载体的演变三方面。

其一是艺人的传承。“创造了澤州曲艺辉煌发展历史的艺人中,既有一代代勤恳优秀的后来人,也不乏曾经奠定了中国戏曲和曲艺衍生发展基石的圣手先贤;生于泽州长于泽州的宋代说唱大师孔三传就是中国曲艺的重要奠基人。南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载:‘熙丰、元祐间……泽州有孔三传者,首创诸宫调古传,士大夫皆能诵之。k耐得翁《都城纪胜》说他曾‘编撰传奇灵怪,入曲说唱l,虽则寥寥数语,却也道出了孔三传当时在汴梁瓦舍献艺的不凡艺术成就和巨大影响。”m“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四弦书的说唱艺术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程天和和弟子王者梁形成了‘城关派,还培养了一批盲艺人,如张小富、陈金吾、秦守义、袁小迷、秦守仁等,并以城关、城北乡为活动中心。程天和和另一位弟子段太宁,以家乡下村镇为基地,形成了‘长河派。他的弟子有李鸿贞、王文斌、苗吉祥、苗转正等。”n直到20世纪60年代,崔小红在此基础上为泽州鼓书带来了发展性传承。泽州鼓书的发展有赖于艺人的传承,配以弦乐伴奏后,变得丰富厚实,得以流传至今。

其二是演唱形式。泽州鼓书吸收了泽州四弦书的优势,也汲取了地方区域文化的因子,在演唱形式上,“又增加了中胡、二胡、板胡、三弦等樂器伴奏,增加了书场的演出效果,更加和谐融洽。唱功经崔小红的再创造,更加丰富多彩,优美动听。它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委婉缠绵,有武将的豪言壮语,有小姐的温柔细语。有激烈的打斗场面,有爱情场面的倾诉,真正做到了‘一人一台大戏。……泽州鼓书还能加‘花点,即左手打板时,右手的鼓槌还能在木板上巧打花点,成了鼓书的一个新特色”o。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泽州鼓书因为演唱形式形成了自身特色,得以发扬光大、不断传承。

其三是说唱载体的演变。泽州鼓书的内容根植于民间这片土壤,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不断地滋养着泽州鼓书曲目队伍的壮大和发展。如小段曲目《偷油糕》《小拜年》《吃嘴老婆哄夫郎》《寡妇带头》《万年》《刘家坪上两兄弟》等。20世纪90年代,泽州鼓书的发展也处于非常困难的窘境,但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中年人对电子产品的使用使得泽州鼓书的发展又迎来了一丝生机,直到今日,泽州鼓书改编的现代曲目仍在流传。在电子载体的方式下,泽州鼓书的传统声音开始进入民间大街小巷。在田间地头、聚众闲聊时,泽州鼓书的音频得以传播。随着说唱载体的演变,泽州鼓书迎来新的发展。

张端义《贵耳集(卷下)》:“寿皇赐宰执宴,御前杂剧,妆秀才三人。首问曰:‘第一秀才仙乡何处?曰:‘上党人。次问第二秀才仙乡何处,曰:‘泽州人。次问第三秀才,曰:‘湖州人。”p由此可见,杂剧表演重复形式产生的艺术效果,也从侧面反映出上党、泽州等地艺人辈出。身处人杰地灵的大环境下,泽州鼓书从泽州四弦书中来,发展到民间去。由于泽州四弦书未能很好地传承,基于这样的现状,泽州鼓书以四弦书为基础,融合其他曲艺,注入区域文化因子,在电子载体的形式下得以传播。然而,所有的光鲜美丽都抵不过时间的流逝,泽州鼓书曾经在民间繁荣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企盼电子载体的变革能为泽州鼓书的发展带来一丝活力,使其在困境中顽强生长。

admn 中共泽州县委宣传部编印:《泽州曲艺》(内部资料),第5页,第84页,第1页,第2页。

b 李近义编著:《泽州戏曲史稿》,山西晋城市郊区文化局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5页。

ce 张保福编著:《晋城民俗》,三晋出版社2010版,第338页。

f 糜琦:《山西泽州四弦书传承历史与说唱特征绎解》,山西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学位论文。

ghijo 张鲜红主编:《泽州四弦书》,山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7—18页,第18页,第17页,第8页,第19页。

k 〔宋〕王灼:《碧鸡漫志(校正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7页。

l 《都城纪胜》,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590—598页。

p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22页。

作 者: 牛宇佳,宁夏师范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 辑:赵斌 E-mail:mzxszb@126.com

猜你喜欢
吸收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视野
美声唱法对传统戏曲元素的吸收与应用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