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陈秀梅,宋西成
(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山东 烟台 264000)
患儿,女,11 岁,因左侧外耳道肿痛15 d,耳前肿胀7 d,耳后肿胀3 d于2018年12月6日入住我科。既往有类似耳疼病史3次,曾就诊我科,诊断为左外耳道炎。查体发现耳前耳后都有肿大的淋巴结,直径约0.5 cm,伴不同程度的疼痛。患儿15 d前主诉左侧第二前磨牙疼痛史,随后再次出现左侧外耳道肿胀、耳痛,有耳闷,无听力下降、外耳道流水流脓,时有左侧面部疼痛,伴发热,体温最高达38.5 ℃,曾就诊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药物口服,牙疼消失,外耳道肿痛较前改善。7 d前耳前局部出现肿胀,口服抗感染药物无改善,肿块逐渐增大。3 d前耳后出现肿胀,遂急来我院就诊,经门诊检查以左外耳道炎、化脓性淋巴结炎并脓肿收入院。体格检查:左耳前见大小约5.0 cm×4.0 cm隆起,左耳后肿胀明显,耳后沟消失,局部可见大小约2.0 cm×1.0 cm隆起(见图1和图2)。耳前耳后肿物均有波动感和压痛,质软,左耳廓有牵拉痛。左侧外耳道前壁及上壁肿胀、触痛,鼓膜看不清。右侧耳道无异常。入院后急查血常规、生化及凝血基本正常,O型RhD阳性血,心电图、胸片检查未见异常。遂于局部浸润麻醉下急行左耳脓肿切开引流术,术中于左耳前隆起最低点向上做长约3.0 cm纵行切口,见大量脓性分泌物溢出及肉芽组织生长,清除腔内脓液及肉芽组织,放置引流条,加压包扎;同法于耳后沟隆起处切开引流。耳前耳后为独立病变,术腔由耳廓和外耳道相隔,并不相通。术后每天冲洗换药。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应用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3 d。术区换药未见新脓液生成。术后第6天出院,出院后继续口服抗生素2 d,隔日于我院行术区换药。出院后2 周随访患儿局部愈合良好,局部可见痂皮(见图3和图4)。术后10 个月随访患儿局部皮肤对合、愈合良好,表面平坦(见图5和图6)。
图1 2010年—2019年FDA新药申请批准数量
图1入院时耳前脓肿形成 图2入院时耳后脓肿形成 图3出院后2周耳前愈合情况
图4出院后2周耳后愈合情况 图5出院后10个月耳前愈合情况 图6出院后10个月耳后愈合情况
耳后淋巴结肿大为儿童常见病症之一,但耳前、耳后淋巴结同时肿大者较少见,而同时形成脓肿者更为罕见。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是化脓菌沿淋巴管侵入淋巴结,或局部感染灶蔓延至淋巴结,引起淋巴结化脓性感染性疾病[1]。该病多继发于其他炎症病灶,如咽喉、口腔、头面部等感染。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溶血性链球菌[2]。急性淋巴结炎加重时可向周围组织扩散,感染的毒性产物进入血流,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如果有较多的细胞组织崩解液化,就可集聚成为脓肿,少数可破溃出脓。面颈部化脓性淋巴结炎是儿童常见病[3],以下颌下最为常见[4]。儿童面颈部淋巴循环虽然丰富,但是淋巴结发育尚未完善,所以防御功能较差,容易导致脓肿形成。化脓性淋巴结炎以面颈部尤其是颈部多见,有研究表明发病从每年11月份起至第二年1~2月份为高峰。5 岁前以上呼吸道感染引发本病多见,5 岁后牙源性感染明显增多,另外皮肤感染、面部疖肿等亦可引发本病[5-6]。本病例12 月份左右起病,符合其发病规律,虽发病前有牙疼病史,但从淋巴引流规律来看,牙源性感染多引流至颏下及下颌下淋巴结,而本病为耳后淋巴结及耳前腮腺淋巴结的化脓性病变,结合患者病史,考虑为外耳道疖肿引起。另本患儿有外耳道炎和耳前耳后淋巴结炎反复发作史,既往病史中查体耳前耳后都有肿大淋巴结存在,诊断左外耳道炎、耳前耳后化脓性淋巴结炎并脓肿形成,诊断明确。
急性淋巴结炎在疾病早期应积极应用足量有效抗生素,可选用青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头孢菌素等,若有脓肿形成,应尽早切开引流,一旦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有结果,可针对性应用抗生素。本病例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均耐药,故根据药敏试验选用头孢类抗生素。脓肿部位有明显波动是切开引流的最明确指证,应选择脓腔最低的地方切开,切口应与皮纹方向一致,尽可能选在隐蔽部位。一般在术后24 h更换敷料及引流条,换药时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腔,根据脓液的多少确定换药频率。本病例经过充分切开引流,并应用敏感抗生素,术后很快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