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力江•艾山
跆拳道是一种对抗性较强的搏击项目,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概率也远超其他运动。本文论述了跆拳道教学训练中学生的损伤预防和处理方法,可有效防止在训练过程中发生运动损伤,详细研究损伤出现的原因,提高学生的预防意识。
跆拳道运动中容易出现损伤的部位包括足部、膝关节和踝关节,损伤类型一般为软组织挫伤、肌肉拉伤、韧带斯伤等。造成损伤的原因多为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量过大和自我保护不当。了解损伤的发生规律,做好预防措施,可以确保跆拳道教学与日常训练顺利进行。
1 跆拳道教学训练中学生的损伤预防措施
1.1 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在每次进行训练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活动,相应内容要按照教学和比赛内容来确定,通用准备活动做完后再进行专项性准备活动,并且要与教学内容相融合。对活动中易出现受伤的部位要强化部位专门练习,适当做些力量性、延展性练习。准备活动要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训练任务而定。在寒冷天气中,应适当增加准备活动强度,对于年龄小,基础差的学生,要降低活动强度。准备活动以身体微微出汗为适宜。
1.2 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全面提升身体素质是跆拳道运动中预防受伤的基础条件。在日常训练中适当开展身体素质的练习,秉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特别应重视对踝关节、膝关节、趾关节的转向力量训练,进行有效预防跆拳道职业病,更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1.3 运动负荷安排要科学
如果运动量太少,无法促进人体运动能力的提高,则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若运动量过大,不但会对学生状况产生影响,还会导致巨大的精神压力,致使身体机能难以在短期内恢复,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超负荷的训练过后要及时进行必要的营养补充。
1.4 强化跆拳道知识的学习
跆拳道运动对抗激烈,要深入了解并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在跆拳道运动中防守技术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其防守方法有下面几种:一是运用脚步的移动,利用近身、闪躲等方式,让对手的进攻失效;二是借助手臂格挡对方的进攻;三是通过进攻的方法阻止对手的进攻。
2 跆拳道教学训练中学生的常见损伤处理
2.1 开放性损伤
擦伤是机体表面同粗糙物体互相摩擦造成皮肤表面损坏。擦伤是跆拳道运动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开放性损伤。一般情况下运动员被护具与脚靶擦伤。若属于小面积、表浅、无异物污染的皮肤擦伤,可以采用生理盐水消毒和擦涂龙胆紫药水等方式处理,不用包扎。对面积大、污染严重的伤口应先将异物清理干净,再用纱布包扎伤口,在医生清创过后,使用抗菌药物病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鼻子出血通常是因为实战中鼻子受到撞击和身体接触造成。当损伤出现时,运用食指、拇指在鼻翼外侧进行压迫,用嘴呼吸,一般几分钟后便不再出血。也可将消毒后的脱脂棉球放入出血鼻孔内,在鼻翼外侧轻微压迫,同时在前额部进行冷敷。
2.2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挫伤、肌肉拉伤、扭伤都属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肢体每个部位被对手击中都会出现挫伤。跆拳道运动中易发生挫伤的位置包括脚踝、头部、大腿、小腿、睾丸等。单纯性挫伤是受伤后出现淤血。复杂性挫伤则较为严重,例如,头部挫伤后会造成脑震荡,甚至导致颅骨骨折,威胁生命,睾丸受伤严重时会因疼痛出现休克。对单纯性的挫伤要在受伤后四十八小时内及时止血、镇痛处理。按照实际情况选择冷敷,加压包扎,通常在冷敷之后进行加压包扎,两种方法可共同运用,对较为复杂的情况,比如出现休克症状时,要先实行抗休克处理,并马上送往医院进行治疗。肌腱断裂者要先固定肢体,然后第一时间送往医院。
膝关节能够稳定依赖周围的各种组织。跆拳道运动员的膝关节损伤通常出现在内外侧副韧带与十字交叉韧带位置。在发现受伤后及时停止运动,避免继续运动导致伤势更为严重。休息能够帮助受伤部位的迅速恢复,并未痊愈就负伤运动要禁止,不仅无法获得良好的运动效果,还会造成伤病反复以致劳损,这样受伤部位难以恢复。还可进行冷敷处理,受伤后四十八小时内,每两到三小时冷敷二十到三十分钟。血管遇冷会收缩,收缩后会减少受伤部位的肿胀。及时冷敷对疼痛和痉挛的恢复起到重要作用,冷敷时最好使用冰袋。在冰敷时,时间保持在三十分钟以内,超出三十分钟会造成冻伤会损害神经,当有麻木的感觉时迅速转移冰袋。切勿让冰袋和皮肤直接接触。不能由冰敷直接转为热敷,提前使用热敷会加重疼痛并引起肿胀,轻微患者可立刻使用冰敷,每天三到四次,嚴重者要等到消肿后进行热敷。
3 结论
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导致运动损伤的因素包含未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未按照动作要领进行运动。因此,要确保场地设施齐全,剧烈运动前要进行放松,强化对学生的组织管理,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有效避免运动损伤的出现。
(作者单位:喀什地区体育运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