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惠
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繁荣。烙画,古称“火针刺绣”,始见于西汉末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根植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烙画这一传统的手工艺正变得边缘化,做好相关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势在必行。继承发展烙画要注重传承民族文化情怀,关注本土生活方式,将传统民间烙画艺术应用于文创产品的开发与设计,赋予烙画作品精神内涵和时代气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实现其社会和经济价值,促使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文章对徐州烙画民间工艺传承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文创产品产业化开发的途径,为传统民间艺术在新时代实现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提供思路。
一、徐州烙画艺术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徐州烙画艺术传承现状
徐州烙画历史悠久,属于江浙烙画体系,题材广泛,艺术整体风貌隽秀典雅,在地域气候和汉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徐州烙画的代表人物是田玉田先生,其1958年出生于江苏徐州,被画界同仁称为“平中见美的现代烙画天才”。经数十年潜心研究和探索,田玉田先生独创出一套工艺彩烙套色现代烙画技法。2018年成立的徐州市烙画艺术协会集结了一大批烙画艺术人才,为烙画技艺的交流和创新提供了平台。面对西方文化、现代文化的冲击,传统民间文化成为“非主流”文化,虽然我国已经建立起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但很难给传承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因此,探索民间工艺新的传承、发展途径,成为民间工艺人的首要任务。
(二)徐州烙画艺术面临的诸多问题与挑战
1.烙画题材缺乏设计与创新
时代在变化,人们的审美也不断发生变化。不少景区售卖的烙画产品题材有限,更新速度慢,陈旧的文创产品不能满足受众多元化的需求,烙画产品同质化严重、粗制滥造。这些缺乏吸引力的烙画产品不仅不能提升城市魅力,反而会破坏城市形象。
2.纯手工艺术难以市场化,后继力量不足
烙画是一门纯手工艺术,制作一幅精美的烙画需要数日甚至数月时间,限制了其市场化进程。烙画多为师承,行业发展不景气并且社会知晓率低,导致后继力量不足。烙画大都实行小规模、小作坊式的经营方式,难以吸引资金和专业的产品开发设计人员。徐州烙画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现有的人力、财力资源显然不够。
二、徐州烙画文创产品设计策略
民间工艺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是艺术的结晶。但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很多传统的民间工艺失去了原有的实用功能,不能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因此,从文化创意角度对传统民间工艺品进行改造,融入现代文化及生活方式,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兼具的文创产品,并进行产业化运作,可使传统民间工艺文化得到传承,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是对传统民间工艺的一种活态保护。
(一)创新烙画的工具、材料和技法
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中凝结着千百年来劳动者智慧的结晶,见证着科技的发展,烙画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对其工具的革新、材料的选择和新技法的探索。最初,烙画用烧红的铁钩子在木材上烫制;现代工业发明了电烙铁,烙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利用电压调节器可以调节电烙铁的温度,增强烙笔的稳定性和可塑性,这种烙画工具的革新对烙画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烙画材料的选择不断丰富,木板、葫芦、竹、扇、纸、绢帛、皮革、玻璃、蛋壳等材质与烙画技艺相结合,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和观感,无不令人称奇。
文创产品,重点在创新。烙画这一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也需要不断创新,如果仅走“老路子”,难以符合当代的审美观,更难促进烙画传统艺术水平更上一层楼。通过借鉴、融合其他元素,丰富烙画的表现手法,突出烙画的特色。套色现代烙画是根据创作题材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技法,考虑色彩的添加,使传统烙画艺术锦上添花。淡彩可形成清新淡雅的风格,给人以高雅的艺术享受;重彩可塑造强烈的装饰效果,具有超强的艺术感染力。将掐丝工艺、镂空雕刻、砑花等工艺与烙画工艺相结合,将其他艺术形式和现代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烙画文创作品,使作品更具收藏价值。
(二)烙画题材的创新
烙画这门传统工艺的发展要与时代和社会的需求相适应,不断更新创作构思,在传承中寻求创新,如此才能永葆生命力。烙画可以结合党的方针政策、人民生活或者其他具有歌颂或者劝谏意义的事物来创作。作品题材可与时代接轨,比如嫦娥五号升空、元旦长跑、徐州马拉松比赛等。
地域文化经过实践的沉淀逐渐形成,是烙画题材得以创新的资源和财富。徐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文化源远流长。戏马台、汉画像石艺术馆、徐州博物馆等均以汉文化特色为主题,景点售卖的旅游纪念品中汉文化文创产品种类并不多,以汉画像石拓片、汉俑等文物的仿制品多见,还有扇子、明信片、纪念币等常见的旅游纪念品,烙画制品尤为少见。在对汉文化元素的处理上,产品多是直接照搬,对其进行创新再设计的产品较少。烙画文创产业发展要注重文化内涵的传承,比如选择塑造徐州历史中具有代表性、教育意义的形象或元素,提升徐州文化的知名度,并将其结合现代审美包装成文化商品,通过现代营销将产品推向市场,实现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三)兼顾美观性与功能性
过去,烙画多用于实用器物的装饰,如梳篦的烙花、柜门的装饰等,现代烙画发展为纯粹的工艺美术,促进了烙画工艺的发展,却不利于其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文创园制作的手工艺产品与现代生活脱节,一味追求产品外形的美观,却忽视了当下消費者的实际需求,导致烙画无法成为现代生活美学的一部分。在尊重徐州地域文化的前提下考虑适度设计开发烙画文创产品,既不完全照搬,也不过度标新立异,增强其实用性与功能性。针对不同的受众对产品进行功能设计,使烙画之美融入日常生活中,比如在竹制的杯子、笔筒上烙画,在扇上烙画等,烙画葫芦可制成盛水的容器,使烙画文创产品兼具使用与收藏价值。
(四)文旅结合,产业互补,巧用媒体
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成为当下旅游业的新趋势。以旅游为载体彰显文化魅力、促进文化繁荣,将传统民间工艺与旅游业相结合,用文化创意的形式创新旅游内容、系统性开发旅游资源,形成传统工艺文化创意景区,在景区体验互动中融入文创旅游产品的制作,为公众提供认识、体验、亲近烙画文创旅游产品的场所,让旅游者体验烙画的魅力。这样不仅能为景区创收,增加文化活动的创造性和趣味性,还能更好地传播烙画艺术,坚定文化自信,解决烙画产业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形成新的发展模式。
宣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够起到推动作用。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多渠道对文创产品进行推介、宣传,提高烙画文创产品的影响力。在网站、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分享烙画相关知识、文创产品新品发布和相关的新闻,拍摄艺术家创作烙画的过程和采访视频,开设论坛讲座直播等,将其打造为推广徐州烙画的重要渠道,搭建社会各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平台。
(五)集群发展,打造品牌
烙画这项传统民间工艺的持续发展和振兴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一幅优秀作品的绘制,离不开烙画者深厚的绘画功底和熟练的烫烙技巧。烙画艺术行业急需专业理论扎实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工艺美术人才,以提升烙画文化的形象和品牌价值,带动徐州烙画工艺产业的发展。当前,各级政府尤为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只有依托政府、院校合作,产、学、研一体化,徐州烙画艺术才能不断繁荣与发展。为了让这一民间瑰宝顺利传承下去,要鼓励更多的民间艺人进行烙画创作,促进其集群化发展,打造徐州烙画品牌。这样不仅利于烙画艺术产业的发展,还能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烙画、喜爱烙画,扩大烙画的传承队伍,实现徐州烙画艺术的长远发展。
三、结语
在传统民间工艺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相互促进。探索传统烙画工艺的创新,能展现传统手工艺的新面貌,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推动现代文创设计思维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促进徐州烙画文创产业可持续发展,弘扬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徐州烙画这一中华文化瑰宝。
参考文献:
[1]杨庭玉.基于地域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20.
[2]郝友友.中国烙画艺术探索[J].天工,2017(5):158-159.
[3]凌东启.火与纸的艺术:浅析中国烙画发展[J].艺术品鉴,2015(3):183.
[4]焦曉军.浅谈烙画的艺术美:以亳州烙画为例[J].艺术研究,2019(4):40-41.
(作者单位 徐州市红十字血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