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元上都军事防御体系

2021-06-29 06:04
文化学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宫城角楼瓮城

卢 语

纵观古今,都城始终作为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是一个国家的缩影,对其军事防御体系的研究,有利于更深刻地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建立在大漠南北交通枢纽位置上的元上都,是北方牧业文化区的重要城市,忽必烈曾以此城为根据地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并在此登基称帝。元上都军事防御体系始构于忽必烈统领漠南军务,兴于建开平府时,定型于元朝统一全国之后,毁于元末农民战争。近年来,随着元上都考古工作的逐步深入,大量与军事防御设施相关的材料得以被发现,笔者将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对其军事防御体系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都城的选址与整体布局

(一)都城的选址

1251年,蒙哥汗即位后,“命皇弟忽必烈总治漠南诸路军民”[1]28,于是忽必烈南下,以金莲川为统治中心,招募天下名士,建立了著名的“金莲川幕府”。1256年春,忽必烈“命僧子聪卜地于桓州东、滦水北,城开平府,经营宫室”[2]60。1260年,忽必烈在此即汗位,并以此为都。忽必烈统一全国后,又兴建大都,改其名为上都,形成两都巡幸制格局。元朝皇帝每年3月至9月在上都处理政务、接见漠北诸王和各国使臣的觐见,所以上都防御事关皇帝安危,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

上都又称夏都,位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金莲川草原上。它北依高大的龙岗山脉,南临滦河支脉上都河,周围群山环绕,中间则是平坦开阔的金莲川草原。恰如史书记载的“龙冈蟠其阴,滦江经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3],这种山水环绕、自然资源丰富的绝佳地理位置完美契合了古代都城选址要求,便于很好地利用周围山川、河流进行有效的军事防御。

《管子·乘马》言:“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4]说明都城选址时周围地理环境所起到的重要性。元上都的选址正好符合了这一点。它的营建者刘秉忠在结合历代都城选址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周围的天然屏障作为外围军事防御。据文献记载,“世祖皇帝建上都于滦水之阳,控引西北,东际辽海。南面而临制天下,形势犹重于大都”[5],从而起到了“北控沙漠,南屏燕、蓟,山川雄固,回环千里”[6]的作用,而且金莲川草原水草丰美,为元上都军民提供了充足的粮草供给。因此,元上都的选址不是偶然性的,而是统治者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根据其特殊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及战略地位的优越性,使其成为在北方草原建立都城的首选之地。

(二)都城的整体布局

一座都城的整体布局结构关系到其防御效果,因此,历代统治者格外重视都城的整体布局。元上都作为忽必烈建立元王朝后第一座都城,他的设计者刘秉忠是汉族名士,所以整体布局上采用汉唐以来内外三重城垣的布局结构,以增强元上都城整体防御效果。

从考古材料来看,宫城作为元上都的核心,位于皇城正中部略偏北,大体呈长方形,东西长约605米,南北宽约542米[7]21,城中宫殿众多,是皇帝办公和起居之所。皇城位于外城东南部,把宫城包裹起来,呈“回”字形,平面近方形,城墙长度略有不等,都在1400米左右,其建筑多为官署府衙、达官贵人的府邸。外城是在皇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分布于皇城的西面和北面,形状似曲尺形。外城西门靠北至皇城北门瓮城之间修筑了一道隔墙,把外城分为南、北两部分,隔墙以北主要为皇家御花苑之用,隔墙以南、皇城以西为平民住所,表明统治者不仅防备外部敌人的进攻,而且防备城内平民对其安全的威胁。

从整体来看,元上都初建时采用了“回”字形布局结构,后扩建外城只向西、向北扩建,主要在于忽必烈在此定都建元时,漠北蒙古汗庭的阿里不哥正与之争夺汗位,后虽击溃阿里不哥集团,但长期与四大汗国及西道诸王关系紧张。所以,不论是初建时只有宫城和皇城,还是后来扩建外城,元上都布局结构上都兼具政治、军事的双重考虑。

二、都城的军事防御设施

元上都由宫城、内城、外城三重城垣组成,整体平面呈近方形,采用重重相套的“回”字形布局结构,其防御设施主要包括护城河、城墙、马面、角楼、城门、瓮城、城内主干道以及都城主体建筑等各方面,具体情况如下。

(一)护城河

护城河即修建城池时在城墙外围人工挖掘的壕沟并引入水源环绕整座城市,是设在城墙最外围的第一道防御屏障,也是古代都城防御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道重要防御工事。

元上都发掘资料显示,宫城的四墙外侧均挖有一条宽达8米的壕沟,皇城西墙和北墙之瓮城门西侧发现有明显的河沟遗迹,宽约10米,外城西北角护城河底部现存宽度为13米,保存较深处2.5-3米[7]20-23。由此可知,元上都的三重城墙外均挖有护城河,且由宫城至外城,护城河的宽度逐渐增宽,表明统治者在营建时就重点考虑了其防御功能。

(二)城墙

中国最早的城墙开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经过春秋战国和秦汉两个筑城的高峰期后,到蒙元时期城墙的建筑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城墙作为元上都城最直接有效的防御工事,它的宽度、高度、建筑时所用的材质、建筑方法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防御功效。

从考古报告看,元上都共有内外三重城垣。宫城是元上都核心的部分,其墙基宽10米,墙体高度和顶宽5米;皇城城墙与宫城城墙同期修建,并把宫城城墙包裹起来,墙体现存高度7米,顶宽5.2米;外城修建时间最晚,外城城墙是在皇城城墙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墙基宽10米,顶宽2米,墙体高度3-6米[7]20-22。三重城墙中,宫城和皇城城墙的建筑方法和所用材质大体相当,墙体中间采用不含杂质的纯净黄土,层层夯筑而成,墙体内外运用自然石块包砌而成;但外城城墙夯土杂色不均,夯层厚薄不一,其坚硬程度和构筑方法较宫城和皇城明显不同,防御效果远不如宫城和皇城,体现了古代统治者修筑城墙时“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人”[8]的思想。总体来看,元上都墙体坚固、墙基深厚,防御功能优越。

(三)马面、角楼

马面、角楼等作为城墙的附属性防御建筑与城墙互相配合,对古代都城防御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元上都的马面、角楼主要集中在宫城和皇城。

马面是在城墙外围延伸凸出的部分筑有高大台墩,每两个台墩之间间隔不远,因形状似马脸,故称为马面。它可以起到加固城墙的作用,守城者还可以居高临下对攻城者进行无死角的三面射杀,极大地提高了古代城市的防御力。元上都只有皇城四面墙体外侧筑有马面,每面墙体筑6座。构筑方法与城墙构筑方法大体相当,中间部分均采用黄土夯筑而成,外面用自然石块加以包裹,上窄下宽,整体呈梯形。经过对皇城东墙的马面清理修复可知,皇城东墙的两座马面底宽12米,现存顶宽7米,残高5.8米,凸出墙体5.4米[7]290,至今仍气势恢宏,可见当时防御力很强大。

角楼是建在城墙角内部高大台墩上的军事附属性建筑,主要用于观察敌情、指挥作战等,并在角楼与城门的内侧建筑用于登城的斜坡踏道,一旦发现敌情,可快速调动军队、运送武器。角楼与斜坡踏道相互配合,对于保卫都城安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元上都宫城和皇城均筑有角楼,根据日本人早年调查时所拍摄的照片,宫城四角有高大的台墩,即角楼遗址。东墙和南墙两侧建有两条宽阔斜坡马道,东面残长37.5米,南面残长47.5米,残宽均3.5米左右[7]20。如此高大的角楼台墩和宽阔的斜坡马道,推测当时角楼上瞭望效果非常好,且随时可以调动城内军队登上城墙作战。

(四)城门、瓮城及城内主干道

城门是进出都城的唯一通道,其防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方便起见,内城的主干道一般会与城门相对,这样便于平时人员流动、货物往来,一旦遇有战事发生,可以快速调动军队以及转运物质;在城门外修筑瓮城,则可以避免城门直接受到敌人的攻击,加大敌人攻破城门的难度,即使敌人攻破瓮城门,进入瓮城亦无法打开城门,且可以利用瓮城城墙居高临下的优势射杀来犯之敌,从而反败为胜。元上都正是采用这种模式,将此三者紧密结合起来进行防御。

元上都共发现13座城门,其中宫城3座,皇城6座,外城4座[7]24。宫城3座城门分别位于城墙东、西、南三面中间部位,且与城内三条主干道相对应,呈现出“丁”字形。皇城6座城门,东、西墙分别有2座城门,一一对应;南、北墙各1座城门,与宫城南门相对应。皇城南北向主干道由宫城南北向主干道穿过宫城南门延伸至皇城南门,东西向的主干道与南北向主干道十字交叉并与皇城东、西二门相对应。外城四座城门分别位于北、西、南三面,东面城墙是在皇城东墙向北延伸扩建而成,故不设城门;北面城墙设二门,其中靠东边的城门与皇城和宫城的南北门大致在一条中轴线上,靠西边的城门与皇城的西墙大致位于同一条中轴线上;西面和南面城墙均各开一门,西门为外城西墙中间部位,南门在皇城南墙向西延伸的中间部位,靠近皇城一侧。皇城以西、外城以南有东西向主干道通往外城西墙和西门,并与皇城西墙靠南的城门相对应。上都城的瓮城设在皇城和外城的城门外,宫城的3座城门外均不设瓮城。皇城和外城南北城门的瓮城门相同,南北直开,形状为长方形,东西城门的瓮城则折向南开,南北宽60米,东西长55米[7]23,为马蹄形瓮城,瓮城门道用石块加以封堵。

上都城门与城内主干道基本相对,往来便利,利于军队调动。上都城外南北方向不仅是元朝皇帝两都巡幸必经之地与元上都大军驻扎之所,而且有上都河与龙岗山作为天然防御,故南北城门的瓮城采用直开。但上都城外东西方向军事压力较大,西面主要来自四大汗国的威胁,东面则是由于统治集团内部政权动荡、时有军事政变发生,如“两都之战”。出于安全考虑,借鉴前代瓮城形制将其折向南开,以提高防御性。

(五)都城主体建筑

都城主体建筑一般指一座都城最核心处、居于宫城之中,建于高台之上的宫殿建筑,是统治者的办公、起居之所,其防御也是整座都城最为严密的地方。元上都的主体建筑主要有宫城中的大安阁、穆清阁、香殿等宫殿建筑,多数位于宫城中部高大台基之上,建筑高大宏伟。如大安阁始建于至元三年(1266),忽必烈攻陷南宋汴京后,“迁宋汴京之熙春阁于上都,为大安阁”[1]233。这里不仅是元朝皇帝举行登基大典、召开忽里台、临朝议政、商讨军国大事、会见蒙古诸王等重大活动的场所,而且是接见外国使臣来朝的地方。

文献记载,元武宗“即位于上都,受诸王文武百官朝于大安阁,大赦天下”[2]478;南宋灭亡后,“伯颜以宋主至上都,世祖御大安阁受朝”[2]3112。可见,大安阁作为正殿毋庸置疑。随着元上都考古发掘的逐步深入,宫城三门对应的三条主干道交会地发现一处方形建筑台基,边长为36米左右,下堆积层较厚且发现了汉白玉浮雕龙纹角柱[7]52。鉴于大安阁特殊的政治背景,近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对其进行大量考证,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如李逸友认为宫城中央的台基为大安阁遗址所在[9]。综上,大安阁位于宫城的中心点和制高点,作为一种高台建筑其本身就有很好的防御功能,便于统治者掌控全局、指挥军事,有利于保障统治者自身安全。而且布局上采用了“居中”模式,反映出统治者居高临下、皇权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这样对外可以增强防御,让敌人无法轻易攻破,对内可以起到警戒臣民的作用。

三、都城外围的军事防御设施

都城外围军事防御不同于都城自身军事防御,主要是指在都城周围建立起来的一些军事据点,元上都外围军事防御设施主要是四关。四关即在外城护城河以外建立起的四座关厢,每一座关厢的面积都与上都城面积大致相当,分别位于上都城的四个方位,依靠高大山脉,对上都城形成拱卫之势,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郭区的延伸或者是上都城的郊区。但从军事防御角度来看,四关的设置构成元上都外围防御体系中首道人工防御屏障,对保卫元上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东关关厢建在皇城东墙以外,上都河以北,小元子山以西靠南的开阔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区,南北长2000余米,东西宽约1300米,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并根据地形走势建造了一条长约900米的街道,大型仓址有2处,较大的一处仓址位于小元子山南侧缓坡地带[7]28-33。西关关厢建在外城西墙以西,西山以东、哈登山东南,厢内偏南处有一条东西向大街与皇城西墙偏南门相对,长1000米、宽10米[7]36。北关关厢建在外城墙以北,龙岗上以南,仓址位于山脚下,并建有军营和大型院落,推测可能为上都城外大军驻扎之地。南关关厢建在外城护城河以南,闪电河南北两岸,厢内有一条“丁”字形大街与皇城南门相对,厢内居民、官署遗址众多,可惜因地势较低,常年泡在水中,保存较差。

上都城处于群山环绕之中,四关正是利用这种有利地形,在上都城与群山之间建立起四座关厢。关厢内有连接上都城与群山的宽阔大街,且各类建筑众多,这些建筑物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敌人进攻的一种阻碍,无形中加大敌人进攻的难度。其中,粮仓和军营与都城防御的关系最为紧密。1973年,贾洲杰先生根据调查和文献证实,东关仓址为广积仓,西关仓址为万盈仓[10]。元代两座著名仓址出现于此,不仅保证了上都城内充足的粮草供应,也从侧面说明城外驻军数量庞大。而一旦遇有战事,四关关厢便可成为上都城外军事指挥所,宽阔的大街则可以快速调动军队、运输物质到达临近群山之上据险而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即便战败,也可退入关厢之内,互相配合阻击来犯之敌。

四、元上都军事防御体系的特征

(一)防御方式多样化

元上都军事防御在吸取前代都城防御的基础上,将自然防御与人工防御完美结合起来,使防御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自然防御主要体现在选址上。元上都北靠龙岗山脉、南临上都河,周围群山环绕,中间为开阔平坦的金莲川草原,这种选址既可利用金莲川水草丰美提供足够的补给,又可利用周围山川河流形成天然防御屏障。人工防御表现在元上都复杂的防御设施上。不仅从内到外修筑了三道高大的城墙以及宽阔的护城河,并建有众多附属性防御设施来增强防御效果,而且城外四面修筑关厢作为上都城的外围军事据点,并与周围的山川河流一道起到拱卫上都城的作用。

(二)多重防线相互配合

元上都由内向外构筑了多重防线,这些防线并不是单个孤立存在,而是彼此间紧密配合,共同构成了元上都军事防御体系。首先,元上都周围群山之上建有瞭望所,且关厢中宽阔的街道直通群山脚下,一旦敌人来袭,山上瞭望所中的士兵便会及时发现,并将军情快速传回至关厢中的官署和驻军大营,这样便可以迅速依托山势之险组织起第一道防线。其次,上都城外每座关厢的面积都与上都城的面积相当,内部有官署、军营、粮仓等。当遇有战事时,它可以为周围群山上士兵提供补给与兵员,即使第一道防线被敌人攻破,关厢中的军民也可以此为据点阻击敌人,使敌军仍处于上都城的外围,进而形成第二道防线。再次,上都城由内向外修筑了三道城墙,每道城墙均高大、坚硬,并建有马面、角楼、瓮城等附属性军事防御设施,这样以三道城墙为主体便组成了第三道防线,即使外围军事防御被攻破,城内统治者与军民还能凭借上都城防御工事与敌军周旋。

(三)防御重点突出

元上都外围军事防御设施相对都城内部军事防御设施修建时间晚,牢固程度较弱。都城内部也是以皇城和宫城构筑的防御工事最为完善和坚固,宫城和皇城呈现“回”字形布局,宫城中最大的宫殿建筑大安阁不仅位于高台之上,而且处于宫城正中央。这样的布局显然是把保护统治者的安全作为第一要务。

五、结语

上都作为元代草原地区最重要的城市,构建了较为完备的防御体系,不仅在选址上注重利用山川、河流等自然屏障进行防御,而且在吸收前代都城防御经验的基础上,注重修筑多重人工防御设施,形成层层相套的防御系统,以保证宫城中统治者的安全。得益于这种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上都长期以来都是统治者控制草原地区的关键,忽必烈征讨阿里不哥,元朝遏制四大汗国与漠北诸王均以上都为根据地,欧亚草原通道上的贸易活动也以上都为重要枢纽。对元上都军事防御体系的探究,不仅能让学界更加深入地了解元代城防体系,也为学界研究蒙元时期漠北草原的政治经济情况提供了新的资料。

秦 云纹 临潼秦始皇陵附近出土

猜你喜欢
宫城角楼瓮城
古城池中瓮城的起源、作用与历史发展
论明代北京皇城的瓮城结构
紫禁城角楼在600年前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宫城·红色印象》
风雪望角楼
北宋东京开封外城的历史演革
《长江奉节夔门》《北京故宫角楼》
故宫的角楼
鄂尔多斯高原古代城址瓮城的类型学考察
山西考古发现最早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