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华, 肖功为
(邵阳学院 湖南民营经济研究基地, 湖南 邵阳 422000)
“十三五”期间,湖南民营企业(1)民营企业统计范围:除国有企业以外的其他各类企业,含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法人单位数量增加迅速,非公有制经济量速稳步上升。民营企业法人数量从2015年末的40.8万个增至2019年末的63.6万个,增加55.88%。其中,规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单位数量由2015年末的12 890个增加至2019年末的15 644个。非公经济增加值由2015年末的17 316.39亿元增加至2019年末的24 930.14亿元,年均增长9.5%。非公工业企业在工业中的占比由2015年的92.12%提升至2019年的94.5%(2)数据来源:2015—2019年《湖南省统计年鉴》。。2019年,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1.4%,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3)数据来源:《湖南省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近年来,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引导下,湖南民营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各项指标增长速度较快。其中,民营经济总量年均增长率在8%以上,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湖南非公有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019年湖南非公有制经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8∶43.9∶52.3,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较上年提高了0.6个和3.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降低了4.1个百分点。民营经济新兴行业快速成长。非公有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汽车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分别增长24.9%、40.3%、21.3%和6.9%。
湖南民营经济主体的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大部分民营企业集中在进入门槛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从2020年湖南省工商联发布的“湖南省民营企业100强”看,商务服务、批发零售业、房地产建筑业、邮政快递业的就占了50家,只有19家企业从事或涉足新兴高新技术产业(5)数据来源:湖南省工商联“2020年湖南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
尽管近十年来,湖南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但与民营经济发达省份相比,湖南民营企业主体数量依然偏少(见表1)。2019年,湖南民营经济主体数量在全国31个省份排名第11位,民营经济主体数量只有广东的34.5%、山东的41.4%、江苏的41.5%、浙江的59.3%。
表1 2019年全国31个省份民营经济主体数量/万户(6)数据来源:和讯宏观经济网,http://calendar.hexun.com,2021年3月1日访问。
湖南民营企业整体规模也偏小,湖南省工商联发布的“2020湖南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显示,湖南百强民营企业入围门槛为13.4亿元(7)数据来源:湖南省工商联“2020年湖南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而同样是“2020年百强民营企业”,广东省入围门槛为111.4亿元;江苏省入围门槛为161.08亿元;浙江省入围门槛为119.43亿元(8)数据来源:相关省“2020年民营企业100强”榜单。。另外,2018—2020年湖南分别仅有7家、7家、6家民营企业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数量不到浙江、江苏的10%,排全国第17位。
从湖南“百强”民营企业的市州分布看,存在分布不均衡特征。湖南“百强”民营企业绝大多数分布在长株潭地区。以2020年为例,除新华联集团有限公司属性为“综合性行业”,不单独属于任何一个独立的市州外,长株潭地区入围企业63家;大湘南地区入围企业12家;洞庭湖地区13家;大湘西地区11家。从市州分布看,长沙市入围企业最多,达到51家,株洲市、郴州市均入围7家企业,入围企业数量并列第二,其次分别是湘潭市5家,邵阳5家,衡阳5家,常德5家,岳阳4家,益阳4家,怀化3家,娄底3家,张家界、湘西和永州“百强民营企业”数量为零。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湖南民营经济发展的状况,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从表2可以看出:(1)近十五年以来,湖南省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增长速度较快。其中,城乡私营企业由2005年的84 553户增长到2019年的872 268户,增长9.13倍;城乡个体工商户由2005年的974 743户增加到2019年的3 277 249户,增长2.36倍。其中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2010至2015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是就总体而言,湖南民营经济市场主体不断扩大,活力不断增强。(2)2005—2019年,湖南城乡个体工商户从业人数总体上不断增多,由2005年的1 966 391人增加到2019年的5 350 869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数由2005年的1 703 550人增加到2015年的5 866 464人,在2016年出现大幅减少,降至1 973 310人,随后逐年增加至2019年的3 513 088人。湖南民营经济市场主体从业人数占全部从业人数比重由2005年的9.65%提升至2019年的24.18%。总体而言,近五年来,每年为社会就业提供了20%左右的就业岗位,其中大约90%的城镇就业岗位由民营企业提供,民营经济在带动就业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2005年以来,湖南民营经济完成GDP总额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3 230.9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24 407.8亿元,增长了6.55倍,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49.9%提升至2019年的61.4%,表明湖南民营经济在湖南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不断增强。
表2 2005—2019年湖南民营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值(9)数据来源:根据2005—2019年《湖南省统计年鉴》原始数据或计算整理得出。
为摸清湖南民营经济与其他省份之间的差距与不足,本文选取广东、湖北、上海、安徽、重庆等五个省(市)的民营经济主要发展指标与湖南进行比较分析。
从民营经济总量和贡献来看(见表3),2017年以前,湖南民营经济GDP总量仅低于广东,居六省(市)第二,2018年以后,湖南民营经济GDP总量被湖北超越,在六省(市)中居第三位。广东作为沿海民营经济发达省份,在民营经济GDP总量上遥遥领先于其他五省(市),湖南民营经济GDP总量不到广东的一半;湖北作为长江经济带和中国中部经济相对发达省份,其民营经济发展在2017年以前无论是总量还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均低于湖南,但是2018年中央提出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湖北(武汉)提出“新民营经济”发展理念,出台了多项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和政策,湖北民营经济发展迅速,较上年增长了9.3%,民营经济GDP总量反超湖南,2019年尽管受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湖北民营经济总量依然高出湖南630亿元;与安徽相比,湖南在民营经济GDP总量上略高于安徽;上海、重庆民营经济GDP总量均低于湖南。就民营经济GDP占区域总GDP比重而言,湖南民营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低于重庆。湖南、广东两省民营经济GDP占区域总GDP比重有显著提升:湖南民营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11年的57.1%提升至2019年的61.4%;广东由2011年的44.3%提升至2019年的54.6%。湖北、上海、安徽、重庆四省(市)民营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没有显著提升。
表3 2011—2019年湖南、广东、湖北、上海、安徽、重庆六省(市)民营经济GDP及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10)数据来源:各省(市)2011—2019年统计公报与统计年鉴。
总体而言,湖南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比较强,但是民营经济GDP总量与广东等发达省份还有一定差距,民营经济发展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从市场主体数量来看(见表4),2011年以来,六省(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城乡私营企业和城乡个体工商户)均有显著的增长。其中,广东的民营经济主体数量远远领先于湖南,湖南城乡私营企业数量不到广东的1/5,城乡个体工商户也不到广东的1/3。与上海相比,湖南城乡私营企业数量不到上海的一半,但城乡个体工商户数量远多于上海。相比重庆,两者城乡私营企业数量相当,但湖南城乡个体工商户数量将近是重庆的两倍。湖北、安徽两省民营经济主体数量均略高于湖南。总体而言,湖南在六省(市)中民营经济主体数量位居下游水平,民营经济主体数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表4 2011—2019年湖南、广东、湖北、上海、安徽、重庆六省(市)民营经济主体数量/万户(11)数据来源:和讯宏观经济网,http://calendar.hexun.com。
从就业人数来看(见表5),湖南民营经济主体(含城乡私营企业和城乡个体工商户)从业人数从2011年的630.4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886.4万人,9年增长40.6%;而广东民营经济主体从业人数从2011年的1 670.85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5 068.47万人,增长203.3%;湖北由2011年的779.07万人增加到1 910.92万人,增长145.28%;上海由2011年的660.73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1 556.42万人,增长135.56%;安徽由2011年的598.5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1 571.15万人,增长162.51%;重庆由2011年的443.8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1 375.78万人,增长210%。无论是从业人数绝对数量还是增长速度,湖南民营经济主体均落后于其他五省(市),表明湖南民营经济吸纳就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表5 2011—2019年湖南、广东、湖北、上海、安徽、重庆六省(市)民营经济主体从业人数/万人(12)数据来源:和讯宏观经济网,http://calendar.hexun.com。
1.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机遇
从国家层面来看,近年来中央政府越来越重视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培育更有活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将实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提升,健全创新型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十四五”期间,国家还将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约100亿元奖补资金,重点支持1000家左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2018年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充分肯定了民营企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并表示,中国政府将继续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2018年12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大对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支持,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信心。会议指出,加力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创业创新和就业扩大。一要打造公平便捷营商环境。涉企重要政策制定要听取企业意见并合理设置过渡期。二要更大力度减税降费,改进融资服务。完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将支小再贷款政策扩大到符合条件的中小银行和新型互联网银行。加快民企上市和再融资审核。三要维护合法权益。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
从区域层面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渝地区与湖南深化合作、中三角的发展崛起为湖南民营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首先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湖南民营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当前,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两个地区分别是珠三角和长三角,从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看,不论是经济增长还是和城市群发展,这两个地区的发展也是最快的。因此,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和新的增长点,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从地图上看,湖南南毗广东,地跨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是接受大湾区辐射的前沿阵地。湖南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完善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5G等产业链建设,加快打造工程机械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积极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大力开展区域科技创新合作,拓宽与粤港澳地区知名高校、研究院所及科技孵化器的合作渠道,吸引了更多科创资源和人才落户长沙,推动了更多先进技术产业化落地;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对标广东自贸区加强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建设,依托香港、澳门地区推动高水平引进来、高质量走出去。这些为促进湖南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其次是成渝地区与湖南深化合作为湖南民企出海创造了机遇。湖南“十四五”规划提出,深化与成渝地区合作,打造怀化、邵阳、永州经广西、海南至东盟向海经济走廊,合作共建陆海新通道。“湖南怀化—北部湾港”海铁联运班列意味着西部陆海新通道线路首次延伸至中南地区,也拉开了湖南省全面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序幕,拓展了湖南民营经济发展领域和空间。另外,2021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杨松作为第一提案人,向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交联名提案“关于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建议”。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水资源优势,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既是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黄金通道”,又拥有工业化中后期的快速发展潜力。中三角的崛起,将为湖南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支撑。
从省级层面来看,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以及各项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优化措施,为湖南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2018年《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民营经济活全局活,民营经济兴全局兴。”要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着力破解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充分迸发。2020年12月2日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制定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十四五”期间,湖南要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做强大企业,培育“小巨人”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此外,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湖南“三高四新”战略的实施,也提升了湖南在全国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定位,强化了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激发了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特别是中央政府批准成立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湖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更好的平台。
2.营商环境改善带来的机遇
2020年6—10月,全国工商联组织开展了2020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显示,湖南民营企业营商环境位于全国第10位,营商环境不断趋好。近年来,湖南积极破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机制障碍,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进一步简化流程,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领域,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的行业和领域,通过资产证券化、特许经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扩大电力电信等自然垄断行业、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特色小镇等领域的民间投资。建立吸引民间资本投资重点领域项目库,建立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常态化机制,召开重点领域引进民间投资推介会,公开发布项目推介清单。鼓励民营资本参股或组建相关产业投资基金、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纯中资民营企业向国家争取在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民营银行。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在竞争性领域,鼓励民营资本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在合作范围、准入门槛、持股比例等条件设置上,对民营资本一视同仁。鼓励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开展产业链合作,打造产业集群。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军民融合发展。支持具备条件的民口单位和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和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加快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争取国家授权开展“民参军”政策试点。
2018年以来,国家和湖南省制定并出台了100余条相关政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13)详见《湖南省民营企业支持政策手册(2021)》,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其中,税收优惠政策20条,降本增效措施14条,资金奖补政策35条,金融支持政策22条,要素保障措施9条。数据显示,2020年减税降费聚焦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民营经济新增减税降费占比达70%。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并实施,为湖南民营企业营商环境优化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法律保障。
1.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升级进程加快,国际形势复杂严峻,民营企业发展既面临国家重大战略、重大改革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治理结构不健全、竞争力不强、可持续发展差等内部问题,面临国内国际环境制约、税费负担重、融资难融资贵等诸多外部困难和挑战。在此形势下,近年来民间投资增速大幅回落。据统计,自2012年以来,湖南民间投资增速出现滑落,到2016年,民间投资增速跌至3.8%的低谷,尽管2018年回升至25.2%,但是2019年继续跌至16.8%,相较2012年之前30%以上的高增长,下降幅度巨大。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实体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可小觑的影响,湖南民间投资增长仅3%,非国有投资增长也只有7.8%。
2.民企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改进
当前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虽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但仍存在部分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民间资本进入重点领域的门槛较高。环保、交通、能源、社会事业等方面对民间资本的开放力度较低,从而导致民间资本控股能力极弱。二是由于附加条件较多,阻碍民间资本进人养老、医疗等领域,导致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问题严峻,又加上事中事后监管较差,市场环境不够公平。三是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各类税费压力依旧巨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传导机制尚未全面完善,企业成本难以得到实质性下降。四是新型政商关系仍需继续完善,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仍处初步发展阶段,尚未达到让民企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尽显身手的程度。
3.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有待进一步加强
2021年4月26日,第21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当天,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茶颜悦色”起诉“茶颜观色”不正当竞争侵权案的法院一审判决书。此案因社会关注度高,一审判决结果一经发布,立即冲上了热搜。2020年12月30日,“饿了么”关联公司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因商标侵权起诉“饿了吗”餐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近年来,类似知识产权案件的出现,从侧面反映出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而从产业端来看,山寨企业的涌现,束缚了企业品牌的发展,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才能真正让民营企业稳健发展。对创新型企业来说,技术创新成果能不能在实践中得到转化推广,使其创造出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关系到企业经营发展全局,而知识产权质量是直接影响成果转化价值的关键因素。要想更好地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让企业有动力、有热情去持续创新发展,就要全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