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环境监测中心 孙晓晖
目前,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在河流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因此,本文将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分别对该地两处水源地进行水质分析评价。
笔者于2020年6月-9月对该地两处水源地水质进行了5项连续监测,内容包括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和锰。这两处水源地作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不应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因此,本报告的评价以Ⅲ类水质标准为单项指标标准值。
表1表示两处水源地的单项污染指数、水质类别、综合污染指数和污染级别。由表1可知,1号水源地的污染物主要以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为主的有机污染和以锰为主的重金属污染;2号水源地的污染物主要以高锰酸盐指数为主的有机污染。对两处水源地各主要污染因子进行评价,两水源地的水质达Ⅳ类水质标准。根据单因子计算结果得出两处水源地的综合污染指数和污染程度,1号水源地综合污染指数为1.11,属于重度污染;2号水源地综合污染指数为0.92,属于中度污染。1号水源地中氨氮指数达1.39,主要原因是从6月下旬起当地进入丰水期,同时受梅雨天气影响,降水量激增,一方面,水源地周边客水汇入;另一方面,夏收后的秸秆受雨水浸泡后流入水体,导致水中氨氮升高。1号水源地中锰指数达1.6,这是由于该时期水位升高,水的流动性差,稳定性较强,水体含氧量降低,出现锰超标的现象。1号水源地中高锰酸盐指数达到1.19,这是由于高锰酸盐指数与溶解氧呈负相关关系,该时期水流动性差,溶解氧降低,从而使得高锰酸盐指数升高。2号水源地中仅有高锰酸盐指数超过1,原因同1水源地。
表1 水源地水质单项污染指数及综合污染指数
图1表示2020年6月-9月两水源地主要污染物的日变化。从图1可以看出,两水源地中的溶解氧含量总体随时间呈增加趋势,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锰的含量总体随时间呈减少趋势。这表明实施连续监测和对应的治理措施后,两水源地水质异常得以恢复。从图1(a)中可看出,两水源地溶解氧量低于5mg/L的天数占很大比重,这是因为该时期水体流动性差,气温较高,导致水中溶解氧量较低;从图1(b)中可看出,两水源地高锰酸盐指数高于6mg/L的天数占很大比重,这是由于高锰酸盐指数与溶解氧量呈负相关;从图1(c)中可看出,两水源地氨氮含量高于1mg/L的天数占很大比重,这是因为丰水期降水量增加,且夏收后农田积水流入到水体中,导致氨氮含量增加;从图1(d)中可看出,两水源地锰含量高于0.1mg/L的天数占很大比重,这是因为水流动性差,溶解氧含量降低,锰含量增加。
图1 (a)两地水源地溶解氧日变化
图1 (b)两地高锰酸盐指数日变化
图1 (c)两水源地氨氮日变化
图1 (d)两水源地锰含量日变化
每年6月,长江流域都会出现超长时间梅雨天气,对于长江中下游的某些平原甚至低洼地区应做好汛期预警工作,一旦内河河流水位出现超警戒水位,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做好排涝工作,及时将大量周边区域客水向有调蓄能力的区域受纳;另一方面应加强对该地两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加采加测,建议在水源地取水口设置在线实时监控设备,对地表水常规五项指标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汛期水源地水质不超标。
此次该地两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出现的水质异常情况正值夏收时节,收割后的麦秆等庄稼作物经汛期雨水长时间浸泡所产生的有害物质随农田积水就近排入附近水体,导致周边河流水体水质下降。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强夏收麦秆处置的指导工作,如鼓励企业将回收的麦秆利用专门设备进行粉碎,进行科学合理再利用,创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执法部门在夏收期间应强化监管,可对恶意处置麦秆的行为进行罚款,加大执法力度,杜绝破坏环境的行为发生。同时,政府部门应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引导他们充分利用麦秆还田作为有机肥料,这样既可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也可避免焚烧或浸泡后排入河流,导致水体恶化而影响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的正常供应。
本文对2020年6月-9月长江中下游某地两水源地水质进行了评估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两水源地水质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仅达Ⅳ类标准。单因子评价结果表明,1号水源地的污染物主要以高锰酸盐、氨氮和锰为主;2号水源地的污染物主要以高锰酸盐为主。(2)综合污染指数表明,1号水源地综合污染指数为1.11,属于重度污染;2号水源地综合污染指数为0.92,属于中度污染。(3)总体来看,两水源地溶解氧量随时间呈增加趋势,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锰随时间呈减少趋势。到8月和9月,两水源地水质逐渐恢复正常。
每年6月长江流域出现超长时间梅雨天气,对于长江中下游的某些平原甚至低洼地区应做好汛期预警工作,一旦出现内河河流水位出现超警戒水位,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做好排涝工作,及时将河流受纳的大量周边区域客水向有调蓄能力的区域受纳;另一方面加强对该地两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进行加采加测,建议在水源地取水口设置在线实时监控设备,对地表水常规五项指标做到严防严控,确保汛期水源地水质不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