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公共空间活力再生与儿童友好空间规划设计
——以长沙市麻园湾社区“微改造”设计为例

2021-06-29 01:55苏倩
花卉 2021年12期
关键词:围墙空间社区

苏倩

(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湖南 长沙 410000)

0 引言

随着中国二胎政策的开放,中国城市儿童人口正在不断增长,对少年儿童的培养成为国家、社会和家庭的重要议题。一方面,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来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成为少年儿童交流和娱乐的主要途径。根据CNNIC 第3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3~15 岁的孩子中有超过92%的青少年儿童日常生活会接触数码设备。然而,过度的网络依赖导致儿童户外活动时间急剧减少,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如过度肥胖、近视、焦虑症、孤独症等。另一方面,从中国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说,那些较早建设的、地处城市中心区的老旧社区,已无法满足当今城市居民使用需求和环境品质要求。但是,老旧社区的改造因为空间、资金、多方协调等因素而难以推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更无法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娱乐活动与体验。因此,如何在高密度的城市空间中,为儿童提供健康、开放、绿色和共享的户外活动空间是一个急待研究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提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关注点开始转移到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早在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类居住会议就提出了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构想,首次将儿童的需求纳入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之后陆续有许多国家推行了相关的政策、规划和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城市规划领域开始注重关注儿童权益等研究议题。2015年以来,长沙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全球倡议,坚持“从一米的高度看城市”“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等儿童优先的理念,持续推动“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长沙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已从最初提出的“概念”发展成为全面铺开的“实景”。

1 改造设计原则

1.1 安全性原则

安全是儿童友好型空间最为基本的需求,由于儿童自我保护意识较薄弱,在社区的户外活动中易受到伤害。因此,儿童友好型的社区户外空间应从设计的交通、社会、植物、水景和设施等各方面,保证儿童能够在整个空间中安全、自由、舒适的玩耍与活动。

1.2 创意性原则

儿童友好型的户外空间旨在挖掘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创造潜力。充分利用场地中的地形、植物、颜色和装置,结合艺术涂鸦、动物和卡通形象等元素,共同营造出新颖创意的生态艺术空间。让当代儿童摆脱电子产品,走进户外的艺术和自然,在其中培养和提升认知能力。

1.3 多功能性原则

社区的儿童友好型空间规划,在满足儿童身心健康成长需求的前提之下,还应符合社区其他群体的使用需求:①户外空间设计应适应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活动需求的儿童使用,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感;②社区户外空间还需兼顾老年人和成年人的需求,设计中应遵循多元复合的原则,以达到空间使用效率最大化。

1.4 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指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使儿童的活动更贴近户外的自然环境,同时也满足社区其他人群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在设计时,应合理利用植物、日照、通风和雨水等自然特征,增加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感知。

2 现状分析

2.1 项目基本情况

麻园湾社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侯家塘街道西北角,临芙蓉路、人民路、城南路三条城市主要干道,社区内有一条小巷——麻园湾巷,是非常典型的长沙老旧社区。

麻园湾社区总面积0.18km2,建于20 世纪60年代,全社区辖省地勘局、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遥感中心、省矿产测试所、市城建科研所等16 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辖区内有云海大酒店、长信大酒店、山烨大酒店、金太阳酒楼、九龙楼外楼等餐饮住宿行业,第三产业较为发达。

社区内有麻园湾小学,东侧有长沙市地质中学。社区一共有55 栋居民宿舍,总户数2100户,共计5446人,另有流动人口1200余人,是一个人口较多、重点行业多、背街小巷多,集单位和纯居民的联合开放型社区。

2.2 现状问题分析

通过对前期的调查问卷和社区资料的分析,发现该社区现状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户外空间未得到有效利用

社区内的院落和街道均被围墙围合,一方面,围墙占用了过多的空间,导致缺乏活动场地;另一方面,围墙使景观视线破碎化,阻碍居民的交流。现有的活动空间为楼间绿地,仅有绿化、铺装、石质座椅和随意停放的车辆。同时,现状植物为点状的高大常绿乔木,郁闭度较高,整体环境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2.2.2 交通人流混乱

因地形影响难以形成环路、小学、幼儿园、餐馆等单位导致局部交通压力过大,容易形成拥堵,且干扰正常生活秩序。上下班和上下学的高峰期,人车冲突严重,存在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

2.2.3 基础设施缺乏或存在安全隐患

社区整体缺乏户外的活动和休息设施,以及维护社区环境的环卫设施,同时,现有的基础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对儿童的安全构成威胁。

2.3 公众参与与诉求

为了深入地了解社区居民的诉求,通过100份《麻园湾社区微改造调查问卷》和居民采访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大部分居民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设施的增加、步行安全、文化生活等方面。而孩子们的兴趣点主要集中在游戏空间、活动设施上。

3 改造方案

3.1 设计目标

基于儿童健康成长的需求,活化利用老旧社区的存量空间,打造一个安全舒适、生态节约、多元趣味、充满文化情感记忆,利于儿童成长的示范性改造社区。

3.2 改造策略

3.2.1 共享空间,情感联结

社区内由于地形影响和历史权属问题,形成了众多的围墙。这些围墙不但占用大量的公共空间,还阻挡居民的沟通交流和情感联结。本次改造以“围墙”为着手点,一方面经过各方协商,拆除部分院落和社区中心的围墙,形成连贯、共享的院落空间;另一方面针对沿街巷不能拆除的围墙,将其原本单一功能进行趣味化和多元化改造,形成室外阅读墙、文化故事宣传墙、创意涂鸦墙、趣味种植墙等。将原本阻碍交流的“围墙”变身为共享、安全、绿色、开放的“情感交流墙”,为儿童营造充满文化活力的空间(见图1)。

图1 现场照片与改造后效果

3.2.2 微更新大改变

社区微更新,就是立足工程小、耗资少、细节美的更新改造设计。一方面,通过空间功能高效复合,达到充分利用现有的活动空间的目的。如原有院落空间主要为休憩和散步功能,改造后增加活动设施和游憩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工程量小、造价少的趣味游戏和休憩设施,激活空间的活力,增加居民归属感(见图2)。

图2 现场照片与改造后效果

3.2.3 共商共建,问策于民

社区的微改造讲究“设计”,更讲究“社计”,既要有专业的美学设计,也要讲究社会各方的参与。需要政府引导,企业、社会、居民多方力量共同协作,推动社区微更新健康、长效发展。麻园湾社区微更新的过程中,“多方合作、公众参与”是重要途经。通过百余份的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实地采访等方式,充分收集市民意见,形成完整的调研报告,为改造设计奠定基础。

4 结语

以儿童的需求和问题为导向,老旧社区户外空间改造应该提供各种丰富的功能。同时,有参与性、有趣味、有思维的空间环境能够促使儿童从过度依赖的网络世界中脱离出来,提供接近自然和认识自然的机会,有利于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老旧社区里的儿童友好型空间的改造,需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发展”的理念,彰显出城市的精神文化力量。

猜你喜欢
围墙空间社区
超越围墙
突然之间
社区大作战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围墙的信念
影像社区
夏天的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