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母子联系对仔猪行为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2021-06-29 01:00崔世泉闫浩宇黄宣凯狄生伟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白猪哺乳期母子

崔世泉,闫浩宇,黄宣凯,狄生伟,李 柯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30)

交流行为是群居动物在群体社会中生存基础行为,指一个个体部分活动改变另一个体可能的行为模式,并促进一方或双方适应性[1]。母猪是哺乳期仔猪社会交流主要对象,母子交流影响仔猪获取母乳、维持体温[2]。Rzeznicze等发现,与传统饲养系统中仔猪相比,人工饲养系统中仔猪断奶后异常行为较多、争斗激烈程度较高及皮肤损伤较严重[3]。此外,Taylor等和Prunier等发现早期断奶导致仔猪拱腹行为和争斗行为增加[4-5]。可见,母子联系缺失对仔猪行为和生长发育造成极大负面影响。游戏行为是在幼子断奶前或成群饲养幼畜间易产生的一种交流行为[6],被认为是评价动物福利和积极情绪状态有力指标[7-8]。研究认为,游戏行为可能受母子联系影响,如母子联系多的小鼠和犊牛在发育过程中表现出更多游戏行为等社会互动[9-10],但母子联系对仔猪游戏行为影响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

哺乳期母猪母性表现对仔猪存活至关重要[11],Ocepek等研究长白猪和杜洛克猪母性特征后发现,两品种母子联系存在较大差异,高水平母子联系有助于降低哺乳期仔猪死亡率[12]。民猪是我国优秀地方猪种,母性优良[13]。本文以民猪、大白猪及其仔猪为研究对象,收集母子联系、仔猪断奶前后行为表现和生长性能数据,通过了解母猪和仔猪间母子联系、仔猪断奶前后行为及仔猪生长性能表现,探究母子联系对仔猪行为及生长性能影响,以期为改善仔猪生长性能和福利水平及母猪优势行为性状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实验动物选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兰西县种猪场2017年夏季产仔体况、胎次相近母猪21头,其中包括民猪母猪12头及其所产121头仔猪和大白猪母猪9头及其所产88头仔猪。

预产期前一周将母猪转移至单栏单饲地面饲养系统,圈栏面积为6 m2,设有趴卧区、采食区、排泄区及自动饮水器。母猪每日饲喂两次。

所有仔猪出生后24 h内剪牙、补充微量元素和疫苗注射。仔猪35日龄断奶,根据体重相近原则,断奶后将仔猪混群,每栏8~10头仔猪,共20栏。

1.2 行为数据收集

试验分哺乳期和保育期两个阶段。以母猪分娩出第一头仔猪为时间节点,对每头母猪分娩后24~72 h(第1周D2:24~48 h;第1周D3:48~72 h)、第1周D5及第2~5周(W2~W5)每周第二天全天录像。对断奶仔猪混群后0~72 h(断奶后前3 d)连续录像。使用海康威视DS-7800系列硬盘录像机。

1.2.1 母子联系行为观察

母子联系观察时间为母猪分娩后24~72 h及第1周第5天、第2~5周每周第2天8:00~16:00,记录观察时间内母子联系发生频次(次·h-1)。母子联系可由母猪或仔猪主动发出。母猪主动对仔猪闻嗅或轻推,则记录为母猪主动发出一次母子联系,母猪可对一头或多头仔猪发出母子联系。仔猪主动靠近母猪头部,并用鼻子接触母猪鼻子,则记录为仔猪主动发出1次母子联系,多头仔猪可同时对母猪发出母子联系。母子联系行为收集方法参考Chidgey等[14]和Bolhuis等[15]加以修改,具体收集标准见表1。

1.2.2 哺乳期仔猪游戏行为数据收集

为区分仔猪个体,在仔猪出生后使用无毒丙烯涂料于仔猪背部标记前、中、后、×、+、T、土等符号或无标记。本研究采集仔猪运动游戏行为和社会游戏行为。仔猪游戏行为可由一头或多头仔猪产生,将多头仔猪同时发生一种游戏行为现象定义为群体性游戏(Group game)。游戏行为丰富度是指仔猪每小时发生游戏行为种类数,游戏行为丰富度分值为轻推1分,攀爬1分,战斗游戏1分,奔跑1分,旋转1分,快速趴卧1分,齐足跳1分,以上各项累加后得到仔猪游戏行为丰富度。仔猪游戏行为观察日为母猪分娩后第1周第2天和第5天、第2~5周每周第2天,在每个观察日8:00~12:00连续观察仔猪游戏行为发生频次(次·h-1)和发生群体性游戏(群体性运动游戏、群体性社会游戏)时参与游戏仔猪头数,并记录游戏行为种类。

仔猪游戏行为收集方法参考Brown等[16],具体收集标准见表2。

表1 母子联系类别及描述Table 1 Sow-piglets interactions category and description

1.2.3 断奶后仔猪行为数据收集

连续记录20栏内每头仔猪混群后72 h行为数据。记录仔猪争斗行为及顺从行为发生频次。仔猪争斗行为收集方法参考Borberg等[17]具体收集标准见表3。

1.3 仔猪断奶后皮肤损伤测定

仔猪断奶后皮肤损伤收集方法参见Parratt等[18]。仔猪断奶混群后第2、3、8、12天开展皮肤损伤程度评分。损伤评分部位包括仔猪耳部、肩部、背部、腹部和臀部(左右两侧)。仔猪皮肤损伤评分由各部位损伤统计后累加所得,具体收集标准见表4。

1.4 仔猪生长性能评定

记录哺乳期仔猪初生重、21日龄体重、35日龄体重,并计算仔猪日增重和相对生长速率。记录仔猪死亡原因,并计算仔猪3 d内被压死亡率和断奶死亡率。

①21日龄仔猪平均日增重=(仔猪个体21日龄体重-仔猪初生重)/天数;

②21日龄仔猪相对生长速率=仔猪个体21日龄平均日增重/仔猪初生重;

③3 d内被压死亡率=仔猪3 d内被压死亡数/母猪活仔数;

④断奶死亡率=仔猪断奶死亡数/母猪活仔数。

1.5 统计分析

根据总母子联系数据,用SPSS22.0软件快速聚类分析方法分别将民猪和大白猪分为高母子联系组(Highsow-piglets interactions,HI)和低母子联系组(Lowsow-piglets interactions,LI),其中民猪HI组6头,LI组6头,大白猪HI组5头,LI组4头。使用SPSS 22.0软件中T检验分析不同组别仔猪游戏行为、争斗行为、皮肤损伤及生长性能差异。各表中数据均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母子联系比较

不同品种母子联系比较结果见图1。民猪群体母子联系发生频次极显著高于大白猪群体(P<0.01)。说明民猪母猪与仔猪间交流意愿强,民猪群体内个体间联系较紧密。

2.2 母子联系与哺乳期仔猪游戏行为表现关系

2.2.1 母子联系与哺乳期仔猪游戏行为关系

为探究母子联系与哺乳期仔猪游戏行为表现关系,依据母子联系发生频次将不同品种母猪分为高母子联系组(HI)和低母子联系组(LI),不同组别哺乳期仔猪游戏行为比较结果见表5。结果表明,民猪、大白猪HI组仔猪社会游戏行为极显著高于LI组仔猪(P<0.01),母子联系对仔猪运动游戏行为影响不明显。在大白猪群体中HI组仔猪群体性游戏表现显著(群体性运动游戏,P<0.05)或极显著(群体性社会游戏,P<0.01)高于LI组仔猪;民猪群体中HI组仔猪群体性游戏行为发生频率高于LI组仔猪,但仅有群体性社会游戏行为在不同组别差异接近显著(P=0.09)。

表5 不同组别哺乳期仔猪游戏行为比较Table 5 Comparison of play behavior of pigletsin different groups during lactation

2.2.2 母子联系与哺乳期仔猪游戏行为丰富度关系

不同组别哺乳期仔猪游戏行为丰富度比较结果见表6。民猪群体中,在哺乳期第1周第5天(P<0.01)、第2周(P<0.01)、第3周(P<0.05)HI组仔猪游戏行为丰富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LI组仔猪。大白猪群体中,在哺乳期第1周第2天、第3周、第5周HI组仔猪游戏行为丰富度极显著高于LI组仔猪(P<0.01)。结果说明,母猪与仔猪间母子联系强,哺乳期仔猪游戏行为种类较丰富,游戏形式复杂,群体内福利水平较高。

表6 不同组别哺乳期仔猪游戏行为丰富度比较Table 6 Comparison of the richness of play behavior of piglets of different groupsduring lactation

2.3 母子联系对仔猪断奶后争斗行为影响

断奶混群后,仔猪争斗行为数据比较结果见表7。混群后,民猪和大白猪HI组仔猪攻击行为数量均低于LI组,但不存在明显差异;与LI组仔猪相比,民猪、大白猪HI组仔猪顺从行为数量存在显著(民猪,P<0.05)或极显著(大白猪,P<0.01)优势。结果说明,母猪与仔猪间母子联系强,仔猪在遭遇可能演变成攻击行为接触时,倾向于表现顺从行为策略,避免发生攻击行为,群体内争斗频率较低。

民猪、大白猪仔猪混群后72 h攻击行为变化曲线见图2。

表7 不同品种仔猪混群后争斗行为比较Table 7 Comparison of fighting behavior of piglets of different breeds after weaning

图2 不同组别民猪、大白猪仔猪混群后攻击行为变化曲线Fig.2 Variation curves of attack behavior of piglets of different groups after weaning

民猪、大白猪仔猪断奶后,混群初期均产生较激烈攻击行为,随断奶时间增加,攻击行为频次明显降低。混群后不同时期,两品种HI组仔猪攻击行为表现显著(大白猪4 h、6 h、42 h、48 h、52 h,P<0.05)或极显著低于LI组仔猪(民猪4 h、20 h、22 h、26 h、30 h、58 h、60 h;大白猪16 h、18 h、68 h、70 h、72 h,P<0.01)。从民猪、大白猪仔猪攻击行为变化曲线发现,两品种高母子联系组仔猪攻击行为曲线变化幅度较小。混群约54 h,民猪、大白猪HI组仔猪攻击行为达到相对稳定状态,民猪LI组仔猪攻击行为约64 h时达到相对稳定状态,而大白猪LI组仔猪攻击行为无稳定迹象。说明哺乳期经历较强母子联系仔猪,断奶后攻击行为更易达稳定状态。

2.4 母子联系与仔猪断奶后皮肤损伤关系

仔猪断奶后,不同组别民猪、大白猪仔猪皮肤损伤评分对比结果见表8。仔猪混群后第2、3、7、12天皮肤损伤结果显示,仔猪皮肤损伤随时间变化逐渐降低。断奶后第2天,不同品种仔猪皮肤损伤较重,与图2中仔猪断奶混群初期争斗行为激烈程度较高一致,民猪HI组仔猪皮肤损伤评分显著低于LI组(P<0.05)。断奶混群后第3、7、12天,民猪、大白猪仔猪整体皮肤损伤程度较低,不同品种HI组与LI组仔猪皮肤损伤评分无明显差异。混群后第2、3、12天,不同组别大白猪仔猪皮肤损伤程度极显著高于民猪仔猪(P<0.01)。

表8 不同品种仔猪断奶后皮肤损伤比较Table 8 Comparison of skin damageof piglets of different groups after weaning

2.5 母子联系对仔猪哺乳期生长性能和死亡率影响

民猪、大白猪HI组与LI组仔猪生长性能及死亡率比较结果见表9。民猪HI组仔猪初生重极显著低于LI组(P<0.01),不同组别民猪仔猪第21天重和第35天重差异不明显,但民猪HI组仔猪1~21 d日增重和1~21 d相对生长速率存在极显著优势(P<0.01)。民猪HI组仔猪3 d内被压死亡率低于LI组,差异接近接近显著水平,HI组仔猪断奶死亡率均极显著低于LI组(P<0.01)。

表9 不同组别仔猪生长性能及死亡率比较Table 9 Comparison of growth performance and mortality of piglets of different groups

不同组别大白猪仔猪初生重差异不显著。除HI组仔猪1~35 d相对生长速率存在显著优势(P<0.05)外,HI组仔猪21 d重、35 d重、1~21 d日增重、1~35 d日增重、1~21 d相对生长速率虽高于LI组,但组间差异均不显著。大白猪HI组仔猪3 d内被压死亡率显著低于LI组(P<0.05),HI组仔猪断奶死亡率低于LI组,差异接近显著(P=0.086)。

3 讨论

3.1 母子联系对仔猪哺乳期游戏行为表现的影响

游戏行为被认为是评价动物福利和积极情绪状态有力指标[7-8]。Shimozuru等研究发现,与正常断奶小鼠相比,早期断奶小鼠表现出较少的游戏行为[19]。Waiblinger等研究发现,与人工饲养犊牛相比,与母牛接触犊牛在出生后3个月内表现出更多运动游戏行为和社会互动[10]。而母子联系对仔猪游戏行为影响还未见报道。本研究中,民猪、大白猪HI组仔猪社会游戏行为极显著高于LI组仔猪(P<0.01),说明高水平母子联系,有利于哺乳期仔猪产生社会游戏行为。民猪高母子联系组仔猪群体性社会游戏较多(P=0.09),同时大白猪HI组仔猪群体性游戏表现显著(群体性运动游戏,P<0.05)或极显著(群体性社会游戏,P<0.01)高于LI组仔猪。说明母猪与仔猪间母子联系水平高,哺乳期仔猪群体性游戏表现较活跃,并倾向与同窝仔猪作运动和社会互动,群体内社会性较强。在哺乳期不同阶段,与LI组仔猪相比,民猪和大白猪HI组仔猪游戏行为丰富度存在极显著优势,说明母猪与仔猪间母子联系强,哺乳期仔猪倾向表现多样化游戏行为,游戏形式复杂,群体内福利水平较高。

3.2 母子联系对断奶后仔猪争斗行为及皮肤损伤影响

母子联系缺失对幼子争斗行为产生影响。Naka⁃mura等开展小鼠早期断奶(14 d断奶)和正常断奶(21 d断奶)入侵试验,发现早期断奶小鼠对入侵小鼠啃咬频率极显著高于正常断奶小鼠[20]。Rzezniczek等对比人工饲养系统和传统母猪饲养系统发现,人工饲养系统中仔猪断奶后争斗行为较多、侵略性较强[3]。本试验结果显示,断奶混群后民猪和大白猪LI组仔猪争斗行为数量均高于HI组,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Spinka等“游戏效应假说”认为,运动游戏使动物能够应对意外,而社交游戏则增强诸如解决冲突的必要社交技能[21]。Weller等认为仔猪社会经验对其在随后社会接触中行为表现影响显著[22]。本试验中,高水平母子联系组仔猪哺乳期社会游戏行为存在显著优势,断奶后HI组仔猪争斗行为频次均低于LI组,HI组仔猪顺从行为频次又显著(民猪,P<0.05)或极显著(大白猪,P<0.01)高于LI组,说明母猪与仔猪间母子联系强,仔猪哺乳期社会游戏行为表现较好,仔猪遭遇可能演变成争斗行为接触时,倾向于表现顺从行为策略,争斗意愿较弱,群体内争斗水平较低。

Iacobucci等研究发现,缺乏母子联系会加剧仔猪应对压力生理反应[23]。Taylor等研究结果显示,早期断奶通常引发仔猪过度争斗[4]。本试验仔猪断奶后攻击行为变化趋势显示,民猪、大白猪仔猪混群初期均产生较激烈攻击行为,随后不同时期两品种HI组仔猪群体内攻击行为频次显著或极显著低于LI组仔猪。另一方面,两品种高母子联系组仔猪群体内攻击行为更易达到稳定状态。

断奶混群后第2天,不同品种仔猪皮肤损伤较严重,随时间变化仔猪皮肤损伤逐渐降低,与图2中仔猪断奶混群初期攻击行为频次较高一致。断奶后第2天,民猪HI组仔猪皮肤损伤评分显著低于LI组(P<0.05),说明在民猪群体内母猪与仔猪间母子联系强,断奶后仔猪争斗激烈程度较低,断奶混群初期皮肤损伤程度较低,群体内个体更易建立稳定社会关系。

3.3 母子联系与仔猪生长性能关系

Ocepek等研究发现长白猪和杜洛克猪母子联系存在差异[12],在本试验中民猪母子联系频次与大白猪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Ocepek等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母子联系对仔猪断奶重存在影响[24]。本试验中民猪、大白猪不同组别间仔猪35 d体重差异不明显,另一方面,民猪、大白猪HI组仔猪初生重均低于LI组仔猪,其中民猪仔猪群体内存在明显差异,说明母猪可能对初生重较低仔猪关注程度高,初生重较低仔猪与母猪间母子联系水平较高。与LI组仔猪相比,民猪HI组仔猪1~21 d日增重和相对生长速率及大白猪HI组仔猪1~35 d相对生长速率存在显著生长优势。说明与LI组仔猪相比,哺乳期HI组仔猪群体内游戏行为表现较好,良好福利水平和情绪状态有利于仔猪生长发育。

哺乳期仔猪死亡率为8%~24%[25],大多数仔猪死亡发生在出生后的前几天内,其中仔猪被压致死是死亡主要原因[26]。Ocepek等[12,24]研究结果表明,母子联系有助于降低仔猪被压致死率,本试验中两品种3 d内被压死亡率、断奶死亡率对比结果说明HI组母猪对其仔猪保护更好,高水平母子联系可提高哺乳期仔猪存活率。

4 结论

民猪、大白猪品种间母子联系差异明显。高水平母子联系可有效提高哺乳期仔猪游戏行为表现、生产性能及福利水平,并减少断奶初期仔猪争斗行为。

猜你喜欢
白猪哺乳期母子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农大“晋汾白猪”列入中国主导品种
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高考那年,船沉了
明 天
哺乳期同房,会怀孕吗
美好的早晨
吓死宝宝啦!
鲁烟白猪养殖技术
解读母子健康营养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