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向东
(西北民族大学 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毽球运动是一项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从古到今毽球运动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结合的特征.自1984年国家体委发出《关于把毽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决定》后,毽球运动如同春天的竹笋破土而出[1].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旨在促进传统体育文化进入校园,自此以后在中小学出现了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热潮.除此之外毽球运动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尤其在冬季,学生课后进行踢毽子活动,可以充分带动身体的机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身体产生热量,更加有利于下一堂课教学的开展.毽球踢法灵活多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所以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爱.
图1 我国毽球运动研究文献年度分布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关于毽球运动的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高级检索,以“毽球运动”为篇名点击中英文扩展进行检索.通过检索统计发现自1984年以来关于毽球运动的中文文献共有190篇,并对其进行深入探究,我国首篇关于毽球运动的文章是1984年8月金刚在《学校体育》上发表的《毽球运动简介》一文,此文为日后研究毽球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文根据毽球运动的发文量与相应的历史背景,采用发文量与时间轴双重评价标准把毽球运动研究发展分为4个阶段:1)萌芽阶段;2)初级发展阶段;3)快速发展阶段;4)有所沉寂阶段.
表1 1984~2001年毽球运动发文量
1984年国家体委发布《关于把毽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决定》后,毽球运动作为一项新兴的比赛项目慢慢崛起,关于毽球运动的理论研究也随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这一阶段关于毽球运动的文献一共有6篇期刊文章,最早的是1984年金刚在《学校体育》上发表的《毽球运动简介》[2],这篇文章对毽球的基本技术动作要领作了描述,为以后的毽球技术动作的规范奠定了理论基础,成为毽球运动理论研究的敲门砖.随后的几年中毽球运动的研究一直处于空白,直到1995年,我国关于毽球运动的研究又出现了新的转机,研究的内容也不仅仅停留在基本技术的描述.高章宁在《当前毽球运动发展的趋势》[3]中对技战术、规则、训练工作的发展趋势做了详细的说明,并且指出毽球运动走向世界是历史的选择.同年,陆仲元、孟春媛发表的《浅谈毽球运动》[4]在“全民健身计划”背景下从毽球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及毽球运动的价值入手,首次提出了毽球运动的价值在于健身性、科学性、技巧性与观赏性以及经济性.经过17年的发展,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表2 2002~2009年毽球运动发文量
2002~2009年属于毽球运动的初级发展阶段,在此阶段一共检索到23篇,其中有2篇硕士学位论文,21篇普刊论文,在这一阶段首次将毽球与体育教学相结合,把毽球运用到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毽球运动在校园开展的可行性研究中下载量最高的为潘新林、薛志等人发表的《学校开展毽球运动的价值和可行性分析》[5],该论文针对毽球运动在学校开展的可行性做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对策和建议.由此可以看出,毽球运动进入校园后,在体育与健康课中充分体现了其价值.下载数量位居第二的是连慧君的《毽球运动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的可行性探索》[6],根据毽球运动简单易学、实用等特点对学校开展这项运动的价值进行了分析,此项运动的开展不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毽球运动对场地要求小,解决了学校场地紧缺的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骨骼肌肉的正常发育.两篇文章相比各有千秋,前者偏向于开展毽球运动对策与建议的研究,后者偏向于开展毽球运动的价值研究.另外,赵伟在《河北省毽球运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7]中对十一个地市的毽球运动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除了以“毽乡”著称的承德普及外,其他地方要么没有普及,要么还没有开展过此项运动,并且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开展范围小.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综上所述,在这一阶段关于毽球运动的研究虽然发展缓慢,但是研究的质量在提升.
表3 2010~2014年毽球运动发文量
这一阶段毽球运动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相关理论研究的数量、质量、深度和广度较前一阶段上了一个台阶.从2010年到2014年五年时间一共发表了93篇论文,其中15篇学位论文,6篇核心期刊文章.根据发文量和质量看,在这一阶段毽球运动的相关研究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2010年和2014年这两年.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毽球运动作为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促进传统体育文化进入校园,并将其普及推广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发文量迅速上升,论文的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龙明的《毽球运动发展研究》[8]阐述了毽球运动的发展历程以及现状,并为中国毽球运动走向世界提出了建议.首先,要打造民族体育品牌项目;其次,竞技性与普适性结合;最后,提高我国国家队毽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陈良业的《毽球运动研究》[9]将毽球运动分为网毽运动和花毽运动,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它们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探讨了毽球运动传承主体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相比之前的研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角度有所优化和提升.例如吴斗雷、李素等人的《毽球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和骨代谢的作用》[10]采用对照实验,运用数理统计法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长期坚持毽球运动能够有效改善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综上所述,我国毽球运动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并且质量、数量、广度和深度在不断提升,为以后毽球运动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表4 2015~2020年毽球运动发文量
2015~2020年毽球运动研究呈下降趋势,在这六年共发表了68篇,其中包括3篇会议论文,1篇核心期刊论文,6篇学位论文.究其原因:其一,研究热潮慢慢淡化;其二,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的目光转移到其他项目.尽管如此,关于毽球运动的研究领域在不断扩大.杨华南、陈华胜等人在《毽球运动在广州的起源与发展研究》[11]中探讨了广州与网毽、南派花毽的起源与发展,分析了网毽和南派花毽的产生与岭南文化的渊源,就广州毽球运动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为广州毽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广州毽球运动的发展要与弘扬中华优秀体育文化和岭南体育文化相结合;南派花毽进入校园,网毽进公园、社区等大众体育活动场所.张强等人[12]在传统文化保护视角下对毽球运动的发展进行了探究,通过分析毽球运动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研究毽球运动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背景下的发展路径.毽球运动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在接受竞技体育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在接受外来文化时,要取其精华,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命力,使其走向世界.
毽球运动研究的内容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经历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研究内容的丰富多样是毽球运动研究的重要特点之一.最初的毽球运动萌芽阶段,研究的内容比较简单,大部分是对毽球运动的简介、毽球的特征分析以及当时毽球运动的发展趋势的研究.例如:陆仲元等人[13]对毽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毽球运动的功能进行了论述.到了毽球运动研究初级发展阶段,研究内容越来越丰富,毽球运动进入校园后,众多学者对毽球运动在学校开展的现状以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毽球运动在校园开展的价值展开了探究.根据毽球运动的特点,在校园开展毽球运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符合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要求.姚柱等人[14]对学校发展毽球运动做了探析,从毽球运动的负荷、技术以及组织等特点进行分析,表明毽球运动在学校普及的意义以及在学校开展的现状,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对策与建议.再到毽球运动的快速发展阶段,毽球运动开始与运动损伤等学科结合.例如:郭艳利[15]针对毽球运动与膝关节疼痛治疗进行了探究,通过临床治疗发现毽球运动后膝关节疼痛感减轻,达到了治疗的效果.在最后的有所沉寂阶段,毽球运动研究随着研究热潮的淡化发文量也在减少,但是研究内容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浅显,在不同的背景下指出了毽球运动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发展策略与建议.曹文鑫等人[16]以朔州市朔城区为例对中老年人毽球运动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由此可见,关于毽球运动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逐年增强,研究内容日趋丰富.
研究方法是相对于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而言的,根据不同研究内容和对象选择合理、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使研究结果更具客观性和影响力.本文通过统计发现,在关于毽球运动的研究中采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SWOT分析法.例如:姚辉波等人[17]运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对毽球运动纳入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以上四种情况提出了应对措施.郭艳利[18]运用运动方案、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探讨了毽球运动对中青年妇女血脂、体重和体型的影响,与运动前相比毽球运动后中青年妇女的体重、腰围、体脂百分数等都有所下降,有助于改善女子的体型.随着毽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研究方法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偏向于专家访谈法、统计分析法、实验对比法等.华冰[19]通过实验对比研究发现,毽球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和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有着积极作用,长期坚持毽球运动可以有效的改善人体的平衡能力,还可以防治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综上所述,关于毽球运动研究方法越来越多元化、科学化、规范化.
2.2.1 拓宽研究视角
对于我国毽球运动的研究需要不断的提升和拓宽研究视角.一方面从过去的现状对策研究到结合社会背景下全民健身、传统文化保护视域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研究毽球运动的发展,再到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毽球运动的发展等都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满足人类社会进步的需求.另一方面,要结合康复运动学等其他学科对毽球运动进行探究,因此毽球运动研究需不断的拓宽研究视角.
2.2.2 完善研究方法
首先,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提高研究结果的严谨性,还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例如《毽球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影响》中采用了对照实验的方法,使数据更具真实性.其次,要不断创新研究方法,如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跨学科、交叉学科研究等.最后,提升研究者的自身素养,近年来关于毽球运动的研究文献越来越多,但是有些停留在表面,对毽球运动文化内涵等有待研究,所以提升研究者的自身素养是非常有必要的.相关部门以及学校等应大力提倡相关研究者外出学习以及设置专项基金,这样更有利于提升毽球运动研究水平.
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旨在促进传统体育文化项目进入校园,自此以后在中小学出现了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热潮.毽球运动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进入了校园,并在中小学进行推广.陈良业[20]从体育教学、体育竞赛、场地建设等三个方面调查研究毽球运动在高校开展的现状,并通过可行性分析,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此外,还有学者对学校发展毽球运动做了研究,分析了毽球运动在学校开展的特点以及在高校和中小学推广的意义,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以上研究都表明此项运动负荷低,是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项目,而且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具有很强的健身性、娱乐性、观赏性、竞技性和对抗性等特点,更容易开展.而且受到了广大青少年和毽球运动爱好者的喜爱.近年来众多学者就毽球运动进入校园的价值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毽球运动在进入校园后的现状、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自1984年到现在经过30多年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我国关于毽球运动的研究有了较大的突破,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大部分的学者对于毽球运动研究理论深度与广度还不够,对推广实践的成效有限.今后的研究要更加重视理论深层次化,扩宽思路,从多学科多视角入手,加强我国毽球运动文化进程研究,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丰富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