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在病毒性肺炎感染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2021-06-29 02:06高志玲黄利娟
医药前沿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交叉感染病毒性针对性

高志玲,陈 迪,黄利娟

(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 广东 深圳 518000)

病毒性肺炎是指由于病毒引起的肺部炎症性病变,以老年群体为主。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随着我国环境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近些年来,病毒性肺炎患病人数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且趋于年轻化,患者临床常表现咳嗽、发热、胸闷、气急等症状,对其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构成较大威胁[1]。目前,临床针对该病主要采取对症治疗。为进一步提高疗效,可配合一定护理干预[2]。本文选取40例病毒性肺炎患者,主要探讨以预防交叉感染为目标的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40例病毒性肺炎患者,按照计算机编号的单双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43~79岁,平均(61.02±13.75)岁。观察组20例,男7例,女13例,年龄45~78岁,平均(60.79±14.03)岁。纳入标准:(1)40例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病毒性肺炎诊断标准;(2)病历资料与临床档案齐全;(3)患者及其家属均了解本次实验的存在且愿意主动参与。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异常者;(2)合并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其他感染疾病、肺部疾病者;(3)精神异常或认知障碍、智力低下以及无法正常沟通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叮嘱患者按时服药、健康饮食等。观察组实施以预防交叉感染为目标的针对性护理,具体为:(1)呼吸道护理。指导患者取侧卧位,头部稍微后仰,保持呼吸道畅通。适当加大肺部通气量,促进分泌物排出体外。由于多数病毒性肺炎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其呼吸功能均不同程度下降,护理人员应及时协助患者清除口鼻异物,每隔2 h吸一次痰。当患者意识不清时,每隔30 min观察1次病情。(2)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体温、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工作,一旦发现脉搏<60次/min、收缩压>140 mmHg、呼吸<14次/min时,立即通知主治医生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当患者体温>38.5℃时,立即进行物理降温或药物处理,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3)体位护理。当患者处于昏迷或无法进食状态时,抬高床头30°,头部偏向一边,轻轻协助患者翻身或轻拍其拍背,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有助于静脉回流以及肺部通气。尽早留置胃管、实施鼻饲。控制每次进食剂量在200 mL,控制时间为2 h,完成鼻饲后指导患者平卧,约40 min,有利于快速排空胃部。鼻饲时应以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为主,提高患者免疫力与抵抗力,降低感染发生几率。护理人员在拔管时要确保操作快、准、稳,避免管内液体流至肺部引发感染。(4)预防感染护理。对病毒性肺炎患者来说,当由人工气道吸入的气体未及时进行加温湿化处理时,极易引发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使用浓度为0.45%的氯化钠与氨溴索混匀,将混合液连续泵入持续性气道湿化,维持泵入速度在2 mL/h,湿化气道,加速痰液排出体外,这样也降低了向气管内注入湿化液的量以及注入次数,有效控制了污染发生几率。每隔3 h监测1次胃残留物容量,回抽胃液量<之前每小时输注量的2倍,控制肠内营养速度,避免反流,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1)病死率。(2)生存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量表(WHOQOL-BREF)[3]评价,该量表涉及躯体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生命活力5项,得分越低,生存质量越差。(3)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满分100分,非常满意(>90分);满意(70~90分);不满意(<7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病死率比较

观察组病死率为5.00%(1/20),低于对照组的30.00%(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P=0.037)。

2.2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

观察组各维度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s,分)

表1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情感功能 认知功能观察组 20 73.24±6.0876.38 ±5.7778.34 ±5.81对照组 20 65.48±5.3068.12 ±5.6370.20 ±6.39 t 4.303 4.582 4.215 P<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社会功能 生命活力观察组 20 71.50±5.98 74.45±6.23对照组 20 63.37±6.01 66.89±6.15 t 4.288 3.862 P<0.05 <0.05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病毒性肺炎主要是指由于病毒侵袭呼吸道、肺部引发的炎症病情,多通过飞沫、接触等途径传播,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患者临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氧、感染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4]。目前,临床针对该疾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但由于多数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病毒性肺炎缺乏足够的正确认知,患者往往出于对自身健康的担忧出现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且该疾病具有特殊性,传染性较强,极易由于患者错误行为或认知造成严重感染,危害社会安全。因此,临床在接待该类患者时应加强护理干预[5]。

由于每位患者都是以独立个体形式存在,针对性护理能够依据患者不同治疗方案、不同病情提供相应护理干预,充分考虑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最大程度减轻疾病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损伤,提高其治疗舒适度[6]。此外,针对病毒性肺炎易感染、传染率高等特点,提出实施以预防交叉感染为目标的针对性护理,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在执行工作时,始终围绕患者为中心,从日常细节着手,将预防交叉感染作为终极目标,降低感染等不良现象的发生[7]。结果得出,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实施以预防交叉感染为目标的针对性护能够有效防控病情交叉感染,降低病死率。经分析:该种护理模式分别从呼吸道护理、生命体征监测、体位护理、预防肺部感染等多方面进行干预,有效地保证了患者呼吸道呼气通畅,促进痰液快速排出体外,降低了肺部感染发生的发生,保证了预后,患者得以逐渐适应正常生活节奏,减轻其身心负担[8]。本文中结果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佳(P<0.05)。提示实施以预防交叉感染为目标的针对性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使其早日恢复正常的社交,这也达到了患者预期护理目标。故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实施以预防交叉感染为目标的针对性护理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病毒性肺炎中实施以预防交叉感染为目标的针对性护理,效果良好,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交叉感染病毒性针对性
金融风险交叉感染的最优控制策略研究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未来10年该怎么做?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折痕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慎独精神与常规洗手预防交叉感染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