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华
(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骨科一病区 重庆 402560)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骨科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民众的工作及生活,且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该病患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临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传统治疗方法为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因为双侧固定具有较大强度,所以可以获得良好稳定性,但术中创伤大、出血量多等使其推广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单侧固定与椎间融合术联合的治疗方式不仅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还能维持脊柱稳定性[1]。本文收集2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观察样本,现报道如下。
收集本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2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病例均满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纳入标准:(1)均具备手术指征;(2)无重要脏器损伤、功能障碍;(3)患者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昏迷、生命体征不稳;(2)认知功能障碍;(3)患有精神疾病。根据摸球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4例。对照组104例患者中,男性58例,女性46例;年龄45~73岁,平均(47.5±3.6)岁;病程5~10年,平均(4.3±1.5)年。病变节段:L3-4为42例,L4-5为35例,L5-S1为27例;研究组104例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48例;年龄46~74岁,平均(48.3±3.5)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4.4±1.3)年。病变节段:L3-4为40例,L4-5为36例,L5-S1为2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病例均选择俯卧位,给予全身麻醉,通过C型臂X光机进行透视定位操作,对患椎进行标记。常规进行消毒、铺单后,顺着标记线在腰正中作纵行切口,长约2.5 cm。研究组开展的为单边椎弓根钉棒内固定与椎间孔融合术联合:将皮肤切开后,对软组织进行分离,骶棘肌需要钝性分离,对同侧上下关节突需要进行定位,利用咬骨钳将部分椎板、黄韧带咬除。实施神经根管减压,通过神经剥离子向中线将神经根牵开,通过尖刀将纤维环环形切开,以便将椎间盘、软骨终板去除;试模置入后,对骨片进行修剪咬除,将型号适宜的融合器填入,再向椎间隙植入;给予C型臂X光机进行透视定位后,在患侧椎弓根前缘大约3 mm的位置将定位导针穿刺插入,进行丝攻攻丝以后,将螺钉安装上;待C型臂X光机透视取得满意的效果后,再将连接杆与螺帽连接,彻底的给予止血,逐层进行缝合,最后进行加压包扎。对照组开展的为双边椎弓根钉棒内固定与椎间融合术联合:按照研究组的方式开展手术操作,但需要对健侧进行螺钉与连接杆的同时放置。术后两组均需要接受对症治疗,9 d后拆线并办理出院。出院后需要保持1个半月的卧床,带背架下地进行活动,将活动量逐渐增加,强化腰背肌功能锻炼。
(1)手术情况: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住院费用进行记录;(2)脊柱稳定性评估:术前、术后1年需要以X线片为依据对两组失状垂直偏距、腰椎前凸角、颌眉角、胸椎后凸角进行记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术中出血量/mL组别 n 手术时间/min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月住院费用/万元研究组 104101.22±4.24323.61 ±12.761.80 ±0.13 1.47±0.12对照组 104129.44±5.09517.25 ±18.282.04 ±0.15 2.32±0.55 t 43.4422 88.5817 12.3305 15.3984 P<0.05 <0.05 <0.05 <0.05
术前两组矢状垂直偏距、腰椎前凸角、颌眉角、胸椎后凸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研究组矢状垂直偏距、腰椎前凸角、胸椎后凸角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脊柱稳定性比较(±s)
表2 两组手术前后脊柱稳定性比较(±s)
矢状垂直偏距/cm术前 术后1年 术前 术后1年研究组 104 64.1±1.4 12.1±2.6 36.3±10.3 11.2±3.4对照组 104 63.6±11.0 11.8±2.7 35.9±10.5 12.4±3.5 t组别 n 颌眉角/°0.4598 0.816 0.2773 2.5079 P>0.05 >0.05 >0.05 <0.05胸椎后凸角/°术前 术后1年 术前 术后1年研究组 104 -14.3±3.1 26.8±5.5 37.8±11.1 2.5±0.1对照组 104 -14.2±3.2 24.8±5.1 37.5±10.1 2.2±0.1 t组别 n 腰椎前凸角/°0.2289 2.7192 0.2039 21.6333 P>0.05 <0.05 >0.05 <0.05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其主要致病因为腰椎退变,当退变的纤维环、髓核突向椎管内,有神经根压迫症状产生,甚至出现纤维环破裂,髓核向椎管内掉落,对脊髓造成压迫,引起大小便障碍、下肢瘫痪的症状[2]。最早临床主张以保守治疗的方式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例如牵引、腰背肌功能锻炼等,后期医学技术发展和完善,单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路椎管减压合并植骨融合术等才逐渐应用。临床中开始应用椎间孔融合术后,学界则将原本为是否融合转移的重点向融合上转移。后路椎间融合术逐渐缩小的双侧内固定适应范围,大多数学者指出[3],通过双侧内固定,所表现出的应力遮挡效应会让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缓解,可显著提高脊柱稳定性、融合率。另有学者在研究中于这一基础上实施单边椎弓根螺钉固定,结果显示单边与双边固定效果差异不明显[4]。现阶段,临床方面对单边椎弓根钉固定与双边固定的争议性依然比较大。实施单边内固定术,无需过多的切开软组织,且不会严重损伤脊柱正常结构,手术过程中只需要对患侧进行固定,并且只局限在患侧操作,所以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降低手术导致的副损伤,减轻经济压力[5-6]。除此之外,单边内固定术能够较好的实现脊柱融合,恢复腰椎功能,保持良好的脊柱稳定性,切实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7-8]。
综上所述,相比于双边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单边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效果确切,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腰椎功能恢复快、脊柱稳定性好等优势,具有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