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香,张翠英,李 莹
(滨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山东 滨州 256610)
急性心肌梗死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具有病情紧急,发病至死亡时间短的特点,没有及时有效措施治疗,患者生命健康将受威胁。近几年心肌梗死发病群体带有年轻化的特点,由此开展急诊科室抢救护理干预的优化至关重要,急诊护理干预作为急诊科室应用到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护理方案,在改善患者的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1]。基于此,本文主要就优质急诊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展开分析,现总结为下。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实施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分为常规组(n=46)和观察组(n=46),常规组中男性和女性各26例、20例,年龄45~79岁,平均(62±3.66)岁,病程为1~7 h,病程平均(4±2.55)h;观察组中男性和女性各28例、18例,年龄46~80岁,平均(63±3.54),病程为1~6 h,病程平均(3.5±2.35)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确诊,患者有持续时间短于24 h的胸痛症状,排除标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严重精神疾病;窦性心动过缓患者。
常规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方法,患者入院后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及时抽血化验。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开展卧床休息,并实施持续性的心电图监护、吸氧、生命体征变化监测等,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实施仔细的观察,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观察组实施优质急诊护理干预方法:(1)组织经验丰富的巡查护士、责任护士、护士长成立小组,并对各成员的职责和工作内容进行明确。在实施护理前,为尽可能的减少护理差错,组织小组成员围绕急诊护理流程及环节进行培训,确保各成员熟练掌握护理环节和步骤,围绕急救措施、路径流程及护理责任心和路径流程展开。小组成员参照最新的参考文献资料,结合临床专家的意见,制定针对性的急诊护理干预方法。
(2)院前急救,急诊科在接到急救电话后,应在5 min内及出发至患者病发现场,途中医护人员提前准备好相关急救物资及药物,主动与家属沟通联系,安抚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指导患者家属进行初步急救措施的指导,确保医护人员在到达现场后能够有序的开展初步急救措施。到达现场后应给予低流量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积极应用急救药物治疗。实施转运过程中,患者保持平卧体位,对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的监测,并初步评估心肌疼痛及病痛严重程度,便于患者入院后实施针对性的治疗。
(3)实施分诊,患者入院后,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为患者优先安排各种检验。检查及治疗,同时为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并指导患者提交治疗费用。在开展对患者初步评估的基础上实施心肌酶谱的检查及心电图检查,尽快确诊患者病情并组织分诊,分诊环节实施的时间应控制在5 min以内。
(4)抢救护理,分诊后,针对患者的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急救药物治疗,开通相关血管帮助患者心肌血流灌注恢复,为转院后患者的后续手术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同时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及脉搏等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做好相关详细的记录,如果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患者如果有严重的胸痛、心律失常等症状,适当的进行止痛药物干预治疗,避免患者因疼痛难忍发生应激反应,加强吸氧和止痛护理,向患者介绍吸氧的重要性,分析血气指标决定是否给予吸氧治疗,患者若是经过抢救后,血气指标仍未恢复正常提升患者的病情严重,如果存在胸闷或者胸痛症状时,会导致心肌缺氧的程度加重。保持每隔2 h一次的心电变化监测,对于使用溶栓药物的患者,提高对患者的病情变化的监测,熟练的识别各种心率失常的心电图现象,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异常情况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抢救。
(5)心理干预,在抢救期间,患者家属表现出焦虑、绝望等负面情绪。入院后,护士应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干预工作,多关照、多干预,与患者沟通交流,疏导其负面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信心。
比较两组的抢救过程使用时间、护理满意度和神经缺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其中护理满意度使用百分制围绕护理态度、内容、实施环节等方面展开评价,分数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水平越高,神经缺损评分(NIHSS评分),总分为42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受损程度越重,5分以下为轻度、5~15分为中度,15分以上为重度。
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抢救过程使用时间、护理满意度和神经缺损评分用(± 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率用(率%)表示,用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观察组抢救过程中,急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及住院时间用时均低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抢救过程使用时间(± s)
表1 两组抢救过程使用时间(± s)
组别 例数 急诊评估时间/min急诊停留时间/min急救时间/min 住院时间/d观察组 46 1.1±0.3 65.1±7.6 40.1±5.5 3.8±1.1常规组 46 2.7±1.4 79.2±7.9 55.6±5.4 7.1±1.9 t 7.5791 8.7236 13.638 10.194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组,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和神经缺损评分(± s,分)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和神经缺损评分(± 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满意度 NIHSS评分观察组 46 90.4±2.6 4.1±1.5常规组 46 81.5±3.8 8.9±1.4 t 13.109 15.866 P 0.0000 0.0000
常规组并发症发生共14例,总发生率为30.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共4例,总发生率为8.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和神经缺损评分(例)
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作为心血管疾病类型之一,临床中较为常见。在患者发生冠状动脉持续性或者急性缺血缺氧的情况下,会引发心肌坏死出现胸痛、心律失常等表现。该疾病的发生与患者的激动、过度劳累、暴饮暴食、便秘、寒冷刺激性因素相关[2]。患者发病后可能有持续性剧烈的胸痛,休息或者服用硝酸甘油未缓解,同时伴有烦躁不安、出汗等表现。临床诊断中可根据特征性心电图衍变及血清标志物的变化进行救治。相关研究表示在实施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救治中开展必要的急救护理干预意义重大,需要提升对急救护理的针对性和规范性,加强对护理质量的注重,避免在各个环节中浪费时间[3]。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抢救过程使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和神经缺损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表示优质急诊护理干预方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必须要争分夺秒,尤其在护理方面的要求更为严格,急诊优质护理方法干预能够减少诊前浪费的时间,从而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这是由于急诊优质护理干预方法在护理实施和护理人员方面要求较高,需要护理人员彼此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并能够在护理过程中相互配合,从而确保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展开有序的病情评估、生命体征监测和静脉通道建立等工作开展,减少了急诊前各个环节中对资源和时间的浪费[4]。同时急诊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表示在通过应用该护理方法,能够明显的促进患者的康复,越早的实施治疗和抢救,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就越好,为此应重视对患者急诊前各环节时间的控制,而急诊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则能够满足这一方面的需求,避免了对时间和资源的浪费[5]。
综上,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实施急诊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急救效果,缩短了患者的抢救过程使用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