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中杰
摘要:在教育行业,真实的课堂有优点,但也存在缺陷。例如,课堂教学里的课堂纪律问题不仅是传统的问题,也是随着社会及教育行业不断发展而出现的新问题。本文从对中学课堂纪律问题的原因分析及策略建议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此领域提供更多启示。
关键词:中学;课堂纪律;原因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自身意识的增强,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出现,教育行业注重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等,这很好地践行了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也无疑为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但新出现的课堂纪律问题不仅会干扰教师的教学,也会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习。而课堂纪律,从本质上说就是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的体现[1],因此其对真实的课堂教学能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同时,在传统课堂里,课堂纪律问题一直是较为常见的问题,影响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对此领域有不少学者进行研究,比如,有学者提出了新课程标准下课堂纪律的管理方法,很具前沿性[2];又如有学者提出了适当惩罚等办法[3]。他们的研究都有进步性,但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对中学课堂方面。因此,本文试图从原因分析和策略建议方面针对中学教师的课堂纪律问题进行定性论述,以期为课堂教学领域带来更多借鉴。
一、中学课堂纪律问题原因分析
课堂纪律不仅能约束学生行为,使课堂教学秩序井然,也能规范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效率提升[4]。而对于中学课堂纪律问题的原因,不仅要从教师的课堂教学考虑,还需要从学生本身进行分析,中学生尤其处在特殊的发展阶段,就更具特性。
(一)中学生特点
第一,中学生心理特征与个性差异问题。中学生处在相对特殊的发展时期,其身心都出现不少变化,例如情绪自控力差等。而除了心理特征外,也存在个性差异,比如比较内向的学生往往不愿意和老师多说,把自己裹得很紧[5]。这容易导致他们在课堂中一言不发,从而也会影响课堂纪律和氛围。
第二,家庭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每一位学生都是每个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由于处于特殊时期其特点更是与家庭环境的影响紧密相连。例如,家庭氛围较温暖和谐的中学生更易显现出阳光积极的特点,在课堂积极回答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而家庭较欠缺温暖的学生更易显示出叛逆心理,影响到正常的课堂纪律。
(二)教师课堂教学
第一,教学缺乏有趣性是课堂纪律问题的重要原因。在课堂教学里面,教师如果缺乏有趣的知识导入、有趣的知识讲解等,将会影响到课堂纪律,尤其是中学生处于相对不成熟的阶段,容易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从而产生交头接耳等现象。
第二,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影响着课堂纪律。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反映和整体课堂纪律的有意观察,影响着后续的教学和学生的纪律问题。如果教师本身较缺乏威信和教育机智,那课堂纪律问题容易成为影响正常教学的重要原因。
二、中学课堂纪律问题策略建议
对于中学课堂纪律问题的策略,可以从原因即中学生特点和教师课堂教学方面进行进一步分析,教师不仅需要以学生为本,“身处学生之位”,真正地站在学生角度思考,还需要专研课堂教学,提高自身授课能力和管理课堂的能力。
(一)“身处学生之位”
第一,与学生沟通。中学生在特殊发展时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多样化心理与个性特点,因此教师需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尝试多沟通,深入了解学生想法,形成相对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将有利于后續教学发展和课堂纪律。
第二,家校联合。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也是从“源头”了解学生的过程,并且通过双方的交流,容易想到新的解决办法和教育理念,无疑是为课堂纪律和学生发展都打下基础。
(二)专研课堂教学
第一,深入挖掘教材,寻找新颖教学法。教师教学之前需要多研读教材,思考出如何使学生更轻松有趣地接收到知识。同时,多寻求同事帮助、参加教师培训等,采用多种渠道提升自身授课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
第二,密切观察,擅用教育机智。教师在真实教学中观察到纪律问题,可以运用教育机智,比如对于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开小差的情况,可以上前拍一拍他的肩膀等[6]。这不仅能维护学生的尊严,也能改善课堂纪律。
三、总结
本文从原因分析和策略建议方面对中学教师课堂纪律问题进行论述,发现课堂纪律问题主要是中学生本身特点和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方面的原因,对此提出了需要“身处学生之位”多与学生沟通、家校联合、寻找新颖教学法、运用教育机智等的策略建议。但本文存在缺乏定量研究的不足,今后会朝着完善的方向前进,努力为教育领域提供更多启示。
参考文献:
[1] 成尚荣. 新课堂需要什么样的纪律 [J]. 课程·教材·教法,2004(7):24-27.
[2] 顾希阳. 课堂纪律推动有效教学 [J]. 清风,2019,17.
[3] 横海清. 浅淡如何管理好课堂纪律 [J]. 新课程(中),216.
[4] 徐红霞. 课堂纪律管理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 [J]. 教育论坛,2019(4):94-95.
[5] 吕娟. 课堂纪律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J]. 中教研究,2016:86-88.
[6] 谢九秀. 课堂纪律管理策略探讨 [J]. 教育·教学科研,201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