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林业育苗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的分析

2021-06-28 09:46胡利智胡丽润
安家(建筑与工程) 2021年8期
关键词:林业育苗技术分析

胡利智 胡丽润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林业育苗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的应用适应性应更强,并可适应不同区域、不同自然环境下的林业种植需求,进而可为区域的林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途径。林业育苗培育技术与移植造林技术的应用经验性较强,工作人员应结合区域环境特点,做好育苗地选择、苗种选择以及苗种处理工作,这样方可从整体上提高林业育苗培育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林业育苗;移植造林;技术分析;播种施肥

引言

移植造林技术的应用过程需要以优化移植实践以及明确造林规模为主,工作人员一定要结合移植造林树种的实际移植需求,控制好树木移植环境,并将育苗培育工作与移植造林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技术应用的整体适应性。此间,工作人员应积极分析和总结技术应用经验,为后续的林业育苗培育以及移植造林技术应用工作提供有效支持。

1、新时代背景下林业育苗培育技术分析

1.1育苗地选择

育苗地的选择要兼顾现阶段的育苗要求,也应考虑后续的育苗环境变化要求。首先,从现阶段的育苗要求角度分析,育苗地自身的土壤肥力需要满足树木的成长要求,并且育苗区域的光照强度也需适宜。此间,工作人员需要对育苗区域的水分含量进行调查,明确育苗环境初始土壤条件;其次,从后续的育苗环境变化要求的角度分析,针对土壤肥力或者土壤水分含量不能满足育苗条件的情况,在无法调换育苗地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建设辅助性的育苗基础设施,包括灌溉系统、光照系统等,也需要使用人工施肥的办法提高育苗地的土壤肥力。

1.2苗种选择

苗种的选择首先要符合区域性的氣候特点,包括温度特点、降水特点和光照特点等。在此基础上,工作人员一定要明确不同苗种的生活习性,在选择合适的育苗地的基础上,选择对应的苗种,确保其可正常生长;其次,苗种的选择也需要综合区域林业发展的经济因素,确保苗种具备较好的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可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这样可确保苗种有较高的存活率。另外,在选择苗种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应关注苗种自身的长势特点,应选择在长势发展良好的时间段内选择苗种,这也是提高苗种存活率的基本要求之一。

1.3苗种处理

苗种处理工作主要包括与育苗培育相关的淘洗、清洗以及消毒等,此类工作的整体操作时间不宜过长,并且需要在播种之前观察苗种的实际状态,以是否具有坚硬的外壳和清晰的内部纹路为基础,筛选可正常发芽的苗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苗种的成活率不仅与苗种的处理方法的质量相关,更与苗种本身的质量相关。一般而言,林业育苗过程中选用的苗种应为长年母树苗种,此类苗种的内部营养物储存丰富,并且其环境适应性也相对较强,一次播种的成活率相对较高。

1.4苗种播种

苗种播种的流程较为固定,但其实际的播种时机以及播种状态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经验性。在开展苗种播种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掌握播种近期的天气状况,尤其要尽量选择多降水期,这样可也减少后期人工灌溉的工作量。之后,工作人员在播种时,需要灵活使用土壤,在覆盖苗种时,应尽量压实苗种覆盖土,这样即可为苗种的发芽生根提供有效的土壤条件,但不应过度压实,这样有可能导致土壤压实力过大,苗种发芽受到影响。另外,如果播种期间,土壤本身的温度相对较低,工作人员在完成相应的播种工作之后,可使用现阶段新出现的一些有机肥料,提升土壤的肥力水平,以此促使土壤在肥力降解的过程中释放一定的热量,这样即可保持土壤环境的温度满足育种要求。

2、新时代背景下移植造林技术分析

2.1合理选择移植造林时机,适应新时期林业发展的实效性要求

移植造林时机主要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为苗木自身的发育时机是否成熟,另一方面为区域气候条件是否适合苗木移植。从苗木自身的发育时机是否成熟的角度分析,一般而言,如果苗木自身的长势良好,则其会表现为枝干挺拔,叶苞富有张力,并且分支弹性较好,这也表面苗木根部保存相对完整,在后期的移植栽培中将会表现出更好的长势;从区域气候条件的角度分析,苗木移植时期,应尽量保障环境温度在15℃以上,并且应在移植过程中,注意松土,选择合适的种植坑深度。一般而言,春季地表温度回升较快,但部分地区地面下温度依旧较低。为此,在春季移植栽种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观察地表植物的生长状态。如果地表植物出现了冒芽的情况,则此时可大致判断为适合移植造林的时机。

2.2明确不同类型苗木的移植规格和移植范围,适应新时期林业发展的规模化要求

不同类型的苗木的移植规格不同,实际的移植规划范围也有所差异。从苗木的移植规格的角度分析,苗木自身的栽种直径以及展开范围将会直接影响苗木的移植栽种规格。一般而言,一些长势较快,整体高度较高的乔木类苗木,其栽种的高度为120公分左右,但一些小型的树苗,其栽种的高度大致在40公分;从规划移植造林范围的角度分析,大型的乔木类苗木的栽种范围不易过大,栽种点之间的距离应尽量放宽,这样方可促使此类树苗在后续的生长过程中可获得良好有效的生长空间。当然,工作人员也应做好移植栽种区域的比例调查工作,采用混合栽种的办法控制同一区域不同苗木栽种数量的比例。

3、结束语

总之,在应用林业育苗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时,工作人员应在明确不同类型的苗木的培育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区域性的移植造林要求。以满足此要求为基础,选择合适的移植造林树种,调和区域中的不同树种的比例,改善林业育苗的整体环境。

参考文献

[1]高海艳.林业工程育苗培育以及移植造林技术[J].中国高新科技,2020(12):120-121.

[2]魏慧霞.林业苗木培育及移植技术分析——以白龙江林业育苗工程为例[J].绿色科技,2020(05):95-96.

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局综合保障中心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10

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中心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10

猜你喜欢
林业育苗技术分析
营养繁殖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动画技术上的成功与不足
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网球男子单打决赛技术统计分析
2014年世界羽毛球超级系列赛男双决赛技术对比分析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数据分析技术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