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双线混融”教学模式研究

2021-06-28 18:39唐芳芳张浩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10期
关键词:后疫情时期线下教学线上教学

唐芳芳 张浩

摘要:疫情期间,全国中小学教师化身为在线“主播”进行在线教学,线上教育火热一时。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线下教学的恢复使得线上教学的热度逐渐下降。后疫情时期,如何发挥线下教学的最大优势来弥补线上教学的不足,促进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混融”成为各校教师深度思考的问题。文章从“双线混融”的演变进程出发,对后疫情时期的“双线”及“双线混融”进行全面剖析,并对现存问题进行思考,提出双线教学如何混融,做到物尽其用的建议。

关键词:后疫情时期;线上教学;线下教学;双线混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10-0152-03

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教育部于2020年2月5日印发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明确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1]。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紧接着全面推行在线教学,依托各种各样的在线课程平台、教学资源、网络学习空间等开展线上授课和学习等教学活动。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抗疫战争的基本胜利和持续稳固。我国率先进入了后疫情时期。所谓“后疫情时期”,即并不是疫情完全消失,一切都恢复到如以前那般安稳的状态,而是疫情会时起时伏,可能会随时因小规模而爆发,也存在着从境外输入以及季节性的发作,这种迁延可能相对比较持久[2],且对经济、教育、文化等各方面都会带来深远影响的时期。

就学校教育来说,从各级各类学校陆续恢复开学、学生大规模的返校起,即是步入了教育教学的后疫情时期。随之,线下教育的重启看似冲击了线上教育的势头,而教育教学的变革是必然的。众所周知,新冠状病毒仍然蠢蠢欲动,会不会卷土重来未可知。线上教学从来就不是一个新事物,自其诞生以来,各界人士都会关注其发展进程。疫情前,大部分教育者并没有将其真正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是相对分离的,这是我们目睹的一个普遍现象。然而,一场疫情打破了原始教育的僵局,改变了各校既定的教学计划。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之下,线上教学成为学校教育的唯一选择。可以说,疫情加快了线上教学发展的进程,不仅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提高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线下教学的恢复使得线上教学逐渐在人们视野中褪去,但其对教育的影响是持久性并深远的。从线下到线上、再从线上到线下这样一个往复转变的过程,教育教学模式经过一次大的洗礼之后,教育工作者在后疫情时期又该如何展开?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双线混融”教学模式的演化追溯

对“双线混融”教学进行探讨之前,我们须得深入了解流行已久的“混合教学”。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单一化的在线教学模式逐渐被各种形式的混合式教学所代替。“混合教学”中的 “混合”一词从词义上理解似有歧义,既可以理解为 “线上教学”与 “线下教学”的混合,也可理解为教学工具或方法的 “混合”。而本文所指的混合教学模式是指将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线上教学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不再局限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和数字资源的利用,而是更加重视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从国内发展历程来看,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起源于20世纪中期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育领域中的普及应用。20 世纪末,该模式由“以资源为本”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了满足教师在网络课程管理中网络技术技能的需要,国内许多高校开始引用或自主开发多种教学平台以便应用于网络教学。教育界学者对混合式教学概念有着不一样的界定,黄荣怀等主张混合式教学是传统课堂学习和网络数字化学习的有机整合[4]。彭绍东认为混合式教学是指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的混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混合[6]。2017 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 “网络学习空间已全面普及,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广泛应用”。

“双线教学”概念之所以能够成功地被提出,不光是因为其明确指向 “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这两条线,更是点出了 “混合教学”中的混合对象和混合载体,也标明了在线教学 “网络教育”的本质[3]。双线教学不是凭空出世,而是在在线教育以及混合教学的根基上深化而来。从在线教育到混合教学再到双线教学的进化,都是围绕信息技术的发展并与之结合而表现出来的不同阶段的创新型教学模式。以往的“双线教学”,更多是分离或割裂的狀态,“双线”中的“线”指向的是面对面的线下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关于两者结合的研究,关注更多的是双线的混合,而不是双线混融。所谓“双线混融”,强调的是“混融”或“融合”,意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进入后疫情时期之后,“双线混融”教学已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2 后疫情时期“双线混融”教学模式的内涵

2.1 后疫情时期的线下教学

从各级各类学校开始恢复学生大规模复学的那天起,教育教学也迎来了后疫情时期。此时,大部分学校已回归到以往常规的线下教学模式,即课堂面授教学。其最大优势在于课堂上的交互。一般认为线下教学包括:情景导入、课堂实施、课堂总结、课后提升等四个基本环节。后疫情时期的线下教学过程就是对学生在线上学习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对知识进行深加工并输出的过程。课堂上师生、生生交互的内容来源于课前的线上学习或基于当堂线上的教学问题进行交流。总之,后疫情时期的线下教学其实是线上教学的一种延续,实质上是一种探索性学习。

2.2后疫情时期的线上教学

进入后疫情时期之后,随着线下课堂教学的复出,线上教学似乎逐渐在人们视野中褪去,但不代表其完全被抛弃。国内疫情虽然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每天都会有境外病例输入,疫情防控工作还没有松懈。校园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聚集之地,更要严加防控。例如需学生参与的学术讲座、大型会议等,还需得借助网络平台来完成线上学习和交流,后疫情时期的线上教学更多体现的是补给的作用。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在线教育即使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对学生的自制力有着极高的要求。所以,线下课堂教学的恢复是必然,线上教学也不可能取代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不能取代并不代表不能合作,两者各有其利弊,只有互相成就才能发展得更好。

2.3 后疫情时期的“双线混融”教学

“停课不停学”是疫情防控期间的无奈之举,在线教育也在此期间暴露出其劣势之处。与线下学习相比,互动性差、学生的自制力不足或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差等缺陷而导致教学效果没有在学校学习的效果好。但是如果没有在线教学,长达三四个月的居家隔离生活,不仅家长会慌,教育教学得不到发展,整个社会的发展也会停滞不前。进入后疫情时期后,在线教学的退潮是必然的,但是潮水的方向不会变,因为“互联网+教育”一直是未来教育变革的趋势。有学者提出后疫情时期,学校教育将进入“双线教学”的时代,即“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混融共生”——“双线混融教学”的新时代。所谓 “融”,即 “交融”,指的是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强调的是“融通思维”,而不是传统的“加法思维”即“线上教学+线下教学”[3]。线上教学不会完全退潮,更不会取代线下教学。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并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阶段,而是相互融合、且能长期并存的共同体,两者只有相互补充、合作、成就彼此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得更好,才能为学校教育的变革注入有力的力量。

3 后疫情时期“双线混融”教学模式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资源分配不均衡拉大教育公平差距

从现实情况来看,对于国内大多数学校来说,双线的混融在短时期内是很难实现的,也不现实。我们可以从许多关于国外教学模式变革的视频中看到,几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在专门的智慧学习空间中实践,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安排进行网络化学习,在这样一个空间或教室中配有若干个老师,他们负责随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这种教学方式需要配备大量的软、硬件系统,不仅要改变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而且也要求教师与学生都应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而这对国内大部分学校来说,实施起来比较困难。目前我国尚处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这样一个格局,资源分配自然是不均衡的。就线上教育来说,很多家庭可能还没有便捷的在线学习工具,甚至欠发达的偏远地区很多家庭其实是担负着巨额网费或者根本没有设备可言,而发达地区的部分学校可能已经处于融合阶段了。尽管后疫情时期课堂教学已经恢复,各地区教育教学也步入正轨,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借助网络技术平台开发的优质课程资源如果分配均衡,欠发达地区的学生能享有优质资源,教育不公的差距也就会慢慢缩小。

3.2 教师不能同时兼顾双线

在线教学和线下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一般在实施中会同步进行。双线混融将会给教师带来更加复杂化的教学过程。如何更好地将双线混融教学进行设计、引导以及实践,这是教师作为新教学模式的推动者将面临的严峻考验。众所周知,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是不得已而为之,暴露出在线教育的很多弊端。就现实中存在的情况,对于一些年轻的教师来说,什么网络教学平台、软件随便摸索一下就能熟练运用了。而对那些常年在一线教育,不离三尺讲台的老教师来说就不是那么友好。他们深知在课堂上该怎么教学生,但是软件不会用,效率势必会降低一个层次,影响教学效果。后疫情时期线下课堂的恢复,对一些年轻教师来说会成为一大烦恼。线下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可视化程度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书本上的文字和图片通过板书、讲解和行为举止等都能给学生提供可视化的信息。而大部分年轻老师的教学经验有限,有些甚至不善于可视化教学,自然而然地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后疫情时期,要兼顾双线,将混融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实践及运用,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也是漫长的研学过程。

3.3 学生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从形式上看,“双线混融”即是线下教学模式与网络技术的深度融合。表面理解就是这些技术手段的发展都是为可视化教学服务的。线下教学模式的核心仍然是教师的讲解和板书,可视化教学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最容易理解抽象概念和认知世界的教学模式。教师将抽象概念通过可视化教学的方式展示出,也能帮助学生通过可视化的思维来解决许多问题。但是进入后疫情时期的线下教学不再是传统的线下教学,线上教学也不再是原来的线上教学。经过疫情期间的在线教育,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它们的优劣之处以及不可替代性。线下教学的恢复不代表线上教学的完结。相反的,它们正朝着并存、融合的趋势发展。而在此过程中,学生是很难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学生的思维容易被线上的课程资源和线下教师的引导打乱,举棋不定,如果教师没有利用好线上的教学资源,他们会产生怀疑及厌学心理。双线混融教学模式要求学生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混融、网络学习与课堂教学相混融、自主学习与集中学习相混融、学生在学习时间和地点上具有更大的选择自主权、也具有靈活性。不过,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自主性、自制力相对比较差,所以很难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 后疫情时期双线教学如何混融

4.1 双线课程资源的建设

开展双线教学的前提是课程资源的建设。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将课程资源的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和信息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除了书本教材以外,还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方式、生活经验以及校内的各种教学活动、教学设施设备和实践基地等。双线教学要想实现线上课程资源与线下课程资源的混融,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丰富两种课程资源。线上教学课程资源的建设是开展双线混融教学的基础,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劣直接影响到双线教学效果。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建设好线上课程资源是有必要的。首先,线上课程资源要体现多样化。既要有知识性、工具性资源,也要有实践性资源;既要有动态资源,也要有静态资源;既要有案例或成果资源,也要有评价性资源等等多种类型资源。只有将这些资源互补、融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资源内容的精练。由于网络教学资源的多元、复杂性会使学习者产生“迷航”。教师如果不加以提炼重要核心部分呈现给学生的话,可想而知,教学活动也很难以顺利开展。最后,线上资源要更多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以便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或某个知识库的结构。线下教学的课程资源虽以各种载体形式呈现,但其内容的选择要根据线上资源以及教学情况而定,也就是说线下教学资源要与线上教学资源衔接,互相融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最核心的线上资源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够顺利完成线上过渡到线下的教学,还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质量。

4.2 提升教师教学胜任力

新冠疫情的出现,改变了学校教学方式,也直接影响了教师。从线下教学到线上教学,进而发展到双线并存乃至走向融合。在后疫情时代的大背景下,双线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对教师而言,这时已经不是想不想、愿不愿意,而是能不能的问题。他们首先要考虑的是有没有能力去胜任在线教学、双线教学,而胜任的前提是要更新思维方式,教学理念,要时刻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尽量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的胜任力是指与教学工作绩效直接相联系的知识、技能、特质等任何能靠测量或计数的,且能明确区分个人是否优秀或一般绩效的特征。通俗的来讲,就是教师是否具有一定的能力胜任教学这门工作,并且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对自身发展的期待值。有研究表明,职业胜任力较强的教师能够保障师生关系融洽,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促进学生的精神健康。随着双线混融教学的出现,势必会对教师的胜任力提出要求。从概念上理解,教师的“双线混融教学胜任力”指的是教师要能够胜任双线混融教学实践,并获得优秀的教学成效。相较于在线教学和混合式教学,教师在“双线混融教学”视域下的胜任力要求教师充分运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之间互动生成的教学机制与教育智慧[7]。双线混融教学模式从短期来看,需要花费比以往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双线混融教学的新时代,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胜任力,才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路径,提高教学效率。

4.3 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信息素养

秋季学期复学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主要放在从线上教学转移到线下教学以及怎样把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上。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支持并认可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但从实践教学中不难看出,部分学生回到学校后,对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心理上还存在不适应感,这就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心理安抚,以便他们能回归到原来的教学生活节奏。线上教学强调学生要合理安排自主学习、有较高的自觉性,线下教学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总之,双线教学都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但事实上,生活中绝大部分学生普遍缺乏这种能力。因此,在双线混融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这些问题,必须充分考虑到如何将线上学习与课堂学习融洽地結合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等问题。

教育部2018年颁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加强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的要求,主要涉及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培育[11]。众所周知,信息素养应是信息化社会中每个人都具备的基本能力,学生是新一代社会发展的希冀,更应该注重他们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化时代的教育理念要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信息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培养重点应放在学生能够自我判断、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等方面。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融合过程中,学生应该要学会利用线上资源,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学生只有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才能够从线上资源中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再次利用这些信息来进行线下交流等,从而提高信息能力及信息素养。

5 结语

疫情时期的线上教学让我们意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是未来教学的新常态。从根本上说,“双线混融”教学模式的演化彰显出教育的革新发展。自此,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将面临教、学胜任力的挑战。线上教育自由、可控的优点很好地弥补了线下教育灵活性的不足。但是,线上教学需要有良好的网络教学平台和完善的软、硬件设施设备作支撑。教师作为线上教学的主导者,需要提高自身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高质量教学素材,才能使线上教学顺利地开展。线下教学除了知识的讲授,更多的是情感交流,教育不仅仅是“教”,更重要的是“育”,本着教书育人的理念,线下教学不会也不可能被线上教学所取代,线上教学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所以今后,教师更应注重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的整合,充分利用在线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融合推进教学方式变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2/t20200205_418138.html.

[2] 王竹立.后疫情时代,教育应如何转型?[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4):13-20.

[3] 李政涛.基础教育的后疫情时代,是“双线混融教学”的新时代[J].中国教育学刊,2020(5):5.

[4] 黄荣怀,马丁,等.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1):9-10.

[5] 周红春.基于 Blackboard 学习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11(2):87-98.

[6] 彭绍东.从面对面的协作学习、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到混合式协作学习[J].电化教育研究,2010(8):42-43.

[7] 邱燕楠,李政涛.从“在线教学胜任力”到“双线混融教学胜任力”[J].中国远程教育,2020,41(7):7-15+76.

[8] 谢先成.“后疫情”时期教育变革迈入“双线”融合新常态——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政涛[J].教师教育论坛,2020,33(6):4-7.

[9] 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 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J]. 中国大学教学, 2005(10):50-56.

[10] 刘跃辉.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函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4).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2018.04.13

【通联编辑:王力】

猜你喜欢
后疫情时期线下教学线上教学
后疫情时期职业院校信息化发展的现实困境及行动路径
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