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萍
因高铁汇聚的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促使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进一步推动沿线站点城市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和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新时代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和动力已发生重大变革。交通运输网络成为形成区域经济网络的前提条件,良好的交通连接对于促进区域间经济联系与空间整合具有重要的意义。自2008 年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通车以来,我国高铁营业里程不断扩大,对高铁沿线区域经济社会产生着巨大影响。高速铁路的发展改变了区域间运输格局,调整了区域产业结构布局,对区域经济增长及区域结构优化均产生了显著效应。
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主通道之一,商合杭高铁纵贯安徽全境、连接中原和长三角地区,途径河南、安徽和浙江三大省份,沿途經29个车站,是目前我国新一轮铁路建设中设计标准最高、线路最长的一个项目,它的开通有效分担了京沪高铁的客流压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华东第二通道”。商合杭高铁的开通,在缓解铁路运输能力紧张的同时,也为沿线站点居民出行带来便利,为中部城市发展带来了全新契机。
串联黄金廊道
商合杭高铁全长约为794.55千米,途经河南、安徽、浙江3省,设有29个车站,其中河南段内2站,商丘站和商丘东站,浙江段内4站,安吉站、湖州站、德清站和杭州东站,其它23个全在安徽省境内,毫无疑问,商合杭高铁开通受益最大的是安徽省。在商合杭高铁未开通之前,安徽境内部分城市还没有连通高铁,甚至距离南京比较近的芜湖都没有到合肥的高铁,商合杭高铁充分打通了安徽省会城市和省内其他城市的交通,合肥前往长三角也不必再借道南京,合肥到杭州的时间距离也缩短到2小时7分钟。
商合杭高铁,以合肥为中心,打通了合肥向北连通阜阳、亳州、商丘等人口大市,通过商丘可直接进京。向南安徽省两个经济大市终于有高铁连通,芜湖和宣城人流逐渐向省会靠拢。长久以来,安徽省有东西走向的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却没有南北走向的经济带,商合杭高铁弥补了这一不足,利用商合杭高铁的交通优势,把长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无缝对接,形成商合杭经济黄金廊道。2018年长三角9市签署了共建共享G60科创走廊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安徽的芜湖、合肥、宣城以及浙江的湖州、杭州5市,也均因商合杭高铁的开通初次有了直接的交通联系。商合杭高铁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驶上快车道,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将实现更好、更快、更多汇集,构筑出新的“高铁经济带”版图。
拉动产业转移
高铁通,百业兴。因高铁汇聚的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促使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进一步推动沿线站点城市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和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以河南为例,近几年通过承接长三角等发达区域的产业转移,促进经济高速发展与转型升级,阿里、海康威视等大批知名企业先后落户河南。随着商合杭高铁的全线贯通,未来河南与上海的合作也会更加紧密。特别是上海市提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这就决定了上海要把一些中低端产业转移出去,这也为河南承接物流业、运输业为代表等相关产业提供了良机。
商合杭高铁对于经济的意义,还将在于拉动产业转移产生的“鲶鱼效应”。面对发达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完善中部路网布局将有利于中部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进而加快本区域经济发展,缩小中东部差距。商合杭高铁将六大都市圈中的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直接连通起来,让要素流通更加迅速,活力更加迸发。一方面,时空距离的刷新,可以强化长三角城市产业互补共进、功能互利共享;另一方面,借助沿线诸多高铁站,能够全方位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能级,吸引更多人才和优势资源集聚。
催发旅游经济
高铁是旅游绝好的“催化剂”,方便快捷的高铁不仅让出游变得简单,而且大大提升了游客的幸福指数。商合杭高铁从河南商丘出发,途径安徽亳州、阜阳、淮南、合肥、芜湖、宣城,浙江境内经湖州到杭州,沿途遍地是风景,极大地释放了长三角沿线的旅游资源潜力。商合杭高铁沿途经过多个文化古迹,河南商丘的古文化、阜阳的八里河风景区、太和县的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杭州的西湖等名胜古迹,可谓遍地明珠。沿线丰富的旅游资源,串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高铁的开通为沿线旅游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高铁的通达性,让上午探访商丘城,游览芒砀山,下午到杭州一览西湖风姿“朝发夕至”的梦想成为现实,真正让“天涯”化“咫尺”。
高铁带来“一日游两地”的新旅游方式,首先促进了高铁沿线形成短途游高潮。其次,促进了商务旅游的发展。第三,高铁的开通使得区域旅游合作进程得以加快。应运而生的“高铁+酒店”“高铁+景区门票”等旅游产品,丰富了城市旅游的内容,高铁旅游业的发展也为沿线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不可失者,时也;所当乘者,机也。对于中部地区而言,抓住机会,完善配套高铁贯通后的基础设施,加快政策兑现率,培育更多小而精的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这才能真正激活区域活力,书写“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的城市发展新篇。
(作者系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