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花
活动目标:
1.自主阅读提供的“阅读材料”,感受汉字的趣味,产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2.围绕主题“汉字真有趣”制订活动计划。
3.根据活动计划,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资
料,并能对所获取资料进行筛选与整理。
4.围绕主题,开展一次猜字谜活动,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调能力、组织与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板块一 借助“阅读材料”,激发兴趣,
打开思路
一、激趣导入,引出话题
1.播放歌曲《生僻字》。
2.引导学生交流:中国汉字,落笔成画,有悠久的历史。你对汉字发展有什么了解?汉字对其他国家产生过什么影响?汉字书法艺术,你又知道哪些?
3.小结:接下来一段时间里,让我们走进汉字王国,感受汉字的神奇和有趣。
二、阅读“阅读材料”,给予方法
1.自学“阅读材料”,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阅读,可以一篇一篇地阅读,也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阅读。
(2)思考:这几则阅读材料,分别从哪些方面反映出汉字的有趣?你有什么收获?
2.师生交流,感受趣味。
(1)《字谜七则》。
①交流謎底。
《字谜七则》的谜底分别是:日、坐、也、口、休、斗、默。
②请猜对的学生介绍理由。
日:谜面揭示了字形特点和意义特征。
坐:谜面四句话都表示了字形特点。
也:巧借“也”字加上不同部件组成不同的汉字编制字谜。
口:谜面通过对比几个汉字的部件的异同,引出谜底。
休、斗:画谜,谜面将字形和字义进行
结合。
默:故事谜,也是将字形特点和意义特征融合在了一起。
③师小结:字谜,由谜面和谜底组成,是一种文字游戏,形式多样。人们在编制字谜时,有时候利用了汉字的造字规律,有时候利用了汉字形、音、义某一方面的特点,既有趣味,又有内涵。
(2)《门内添“活”字》。
①说说杨修是怎么猜中的,为什么说杨
修是猜谜高手。
②师小结:这个故事进一步反映了汉字的象形表意功能,同时告诉我们字谜游戏在中国历史悠久,字谜文化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3)《有意思的谐音》。
①指名读,感受趣味。
②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谐音歇后语。
③交流:小葱拌豆腐—— 一清(青)二白;四两棉花——谈(弹)不上;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空中挂灯笼——玄(悬)了……
(4)《“枇杷”和“琵琶”》。
①观察插图。
②说说“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的意思。
(5)《有趣的形声字》。
①指名读材料。
②说说你学过的形声字中有哪些有意思的字。
③师小结:这则材料中介绍了形声字的两种造字方式:一种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了表音的声符;一种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了表义的形符。汉字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趣味,就在其中。
3.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①这五则阅读材料,分别从哪些方面反映出了汉字的有趣?
②你有哪些收获?
③师小结: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中国汉字经历了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结晶,也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标志。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可以编制汉字、汉字有谐音等有趣现象,知道了一些汉字的造字方法。汉字还有许多奇妙之处,接下来的时间里,让我们从更多角度去欣赏汉字的文化趣味吧。
(设计意图:本单元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历时较长,学生的学习兴趣格外重要。板块一就是借助“阅读材料”,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通过对“阅读材料”自读、品读,了解汉字的音、形、义的特点,在感受到有趣的同时,为第二板块制订计划、搜集资料,第三板块展示、交流,打下牢固的基础。)
板块二 了解任务,组建小组,制订计划
一、阅读“活动建议”,了解任务
1.说说本次活动需要完成哪些任务。
2.明确任务:组建小组,制订活动计划,搜集资料,开展猜字谜活动或趣味汉字交流会。
3.根据学生兴趣,自由组建小组。教师适当引导,使每个小组人数相对接近。
二、组建小组,制订计划
1.明确组内分工。回顾小组合作的要求,推选出一名组长,商量每位组员要承担的任务,既有分工也要合作。
2.师出示计划模板。
第 小组“汉字真有趣”活动计划
活动小组成员: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学校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
活动内容:搜集、整理体现汉字趣味的材料
活动过程:(每个时间节点做什么)
① 。
② 。
③ 。
……
活动分工:(每个组员做什么,人人有事干)
① 。
② 。
③ 。
…… 年 月 日
3.組内讨论,现场分工、协作,完成活动计划。
(设计意图:板块二重在引导学生阅读“活动建议”,对本次活动的内容和任务有了明确的认识。然后给予计划支架,指导学生组建小组和制订计划。学生学会了协商、梳理和完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也都得到了锻炼。)
三、借助图表,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
1.回顾以往的学习,总结搜集资料的方法。
明确本次活动是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搜集资料。“收集”是把分散的资料集中到一起,而“搜集”是在广泛收集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搜寻某些资料,然后集中整理。从“收集”到“搜集”,难度有所提高。
2.自主阅读书上图表,了解搜集资料的三种方法。
3.思考:这三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交流:查找图书,获得的资料全面、权威;网络搜索,方便快捷;请教别人,能够交流互动,打开思路。三种方法特点不同,适用的范围也不同。大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或者将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4.以“搜集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为例,指导学生运用方法搜集资料。
①带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实地教学。
②引导学生思考:使用“查找图书”的渠道时,注意寻找相应类别的书籍,根据书名、目录等信息快速判断;“网络搜索”时,注意关键词搜索要准确,要通过检索条目判断。
③交流:搜集资料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④实地教学结束后,引导学生总结搜集资料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搜集资料方法的学习,主要是操作。通过回顾旧知、图表告知、实地尝试,让学生了解搜集资料的流程,体会到每种搜集方法的优、缺点,找到应对方案,从而提高搜集资料的效率。)
板块三 展示、交流
一、回顾与分享,激发兴趣
这段时间,围绕“汉字真有趣”的主题,同学们搜集了不少资料,开展了不少活动。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自己的收获,与大家交流分享吧。
二、小组汇报展示
1.小组展示“猜字谜活动”。
(1)出示七则谜语:
太阳西边下,月儿东边挂。
水上人家。
乍眼看去见三兄,实则力气大无穷。
有草花将开,有水可洗澡。有脚飞快走,有火打敌人。
平地盖起三层楼。
千言万语。
屋里养了一头小猪。
(2)全班同学猜谜。
(3)小组评判,并向同学介绍猜谜的方法。
七则谜语的谜底分别是:明、沪、众、包、且、够、家。其中,前面四则都能根据汉字的形和义运用部件相加法猜出来。第五则想象长横是“平地”,“且”字的整体结构就像一座在平地上盖起的三层楼,运用象形法可以猜中。“千言万语”就是话多,话就是“句”,句多,就是“够”,这是意会法。最后一则也是运用部件相加法猜中。
(4)总结:字谜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同样一个字,可以编制不同的谜面,同时字谜中还大有学问,例如“家”字,字形是房里有猪,古人以繁殖力强的猪象征人丁兴旺,许多谜面就表示了汉字的意思或来历。
2.小组汇报“有趣的古诗”。
(1)出示:
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组员向大家介绍这三首诗。第一首诗如果盖住诗题,就是一则谜语,全诗不见一个风字,却每一句都表达了风的作用,这是这首诗的巧妙之处;第二首诗最后一句“道是无晴却有晴”,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这两件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初恋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第三首诗“儿童急走追黄蝶”中“走”的古今意思发生了变化,古义是跑。三首诗中,都藏着汉字的特点,特别有趣。
3.小组汇报“有意思的歇后语”。
(1)出示:
水仙不开花——装蒜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炒了的虾米——红人(仁)
凑鸡毛——壮胆(装掸)子
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没多大长进
(2)介绍:六条歇后语,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二条是逻辑推理式的,三、四条是谐音式的,五、六条是喻理式的。歇后语还有很多类型,等待大家去收集哦。
(3)总结:歇后语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意思,很有趣。
4.小組汇报“有趣的对联或故事”。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现悬于东林书院依庸堂内的一副著名对联。此联为明朝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
5.结合“小组展示互评表”进行评价,评出优秀展示小组。
小组展示互评表
三、小结本次展示活动
1.总结本次活动中自己的表现:选择什么内容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以后如何改进?
2.总结本次活动中小组的表现:组员之间合作如何?是否完成了计划?展示效果如何?
3.评价其他组完成情况,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4.教师从各小组任务达成度、小组成员参与度、展示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和总结。■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竹山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