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我与儿童文学结缘很早,但真正走上儿童文学创作这条道路,还是在参加了陕西省作协举办的儿童文学培训班之后。
儿童文学最吸引我的是它能守护住内心的纯真,即使我们不能做到“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但它依然能够保护我们心中的那个“少年”。
我的儿童观是要把孩子当做个体的“人”,而不是成年人的附属品,要尊重和发展他们的个性,给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帮助他们树立起独立的人格和尊严。
在我看来,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首先要具备“善良”这个要素。善良是人性中的大美,这种美表现在对人对物没有差别心,不会因为外在的各种因素影响是非判断。善良表现在作品中是:丑陋的毛毛虫和美丽的人鱼公主是不分贵贱的,它们被同等的关注和重视,这一点特别容易触动人心。
艺术真实是指把生活中闪光的事情提炼出来,比如我的童话故事《奶奶的银手镯》。我的确有一只錾刻着美丽图案的银镯子,那图案时常让我产生美好的遐想。当我把想象的画面写成了一篇美好的童话,这就是艺术真实。
生活真实是指人物和事件合乎生活的常情常理,它是没有加工提炼的真实的生活。
我的长篇小说《烈火铜铃》取材就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书里的老将军曹爷爷原型是我姥爷,他给我讲述了很多激动人心的红色故事;书里的小主人公满满是我姥爷的地下联络员,他最后不幸牺牲了。虽然这本书不是完全按生活真实情况写的,但它取材于真实的生活。
儿童文学作品就是要从现实中发现素材,深挖、提炼出高于生活的作品,这就是实现与现实生活的对话。
我并不认同儿童文学原创力不足的说法。我几乎所有的儿童文学作品都是原创的,而且我认识的一些优秀儿童文学作家也都在原创作品上表现非常优秀,比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伍剑老师,他就有着蓬勃的原创力。
近几年,伍剑先后写了《外婆》《西大街》《锔瓷》《幸福巷》等一系列优秀的原创儿童文学长篇小说,值得儿童文学作家们学习和借鉴。
儿童文学作家想要提升原创水准就要细心地观察和揣摩生活,从看似平淡的生活中挖掘出闪光点和新意,然后去书写、去表达。
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家曾坚守“一片净土”的原则,他们只写正面、快乐、光明与温暖。然而,美国儿童文学作家莫里斯·桑达克认为“我们可以向孩子们展现这个世界的艰难、阴暗的另一面”,他认为这是出于对儿童的尊重。
我也认为在儿童文学创作上不能一味回避社会问题和苦难。方卫平教授曾说:“不能把儿童当做温室里的花朵,告诉孩子负面的内容是为了让他们变得更加坚强,同时有助于他们形成全面科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我同意他的观点。
但是在写作时我会把握分寸和尺度,把社会问题和苦难包裹在美好的外壳里,重点告诉孩子们该如何面对和克服,而不是一味地渲染苦难。
这个问题我比较有发言权,在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前我有着多年的成人文学创作经历。
我认为和成人文学创作相比,儿童文学创作更考验作家的综合文化修养,它要求作家用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视角去感受、触摸这个世界,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要转换成儿童的思维和处理问题的模式,这是一个关于二次创作和用“童眼看世界”的问题。
童年经历对于我的儿童文学创作非常重要。在我看来,童年是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的源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的经历往往构成一个作家审美主张,以及逻辑原点。儿童文学作家应当写自己熟悉的生活、熟悉的文化,把自己的故乡的文化价值付诸笔端,让审美得到升华和积淀。应当从童年中提取创作灵感,只有写下童年熟悉的故乡,才能创作出打动读者的作品。
比起“更有难度”,我更愿意说是“更有责任感”或“更有挑战”的写作。
我创作长篇小说《架花》时搜集了大量素材,如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回到家乡再创业的问题,受到排挤和孤立时如何处理等。
如果是成人文学,我只需把这些素材简单“加工”就可以了,因为是写给孩子们看的,我就必须把它们包裹上一层“糖”,用一种明亮积极的方式去讲述这些困难。我要带给小读者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所以写作尺度和方法都需要揣摩和推敲。
儿童文学的语言首先要简洁、明快。因为儿童年龄小,难以接受深奥的语言,要力求简洁生动,让孩子们读起来会产生共鸣。如我的童诗《苹果银河》:
横切一刀
您会发现苹果里
藏着一颗星星
于是,您會相信
在每一个没有月光的夜晚
果园里
有一条
流光溢彩的
银河
这是一个浑然天成的意象,从苹果的“横截面”联想到“流光溢彩的”银河,让儿童从中体会到意境美。
其次,语言要有音乐性。文字除了有意义,还要有声音,包括字音、语调、节奏和押韵等。这方面主要表现在童谣上,就不赘述了。
第三,语言要规范、优美。儿童文学有教导儿童学习语言、提高表达能力的任务,只有规范、优美的语言才能向儿童宣传汉语的健康与纯净。
另外,在叙述方式和叙事方法上应当贴近儿童智力水平和审美特点,要富有趣味性,涉及到的人物、情节和背景都要较为单纯。
儿童文学的目的是引导儿童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人生。所以儿童文学直接作用于儿童的精神世界,对儿童精神世界的构建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每个儿童文学作家的童年情节都深深融在血脉里,他们童年印记的叠加、融合、升华,就是我们这个民族共同的“童年”。
我认为儿童文学作家要牢记自己的责任,传播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坚持用真善美的语言感染和引导儿童发现自然美、生活美、心灵美,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