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与“理解”的距离

2021-06-28 10:22杨素秋
中国图书评论 2021年6期
关键词:重视

杨素秋

【关键词】给孩子的书  儿童观  通识童书

中信出版社的“给孩子”系列图书[1],出场时带着特定的媒体话语策略。它们被赋予了“系出名门”的浓郁气质——诸多专家学者推荐,大量童书奖项加持,广告语“专为中国孩子打造的通识文库”更彰显了一种颇具说服力的权威感。

从市场反馈来看,读者评价不低(豆瓣评分均高于7分),但从阅读实践的结果来看,似乎又和这套书的预期定位出现了偏差——它们大多成为家长读物,只有少数几本得到儿童喜爱。正是这种预期与实践的偏差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这样规模的丛书是在何种语境下出现的?鲜明特质的背后是什么样的理念与倾向?为什么备受期待的权威编者依然难以引发小读者共鸣?我们还可以对理想的“通识童书”怀有什么样的期待?

一、“被重视”的童年

专门为孩子编书的理念,其历史并不久远。数千年的人类文化史中,儿童书籍的历史不过300多年,欧洲17世纪前后才有专门给孩子的书。此前,在清教主义思想影响下,人们深信“原罪”,认为儿童的灵魂亟待拯救,想象力应当加以克制。儿童只是社会的预备劳动力,是尚未长大的成人。儿童穿大人的衣服,与大人一起劳动,读大人的书,人们根本不觉得儿童阅读有被单列的必要。从17世纪到19世纪,知识界的“儿童观”发生了彻底转变。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和洛克(John Locke)等哲学家大声疾呼,拓宽了人们认识儿童和教育儿童的思路,使人们认识到儿童有别于成人。[2]

中国古代只是依稀可见童趣篇章,儿童在私塾诵读的典籍与成人并无分差,他们所接受的观念非常成人化甚至中年化。20世纪周作人曾在《儿童的书》一文中感叹:“外国竟要比中国较好,因为他们还有给儿童的书,中国则一点没有,即使儿童要读也找不到。”五四运动后,中国童书才初具规模。

“给孩子的书”——这个提法的出现,建立在对儿童群体的重视以及细化认知之上。1697年,夏尔·佩罗(Charles Perrault)编写的《鹅妈妈的故事》误打误撞,打开了儿童文学的空白市场。一批作家嗅到商机紧跟入场,但他们先入为主地把道德说教植入儿童故事,这种过于功利化的文字未能获得儿童读者的喜欢。随后,另一些作家做出调整,深入研究儿童心理,了解儿童的反抗叛逆,植入冒险情节,才又重新让童书市场变热。

当代欧美儿童教育多以“快乐趣味”和“个性化”为出发点,东亚社会受儒家和科举传统影响,渐渐形成高强度竞争式教育。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曾经对物质匮乏的恐惧,导致对稀缺资源的争夺升级。計划生育制度在社会学意义上为中国家庭带来一大变化:儿童在家庭结构中的地位直线上升。这种变化即便在二胎政策放开之后也依然延续。因此,当下中国高度重视“童年”,中产焦虑弥漫,儿童教育内卷。[3]就儿童阅读而言,海量出版机构加入少儿书籍出版风潮之中,却有相当一部分读物暂顾眼前利益,不对儿童的心智发展做长远考虑。于是,过度“应试化”的功利读物备受家长推崇,而过度“商业化”的通俗读物又成为儿童解压的方剂。[4]我们的儿童文学销售市场庞大,但其架构和导向很难说是健康的。

“给孩子”丛书的缘起,与北岛家中的一件小事有关。他对自己孩子从学校带回来的诗歌很不满意,于是萌生编书之念。在海外旅居多年的北岛熟悉欧美通识教育理念,他携手定居美国的著名文学活动家李陀一起来做这项阅读工程。之前,他们一起编写过《七十年代》等书籍并取得良好反响。二人再次组合,不禁让读者对这套儿童通识书的观念与品质产生了美好憧憬。

关于这套书,北岛接受过不同媒体的访谈。他初衷庄重,既要远离功利应试,又要远离通俗市场,试图用精英知识分子的品位引领大众,成就一套“专为中国孩子打造的通识文库”。这套图书立意高,编者团队包括李陀、黄永玉、戴锦华、叶嘉莹、周国平等大家;类目广,涵盖文史哲艺科;品质稳定,推荐的篇目和电影目录等均具备良好审美趣味;语言讲究,摒弃网络热词和低俗之语;价值观健康,远离功利阅读。

但在阅读实践活动中,我所观察到的身边的儿童读者(12岁左右)大多对这套书反应平平。同时,成年读者对书籍也褒贬不一,不乏尖锐批评。[5]我们无意否定北岛的良好初衷,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在这套书中,“重视儿童”与“理解儿童”之间还存在距离。

在北岛看来,作家应该用一种内省的方式介入时代。并且,他明确倡议要“划清严肃写作与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写作的界限”[6]。北岛的这句话中,“新媒体写作”这个词被赋予了负面意义。李陀在采访中曾建议孩子们多读游记传记和随笔,出发点当然很好。但随后,他又说道:“我们中国一提起儿童和青少年读物,似乎就是儿童故事和儿童漫画这两样……难道我们的孩子就靠这点营养长大?”[7]言语之间对于漫画故事的态度有所保留。由此看出,二位主编的观念相对保守,面对新媒介话语和读图时代,他们刻意拉远距离。这种态度一方面对于当下的阅读风潮是一种反拨,是有意义的异质存在;另一方面,对于儿童读者来说,也有可能是一种过分严肃的姿态。

儿童心理具有几种明显的特质:一是富于幻想,用泛灵论去理解周遭事物;二是故事性思维,抽去故事的单纯抒情很难获得儿童共鸣;三是热爱有趣的事物,生命力和破坏力强烈,有恶趣味。如果要用两个关键词来形容儿童这样特殊的成长阶段的话,也许是“想象”和“游戏”。儿童很难组织运用复杂理念,成人要尽量地用形象直觉的画面来辅助他们。

在儿童文学理论奠基之作《书、儿童与成人》[8]中,保罗·阿扎尔(Paul Hazard)曾用单章论述,儿童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书籍。他罗列了以下几种:能给儿童提供直觉又直接的知识形式,提供简单美感;能够给予儿童热爱的画面;能够唤醒儿童敏感的心灵,但绝非泛滥感情;讲述有关困难的知识,有关人类的心灵;尊重游戏的尊严和价值;知识丰富的书籍;富有深刻道德感,努力让真理永远地存在下去等。

中信出版集团这套书,我一共阅读了9本。对照保罗·阿扎尔的标准,这9本书籍尽管涉猎知识较为丰富,也有深刻道德感,但大多缺乏“直觉又直接”“热爱的画面”和对“游戏”的尊重。或者可以说,整套书籍对内容比较重视,而忽略了形式的巧思。公允地说,这套书并不应该被束之高阁,家长(或教师)可将这套书作为参考手册,在形式上加以改编使用。

我尊重北岛、李陀等先生的热情,他们想要送给中国儿童一套分量很重的礼物。但是在馈赠中出现了认知偏差。就好像,我们常常很重视某个朋友、家人、恋人,去给他们挑礼物,但有时挑出来的礼物并不一定是对方所需要的。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不够了解对方的真实需求,只是用自己的意志去导引,结果就会有些遗憾。

从这套书的遗憾出发,我们可以反观整个社会,在儿童阅读的各个环节中,对儿童的“重视”是否偏离了儿童的需求。编者对儿童的重视,是出自“文以载道”的忧虑还是对儿童心理的体贴?出版社对儿童的重视,是出自市场销量的考虑还是真正想要成就一批可以反复阅读的经典?家长对儿童阅读的重视,是要实现自己未竟的梦想还是要帮助孩子成为他最适合成为的人?这里面或许牵涉职业素养、对爱的理解、教育观念等诸多问题。但“重视”,到底迈出了第一步。

二、“理解童年”:观念与歧异

其实,凡是童书,哪一本不是给孩子的书呢?为什么还要在数以千万计的中国童书市场中,专门列一套“给孩子的书”?就我理解,这个提法意味着将一些有难度的内容降下来,提前让儿童接触。让儿童不要满足于简单的快乐,而要在适度的阅读挑战中获得提升。在当下图书市场中,这种“异质性”很有价值,也应该获得更多支持。但真正实施起来,对阅读挑战的尺度把控并不容易。

怎么才能既让儿童满意,又能引领提升他们?哲学家马修斯认为这是一个两难问题,幼童必须学习常识。但常识作为前人成熟化的认识结果,对它的汲取有可能遮蔽和消解幼童的思维智慧。向上,如果太“精英意识”,语言文字阳春白雪,知识理念抽象玄妙,那将远远超出小读者的阅读能力,失去小读者。向下,如果太媚俗,多用网络流行语,热梗,插入流量明星,会赢得小读者,品质却会受到影响。例如,近年来销量狂飙的漫画唐诗、漫画历史等书籍,受小读者欢迎,但史实漏洞颇多,语言也较为粗糙。

中信出版集团这套书籍所涉猎的通识学科,都可以在国外找到相似主题的经典书籍。我们不妨在对比中探讨它们之间的差异。

唐晓峰的《给孩子的历史地理》对照希利尔(V.M.Hillyer)的《希利尔讲世界史》《希利尔讲世界地理》[9]。唐晓峰所编书中有些知识点富于趣味,如南方桥与北方桥的形制差异,“山川形便”“犬牙交错”的概念,“马铃”图案与“马铃薯”等,原本可以写得更加生动,但是编者在调动儿童的方法上还缺少一定经验,没能充分发挥知识的感染力。而希利尔则担任过多年小学校长,非常熟悉儿童的兴趣点。他讲世界地理,讲五大湖是五个水坑,講自己童年对世界的想象,始终运用和小读者对话的语气,并且多次抛出问题,激起孩童的好奇心。在这样的对照中,我们看到的是教益性和趣味性的调和差异。

王安忆编选的《给孩子的故事》,对照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编写的《给孩子们的故事》[10]。这二人有共同特点,那就是所编所写不愿苟同于当下风潮,都大胆往旧时光走去。王安忆的选目有新意,选汪曾祺的《黄油烙饼》,不是我们最熟悉的汪先生的江南风物小品,而是朴素的亲情文字。又选余华的《阑尾》,是余华童年的真实经历,带着孩子的恶作剧气息,语言也洗练幽默,是很好的现代汉语范本。但另一些选目如黄蓓佳的《布里小镇》等,语言有矫饰拖沓之感,情感也与当下的小读者较为疏离。而辛格的《给孩子们的故事》则全部由作家自己撰写,将犹太教的劝善精神注入生活日常,故事温情脉脉,深入人性腠理,并不低幼,且对于小读者来说更贴近。

黄永玉编写的《给孩子的动物寓言》,对照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编写的《意大利童话》[11]。两本都是寓言和民间故事。黄永玉的寓言是“隽语”,一幅动物画配寥寥数语文字,有调皮野趣,是这一系列中较为活泼的一本。但作为一本寓言集,体量稍小,并非以情节取胜,而是取东方式的会心一笑之妙。卡尔维诺花费整整一年时间遴选出二百篇民间故事,出版后印行数千万册,风行世界,被誉为“格林童话第二”。他自己原本痴迷于精细的小说叙事实验,但在本书中,他尽可能还原民间口述的粗粝感,用复杂套环结构带给孩子离奇的想象,同时也大胆保留了故事中复杂狡诈的人性,并没有向孩子灌输非此即彼的二元美丑善恶观。他以学术研究的精神为二百个故事编目,一一注释,罗列故事的采录时间和地点、流传范围、关联题材和母题含义以及他对文本的具体改动之处。注释附在书后,分量相当于一个小长篇。最终呈现出的这部民间故事集,无论是体量、可读性和学术价值,都堪称经典。两本相较,我们看到的是故事性和丰富度的差异。

最让人感慨的是有关哲学的读本。周国平的《给孩子的哲理》对照法国碧姬·拉贝(Brigitte Labbé)等人编写的《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12]及法国侯贝(Blanche Robert)等人编写的《法国高中生哲学读本》[13]。周国平此书体例类似名人名言集锦,依照年代排序,摘选适合儿童阅读的片段,拼贴在一起。本书作为温暖的励志文字是合格的,但是对于培养哲学思维很少有帮助。全书只是静态地展示出价值观,并没有提出哲学问题,缺乏引导孩子进行质疑和思辨这样的动态过程。书中,周国平摘录柏拉图的一句话:“请不要强迫孩子学习,而要用做游戏的方法。”读来颇有些反讽,因为此书恰恰没有用做游戏的方法引导孩子学习哲学。

反观碧姬·拉贝的《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全套8册,循序渐进地与孩子谈论哲学问题,如公平与不公平、金钱与工作、性别与歧视、身体与精神等问题。每个小问题都辅以与儿童生活相关的故事,并常常搭配漫画。书中漫画并不与文字完全重叠,或补充正文,或与正文相争,引导儿童在质疑中寻找答案,做出独立自主的判断。这种方式既满足了儿童对漫画的热爱,又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哲学精神。我询问身边10~15岁儿童喜爱这套书的原因,他们反馈一是觉得这套书很新鲜,与常见的故事书不同,提出的问题抽象深刻,又有妙趣;二是在父母那里难以得到答案的问题,在这本书中充分展开了,比如,生与死,爱与性,书中都有着细致的阐发。对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来说,这套书能够体贴地陪伴他们初探哲学世界,好玩又益智。

面对稍成熟些的青春期孩子,侯贝等人编写的《法国高中生哲学读本》则能引领他们对更复杂的世界进行哲学探究。其结构大开大合,既在古典哲学框架内用五个板块“探讨政治”“思考道德”“建构自我”“思索文化”“探索真实”梳理哲学史上的重要论点,又讨论了“代孕是否应该合法化”“废除死刑的争议”“人工智能的走向”这样迫切的当代问题。书中的文本组织方法多样,有哲学原著片段、校注、概念提取、问题延伸、哲学练习、时事分析、哲学论证模拟、哲学家采访实录等。全书还將艺术史与哲学史相交融,出现大量视觉素材,包括数百幅版画、油画、摄影、广告、电影剧照等,鼓励读者在视觉中捕获有趣的哲学触点。整套书籍有着清晰的方向:培养读者对身边自然、艺术、时事的感知力,承继古典哲学的研究方法,建立严密而敏锐的哲学思维。该书既尊重少年的学习特性,又保证了知识的纵深度,堪称哲学通识读本典范。相比之下,周国平更加倾向于把儿童当成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一个主动的思考者。

在对照中我们发现,更为成功的儿童通识书籍,它们既能够降下来尊重孩子的特性,又能够指引孩子往更高领域攀升,趣味和深度都没有偏废。它们积极吸收漫画和游戏的优长,让孩子在阅读中释放喜怒哀乐,获得快感;体例更加多元,用多种模块和素材搭建起适宜孩子的阅读结构;问题意识和动态意识更强,不满足于让儿童静静地被动地吸收知识,而是鼓励儿童对话、发问、质疑。

在如上对比中我们发现的差异,也能反映出书籍背后不同的“儿童观”,而这些差异都可以在既往的知识史论争中找到相似镜像。儿童对知识的接受是更主动还是更被动?卢梭认为儿童总是主动发起行为。洛克认为儿童像机器一样对环境的输入做出反应。埃里克·霍弗(Eric Hoffer)则认为,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激发学习的意愿和能力,它创造的不是被动而是自主学习的人,真正的人类社会应该是学习型的社会。

对儿童来说,教益更重要还是趣味更重要?在卢梭的时代,教训主义的文学并未终结。人们尽管部分认同卢梭关于儿童天性的理论,但否认想象力在儿童心灵成长中具有重要意义。人们重视知识和经验,批判想象力丰富的文学。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兴起,表现幻想力和诗的精神的童话才日渐丰沛。

从成人观念中的儿童,走向现实生活中的儿童,这是20世纪儿童观的根本特征,不把儿童看作完成品,按照成人的人生预设去教训儿童,而是从儿童的原初生命欲求出发去解放和发展儿童。这种儿童观,是“儿童本位”的儿童观,是真正理解儿童的儿童观,也是优秀童书作者们在渐渐靠近的儿童观。

三、“理想作者”与理想童书

优秀的儿童书籍多经过精心的打磨、讨论和修改,编者团队的组建尤为重要。戴锦华的《给孩子的电影》共涉及100部电影——50部导读鉴赏加50部增补推荐,选目精良,《伊万的童年》《东京物语》《大地之歌》《人生》等涵盖多样态文化,有助于孩子形成宽厚包容的价值观,前期策划应该经过了多次讨论和筛选。该书体例“深入思考+拓展阅读+冷知识”也有新意。戴锦华撰写的序言充满感情,铿锵有力。但可惜撰写正文的十余名博士并非适合孩子的“理想作者”,他们不够熟悉幼儿群体,所写“影片背景”难以摆脱开题报告式的综述感,“欣赏导引”也只是缩写的故事梗概,没有太多吸引孩子的亮点。而这些文字占到了全书的百分之七十。

商伟的《给孩子的古文》全书由他一人编写完成,他为每篇选文都撰写了相当有分量的解读导言,既是性情之语,又具备学术严谨性。体例由古至今,由浅入深,前半部分特意放入简短的寓言和笑话引起儿童兴趣,中段所选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和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及金圣叹《快事》等,在恬淡和酣畅之间把控节奏。全书自始至终气息通畅,实为用心之作。

瑞典作家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的《给孩子的汉字王国》是北岛主编这一系列中唯一的“非策划”作品:此书早已出版,并非专为这个项目而写,只是重印。但这本重印的书,在这一系列中赢得了极好的口碑。该书不拘泥于字体字义,而是宕开笔去,随兴所至,带着娴雅致趣。以“龟”字为例,林西莉从西安碑林里驮着碑刻的石龟写起,继而写到龟背上驮负着的中国知识典籍,写自己的感怀和敬佩。面对“羽”字,这个瑞典人首先想到的不是鸟,而是最让外国人感到好玩的京剧行头里的翎毛。她对“鬲”字的解读带着女性的温情,她想象着古代女性劳作与哺乳的辛劳,构思出婴儿嬉戏和手抟泥土的画面,揣测着乳房和器皿形制之间的关系。解读“山”时,作者从山的形状讲到她去过的华山,由华山又讲到她特别喜爱的陕西户县农民画,讲到秦始皇陵,最后落脚竟然来到了米芾,插图配上米芾写的“山”字与画的山,并肩而列,分析中国字与中国画的相近之处,又是浓浓的诗情。这样的写法,得益于异域作者对东方文化的新鲜感和直觉,能够从国人忽略的角度切入,别有新意。这本书她写了8年,正是这种勤勉才催生了动人的文字。

叶嘉莹的《给孩子的古诗词》编选了百余首诗和四十余首词,选目无可挑剔。也许是叶先生高龄之故,本书体例上只是依照时序排列,缺少注释和解读,孩子阅读稍嫌费力。市面上让人欣喜的另一本《讲给孩子的唐宋诗》[14],作者谢韩娓娓道来,选目也许不如叶嘉莹选本经典,但是更适用于孩子。这本书源自作者陪伴自己孩子读诗的点滴积累,她打破了常见的编排惯例,不再以时序为主,而是把孩子感兴趣的主题汇合起来。比如,关于春天,就有“不想起床的春天”“最早的春天在哪里”“会跑来跑去的春天”“吹开眉头的春风”四个主题,每个主题下又各有两首诗。“会跑来跑去的春天”题目本身就很有跳跃感,所选名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与另一不太知名的“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相对照,更能体会春天的律动。在“伟大的诗和普通的诗”中,编者将祖咏《终南望馀雪》和柳宗元《江雪》对照,引导孩子分辨琐碎和灵动的差异。又有“作为好哥哥、好父亲以及好外公的王安石”,让孩子去看诗人的柴米油盐,去理解伟大心灵的不同侧面。书中还精心选择多幅中国画素材,诗歌与绘画相互映照,为幼儿注入古典美学的滋养。

给孩子的现代诗歌,国内出版社推出过多个选本。北岛编选《给孩子的诗》历经两三年时间而成,所选诗人来自57个国家,每首诗歌都附中外译名对照,也是扎实之作。但是在可读性上,我更推荐蓝蓝编选的《给孩子的100堂诗歌课》[15],每首诗歌附以数千字的讲稿,与小读者殷切对谈,逐句解读。第一首“巴喳巴喳”特立獨行,最后一首“山羊”写犹太人的苦难,沉思悠远。这本书是真正能让孩子捧在手里读下去、读得懂的现代诗集。

如今,国内各种音频视频网站、自媒体也有大量民间作者,带着对幼儿教育的极大热情在持续输出优质内容。理想的童书作者,有时可以按照某个标准组织起来,有时又可遇不可求,得仰仗自发的热情。童年是人类最接近自然状态的人生阶段,如果成人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将自身融入其中,去认知儿童天性并借以自省,将会发现许多人性中的可贵品质。

最后,说一点似乎与书籍本身无关但实际有关的事。北岛在2005年中风后,几乎失去了语言和写作能力,经过几年康复训练才艰难恢复。随后,他起意为中国的小读者们编书,这行动本身非常值得尊敬。这种尊敬,不是鉴于他的身体条件去施加怜悯或降低标准,而是对他身上“少年心气”和文化传承责任感的认同。面对书籍的缺憾,我们不苛责。对书进行理性的批评,并在批评中反思中国儿童阅读背后的观念,是阅读的应有之义。

注释

[1]本文中所提到的本套丛书,不再一一做出注释。

[2][美]布鲁诺·贝特尔海姆.童话的魅力[M].舒伟,丁素萍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3]Involution,内卷化。指复制和扩大旧有的关系,却没有实际的发展增长。2020年,“内卷”成为年度文化关键词,高频出现在教育、科技、社会学等各个领域的讨论中。其中,有关青少年教育的“内卷”问题尤其引人关注,家长和培训机构为孩子的教育“疯狂加码”,但对青少年心智的真正成长并无太大助益。

[4]梅子涵等人曾提到一项阅读意向调查,孩子希望阅读的书排序,第一是幽默故事,第二是冒险故事,第三是科学幻想故事,第四是漫画,第五是侦探小说。请家长和老师排序,第一是作文辅导,第二是学习辅导,第三是古典名著,第四是奥数。参见梅子涵,朱自强等.中国儿童阅读6人谈[M].天津:新蕾出版社,2008.

[5]李小明.北岛、李陀,这就是献给孩子们的散文?[N].新京报书评周刊,2015-7-11.

[6]北岛.对未来发出的9封信——致2049年的读者[J].中国新闻周刊,2009(037).

[7]李陀.编一本给孩子的散文,我与北岛战战兢兢[EB/OL].“澎湃新闻”公众号,2015-6-29.

[8][法]保罗·阿扎尔.书、儿童与成人[M].梅思繁译.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

[9][美]维吉尔·莫里斯·希利尔.希利尔讲世界史[M].希利尔讲世界地理[M].吕聪娜译.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9.

[10][美]艾·巴·辛格.给孩子们的故事[M].任溶溶译.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4.

[11][意]伊泰洛·卡尔维诺.意大利童话[M].刘宪之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12][法]碧姬·拉贝等.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M].潘林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3][法]侯贝等.法国高中生哲学读本[M].廖健苡等译.新北:大家出版社,2019.

[14]谢韩.讲给孩子的唐宋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

[15]蓝蓝.给孩子的100堂诗歌课[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 陈琰娇)

猜你喜欢
重视
几何入门,四个“重视”
加强低年级算理教学,重视思维过程
引趣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怎样上好初中数学课
谈谈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谈如何克服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倦怠现象
试谈大理白族自治州对“教育”思想灌输的重视
基于数学解题能力培养的审题策略研究
高校“能人腐败”现象值得重视
小学生性教育现状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