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子甲是由一个个环形的金属扣(即锁环)相连且随人体形状制成衣形的一种古代铠甲。锁子甲锁环连缀成衣形,将士穿上后,不像有些铠甲厚重笨拙,活动也仍自如,就因为锁子甲在形制上的突出优点使其成为古代战争中使用时间最长的铠甲之一。关于我国锁子甲形制的研究,铁玉钦老师根据沈阳故宫博物院馆藏锁子甲的形制特征,主要将其分为四种:方领、圆领、无领和护胸,护胸也就是背心式的;又根据锁环的特征,分为大圆环、小圆环、大扁环、小扁环、弦纹环、扁套环、细小环、弦纹扁环等。
2017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塔城地区博物馆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文物博函〔2017〕253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对来自塔城地区馆藏的三十多件文物进行了保护修复工作,其中涉及到几件(套)锁子甲胄。笔者借此机会对其中两件(套)锁子甲胄形制特征和尺寸及锁环特征和尺寸等作一探析,文中涉及到的尺寸单位均为厘米,特别说明的除外。对锁环尺寸进行描述时,主要针对不同规格铆钉型锁环的长径(平行铆钉方向的外径长)、短径(垂直铆钉方向的外径长)、厚度(锁环的高度)、宽度(外径长与内径长之差)和铆钉厚度(铆钉的高度)进行细致测量(如无特殊说明,以下尺寸均按此顺序列出)。这两件(套)锁子甲胄都是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征集而来,其中一套是明代锁子甲胄(图1),包括一件锁子甲衣和一顶锁子头盔,文物登记号是000067,现收藏保管于塔城地区博物馆;另外一件是清代锁子甲衣,文物登记号是000005,现存放在和布克赛尔县档案馆。
文物000067的锁子甲衣是立领、直身、中长袖,衣长到大腿中部,领口前和下摆前、后均开襟,平铺测量的尺寸是总长90厘米(包括领高7、领长28厘米),总宽128、身宽56、袖长36、袖口21、领口前开襟长16、开襟重叠处宽9厘米,下摆前后开襟长度不一,前开襟长11、后开襟长9厘米,甲衣重约9.4公斤。这件甲衣的领子较为特别(图2),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外部由织物和锁环构成,锁环套在黄色条带状斜编组织的丝织物上,一根条带状织物成一股,在后领多加了一股,成六股,其他地方是五股,每股是通过锁环与织物的外套锁环进行连接固定。另外,为了能让锁环内套丝织物固定成形,丝织物编织得比较厚实,并且在织物下面垫了一层较厚的条带状皮革;领子内部是两层织物,外层是黄色的绫织物,底纹是平纹组织,带有斜纹纹饰,制作精美,摸起来柔软细腻,内层是绿色平纹棉织物,这两层织物是用红色棉线和黄色丝线缝合固定的。领子这种锁环加织物的立领设计,既满足了保护脖颈的作用,又达到了美观舒适的效果。领子和衣身是分开制作的,通过一根绿色丝绳穿连成一體,衣身靠近领子最边缘的一层锁环用一根黄色棉绳相连接。为防止绳子脱落,绳子两头各有一个银白色的银铜合金(含银量高达90%)圆环,圆环尺寸相同,外径1.22、截面直径0.22厘米。整件甲衣的锁环均是铆钉环,尺寸主要有四种规格:前片肩部到腹部,尺寸是1.12、1.05、0.14、0.17、0.27厘米;领子套环,尺寸是1.04、0.89、0.08、0.11、0.21厘米;袖口处,尺寸是1.01、0.94、0.06、0.12、0.15厘米;其他部位,尺寸是1.07、0.98、0.08、0.14、0.18厘米。下摆后开襟的分叉处,有一个较扁长的锁环,比其他地方的锁环都要坚固,为了防止分叉处受力过猛将锁环扯断,尺寸是1.4、0.95、0.15、0.15、0.2厘米。可见这件甲衣在细节上都较为考究。丝织品的制作本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做成条带状丝织物那样的厚度,需要更大成本。其在外力、光和铁锈等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历经几百年后,保存状态依然较好,这说明不仅原材料质量好,整个制作工艺也非常精细。将锁环穿过条带状织物,在固定成形时,还不能对丝织物有任何的损伤,这就需要更加精湛的工艺水平。
文物000067的锁子头盔(图3)是穹顶式帽体,尖顶、中间和帽檐都覆有鎏金装饰物,装饰物用铆钉固定,装饰物主体和铆钉材质一样,是银铜合金,帽体挂锁环成帘状,长至肩,后开襟,露部分脸,在脖颈两边的锁环上各连接一根带流苏的丝质系带,系带在底部绑在一起。头盔装饰物上均有对称的花草纹,尖顶和帽檐装饰物的花草纹相同,呈连续对称状,中间是花蕊,左右两边的草纹如一条条挥洒的卷曲条带,卷曲的草纹中间包裹着一团形似兔子的草纹,花草纹曲线粗细相间,长短有序,线条流畅、优美、生动;中间的装饰物是由十二个独立的近菱形组成,花草纹有八种类型,对比尖顶部和帽檐的花草纹,此处纹饰多样但相对较简单。锁子头盔重1.6公斤,帽体直径20、高11、锁帘长33、眼帘长6、开襟长12、系绳总长约40厘米。锁环均为铆钉环,大小整体均一致,近乎圆形,尺寸是1.07、0.98、0.07、0.15、0.19厘米。这顶锁子头盔在形制上与一顶18世纪末19世纪初印度的对接型环锁子头盔较为相似。从锁子甲功能的发展来看,对接环因为牢固性较差,一般不用在战争中而多用在庄重的场合,产生的年代较晚,相比而言,铆钉型环年代会更早一些。
文物00067的锁子甲衣和锁子头盔,没有直接证据显示两者是一套的,但是从它们的材质和做工来看,甲衣上贵重的丝织物和银铜合金、规整的形制、考究的细节处理,锁子头盔上银铜合金和鎏金层的装饰物及上面生动的纹饰,这些都是可以相匹配的。除此之外,从锁环的尺寸来看,头盔锁环和甲衣第四种规格锁环的尺寸非常接近,由此判断甲衣和头盔很可能是成套定制而成的。
文物000005,一件锁子甲衣(图4),方领,直身,蝙蝠袖,衣长盖住臀部,领子前和下摆前后都开襟,平铺测量的尺寸是总长67、总宽112、身宽56、袖长18、袖口20、领口前开襟长17、开襟重叠处宽2、下摆前后开襟长13厘米,甲衣重约8.2公斤。整件甲衣修补较多,但总体来说是铆钉环和封闭环的组合,即一个铆钉环与四个封闭环相连或一个封闭环与四个铆钉环相连。不像文物000067的全素面锁环,此件甲衣的锁环大多有纹饰或文字(图5、6),纹饰有斜“S”纹、单弦纹、双弦纹和四十字(与马耳他十字相仿)双弦纹等四种类型。至于文字,可以断定是古阿拉伯文,迄今还未解读出完整含义,应是三段不同的语句,暂称为文字一、文字二和文字三。封闭环,一般都是圆环,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分布在前片和后片的腰部以下等部位,尺寸相对较小,一面是素面,另一面是单弦纹,外径1.18、厚0.09、宽0.22厘米。第二种主要在甲衣后片,一面是文字二,另一面是四十字双弦纹,外径1.65、厚0.07、宽0.27厘米。第三种主要分布在领子周围,一面是斜“S”纹,另一面是文字一,外径1.54、厚0.12、宽0.28厘米。铆钉环,主要有四种:第一种居多,一面是双弦纹,另一面是文字一,尺寸是1.65、1.56、0.08、0.24、0.26厘米;第二种主要位于领边和腹部,一面是斜“S”纹,一面是文字一或文字三,尺寸是1.76、1.6、0.08、0.26厘米,上面带三个铆钉,两个呈柱状,高0.28厘米,中间是扁平状的,高0.17厘米;第三种是全素面圆环,长、短径相同,锁环截面是圆形,因此宽和厚的尺寸也是一样的,有大小不同的规格,外径尺寸是1.13—1.58、宽0.16—0.18、铆钉厚是0.22—0.34厘米;第四种锁环数量较少,双素面,长、短径相同,即圆环,均为1.9、厚0.08、宽0.28、铆钉厚0.19厘米。与文物000067甲衣完整、严谨和讲究的形制相比,文物000005甲衣虽然锁环上的纹饰多样,上面还带有文字,但总体较为破旧,做工也粗糙,方领前开襟的位置有所偏差使得领子左右两边不对称。另外因为锁环尺寸大,可能使用频率也较高,锁环上的铆钉很容易松动而导致缺失,所以整件甲衣上有大小不等的孔洞,多处可见明显的修补和替换痕迹,例如用红铜铆钉修补锁环上遗失的铆钉(图7),用全素面的单铆钉圆锁环替代缺失的各类锁环。此件甲衣锁环大,锁环类型较多,又有纹饰或文字,做起来应是更加费时费力,但是实用性的确不如素面小环,修补时也不够方便。另外,因为锁环较大,如果厚度较薄,就很容易变形或断裂,防御性能随之降低,所以锁环不得不做得既大又厚,虽然整件甲衣较短,但是重量不轻。
从形制特征来看,锁子甲最典型的差别就是领子和锁环,此次保护修复项目还涉及另外五件(套)锁子甲胄,有几件甲衣是小高领,所以锁子甲衣除了方领、圆领、无领和护胸外,还有立领和小高领。关于方领,相关记载较少,新疆喀什地区馆藏有一件战国时毛套头长服是方领的,欧洲文艺复兴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抱银鼠的女子》等贵族女子就着方領上衣,说明那时方领在上层阶级非常流行,到了18世纪,方领上衣已经流行于平民百姓群体中,猜测可能在18世纪时也开始流行方领的锁子甲。单就实用性来说,方领并没有多少优势,小高领可以直接保护脖颈,圆领的甲衣佩戴锁子头盔也可以保护脖颈,据文献记载欧洲发现锁子围脖,可以与方领相配保护脖颈,但迄今我国没有相关记载。就锁子甲的锁环而言,主要就是大小和有无纹饰之分,总体来说,除了带纹饰和文字的大锁环外,塔城地区馆藏其他几件锁子甲锁环尺寸不大,有些锁环尺寸还偏小。另外,比较直观的差别就是衣长,短款的可以是背心式的,最长可能也不超过膝盖。如果衣长过长,为方便穿脱和行动,开襟就要随之变长,这样可能就达不到护身的效果,而且锁子甲也可以制成裤子,所以上衣不需要做得过长。甲衣的袖子,一般不会做成长到手腕的袖子,因为一般都会佩戴相应的护臂,衣袖做成蝙蝠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甲衣的重量。
通过对塔城地区馆藏两件(套)锁子甲胄形制的研究,对塔城地区征集的锁子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希望以后通过更多相关研究,探寻我国现存锁子甲的类型和关系。
(作者简介:牛功青,工作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职称:文博馆员,主要研究方向:科技考古、文物保护修复、文物研究)
参考文献
1.铁玉钦《清代锁子甲析》,《辽宁大学学报》,1983年03期,P69-71。
2.Lauren Mcghee.Conserving a Late Eighteenth–Early Nineteenth Indian helmet,Arms & Armour,Vol. 13 No. 2, Autumn 2016,P157—176。
3.Thom Richardson.Armour in England,1325—99,Journal of Medieval History 37(2011).P304—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