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清
摘 要: 思想建党,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发展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实践证明,党的思想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具有铸造灵魂的作用。思想建党理论,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这个理论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理论在党的建设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概述这一理论的提出和发展过程,探索这个理论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 思想建党 发展过程 理论价值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自身思想上的发展过程既是实践开展不断推进的过程,又是思想建党理论形成并不断完善的过程。我国的思想建党理论的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这一特征是将马克思主义党建相关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新时期的党建工作突出强调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一根本”,一大批学术论文在思想建党理论提出的依据和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一些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专著对这一问题有所涉及。
一、思想建党理论的提出
思想建党理论的提出背后是有深刻的理论根据和实践基础的。首先我国的思想建党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建设的理论是密切相关的。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共产党在无产阶级组织中的重要作用,并认为共产党“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起推动作用的部分”①(413,16)。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都非常重视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建设,一方面是为了保持党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能够更好地指导革命和建设,另一方面是无产阶级政党不断扩大发展的形势,可能会有其他思想影响党员队伍的纯洁性,特别是当非无产阶级中的人参加无产阶级运动时,必须要求他们不能将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残余带进来,要让他们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其次,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初期,许多国家都对无产阶级政党的组成有着明确严格的限制。然而对于当时的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力量不够强大,要想在中国开展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取得胜利,就需要依靠广大农民和部分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力量,并且导进他们中的进步分子加入无产阶级政党中②(31)。在这种形势下就会出现取得革命胜利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之间的矛盾。面对日益激化的这一矛盾,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着重从思想是建党”,一方面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由当时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所决定的。判断一个政党是否为无产性质主要不是看党员队伍的成分,而是看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政治纲领③(2)。
二、思想建党理论的发展过程
(一)思想建党理论的萌芽期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清醒地认识到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责任,需要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思想建设。与此同时党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当时的革命实际并没有让所有人都保有革命的信心,革命队伍中存有许多不稳定的思想,还有党员数量快速增加后,党员队伍构成复杂等问题。为此,毛泽东写了许多论著解释和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必须提到的是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指出对我国革命现实而言,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有些边远地区的党,有许多农民成分在其中,这就需要无产阶级的思想指导,否则这些党的趋向就会出现错误。从以上论述中可以发现这是思想建党理论的最初表述。
(二)思想建党理论的确立
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及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对我党“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在总结两年多与许多错误思想作斗争的经验的基础上,了解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来源后,提出以思想教育为中心的党建方法并解决了在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下如何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问题。除此之外,在借鉴其他共产党建设的经验基础上,更加强调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管理和建设中的重要领导作用,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和军队建设。这些都可以说明古田会议是我国思想建党理论形成的重要会议,会议精神一直延续至今。
(三)思想建党理论的坚持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的思想建党理论发展遭到了冲击,特别是在长征过程中,在自然环境和战争环境非常困难的形势下,党能够继续开展思想建设,确实将思想建党这一精神武器发挥好,使长征在党的领导下顺利完成。除此之外,瓦窑堡会议、遵义会议等会议都肯定了思想建党理论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遵义会议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也就是确定了思想建党理论的发展方式。之后的延安整风运动是又一次集中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活动,这次运动的主要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是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的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也是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成熟的标志④(12-14+25)。开展整风运动更加注重教育党员从思想入党,重视马列主义学习,创造性地提出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推动了思想建党理论的创新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坚持思想建党的宝贵财富和经验,为党继续探索思想建党模式指明了方向。
(四)思想建党理论的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获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进入关键的阶段。在这段时间里,党内开展了“三查三整”的整党运动,主要目的是解放党内不纯和官僚主义问题,还进行了政治理论教育,解决了思想认识问题,保证了党的集中统一,用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武装全党。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强调“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娇、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⑤(1427)。在革命即将结束的关键时期,“两个务必”的提出表现了党依旧高度重视思想建设,并且能够反映党对革命胜利后建设发展的客观分析,确定之后开展党建工作的具体方向,使党在革命时期的思想建设走向制高点。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变为执政党,在党建设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就需要继续加强思想建党工作并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提高对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期的重要认识,刘少奇对此认为应该使思想政治教育服从于中心工作的职能,在这些基础上,推动思想建党理论的制度化和科学化发展。在这段时期内,也有没能做好从思想上建党而留下的深刻历史教训。我国在取得革命胜利后,进入新中国建设阶段,没能够从思想上认识清楚社会主义建设主要矛盾,违反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引发了一系列阻碍国家进步的运动,使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变得缓慢。
改革开放是对我国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转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党的思想建设进行拨乱反正。重新提出正确对待资本主义思想,防止党被腐朽思想影响的问题,引起了全党同志的关注重视。邓小平同志恢复并极大地发展了我们党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原理,并要求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解放全社会的思想,这也发展了思想建党原理⑥(10)。同时说明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只有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才能使党发展得更加先进,这个时期思想党建成为党建工作展开的核心和主要原则,对之后党的思想建党理论影响深远,也对之后党的建设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在历史的推动下党的建设被每一代领导人重视,并不断赋予时代的内涵。在借鉴和继承之前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这一理论的发展更符合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形势。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视对领导干部的党性党风教育,还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展开了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强调与时俱进是当时思想建党理论的鲜明特征。之后我们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转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及时认识到了这些变化,由此提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通过开展党员的思想教育活动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在面临四大考验的时候,只有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更好地克服困难、迎难而上。这些内容极大地丰富了思想建党理论,使这一理论更加具有时代精神,经久不衰。
(五)新时期思想建党理论的新发展
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今天,习近平同志着眼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着眼于新的历史时期党背负的领导使命、着眼于党在长期执政和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观点,丰富与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习近平的思想建党理论的产生渊源总结为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创新。除此之外这个理论还体现了坚定理想信念的核心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强化纪律和规矩的意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结合等新的特征⑦(08)。
三、思想建党理论的价值意义
“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⑧(2)。回顾中国共产党风雨彩虹同在的近百年建设历程,思想建党理论有巨大的价值和意义。
(一)思想建党理论是党的优良政治传统
回顾党的发展历史,思想建党理论一直被摆在重要的位置,是党中央领导人一直以来重视的思想,是党领导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优良政治传统。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才能保持强大的力量,各位党员同志才能够不断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通过理论教育,坚定理想信念。这样党员队伍才能更好地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在源源不断的理论知识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推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稳定向前。
(二)思想建党理论是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选择
思想建党理论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总是在不同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考验。为了应对这些考验,党必须及时审时度势,不断加强建设,提高应对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在党的建设过程中,思想建设是最基础的任务,只有坚持思想改革创新,党的执政能力才会随之提高。除此之外还需要将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更好地结合,让两者互相补充,使党的建设更全面更完善。党的执政能力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发展,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工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力量。
(三)思想建党理论丰富了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内容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我们党一直重视思想建党与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是密切联系的。新时期,思想建党理论正不断丰富完善,说明这个理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前提下,也在我国具体党建实践过程中吸收了许多新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产物。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思想建党理论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将更好地指导党的建设,让党更好地领导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②钟荫腾.思想建党理论的产生及其历史意义[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6(11).
③潘秀红.试论毛泽东“看重从思想上建党”思想及其意义[M].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2003.
④王树荫.论延安整風运动的基本经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06).
⑤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⑥郭树人.90年来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原理的形成、发展及其重大意义[M]//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建研讨会论文选编(上册),2011.
⑦黄文秀,郭维平,赵金飞.习近平思想建党理论的特点、渊源与现实意义[J].观察与思考,2017.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参考文献:
[1]王琳.习近平思想建党的理论创新与重要意义[J].智库时代,2018(44).
[2]单泽宇.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建党的理论与实践[D].杭州:浙江大学,2018.
[3]李娜.从理论视角浅析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J].教育现代化,2017,4(34).
[4]黄文秀,郭维平,赵金飞.习近平思想建党理论的特点、渊源与现实意义[J].观察与思考,2017(08).
[5]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J].党史文汇,2013(06):1.
[6]郭树人,邓群策,李志民.90年来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原理形成与发展路径及其价值探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1(04).
[7]陈杭芹.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J].前线,2011(07).
[8]郭树人.90年来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原理的形成、发展及其重大意义[A].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建研讨会论文选编(上册)[C].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2011:10.
[9]孔朝霞.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党理论与党的先进性建设[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
[10]潘秀红.试论毛泽东“看重从思想上建党”思想及其意义[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2003:2.
[11]钟荫腾.思想建党理论的产生及其历史意义[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6(11).
[12]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周年[M].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1991.8.
[13]王久高.坚持思想建党与理论强党[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05):98-103.
[14]祁冰,唐淑楠.习近平关于思想建党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J].理论界,2016(06):6-13.
[15]邸乘光.党的思想建设:百年回望及经验启示[J/OL].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3):1-24[2020-10-25]. https: //doi. org/10.14100/j.cnki.65-1039/g4.20 200902.001.
[16]张学礼,韩占元.思想建党机制建设的历史考察与借鉴[J].人民论坛,2020(09):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