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雪
摘 要: 凉山彝族双语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必然与凉山彝族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资源、多样的生存现状密切相关。双语教育,在凉山彝区不仅是一种教育教学手段,更是传承传播彝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学校文化传承功能的具体体现。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作为凉山彝区唯一的彝汉双语本科教育学院,在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教材编写、特色专业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与创新,正是充分考虑了凉山教育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所做出的教育选择结果。但在资金投入量、师资专业性、与就业衔接性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因此,凉山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高度重视高校彝汉双语教育。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凉山彝区语言教育发展未来,更关联到新时代凉山彝族适应现代生活的融入程度。
关键词: 文化生态 教育选择 高校彝汉双语教育
教育既然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必然离不开生存的生态土壤和社会背景。因此,凉山高校彝汉双语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必然与凉山彝族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资源、多样的生存现状密切相关。双语教育在凉山彝区不仅是一种教育教学手段,更是传承传播彝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学校文化传承功能的具体体现。研究彝族高校双语教育便是将其置于独特的天地、人文相互作用的復杂关系中,从历史和现实出发,从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出发,才能发现凉山彝族高校双语教育的全貌。
一、凉山彝区文化生态环境
美国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Julian Steward)于1955年在《文化变迁理论》一书中阐述了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被视为文化生态学诞生的标志。国内学者据此理论进行了中国化、本土化研究,认为“文化生态主要指相互交往的文化群体从事文化创造、文化传播及其他文化活动的背景和条件,文化生态本身又构成一种文化成分”[1](9),“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即是文化生态”[2],“文化生态是一种文化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综合”[3]。以上观点都强调文化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与制约,是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的耦合。
自古以来,彝族先民的主要聚居地在金沙江南北地带,虽然地理环境相对恶劣,但凉山州内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及民俗资源却相当丰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彝族人民创造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凉山彝语隶属于彝语北部方言,内部存有差异不大的三个次方言:圣乍次方言、义诺次方言、所地次方言(包括阿都话)。彝文是一种十分独特、古老的音节文字,又叫“爨文”“韪书”。一个字形代表一个意义,在外形上独立成块,有点、横、竖、横折等结构。1980年国务院批准在四川彝族地区试行《彝文规范方案》,将8.9万余古彝文统一成规范的彝文字,以表音为主,共819个字。1992年又施行了地方性法规《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2009年进一步修订规范了彝语文在凉山的学习、使用和发展。
由上可知,我们考察凉山双语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除了涉及彝族历史、凉山地理、凉山政治经济状况外,还应包括彝族语言文字、彝族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正因为这些要素的影响,或促进或阻碍的互动关系,才使凉山彝族双语教育的发展在西南地区颇具特色。
二、凉山高校彝汉双语教育
西昌学院是凉山州内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彝语言文化学院是校内唯一开设双语教育的二级学院,前身是1988年筹建的原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彝文系,至今已有29年的办学历程,为凉山彝区培养和输送了近4500多名合格的彝汉双语各类人才。
(一)“彝语文+”专业的开创性设置
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从凉山教育的文化生态实际出发,于1992年开始实行“彝语文+”滚动式招收数理化专业学生,为凉山彝区培养急缺的中小学彝汉双语理科教师。2003年起,紧紧围绕“学科融合,注重应用,多语并举”的办学思路和“以彝语言为载体,根据稳定、改造、交叉、提升的原则,稳固师范教育,拓展民族文化、基层管理、应用科技等跨学科教育”的内涵定位,在课程设置上强化彝语文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师范技能实训和彝族文化实践,逐步实现了彝学学科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发展。2008年后,彝语言文化学院在巩固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寻求新的专业增长极:彝汉双语本科教育从单一的语言文学专业向“彝语文+”多专业方向发展;彝汉双语专科教育则从仅有的二类模式彝语言文学、数学专业创造性地向一、二类模式的彝汉英语、彝汉生物、彝汉物理、彝汉化学等多专业方向拓展。
如今的西昌学院彝学院专业建设从建院(系)之初单一的彝语文专科专业,发展成为“滚动式”小批量多学科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行政管理(彝加)、数学与应用数学(彝加)、水利水电(彝加)、动物医学(彝加)、农学(彝加)、财务管理(彝加)、生物教育(彝加)、化学教育(彝加)、英语(彝加)、旅游管理(彝加)、计算机技术(彝加)、土木工程(彝加)、烟草(彝加)本科专业;园林技术(一类模式)、数学教育(一类模式)、语文教育(一类模式)、学前教育(二类模式)、园林技术(二类模式)专科专业,涵盖了文、理、管、工、农5个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为核心的双语专业方向群。
(二)双语师资的合理性搭配
彝学院现有专职教职员工34人,从职称结构看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16人,助教10人。从年龄结构看,50岁—59岁6人,40岁—49岁3人,35岁—39岁9人,35岁以下16人。从教师的学历层次看,博士(含在读博士)5人,硕士研究生26人,大学本科3人。
(三)特色专业的创新性建设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是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的国家级特色专业。该专业2007年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被评为四川省特色专业,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1年被列为四川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为了打造该专业,彝语言文化学院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努力:
1.该专业开设了“彝族古代文学”“现当代彝文文选”“现代彝语”“彝族文学概论”“彝族民间文学”“彝汉双语写作与实践”“彝英语言对比研究”“彝族传统文化”“彝族宗教概论”等特色课程,一方面推动了彝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特色课程的学习,更了解凉山本土的生态文化环境,更好地服务地方。
2.为了培养出合格的彝汉双语人才,彝语言文化学院还建有虚拟仿真实验室1个、语言实验室1个、同声传译室1个、特色文献资源库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鼓励教师进行双语教学创新和科研。
3.积极推动特色双语自编教材的建设,从2010年陆续推出《现代彝语》《彝英会话实训教程》《彝英语音比较研究》《实用彝语》《汉彝翻译理论与实践》等高质量自编双语教材。
努力打造线上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建设,现已建设有“彝族民间文学概论”省级线下课程,“现代彝语”“彝族古代文学”等混合式课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院实现了全院所有课程的网络教学,极大推进了学院特色课程的网络化、信息化发展。
(四)高等教育的职业性发展
教育的职业性指“教育为学生的职业作预备,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合适的人才,为国家和家庭培养出良好的公民与家庭成员”[5]。彝族高等教育的职业性主要指学生合格毕业前的各类指导,还包括为毕业后求职、工作、创业所做的各类学习指导。为适应社会发展对彝语言文学人才的需求,彝学院大力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如用“现代彝语”“基础彝语”“彝语会话实践”“普通话”“大学语文”等课程保证学生掌握双语的同时,每个专业都增设了“申论”“公务员基础知识”“行政能力倾向测验”“面试技巧”“彝族传统文化”“说课评课”“教师语言艺术”等课程建立既适合时代发展和培养创新应用人才的要求,又具有民族语言文学特色的课程体系。另外,学院专门设置“创新创业指导办公室”,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实施,以及为后期项目孵化进行技术指导。
三、凉山高校彝汉双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双语教育建设资金仍然不足
长期以来,凉山高校彝汉双语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彝学院充分利用中央财政和省教育厅、西昌学院的拨款建设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彝汉)专业,但仍然低于省内其他高校的专业建设资金投入,造成学院基础设施(主要是学生宿舍)、教学设备无法及时更新,不能真正在每一门课程中落实现代化教育手段,多媒体教室供不应求、维护更新跟不上的现象频频出现,影响高校双语教育的发展。
(二)“彝语文+”专业师资引进困难
尽管彝学院开设了多个专业方向的课程,并能及时根据彝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调整相关方向和专业课程,但专业双语师资队伍建设仍然面临很大困难,主要表现为“彝语文+”专业的不断拓展与现有师资队伍学缘专业结构相对单一之间的矛盾冲突。
彝学院现有教师学缘结构相对单一,毕业于民族院校(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有23人,约为全体教师的67.6%,教师毕业专业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含彝语言文学专业)的有15人,占比约为44.1%。
其次,由于客观条件和西昌学院人才引进的专业规划,彝学院难以在“彝语文+”专业方向上引进相关人才,因此近几年人才引进工作受到极大的影响。此外,院内一线教师缺少出国访学或到国内外高层次大学的交流机会,视野与教学手段受到局限。
(三)双语优势在就业中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由于民族之间语言文化的差异、学校办学条件和专业设置的影响,彝族大学生在计算机、外语等方面与汉族学生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极大制约了彝族学生的就业。彝语言文化学院的强项学科,如彝语、彝汉翻译等,除了教师、翻译等岗位之外,针对性的岗位设置较少,并逐渐出现了学历升级的需求。因此,彝族大学生要与其他专业的州内外汉族学生一起竞争有限的职位,就业压力大。
针对这种状况,在彝学院2014级毕业生与2015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行政管理(彝汉)专业的176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在“你喜欢上彝语课吗?为什么?”这一半开发性问题上,135人选择了“愿意”,占比76.7%,原因有:强化民族认同、有利于彝族文化传承、作为彝族的本分、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等,其中82人認为应加强彝语学习,增加课时。从以上调查学生的主观意愿来看,绝大多数学生愿意学习母语,接受母语教育,了解彝族传统文化。但进一步调查后发现,这些选择愿意学习彝语,并希望增加课时的同学上彝语课时并不如预期般认真努力,考试成绩也不理想。到了大三,学生主要把精力放在考试科目上,如《行测》和《申论》,甚至有同学在“彝汉翻译理论”等专业双语课程上课时间段看公考书籍,理想与现实相悖。
四、余思
随着凉山彝区与外界交流与接触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人重视高校彝汉双语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方面,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高校彝汉双语教育中。另一方面,希望能在招聘双语教师、出版自编教材方面给予政策性支持,以便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文理彝汉双语师资队伍。幸运的是,社会精英和彝族教育者也看到了目前的问题:如果学生在学校掌握的双语能力在就业中未得到重视,就必将挫伤学生学习和学院办学的积极性。从2016年开始,彝族学者陆续开始向凉山州州委州政府反映该情况,并极力主张在凉山彝区公务员和教师公招中加入彝语考试。多方不懈努力迎来了凉山州政府2018年第4号文件,明确规定要健全双语教育毕业生就业机制。10个彝族聚居县在乡镇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时,必须加试彝语文。州级和安宁河流域5县1市根据考录、招聘职(岗)位需求,加试彝语文,考分按比例折算进入笔试成绩。考生根据实际,可自主选择是否加试彝语文。
学者指出:“中国各少数民族的优秀人才不仅应当在本族自治地方担任党政干部,还应当被选送到沿海和中部地区各省市任职,要在少数民族当中培养出有魄力、有眼光、有能力的新一代政治领导人,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中能够看到各少数民族的身影。唯有出现这样的局面,各民族在自信心、话语权和决策参与权等方面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平等。这一人才培养工作只能落实在少数民族教育事业上。”[6]凉山高校彝汉双语教育的发展不仅是民族教育的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传承传播彝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学校文化传承功能的具体体现,关联着新时代凉山彝族现代生活的融入程度,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邓先瑞.试论文化生态及其研究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
[3]魏美仙.文化生态: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一个视角[J].学术探索,2002(4).
[4]“彝语言文化学院国家级特色专业情况简介[EB/OL]. https: //www. xcc. edu. cn/yyywhxy/365605/365609/4663 17/index.html
[5]石中英.人文世界、人文知识与人文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6).
[6]马戎.从现代化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双语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3).
本论文为四川省社科联项目“凉山彝族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西昌学院教改项目“教育生态视野下民族地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文化自觉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