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
摘 要: 中国当代诗歌,呈现为一种正在进行的流动的历史形态。在七十多年的流变过程中,每一次诗歌观念的嬗变和诗潮的涌动,都会催生出一批新的诗人和优秀的诗歌作品,也会沉淀出经典的诗歌文本和沉潜出历久弥新的卓越诗人,这些都为当代诗学建构提供了丰富、鲜活的资源。在中国几千年诗教传统的大背景下,当代诗歌与当代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以审美为主导的当代诗歌教育功能辨析,以及诗与教育的和解,当代诗教的自我转向,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 诗教功能 当代辨析 自我转向
中国的诗教传统历史悠久,诗教传统是裹挟着古代诗教的“载道”与诗歌的发轫伴生形成的。我们探究诗歌的成立应该建立一种历史维度的视角,历史上的诗歌萌蘖恰恰是以教育的目的为开端的。关于诗歌的教育功能,丘科夫斯基说:“教育者应该利用年幼的孩子们在生活中的这一‘诗的阶段。不要忘记,在这个阶段,诗歌作用于儿童的思考和感情,成为强有力的一种教育的手段。不用赘言,诗歌能帮助孩子感知周围的世界,有效地促进孩子语言的形成。”①(174)当代的诗歌教育是一种技艺的传承,是传授和启蒙诗歌这种技艺的途径,它对于加深学习者的理解和开发学习者的想象力及开启性灵大有裨益。中国的诗教传统古已有之,源远流长,教授诗歌,一方面传递着古老而常新的诗艺,另一方面传递着共同体和个体的经验。诗歌所提供的正确经验模式(古代)或新的经验方式(现代),正是人性完善或自由的示范性体现。诗歌促使个体努力摆脱自身所受的偶然性的限制,成为一位卓越的人或者一位自由的人,这正是儿童诗的旨归所在。
一、审美主导:诗教功能的当代辨析
新诗自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一直与政治紧密关联。新文学之初原是以反对“载道”为主要目的之一的,但是又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承担起思想启蒙的任务,陷入另外一种“载道”,即一方面决绝地与封建传统思想断裂,另一方面参与到诉求建立一个西方模式的现代民族国家的进程之中。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的近三十年间,新文学被纳入意识形态之中成为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和要求的:“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革命文艺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②(823)因此,新文学史上大量与政治形势紧密联系的新诗构成了文学史文本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先后成为文学教育的主要素材,在1949年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一时期的中国大陆地区,延续在延安时期实施的文艺政策并逐渐强化。因此,当代新诗包括当代大陆儿童诗一直参与中国当代政治史的进程之中。
著名评论家谢冕在回首中国新诗百年历史经验时发现,在多方因素的促使下,在特殊的环境中,功利性的考虑占着有利的位置。“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1978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第一版),这部大纲被称为继1963年对“大跃进”时期的语文教育大调整之后的又一次“拨乱反正”。但是,这部大纲在语文教材的内容和编排上,仍将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④(438)之后各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内容的要求在表述上有所变化,但新诗篇目却变化甚微。1990年语文教学大纲的新诗篇目再次减少,只有毛泽东、陈毅、贺敬之、臧克家、艾青的九首现代作品。1991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颁布了《中小学语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文学教育和新诗教育在一定时期内继续保持“低”的姿态。《纲要》主要着眼于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的教育。④(438)自改革开放以来,儿童诗创作和儿童诗教育与此前相比较,最大的变化是逐渐回归儿童生命本位和诗学本体,审美重新受到重视,儿童诗的多元性功能得到广泛的认可。儿童诗的功能是多元性和丰富性的,除了审美功能之外,还有教育、娱乐和认知、语言等功能。这是儿童诗区别于成人诗的特点之一。
中国的诗教传统已有几千年,但历久弥新,教化是对心灵的培育,按心灵的内在本性提高心灵品质。这一传统,在不同的时代和历史发展时期,发挥着不同的旨归和作用。在汉语新诗日渐边缘的时期,诗教传统的作用发生了新变,诗教“载道”中的“载”的形式愈发多元和现代。
二、诗与教育的和解:当代诗教的自我转向
“诗教”的古典含义是通过诗歌的讲授和传播进行教化,使某种教育理念整体通过诗歌逐渐地融入受教育者的心灵之中。古典诗教看重经验的共通性或共同体经验,现代诗歌更注重经验的不可通约或纯个体性的部分。诗与政治之间关联的古今变迁端系于此。古诗对于塑造成政治共同体有重要意义,“兴于诗”就是这种政治性的兴发,现代诗与现代民主政体相关。诗歌和教育都是历史性的存在,它们各自的形态在不同民族的不同时代中经过了深刻的变化,因此考察诗歌和教育之间的历史性关联是必要的。
在古代,作诗和诗教是“载道”的政治活动,它规定了一个民族共同体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边界,诗教作为对一个民族中的成员的情感伦理教化,直接培养民族共同体的集体意识,使他们凝聚为一个整体,也使他们的情感被导正。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美德教育的初始正是诉诸诗的兴发之力。到了近代,特别是清朝末期,诗教的“载道”对象发生了变异,启蒙下一代的特征尤明显。可以说,古代时期的“载道”的对象是全民性的,不只是儿童,近代的诗教启蒙对象直指少年儿童。到了新诗发轫的五四时期,诗教的“载道”本质被周作人、鲁迅等人扬弃,诗教的对象更具体而微,“无意思的意思”的诗教理念彻底颠覆了“载道”的既往,归旨于儿童的性灵本身,给诗教传统带来了新的气象。诗教传统传承到了现代,现代诗的私人化性质在一定程度上疏远了诗与政治的关系,但就新诗的内容来看,诗所关注的现代世界的经验融入了政治的微观。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战争风云使诗教复归于“载道”传统,以夯实民族共同体,詩教的对象成为借诗教儿童而实质上全民受教。进入当代,诗教的审美指向性和自由性灵的生发,正在成为当下的诗教主导。“绿色”的健康诗教理念,正在形成。
中国的诗教强调诗歌对道德本身的直接承载,即文以载道。自现代以来,现代性带来的基本变化是社会的多元分化导致人的情感和认知方式的多样化,能够使你感动的诗歌未必能使我感动。当代大陆诗歌教育的旨归,应该是使学生读者理解当下世界中所发生的经验,理解人类和超越自我。诗歌教育不是使人故步自封的教育,而是给予学子主动进入世界的勇气和智慧,与同类交流,积极参与到健康的政治活动之中,与他者共同行动。诗歌教育的初衷,是使人们在公正和友爱的氛围下,共同生活得更美好。
新诗与教育均是现代性的产物。自由精神,是新诗汲取的现代性精华。诗与教育的当代纷争,其实是现代性自身分裂的表现。作为新诗的分支,一类载入语文课本充满“语文性”的当代大陆儿童诗是以教育性为宗旨的,以完善自我人格、增进文化知识、获得道德認同为旨归,在教育的价值坐标上,延伸出部分审美、娱乐、游戏、抚慰等功能。教育是统摄性质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一切文学手段都可以驱使、为我所用。同时,一首诗的写作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过程,这是一个具有个体主义特征的、在写作内部完成的自我教育。当中国从事教育的人们都意识到,新诗绝非无教养的任性妄为之物时,一种新的、更健全的诗歌教育才有可能展开。事实上,新诗教育是一种开放度极高的自由教育,它呈现全新的可能性经验培育学生的心智和灵魂。
当代诗教的主要对象,除了少年儿童外就是青年群体。为满足新时代青年群体对于“诗美”的追求与体悟,通过解读具有代表性的诗人、诗作,培养青年学生阅读、分析和鉴赏中国新诗的能力和兴趣,增强青年学生对于美的发现力和感悟力,陶冶情操,传承经典,最终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当前,部分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立足于通识教育的目标要求与中国新诗赏析内容的衔接,课程以中国百年新诗中的部分诗歌典型类型和代表诗人为切入点,将文本的审美诵读、解读与诗潮、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及作家特性相结合,为传统诗教精神的传承和当代转型与新诗教的开展积极地探索和努力。鉴于中国新诗类课程所具有的音乐和语言感受力的要求,课程讲授立足于立体诗歌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文学课程讲授的平面化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声、光、电、化所提供的便利条件,进行立体的诗歌讲授和欣赏。采用课内外活动与写作实践相结合的新诗教方法,针对大学生群体的诗歌写作热潮,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与写作互动和教学。开展课外活动。诗教考核结合课堂提问、作品赏析练习、朗诵、创作作品等形式,注重实践考核效果。在实践层面,构筑诗歌教育的全新视野,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外活动和写作实践为两翼,即以课程建设为中心,辅以诗歌活动、写作实践。著名诗人直接走进课堂,与学生交流,从课上延伸至课下,双向互动,立体融入,打破传统教学常规。根据“一体两翼”的新诗教理念制订教学计划、教学讲义,完善教学方案,这是对传统诗歌教学模式的突破和创新。在理论层面,采用诗学、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种理论视角,既重理论阐释,又重实证与数据分析,构建当代诗教的理论框架。课后总结教学经验,制订科学的量化标准,科学分析诗歌教育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效果,调整教学实践方式。通过完整的诗歌教育过程,达到“外——内——外”的教学目的,即从诗歌这一外部事物的滋养出发,进入青年学生的心灵内部,最终输出为对人生信念、理想、审美情趣的构建和对工作中实践能力的增强,真正完成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使命,这是新诗教最终的目标。
新诗在中国当代诗人们的创作实践中,变得愈发清晰、成熟、自觉。一方面,诗人们始终将新诗作为面向新经验的探索、开放和准备,另一方面,诗人们努力返回传统,从中学习对历史文化和人性的洞察。从二十一世纪初开始,新诗就在进一步弥合和沟通,儿童诗正是这一探索尝试的最佳“先行者”。当代诗新的诗教理念,是在文明形式与元初生命力、古典与现代之间的平衡。毫无疑问,中国古诗中的杰出作品仍然是我们教养的基本源泉,是不可替代的。正如新诗中的杰作是不可替代的那样,两种经验方式和诗歌形态对于新的诗教来说同样重要。无论当代的诗教是通过想象力和观察力进行的自由教育,还是一种追求灵性和审美性的自我教育,诗与教育的进一步和解都是一种福音。这种和解意味着诗开始逐渐确立标准和法度,赋予“教化”更新的内涵和定位。对于当代诗歌的传播和接受来讲,诗教的当代性教化或者说“育化”必不可少。
注释:
①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A].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③谢冕.回望百年——论中国新诗的历史经验[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④何慧君,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本论文是贵州财经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自筹经费项目《通识教育背景下的诗歌教学课程研究》(编号2018 JGZZC07)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