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英俊,郭兆霞
(太原理工大学 体育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2020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2020年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技术调整结果的通知》,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9年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项目调整有关事项的通知》,各地和有关高校要坚持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利于竞赛、动态调整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合理规划,向足球等国家重点发展项目、校园普及性较强和增强体质效果较好的项目进行调整。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是我国培养优秀竞技运动员的重要平台,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竞技体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满意度是运动队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组成之一的高水平足球运动队,提高其队员的训练满意度对加强整个队伍建设是至关重要的。要想大力发展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就必须找出影响队员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并基于此对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这样可以为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的建设、科学的管理和训练提供依据及指导,从而促进高水平运动队的健康发展。
本研究是从2019—2020年阿迪达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男子大学超级联赛的24强队伍中抽取北京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南大学等24所普通高校的330名高水平足球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330份,回收问卷325份,其中有效问卷31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5%(见表1)。
表1 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基本情况统计
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需要,首先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以“足球运动员”“学习满意度”“训练满意度”为关键词查阅相关文献;其次参考借鉴苏荣海等编制的《高校运动员训练满意度量表》[1],该量表信度指标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主要分为高校运动员个体情况、教练因素、训练状况、后勤条件四个维度,可以作为评估高校运动员训练满意度水平的测量工具;最后对相关文献及《高校运动员训练满意度量表》的内容进行收集、分析和整理,为问卷的编制及本文的撰写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与创新启发。
2.问卷调查法。(1)问卷的编制。根据《高校运动员训练满意度量表》的编制内容及相关文献资料,设计出调查问卷,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为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运动级别、学校及运动年限等;第二部分由二十个因子组成,分别为对所学专业、学校的学习制度和要求、自己的学习表现、自己的学习成绩、专业教师能力水平、主教练、教练团队、运动队的训练计划以及安排、运动队的训练场馆、运动队的训练及恢复器材设施、运动损伤的康复保障、运动队的管理、训练和比赛补贴、参加的赛事供给、自己的比赛成绩、学校给予的奖励、餐饮状况、住宿状况、学校领队重视运动队的程度的满意度以及对自己的综合评价。问卷采用Likert五点量表从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五方面分别记为5、4、3、2、1分进行统计。
(2)问卷的信度检验。信度即可靠性,是指测验工具进行测量后所得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可以确保其可靠性和稳定性,此次问卷的信度用克隆巴赫α系数来检验。当α系数≥0.9 时,表示问卷的信度非常好;0.8≤α≤0.9 时,表示问卷的信度高;0.7≤α≤0.8 时,表示问卷的信度较好,可以接受[2]。问卷信度检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克隆巴赫α系数为0.955,说明问卷的信度非常好,可靠性较高。
表2 可靠性统计表
(3)问卷的效度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结构效度测量方法。为保证问卷的效度,此次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来检验问卷的效度,即采用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KMO值为0.922,卡方值为5102.231,且显著性概率(Sig <0.001)为高度显著,表明各变量间存在相关关系且相关性强,适合使用因子分析法。
表3 KMO和巴特利特检验
(4)总方差解释统计表分析。用SPSS 22.0对调查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可得总方差解释统计表(见表4)。由表4可知,将公因子数量固定为5时,累计百分比为76.724%,大于50%,表明这五个因子对整体的解释度能达到76.724%,即通过分析所得的五个维度能够比较好地代表整个数据。
表4 总方差解释统计表
(5)维度构建。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将普通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学习训练满意度量表的20道题分成了五个维度(见表5)。由表5可知,第一个因子包括八个方面,分别为训练和比赛补贴、学校给予的奖励、餐饮状况、住宿状况、参加的赛事供给、运动队的训练计划以及安排、比赛成绩、学校领队重视运动队的程度。根据调查内容,将其概括为运动队训练安排、保障及比赛待遇满意度。第二个因子包括四个方面:教练团队、主教练、专业教师能力水平、运动队的管理,将其表述为师资执教能力满意度。第三个因子包括三个方面:学习表现、学校的学习制度和要求、学习成绩,将其表述为运动员自我学习满意度。第四个因子包括三个方面:运动队的训练及恢复器材设施、运动损伤的康复保障、运动队的训练场馆,将其概括为运动队的训练条件及损伤康复满意度。第五个因子包括两个方面:您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对自己的综合评价,将其表述为运动员自评。
表5 旋转后成分矩阵统计表
3.数据统计法。运用EXCEL表格软件对回收的312份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并采用SPSS 22.0对汇总整理的问卷数据进行信效度、可靠性及探索性因子分析,随后对学习训练满意度量表进行维度构建,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公因子进行描述分析。
运用单因素方差对不同年龄段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学习训练满意度的五个维度进行分析,其均值得分及F检验统计如表6所示。
表6 不同年龄段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学习训练满意度均值得分及F检验统计
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在运动员自我学习、运动员自评的满意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运动队训练安排和保障及比赛待遇、师资执教能力、运动队的训练条件及损伤康复满意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年龄影响他们在运动队训练安排和保障及比赛待遇、师资执教能力、运动队的训练条件及损伤康复三方面的满意度。其中,在师资执教能力满意度方面,无论是哪个年龄阶段的运动员,满意度均高于其他维度。处于运动训练主导地位的教练员在技术指导、训练安排,生活关怀、事业指引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目前各项目运动队已开始逐步重视教练员的业务指导能力,重视教练员的选拔和教练组团队的合作能力[4]。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来源可从选拔和培养具有教练员潜质的教师,引进具有敬业精神、创新精神且德才兼备、业务素质好的教练员,选拔聘用相关高水平足球教练员等方面考虑[5]。由于足球教练独特的专业性与严谨性,且能时刻抓住足球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使运动员能够在合适的环境中进行训练,从而提高其技术水平,因此高校足球运动员对足球师资方面的满意度较高,基本呈现出认可状态。18—23岁的足球运动员对自我学习的满意度最低,目前高校足球运动员的主力都为本科生,研究生占很小的比例。运动员每天除进行训练之外,还需学习自己的专业课程。但是由于训练时间较长,造成运动员学习的时间很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运动员对自我学习的满意度。24岁及以上的足球运动员对运动队的训练条件及损伤康复的满意度最低,其中一大部分为研究生运动员,其训练时间较长,大多数人有伤病,如果遇到突发状况没有进行及时治疗,将会造成不可预想的后果。
运用单因素方差对不同运动级别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学习训练满意度的五个维度进行分析,其均值得分及F检验统计如表7所示。
表7 不同运动级别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学习训练满意度均值得分及F检验统计
结果表明,不同运动级别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在师资执教能力、运动员自我学习、运动队的训练条件及损伤康复满意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运动队训练安排和保障及比赛待遇、运动员自评满意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运动级别影响运动队训练安排和保障及比赛待遇、运动员自评满意度。整体来看,国家一级足球运动员对整体满意度都高于国家二级运动员(此次调查中只有一名国家健将级运动员,暂不考虑)。
其中,国家一级足球运动员对师资执教能力的满意度最高(4.47),对自我学习的满意度最低(4.02);国家二级足球运动员也对师资执教能力满意度最高(4.38),对自我学习的满意度最低(3.82),说明足球师资能力在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发展中占据了重要作用。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成绩提升空间较大,师资执教的好坏及运动员对自己有良好的认知有利于其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从而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运用单因素方差对不同运动年限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学习训练满意度的五个维度进行分析,其均值得分及F检验统计如表8所示。
表8 不同运动年限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学习训练满意度均值得分及F检验统计
结果表明,不同运动年限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在运动队训练安排和保障及比赛待遇、师资执教能力、运动队的训练条件及损伤康复满意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运动员自我学习、运动员自评满意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运动年限影响运动员自我学习和运动员自评满意度两个方面。整体来说,运动年限在10年及以上的运动员满意度均高于3—4年、5—9年运动员的满意度;其中三个年龄段的足球运动员相对来说都对师资执教能力的满意度最高,教练员在训练比赛中起决定性作用,其执教能力水平更是促使足球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也是确保运动员获得和保持高训练动机和训练满意感的动力源[6]。另外,三个年龄段的足球运动员对自我学习的满意度最低,教育部和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目标是将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成为合格大学生的同时,又能使其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国际、国内各种体育比赛,提高其专业能力。作为高校运动员之一的高水平足球运动员,进入大学的主要目的是以学业为主,但是由于不仅要参加各种各级足球比赛,而且还要在比赛的同时学习专业文化,往往会出现有些运动员不能同时兼顾,因此出现了三个年龄段的足球运动员对自我学习满意度低的现象。
运用单因素方差对不同地区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学习训练满意度的五个维度进行分析,其均值得分及F检验统计如表9所示。
表9 不同地区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学习训练满意度均值得分及F检验统计
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在运动员自我学习方面满意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运动队训练安排和保障及比赛待遇、师资执教能力、运动队的训练条件及损伤康复、运动员自评满意度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高水平足球运动员所处地区影响运动队训练安排和保障及比赛待遇、师资执教能力、运动队的训练条件及损伤康复、运动员自评满意度四个方面。从均值来看,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学习训练满意度的不同维度中,普遍存在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的现象。目前,东部沿海城市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开放的社会环境、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产业也随之飞速发展[7],加之东部地区政府对体育的投入力度逐渐增多,各学校对体育的投入也相对增多,促进了学校体育的发展。因此,东部地区的足球运动员对不同维度的满意度也较高。西部地区受地方财政约束、经济发展落后、教育基础参差不齐等影响,使得体育发展不均衡[8]。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在不同维度上满意度低的现象,同时也是造成西部地区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对运动队训练安排和保障及比赛待遇的满意度最低的原因。
1.采用探索性因子法得出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学习训练满意度包括五个方面,分别为运动队训练安排和保障及比赛待遇满意度、足球师资执教能力满意度、运动员自我学习满意度、运动队的训练条件及损伤康复满意度、运动员自评满意度。
2.不同年龄段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在运动员自我学习、运动员自评的满意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运动队训练安排和保障及比赛待遇、师资执教能力、运动队的训练条件及损伤康复满意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
3.不同运动级别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在师资执教能力、运动员自我学习、运动队的训练条件及损伤康复满意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运动队训练安排和保障及比赛待遇、运动员自评满意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
4.不同运动年限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在运动队训练安排和保障及比赛待遇、师资执教能力、运动队的训练条件及损伤康复满意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运动员自我学习、运动员自评满意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
5.不同地区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在运动员自我学习满意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运动队训练安排和保障及比赛待遇、师资执教能力、运动队的训练条件及损伤康复、运动员自评满意度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
1.合理调控运动队训练安排,加强比赛待遇。高校应该正确处理好相关部门与足球运动员所在学院的关系,制定合理的餐饮计划,尽量做到高水平足球运动队有独立的餐饮窗口,做到合理膳食,提高运动员的基本训练保障,从而保障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高质量饮食水平。另外,各运动队应该制定严格的作息制度,使运动员能够充分休息,保障足球运动员在训练比赛过程中不会因为身体劳累影响训练状态和比赛成绩。在经费来源及比赛待遇方面,除了体育局和教育局的专项拨款之外,还应努力得到社会和家长的支持、企业的赞助等,争取根据实际情况为高水平足球运动员提供更好的待遇。
2.加强足球师资执教能力建设,提高教学水平。足球师资的教学水平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足球师资招聘应从多方面考虑,不仅要考虑教练员的足球训练、竞赛组织指挥力,而且还要考虑教练员是否熟悉并能掌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培养中的一般教育规律,真正从源头提高高校足球教师和教练的专业知识和教学实践,从而利于足球教师(教练)发挥自己的所长。另外,高校应定期组织足球教练员参加培训,帮助其尽快寻找差距并及时改正。通过学习先进的训练方法,督促足球教师(教练)做到授课多样化、带队灵活化,运用更多先进的足球教学知识激发运动员参加训练与比赛的兴趣,提高足球运动员对足球教师(教练)的满意度,最终促进运动员自身的全面发展。
3.引导运动员合理自评,提高运动员自我学习满意度。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对自己所学专业、足球技能等须做出合理的自我评价。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如果做不到合理自评,就可能会在各方面压力下产生焦虑,进而影响到自身的长远发展。因此,在每次训练与比赛之前,高校足球教师(教练)应主动针对每个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特点给予一定的安抚和调试,使其能够正确认识训练、比赛、个人及团队的表现,从而帮助其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与评价,最终树立良好的心态以面对今后的训练和比赛。因此,高校教师应引导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合理自评,同时也应该不断完善自身的足球特长,有效地发挥足球特长优势,合理地对自己学习、训练与比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4.改善训练条件,提高运动员专项能力。训练条件不足是影响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发展的外在环境因素,必须受到重视。因此,各高校应尽量做到克服训练中气候不稳定、设施条件不完善等困难,根据实际情况为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创造更好的训练条件。此外还应该为运动员提供参加比赛的机会,让运动员在比赛中不断积累经验,做到训练与比赛相互融合,提高其对训练条件的满意度,进而加强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专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