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云 陈武进 陈妹钦
癌痛为癌症常见并发症,不但会导致患者身心痛苦加重,使得其生存质量明显下降,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导致其产生抑郁、悲观甚至绝望等负面情绪,影响患者的生存信心,对临床治疗效果也会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1-2]。现代医学针对癌痛治疗方式包括阻断疼痛传导途径、镇痛药物治疗及局部治疗等,主要通过麻醉神经而取得止痛效果[3-4]。中医认为邪毒内蓄为癌痛主要诱因,长期气滞血瘀,脉络不通,不通则痛,临床应以理气活血、解毒消肿等为治疗原则[5-6]。癌痛贴膏处方源自《外科证治全生集》(由清代名医王洪绪所著)中阳和汤,具有止痛温通、热清散寒及祛邪充正等功效,对于缓解癌症患者疼痛感有重要价值。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9月-2020年6月接受治疗的寒凝血瘀型癌痛患者74例,通过分组对照的方式对比和分析患者应用癌痛贴膏治疗的效果,汇总并报告如下。
以74例自2018年9月-2020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寒凝血瘀型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细胞学检查或者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癌症;(2)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确定中医辨证为寒凝血瘀型癌痛;(3)预计患者生存时间≥3个月;(4)患者表达能力无异常;(5)治疗前1个月内未接受双磷酸盐等特殊抗肿瘤治疗;(6)卡氏功能状态评分量表(KPS)评分不低于60分,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高于6分。排除标准:(1)接受抗凝药物治疗;(2)疼痛部位存在皮肤破溃或者感染;(3)有酗酒史或者药物滥用史;(4)存在智力、听力或者沟通障碍而无法对自身疼痛强度做出准确判断或者叙述;(5)由于其他原因引发的疼痛。通过系统随机化法实施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纳入患者37例。观察组男及女分别20、17例,年龄34~86岁,平均(56.46±5.19)岁,疾病类型如下:乳腺癌6例,胃癌5例,肝癌4例,肺癌9例,结直肠癌4例,其他9例;对照组男及女分别21、16例,年龄31~82岁,平均(55.04±5.11)岁,疾病类型如下:乳腺癌5例,胃癌6例,肝癌4例,肺癌10例,结直肠癌3例,其他10例。两组疾病类型、年龄等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并获得通过。患者在对本次研究目的与风险知情的前提下自愿参与。
对照组应用吗啡缓释片(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01)缓解癌痛,初始用药剂量为30 g/次,2次/d,连用4周,依照患者实际疼痛度对吗啡缓释片用药剂量进行针对性调整,无法口服者可采用透皮给药或者肛门给药方式。若用药剂量达到150 mg/d仍无法取得理想的疼痛缓解效果则可采用肌肉吗啡注射治疗或者应用其他强效镇痛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癌痛贴膏治疗,处方组成包括熟地30 g,干姜炭9 g,蜜麻黄6 g,川乌9 g,急性子9 g,白花蛇舌草30 g,鹿角胶9 g,肉桂6 g,白芥子9 g,草乌15 g,半边莲30 g,没药15 g。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粉并混匀,然后将之装入瓶中密封保存。应用时取药粉适量并加入醋调制成糊状,在约3 cm×3 cm胶布上涂抹药糊1 g左右,然后依照患者病种及实际疼痛部位合理选择主穴及配穴,对局部皮肤进行清洁后将药膏涂抹于穴位上,然后应用胶布妥善固定,持续贴敷12 h,贴敷治疗1次/d,每个疗程持续1周,连续治疗4个疗程。
(1)对比治疗前后两组NRS评分及KPS评分,通过NR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度,无痛:0分;轻微疼痛:1~3分;有较为明显疼痛:4~6分;有强烈疼痛感:7~9分;有剧烈疼痛感:10分。通过KPS评分评估患者生存质量,总评分为100分,评分与生存质量呈正相关,即评分越高则患者生存质量越高。(2)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评估患者焦虑情绪及抑郁情况改善情况,其中,SAS以50分为分界值,SDS以53分为分界值,评分越高则焦虑或者抑郁情绪越严重。(3)统计治疗后两组头晕、嗜睡、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情况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治疗前两组NRS评分及KP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比,治疗后NRS评分明显降低,KPS评分明显升高,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观察组NRS评分更低,KPS评分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NRS评分及KPS评分比较 [分,(±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NRS评分及KPS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NRS KPS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观察组(n=37) 8.14±0.23 2.67±0.30 7.283 <0.05 63.11±2.04 75.34±1.76 7.149 <0.05对照组(n=37) 8.09±0.25 4.47±0.28 5.026 <0.05 63.14±2.02 69.30±1.73 6.982 <0.05 t值 0.875 4.209 1.023 5.315 P值 >0.05 <0.05 >0.05 <0.05
治疗前两组SAS评分及SD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比,治疗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 [分,(±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 [分,(±s)]
?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例(%)
癌痛对患者生存质量可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主要危害包括失眠、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等,可导致患者内分泌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加重其营养不良,导致其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病情严重者可引发呼吸衰竭[7-8]。因此,采取有效的癌痛控制措施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可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9]。
中医将癌痛归入“痛证”等范畴,与患者瘀血阻滞、经络不通、血失调等存在重要关联,正气亏虚、癌毒蕴结并导致经络阻塞、壅塞不通,随着病情迁延,气血亏虚日益严重,脏腑及经脉得不到濡养,不荣则痛[10-11]。
本次研究中所用癌痛贴膏成分包括熟地、干姜炭、蜜麻黄、川乌、急性子、白花蛇舌草、鹿角胶、肉桂、白芥子、草乌、半边莲、没药等。其中,熟地微温性甘,具有填髓益精、滋阴补血等功效,在心肝失养及血虚等病症治疗中均可发挥作用;干姜炭可发挥止泻温脾、止血温经等作用;蜜麻黄中麻黄碱含量丰富,能够对循环中枢及呼吸系统等产生刺激作用,具有平喘、止咳、润肺及调节血压及消肿利水的效果;川乌毒性较强,可通行十二经,具有止痛温经及除湿祛风的功效;急性子消积、软坚、破血,除湿祛风及败毒抗癌效果均非常理想;白花蛇舌草能够止血凉血、止痛舒筋、散寒疏热、解毒清热,在临床上有着广泛应用;鹿角胶中药滋补佳品,主要成分包括鹿角、黄酒、豆油及冰糖等,能够养血益精、温补肝肾,在肝肾亏虚等病症中均有着广泛的应用;肉桂抗菌、镇痛、镇静、通经、降温等功效,可通血脉、除积冷、暖脾胃、补充元阳;白芥子可散结行气、化痰温肺;草乌具有温经止痛及除湿祛风的功效,在心腹冷痛、关节疼痛及风寒湿痹等病症治疗中应用均非常广泛;半边莲具有消肿利尿及解毒清热等功效,可促进机体血液循环,而且几乎无副作用;没药可止痛活血、生肌消肿、化瘀散血[12]。诸药联用有助于促进瘀血消散、经脉通畅,止痛效果理想,而且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联合吗啡治疗能够进一步加快疼痛缓解。
此次研究中,治疗后两组对比,观察组NRS评分更低,KPS评分更高,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癌痛贴膏具有止痛温经、化瘀活血等功效,为寒凝血瘀型癌痛患者提供癌痛贴膏治疗可使其疼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而且操作方便,应用安全性较高,联合吗啡治疗可取得更加确切的止痛效果,进而可减轻其焦虑或者抑郁情绪,对于提升其生存质量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