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婧 诸诣
在过去的近两年中,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博物馆与大多数行业一样,面临着多次中断和重启。此间既有当下即时即刻的应对,亦有对过去十年来博物馆趋势及转向的探讨,更关乎着于博物馆本体的根本性反思。诚如2021年博物馆日所提出的主题:“博物馆的未来: 恢复与重塑”(The Future of Museums: Recover and Reimagine),疫情给原本业内外已公认甚至笃信的博物馆的未来蒙上一层不确定性:在日趋恢复到博物馆常态的过程中,渗透着博物馆从业者、研究者、政府、文化艺术界、社会公众、相關产业和媒体等各方角力,而这一切终将重新塑造博物馆的形状。
一
对未来博物馆的重新想象有赖于业界的共同探讨,为此,上海博物馆于2020年7月15日,发起并主办“博物馆的力量—国际博物馆人云上对话”,这是疫情之后国内博物馆界举办的第一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线上论坛。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阿联酋、新加坡、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的十八家博物馆及文化机构的馆长、亚洲艺术部主任及策展人,1齐聚云端,借助网络及多媒体平台,对博物馆的现状和未来进行讨论,议题涉及:疫情之下博物馆何去何从?开放、财政、人员有哪些困境?展览、教育、研究会发生哪些转向?当线上活动成为主流,博物馆能否超越线上?博物馆如何以自身核心价值,再次证明其在人类历史社会中无可替代的作用?博物馆之间如何相互联结,彰显博物馆联盟的力量?
这些议题涉及到博物馆在疫情下所面临三个层面的困境:第一个层面是“应急”(mitigation),即如何在博物馆闭馆期间调整工作预案,继续为公众提供博物馆参与体验;第二个层面是“恢复”(recovery), 即如何在博物馆重新开放后满足公众对博物馆的期待,增加公众对博物馆的信心;第三个层面是“提升”(evolution),即博物馆在后疫情时代如何能够保持持续发展。2时至今日,我们都已经清晰地意识到,应急层面需要博物馆人在动态变化中寻求具体智慧;至于“恢复”和“提升”层面,关乎的则是博物馆本体的再想象。
在这一场云上对话中,全球博物馆人对博物馆未来的共同想象,就以下三点达成共识。
1.无论何时,博物馆首先是人类社会的慰藉和明灯。21世纪头20年,全球大多数博物馆的理念从以“藏品立本”转向“以观众为中心”,也有学者将这一转向称为“参与式博物馆”。3尽管博物馆在过去近两年中被迫关闭或限流,但其并未因此与观众分离,相反疫情让博物馆与观众更为紧密地维系在一起。因为博物馆的藏品及其背后的历史,从某种角度为我们提供了必须的确定性:从眼前讲,在疫情和困难面前,博物馆能给人以慰藉;从长远来说,博物馆为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一盏明灯。4作为当下社会中最有力量的机构之一,博物馆是一种连接,它让我们与千年之外的人对话,让我们在时空中穿梭停留,观赏手造之物,从中思考生命、疾病、死亡、爱与希望。5因此,如何建立藏品与公众在情感和智力上更深层次的连接,是未来博物馆的挑战。
2.未来的展览与研究更多转向内在。在过去数十年中,国际借展是博物馆间交流合作的重要方式,汇集全球各家馆藏的展览往往经多年精心策划,极具公众吸引力。然而疫情之下,借展的比率越大,博物馆的前景越不乐观。疫情迫使各博物馆对过去几十年来的馆际借展形态进行重新评估与考量,并促使博物馆探索新的展览方式:例如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约定同一个主题和展览时间,各馆利用自身馆藏来办展。6与此同时,多位与会博物馆人表示,对于研究人员而言,疫情以来,研究本馆藏品的工作量有增无减。短期之内以本馆收藏为资源的展览成为重点,而这不仅是资源问题,也与服务当地有关。7如2020年是大都会博物馆建馆150周年,特展“创造大都会:1870—2020”(Making the Met: 1870—2020)以250件各类重点藏,配合珍贵文献、数字展项、幕后故事等,讲述大都会博物馆成立以来的成就。该展览既是一部馆史,也是纽约如何融入全球文化的缩影。更多关注、深挖自身馆藏并服务当地,看似是近期疫情之下必须的功课,然而也是博物馆展览与研究的未来趋势,因为博物馆的生命线终究还是馆藏文物。
3.线上,并超越线上。疫情发生后,人们的行动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制约,博物馆不约而同将线上资源视为在疫情期间,保持博物馆力量和活力的手段,这无疑加速了博物馆数字化的探索。数字环境下,博物馆的传统属性会被颠覆吗?如何发展出有效的博物馆线上策略?根据2020年11月国际博物馆协会发布的《国际博协最新报告: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现状》显示:疫情以来,74.8%的博物馆增加了本馆的数字化内容及线上服务。报告将博物馆的数字服务分为线上展品、线上展览、直播活动、学习项目、播客、资讯和社教媒体等七项内容,其中社交媒体、直播活动、学习项目增幅最为显著。8这些线上服务不乏疫情前已深耕的项目,如大都会自几年前已开放的图像资源(Open Access)和虚拟展厅导览,以及此前博物馆现场演出(Met Live)的录像视频。不过,在这场云上对话中,博物馆人更赞同线上项目理应超越线上本身。相较于把线下活动照搬到网络上,或者单独考量网络受众,疫情之后的线上项目有必要寻求一种更为有机的新模式,作为博物馆本体的组成部分,反哺博物馆自身。类似的尝试有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推出的系列影片,其不仅从博物馆角度介绍文物艺术品,还邀请来自其他行业的特别嘉宾,如医生、僧人等,以全新的视角将历史与文物置于当下的日常经验中。
二
无独有偶,疫情以来上海博物馆近两年的展教工作,正是以国际博物馆人在对话中达成一致的三个方向展开。疫情之后首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展“宝历风物—黑石号出水文物珍品展”(2020年9月16日至2021年1月10日),因展教方面的一系列新探索荣膺“2020年度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展览之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
尽管主打的是新加坡亚洲国立博物馆借展的唐代沉船“黑石号”中的出水文物,但上海博物馆将“黑石号”出水的168件文物,与国内出土或传世的80件同类型文物进行了并置陈列。这其中包括了本馆收藏的5件铜镜以及29件陶瓷器,尤其是陶瓷器涵盖了长沙窑、越窑、邢窑三个唐代最具代表性的窑口。由于“黑石号”出水了一件带有宝历二年(826年)纪年的长沙窑碗,对于判断同船出水器物的年代提供了依据。因此,在参观这些以往位于常设展厅中的馆藏文物时,观众可以重新审视器物上可能具有的外来风格、或是深入了解对器物具体年代的判断方法。
通过“黑石号”出水与国内收藏的文物,唐代物质文明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切面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9世纪的亚洲图景也随着海船在阿拉伯、东南亚、广州、扬州等地的站站停留而尽收眼底,激起观者作为世界公民的使命与责任感。此外,上海历来是舟楫荟萃之地,作为全球最大的港口城市和贸易城市,从“黑石号”能够联想到的海船、繁荣贸易、中西汇融等关键词,似乎与上海这座城市有着天然的连接。
而博物馆的特展教育活动则由另一个方面入手,着力于将在展厅中才能感受到的那种宏大而壮烈的情感,转变为能在家庭中便可享受到的简单而温馨的亲子乐趣。无论是在线上可以下载的“黑石号宝船游戏图”,还是在博物馆社交媒体上可以观看的儿歌视频“唱出来的黑石号”,都为父母在家陪伴孩子、共同学习展览内容与历史信息提供了便利。当一个家庭能够借展览体验天伦之乐时,博物馆也拥有了更多愿意亲自来到博物馆参观、学习的潜在观众。
疫情期间,为了适应观众无法来到博物馆的窘境,上海博物馆除了提供语音导览、折页、讲座、工作坊、教育普及读本等常规特展教育活动,将目光更多转向了线上。线上的教育活动采用了分众化教育的理念,针对不同年龄观众进行有梯度的教育传播。面向学龄前儿童,引入馆校合作,推出了亲子工作坊教案;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引入游戏化教育,推出了“黑石号宝船游戏图”,以及儿歌“唱出来的黑石号”;面向16岁以上观众,引入新媒体,推出了13场由学术讲座内容构成的线上课程,以及邀请一流考古文博学者录制的“唐代沉船与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音频节目。
特展线上教育项目亦旨在挖掘“超越线上”的潜能,除上文提及的亲子内容之外,同时也覆盖社区与学校。上海博物馆就“宝历风物”展览与华山美术幼儿园展开合作,在梳理“黑石号”沉船及其所载货物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共同研发、合作完成针对学龄前儿童的亲子工作坊教案,并以开源的形式公布在网络上,帮助更多学校获取展览资源。同时以馆校合作的形式,在幼儿园内针对“黑石号”这个主题,举办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展览在博物馆之外获得延伸。
三
如果说“宝历风物”特展是上海博物馆在疫情后的初次试水,那么此后的展览和教育实践则是坚定地践行着后疫情时代博物馆的新形状—创造情感和智力上更深层的连接、在研究和展览上转向内在、深耕线上并超越线上。
上海博物馆最近举办的三个特展皆充分挖掘多年的馆藏研究,一方面呈现馆藏文物的最新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以全新的叙事对藏品进行重新阐释:亦小亦美的“丝理丹青:明清缂绣书画特展”(2021年5月21日至7月18日)以27 件(套)馆藏明清缂绣精品,辅以8幅书画,呈现缂丝、刺绣、书画相互交织的线索,讲述中国古代艺术与技艺融会的故事;积淀厚重的“万年长春—上海历代书画艺术特展”(2021年6月22日至12月5日)以上百件馆藏书画为主要呈现内容,时间跨度自三国起至现当代逾千余年,以学术视角系统梳理上海艺脉,从书画艺术中探寻海派文化之基因,堪称一次上海书画艺术考古;规模盛大的上海博物馆捐赠展系列特展,分为“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馆受赠青铜鼎特展”(2021年6月19日至7月18日)“高山景
行—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2021年9月28日至12月26日)“盛世芳华—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暂名,2022年春)三期,以数百件捐赠文物精品展现捐赠人的义举与大爱,探讨公立博物馆与捐赠人之间悠久的互动传统和深厚的情谊。
这些以本馆馆藏为主体的展览,除了向公众汇报新近馆藏研究成果—生成和展现新的知识和阐释,与公众在智力上构成新的连接之外,亦包含着博物馆“在地性”(locality)的观照,意在寻求与当地观众在情感上的共鸣。这不仅体现于具体展品的呈现,如在“丝理丹青”特展中,重点阐释出生于松江的缂丝大家朱克柔与活动于上海的顾绣大家韩希孟;也体现在整体策展思路和展览叙事中,如“万年长春”特展试图以历代书画艺术探寻上海这座城市在时空中的内涵与外延,而捐赠系列展则聚焦文物如何从一人一家的私人鉴赏空间进入公共领域,成为连接着每个个体并传承文明的公众记忆。
围绕这些特展的线上项目,同样秉持超越线上的原则,推出能够在线上和线下间进行双向勾连的内容和服务。“万年长春”特展设计线上版“书画艺术考访地图”,适配移动终端,以地图和时间轴作为索引,鼓励公众跟随展览的时空线索,走访上海书画史上的重要地点,在亲身丈量城市的过程中,重读展品和展览,理解在历史中变动不居的海派文化内涵。“丝理丹青”特展在原有线上语音导览之基础上,增设亲子版语音导览,以母女问答的形式将缂绣艺术相关知识点娓娓道来,既可作为观展前的预习,也可在展厅现场收听,满足亲子同游展览的诉求。此外,博物馆还陆续推出线上版“小艺堂”艺术教程,该系列基于博物馆线下工作坊,但在很大程度上又进行了调整,使之在家庭中更具备可操作性(材料可及),在学校中更具备推广性(对标课标),真正实现博物馆和社会的联动。
当社会对国际借展的超级大展已习以为常,当观众身处体验经济的浪潮中,当博物馆不断消解自身与其他文娱机构的界线时,疫情按下的暂停键,或多或少帮助我们反思博物馆的形状。尽管日后走向还有待更多探索,但本文提出的创造连接、转向内在、超越线上,或许将是未来博物馆的主题中应有之义。
顾婧 上海博物馆教育部馆员
诸诣 上海博物馆教育部馆员
“博物馆的力量—国际博物馆人云上对话”共有来自十八家文博机构的馆长及策展人参与,包括: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副馆长沈辰、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馆长陈威仁、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馆长裴基同、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馆长姚进庄、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副馆长富田淳、美国盖蒂信托基金合作项目特别顾问及大英博物馆前馆长尼尔·麦克格雷格、阿联酋卢浮宫阿布扎比馆长曼努埃尔·拉巴特、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主任马昌、美国汉庭顿图书馆、博物馆和植物园中国园园长卜向荣、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博物馆亚洲部主任柳杨、东京国立博物馆学艺部研究员市元垒、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亚洲部主任喻瑜、美国芝加哥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汪涛、美国大都会中国艺术部策展人陆鹏亮等。
[加拿大]沈辰. 新冠疫情下的博物馆:困境与对策 [J]. 东南文化,2021(2): 280
美国博物馆学者妮娜·西蒙(Nina Simon)在《参与式博物馆》(The Participatory Museum,2010)一书中正式提出“参与式博物馆”这一概念。
引自汪涛(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亚洲部主任)的发言,《博物馆的力量—国际博物馆人云上对话》(https://mp.weixin.qq.com/s/p3DzVEFLZs9lAef1QgZC2A)。
引自尼爾·麦克格雷格(美国盖蒂信托基金合作项目特别顾问及大英博物馆前馆长)的发言。
引自市元垒(东京国立博物馆学艺部研究员)的发言。
引自许杰(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的发言。
国际博协最新报告: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现状(ICOM Follow-up report: Museums, Museum professionals and COVID-19), 18页. https://icom.museum/wp-content/uploads/2020/11/FINAL-EN_Follow-up-survey.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