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玲,陶 芹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710032
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和肝癌,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健康,其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及放化疗[1-2]。世界癌症组织报道,50%~70%直肠癌病人的发病与饮食结构相关,高热量、高脂肪酸及高胆固醇饮食与直肠癌发病率上升有关[3]。研究报道,癌症病人饮食营养不足与不良预后具有相关性,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改善直肠癌病人营养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病人生活质量的提高[3]。受健康饮食知识水平及远期治疗依从性差的影响,如何对直肠癌病人出院后进行精准的家庭饮食护理指导,一直是临床工作中的难题[4]。而通过微信平台可以对病人进行精确的标准化管理,对病人的主要病情进行细化分类,对病人的随访资料进行有效储存,可对病人的资料进行分析,确定病人目前的基本状态及疾病进程,但应用微信平台对直肠癌病人的饮食状态及结构的长期跟踪报道较少,分析其对病人生存期的影响成果欠缺[5]。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应用微信平台对直肠癌病人进行家庭饮食护理指导,探讨其对病人生存期的影响。
1.1 对象 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直肠癌病人82例,并与病人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批准。纳入标准:符合直肠癌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6]直肠癌诊断;经病理学活检确诊者;行直肠癌根治术、放疗或化疗者;精神正常,可以进行交流者。排除标准:合并器质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或治疗者;合并肠梗阻者;预计生存周期小于2年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年龄、性别、分期、远端转移、体质指数(BMI)、治疗方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1.2 护理方法 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微信平台的家庭饮食指导。
1.2.1 实施准备 在本次活动实施前,由资深主任医师、护士长及营养师为有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技能培训及考核,共6次课程,每次持续4 h,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直肠癌的预防及治疗、饮食护理及后期随访等。培训结束后经考核成绩合格者具备参与本次研究的实施及监督等工作,同时本次研究活动需要由护士长进行全程指导。①建立“直肠癌之家”微信群及公众号,由1名护士专门负责编写并发送健康教育微信内容,微信管理小组对推送内容进行审核。②住院期间对病人进行健康饮食知识的宣教,指导并监督病人戒烟酒、合理饮食及进行日常康复锻炼等;所有病人进行门诊及电话随访,遇到问题及时反馈;为保证每例病人及其家属可以使用微信进行互动,对其进行微信使用技巧的培训。③利用“直肠癌之家”微信公众号,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健康的饮食习惯及生活计划;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个性化的家庭饮食指导。
1.2.2 家庭饮食指导 直肠癌是一种消耗比较大的疾病,一般病人的饮食需要注意适当补充优质蛋白,但要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通过提供膳食结构建议旨在实现每日30 kcal/kg(1 kcal=4.18 kJ)及每日蛋白质1.2 g/kg的能量摄入。直肠癌病人膳食应易于消化,食用容易吸收的小分子食物,营养师对病人每日食谱进行调整,给出具体建议。早餐:豆浆/脱脂牛奶300 mL+100 g鸡蛋羹;午餐:小米粥/营养米糊(大米+小白菜+食盐+胡萝卜丁),或泥鳅、黄鳝、白鳝、鲫鱼汤+主食(米饭或者容易消化的细糯面条);晚餐:以清淡为主,主要为营养粥。根据病人个人食物喜好和口味可做出相应调整。额外增加营养补充剂,如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等,可增强身体免疫力,改善体质。对于个体化膳食效果不明显病人可采用补充剂处方输注的方式进行补充。各种食物成分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2017年版)[7]进行核算。
1.3 随访及生存分析 本研究进行了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每周日对病人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主要包括病人的饮食结构及疾病进展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筛选与统计分析。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定性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KM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Cox回归分析进行两年生存及进展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病人膳食结构分析(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膳食结构分析
2.2 两组病人生存期分析 两组生存预后KM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及对照组2年生存率分别为75.61%和60.98%,平均生存期分别为21.221个月、15.326个月,经KM分析,研究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1.797,P<0.001),平均生存期高于对照组。见表3、图1。两组进展预后KM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及对照组2年未进展率分别为68.29%和53.66%,平均进展期分别为19.789个月及13.317个月,经KM分析,研究组进展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6.877,P=0.009),平均进展期高于对照组。见表4、图2。
表3 两组2年生存预后KM分析结果
图1 两组生存预后生存曲线图
表4 两组2年进展预后KM分析结果
图2 两组进展预后生存曲线图
2.3 Cox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
表5 Cox回归分析结果
直肠癌病人由于疾病、手术及治疗带来的应激反应,多数病人存在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下降等情况,不利于后期治疗及康复,同时增加并发症发生的风险[8-9]。营养摄入不足、术后营养代谢异常等因素是直肠癌病人常见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因此,通过饮食干预加强直肠癌病人营养状态对改善病人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0-11]。然而,直肠癌病人出院后饮食计划极易受到知识缺乏、饮食计划不合理及健康宣讲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12-13]。
基于微信平台的家庭饮食护理指导可以保证直肠癌病人每日营养需求。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蛋白总量、能量总量、脂肪总量、维生素总量、营养补充剂使用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本研究中营养师为病人制订饮食计划表,既符合生理要求,又能补充蛋白质和能量;同时依据病人个人食物喜好和口味随时做出相应调整,更贴近病人的喜好,不仅可以提高病人食欲,还可以增加病人主动参与性,提高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通过微信平台向病人降解直肠癌健康知识及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在病人出院后建立微信平台,能及时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与随访[14-15]。
基于微信平台的家庭饮食护理指导可以提升直肠癌病人生存率及生存周期,延缓直肠癌病人疾病进展期,改善病人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2年生存率为75.61%,平均生存周期为21.221个月,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2年未进展率为68.29%,平均进展期为19.789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报道,结直肠癌保护因素为摄入多维生素、微量元素与高纤维相结合[16-18]。近年来,抗氧化剂是直肠癌保护因素的研究热点,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等可以清除氧自由基,防治细胞过度氧化及损伤,保护细胞完整性[19-20]。有研究报道,高水平的β胡萝卜素(>8 940μg/d)摄入量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呈负相关;膳食纤维在肠道发酵后,产生保护性短链脂肪酸丁酸盐,干扰细胞的生长周期,分裂期消失,细胞周期停留在G0和G1;同时影响蛋白乙酰化的发生,导致细胞发生凋亡[21-23]。
基于微信平台的家庭饮食护理指导可以降低疾病死亡及进展风险。本研究单变量及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均显示,研究组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死亡及进展风险均低于对照组,可能与家庭饮食护理指导可以改善直肠癌病人营养状态相关。谢明亮等[24]报道,高预后营养指数(PNI)组直肠癌病人5年总生存率为89.20%,明显高于低PNI组的52.60%。王罡艳等[25]报道,总蛋白缺乏是结直肠癌病人较差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半乳糖代谢通路、脂肪酸代谢通路和色氨酸代谢通路的激活可以提高结直肠癌病人的生存率。
综上所述,基于微信平台的家庭饮食护理指导可以保证直肠癌病人每日的营养需求,提高病人生存率及生存周期,降低其死亡及进展风险,延缓直肠癌病人疾病进展期,改善病人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