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源自于生活,指导于生活。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课本中或者搜寻的教学案例以文字、视频、课堂情景剧的形式在课堂呈现,受场地和情景的限制,不能很好的将教学案例所传达的教学目标传递出来,同时教学中的案例虽来自于生活,但与笔者学生实际生活还有一定的差距,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本学科及课堂教学的学习兴趣。鉴于此,结合现阶段初中学生对网络信息化技术充满好奇的年龄特征,同时为了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打破课堂情景剧在教室表演的局限性,改变学生对于政治课“枯燥乏味”的评价认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加强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知情意行的深度影响,进行的研究。
关键词: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视频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2019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明确表明 “我们应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特别是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号召下,网络教学、线上教学应运而生,而新教学模式的出现就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思想政治课作为影响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学科,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中都有不可小觑的作用,信息化时代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对网络信息化有先天的敏锐性和好奇感,初中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独特新颖的事物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
实际教学中传统课堂情景教学有其必然的局限性。教师将课本中或者搜寻的教学案例以文字、视频的形成单纯的呈现给学生,或者由部分学生以课堂情景剧的形式在课堂呈现,受场地和情景的限制,不能很好的将教学案例所传达的教学目标传递出来,大大影响教学效率。
鉴于此,在初中学生道德与法治课授课中尝试使用“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打破课堂情景剧在教室表演的局限性,改变学生对于政治课“枯燥乏味”的评价认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加强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知情意行的深度影响,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二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手段单一[1]
自古语“教学相长”,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繁杂的教学任务下容易只注重教,忽视了学,教师习惯于“按部就班”来完成常态课,缺乏创新下的“新教学”,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手段传统、单一。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需要要学习有助于教学的新技术,比如微课录制,视频拍摄、剪辑,公众号平台的开设……,年轻教师容易接受,但年长教师相对比较薄弱,这就客观造就了我们更容易倾向于传统教学方式。
2.2 学生主体性不明显
在新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将课堂交于学生。当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在教学中都設置了相应的环节展示:如学生的情景表演,学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发言等贯穿于课堂教学中,但常规道德与法治课堂只是给学生抛一个问题或者话题,由学生在课堂讨论、展示,虽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但学生不能多维度展示自己的能力,真正把握课堂,学习更多课堂内外的知识,这是局限性所在,也是主体性不明显的症结。
2.3 教学实效性不高
思政课最大的特点就是与时俱进的实践性,来源于生活,指导于生活,才能真正引领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与时俱进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教学案例的更新换代,但是我们也会发现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地域、不同生活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对于教学中使用的案例理解度、接受度是不同的,因为很多东西离孩子们生活太远,这也就造就了孩子们觉得“英雄”在电视里,新闻里。虽然道德与法治课有一定的价值引领作用,但是对于不同教学对象其实效性有多大,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三 “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视频”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
“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打破课堂情景剧局限性,促进信息技术与本学科的深度融合。课堂情景剧受场地和情景的限制,不能立体、生动的将教学案例所传达的教学目标传递出来,同时教学中的案例虽来自于生活,但与学生实际生活还有一定的差距,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本学科及课堂教学的学习兴趣。而“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微视频立足生活实际,结合学生兴趣,学生借助信息化技术编写、拍摄、剪辑、制作,形成微型情景剧视频,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打破信息技术在本学科中使用的局限性。
3.1结合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确定教学主题。选定一个主题,将一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作为突破点,以重难点为中心,设计不同环节,将知识点串联在一起。比如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网上交友新时空》, 以“会见网友”为主题,借助网络交友三个经过阶段将本届知识点串联,内容简单明了,知识体系清晰,结构完整。
3.2 组织学生选定素材拍摄视频
结合教学主题,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学生预习课本知识,借助网络资源查阅相关教学案例或者资料,收集整理启迪学生;教师辅助学生拍摄视频,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共同商议,以查阅资料为基础,结合生活经历调查生活资源,选定贴切或者类似主题,撰写剧本、选定场地(场地以学生家里、校园、校园周围为主)、安排演员(学生扮演)、准备道具(道具以身边物件为主)、熟悉台词、准备设备(设备以手机及小型摄像机为主)、拍摄视频、剪辑视频(师生合作)。将教学内容重难点以学生熟悉的人、事、物通过动态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感悟,拓展了学生知识面。
3.3 应用课堂提升实效
将以学生生活背景为素材的情景剧视频融入于教学设计中,以拍摄视频的每个环节为载体呈现不同的知识点,或者以微课的形式展现重难点内容,结合小组讨论、案列解析、教师讲授、学生发言等教学方式,将整个课堂从传统的探讨发言到现在的案例、内容、生成都交于学生,将知识简单化、生活化,通俗化,让学生正真理解教学内容的价值所在,使的整堂课都来源于生活,指导于生活,更具有实效性。
四 结语
走进学生的心理才是改变道德与法治课传统地位的有效路径,而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学生成长需要才能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走心率”,真正引领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将信息技术、学生主体、情景剧有效融合是坚持“守正与创新”最好落脚点,真正有助于推动思政课立德树人目标的全方位实现。
参考文献:
[1] 孙金丽. 互联网时代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研究[J]. 荆楚学术. 2019(32)
作者简介:阎海蓉(1988.11-),女, 汉族, 甘肃兰州人,一级教师,本科,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兰州市2020年度教师个人课题+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视频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2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