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研究

2021-06-25 04:38郝素兰窦秀平
下一代 2021年3期
关键词:算法核心学科

郝素兰 窦秀平

摘  要:随着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核心素养开始进入中小学课程,中国基础教育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本文在阐释了核心素养及其相关概念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for循环的应用》教学案例;让学生亲历运用for循环语句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用中学”,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關键词:核心素养;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

中小学是按照学科进行教育教学的,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情境,情境要依托学科教学实现生活问题与学科问题的统一,也就是说核心素养要分解提现到各个学科核心素养中去落地。

核心素养指的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的综合品质。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一门学科之后必须形成的重要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核心素养在学科上的具体体现,是核心素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是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

二、基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

【学科核心素养】

信息意识:根据实际解决问题的需要,恰当选择数字化工具,具备信息安全意识。(水平1)

计算思维:能提取问题的基本特征,进行抽象处理,并用形式化的方法表述问题。(水平1)

运用基本算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能使用编程语言实现这一方案。(水平1)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针对特定的学习任务,运用一定的数字化学习策略管理学习过程与资源,完成任务,创作作品。(水平1)

【课标要求】

1.课标的内容要求:利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简单算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for循环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掌握程序调试与运行的方法。

2.课标的学业质量水平要求:依据问题解决的需要设计算法,运用算法描述方法和三种控制结构合理表示算法,利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简单算法,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识记Python的循环结构之for循环的一般格式,提升自学能力。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掌握for循环的使用方法并体验for循环结构的意义,提升信息意识层面核心素养。

3.通过运用for循环解决简单生活实际问题,体验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并掌握range()函数的使用方法,发展计算思维。

4.通过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掌握程序调试与运行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小组协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环节1】温故知新

师:结合本节课的评价任务,利用问卷星对完成评价任务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旧知识点进行检测;

生:对之前所学python相关知识进行回顾,新旧衔接,以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评价任务,达成目标。

【环节2】激趣导入

师:请同学们观看两幅美丽的几何图形,思考有哪些方法可以绘制? 如果用python程序来绘制,有哪些方法可实现?

生:仔细观察并思考代码的特点和规律。

师:提示学生这种固定次数重复多次执行某段代码的时候,可以用for循环结构。引出课题。

【环节3】明确目标

带领学生一起,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向学生提供学法建议。

【环节4】自主探究

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85-87内容和 “for循环语句的一般格式”微课,将学案上for循环语句的一般格式基础知识部分填写完整;(检测目标1)

任务1:用for语句对“python绘制依次旋转90°的4个圆顺序结构”程序代码进行改写,并调试运行。(检测目标2、3)

巡视观察学生任务完成情况,找一个同学回答基础知识填写的答案,并找三个有代表性的学生演示并讲解自己改写的程序。教师简单点评。

【环节5】巩固新知

师:指导学生利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和“range()函数”微课,

分析课本P87页的问题,设计算法,画出算法对应流程图,并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2:“如何用for语句编程解决“网购物品累计费用计算”问题?”代码补充完整并调试运行;并提交作业。(检测目标2、3)

巡视观察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并找两个有代表性的学生演示并讲解自己补充的程序。借助对这两个学生作品的评价,补充说明range()函数的使用方法。

简单点拨18个圆绘制时和4个圆绘制程序所要修改的两处。

【环节6】合作探究

师:课件展示并说明“猜数字”游戏的规则,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提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新知和上节所学if...elif...else语句的应用,完成合作探究任务3.

任务3:将“学生素材”文件夹中的“10次机会猜数字游戏“代码补充完整并调试运行。(检测目标2、3、4)

抽取一个小组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请小组代表讲解说明所补充代码段的作用。找其他小组代表给与简单点评,老师再次强调要注意python语句中的缩进。

生:小组合作,独立思考后共同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完成合作探究任务3。

被抽取到的小组代表展示程序的调试、运行结果,并解释所补充代码段的作用。

对抽取到同学展示作品进行点评。

【环节7】达标检测

师:要求学生修改和完善本节课所有探究任务。

通过问卷星设计本节课达标检测题目,要求学生完成并限时提交。

参照问卷星后台的测试结果,重点点拨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及其涉及到的知识点。

生:再次修改、完善本节课所有探究任务,完成达标检测题目。

【总结与反思】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探究的所有任务,梳理并归纳任务完成过程中用到的知识点。启发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

三、结语

素养来自于知识技能,又高于知识技能。新课标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要通过学科教学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达成新课标的内容要求和学业水平要求,就需要教师加强自我修炼,不断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和教育素养。具体教学设计时,要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主轴,以学业质量标准为纽带,通过设计不同学习阶段的评价任务,综合运用多种形式的过程性和总结性评价来设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卢明.崔允漷.教案的革命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2]尤小平.学历案与深度学习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3]普通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算法核心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Travellng thg World Full—time for Rree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超学科”来啦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算法框图的补全
算法初步知识盘点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