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信精神”融入西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探析

2021-06-25 03:08杨文仙
下一代 2021年3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大学生

杨文仙

摘  要:习总书记给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的回信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是对西藏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优质资源。新时代下将“回信精神”融入当前西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我们要通过挖掘“回信精神”的精髓要义进课堂、依托校园文化为载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来增强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回信精神;理想信念;大学生

2020年2月21日,习总书记给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回信,对学生们勤奋好学、勇于担当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学生们成长成才提出了殷切希望。这一回信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对于引导西藏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培育深厚的爱国情怀,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作为一名西藏高校思政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这一重要“回信精神”的精髓要义,深入探究将之融入到西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有效路径,培养大学生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这对加强和提升当前西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习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精髓要义

(一)“回信精神”之魂——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决“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发表了一系列有关青年的重要论述,其中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核心内容。习总书记明确指出:“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十分紧要,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辈子都能坚持为之奋斗。”1 这表明了理想信念对青年的重要性。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灯塔,一个人一旦没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的支撑与指引,精神上就会“缺钙”,无法承担时代所赋予的历史重任。这次习总书记在给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的重要回信中勉励藏大学子:“我相信,你们一定会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既锻炼了临床基本功,也坚定了献身西藏医疗卫生事业的信念,我很欣慰 。”习总书记在回信中对藏大医学院同学们坚定献身医疗卫生事业的信念给予肯定,并要求同学们要以在抗击疫情中不顾个人生命安危,冲锋在前、救死扶伤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为榜样,将来做人民信赖的好医生。这既是习总书记对新时代西藏青年成长成才寄予的厚望,同时也是鞭策与鼓励藏大学子应胸怀远大志向、树立崇高理想,将来能以过硬的本领报效祖国。这一精髓要义贯穿回信始终,是“回信精神”的灵魂所在。

(二)“回信精神”之核——珍惜美好时光、练就过硬本领。西藏大学生本领的强弱事关西藏未来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为国争光、为民造福。这次给藏大医学院学生的回信中,习总书记也再一次指出了:“希望你们珍惜学习时光、练就过硬本领,毕业后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特别是基层群众”。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仍然没有改变,位于西部边疆民族地区的西藏在各方面的发展同内地相比依然具有很大的差距。这就要求新时代的西藏青年更是应当坚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练就过硬本领为西藏现代化建功立业的决心与斗志,否则造福百姓、贡献社会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三)“回信精神”之基—讲求奉献、勇于担当。习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 2019年习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中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伟大的时代。”3在这次回信中他指出:“得知你们17名同学在在北京进行临床实习期间,既锻炼了临床基本功,也坚定了献身西藏医疗卫生事业的信念,我很欣慰”。“希望你们珍惜学习时光、练就过硬本领,毕业后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特别使基层群众。”这充分反映了习总书记对西藏青年“担当精神”的充分肯定与要求。青年的担当是影响时代发展进程的重要力量,实现西藏现代化更需要西藏青年的担当与付出。“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往往也是条件最为艰苦的地方,如果没有担当精神就容易被困难所吓倒,无法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青年唯有具有担当精神才能跳出狭隘的利己主义的价值观,才能真正将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尽责集体、服务社会、贡献国家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回信精神”融入西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回信精神”是西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

“回信精神”的“魂”、“核”、“基”是西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习总书记给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回信,鞭策和鼓励西藏学子珍惜美好学习时光、练就过硬本领、服务人民、贡献社会。这是对西藏全体大学生的鼓励与殷切期望。“回信精神”中蕴含的这些思想精髓,是对西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新时代西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注入了精神给养。

(二)“回信精神”是西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动力

由于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们同时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有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的问题。虽然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采用多管齐下、多途径整合,但依然存在教育形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不灵活等问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依然面临困境。所以挖掘“回信精神”蕴含的精髓要义,将之与教材内容科学融合、适度渗透以此丰富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用“回信精神”让西藏大学生深刻了解、深切的感受习总书记对西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殷切希望、对西藏各族人民的深切关怀,同时将抗疫中涌现的感染人、打动人的鲜活案例融入当前理想信念教育中,这将会极大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回信精神”融入西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

作为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深刻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当前西藏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挑战和要求,探究将之融入当前西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路径,把重要“回信精神”转化为提升西藏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资源。

(一)课堂是将“回信精神”融入西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

高校思政课堂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回信精神”要成为西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优质资源,这就要求思政教师要在学深悟透“回信精神”精髓要义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新内容,形成理想信念教育的特有素材,让大学生在“回信精神”教育之中获取新知,受到新启发。例如,可以用“回信精神”加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教育。现在大学生价值观都比较务实,他们学习的目的更多体现为追求个人物质利益和价值,缺乏对集体、社会、国家层面关注。我们可以将

“回信精神”中习总书记提到的“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冲锋在前”的鲜活案例进行案例教学,让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摆脱对理想信念空洞抽象的理解,而是让同学们在生动感人的鲜活案例中去理解成为时代新人的标准。回信精神”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需要教师深入学习领会、有效凝练,这是有效融入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

另一方面,在当前西藏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对学生进行的理想信念教育往往以一种生硬刻板的方式,由于不能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求使得学生反感抵触,效果不太理想。因此,将“回信精神”融入课堂教学要注重方式方法。教师要注重讲授方式的灵活性,切忌“一言堂”。要注重凝练的核心要义、编写的案例、选取的材料要始终与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成才的具体需求相结合,且与社会现实能够实现有效连接,以此增强思政课的“温度”,有“温度”才能以情感人,把情感教育与说理教育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校园文化是将“回信精神”融入西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载体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回信精神”不仅要通过课堂理论教育的方式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还要通过校园文化育人的方式融入,通过生动的、丰富的、形象的校园文化活动来育人,使大学生在参与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受到熏陶和影响。习总书记在2016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4因此,我们要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积极依托校园文化活动将“回信精神”渗透其中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西藏高校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各类校园文艺活动丰富多彩,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优势,精心组织开展以“回信精神”为主题的文艺演出,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文艺活动中受到感染与教育。也可以组织以“践行回信精神、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藏大人”为主题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如演讲、师范生技能大赛、英语口语大赛以及摄影展、微视频大赛等,通过这些校园文化活动增进大学生对回信精神的理解,充分挖掘回信精神的育人价值。

(三)实践教学是将“回信精神”融入西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教育的目的不是仅仅知道“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将所知转化为实际行动,将大学生培养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所以,理想信念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而要始终给大学生提供将“知道”转化为“做到”的社会实践平台。社会实践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课堂,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深化,如果缺少与实际相联系的平台,学生也将无法深化对理论的理解。所以,高校要整合实践资源,拓展实践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培育社会责任感。例如,高校通过组织践行“回信精神”中的“服务人民、贡献社会”为主题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适时培育、引导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与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培育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思想意识;还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利用假期开展各类社会服务,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练就过硬本领服务人民、造福百姓”的伟大抗疫精神。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理想信念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3]习近平.習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1)

[4]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6]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7]扎西.论重要回信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践行路径《西藏教育》2020.4

[8]白玛次仁.用心感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做好立德树人铸魂育人2020-6-29

[9]王易 宋友文.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4

(本文系西藏大学校级思政课题:“回信精神”引导西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大学生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用对党忠诚诠释理想信念坚定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革命理想高于天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中国梦”视域下的青年理想信念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