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其国
清人钱仪吉纂《碑传集》(卷一百二十八),记载了盩厔李可从、李颙父子的故事。盩厔在陕西,今作周至。李可从“为人慷慨,有志略,喜论兵,而以勇力著”,人称“李壮士”,明末阵亡于河南襄城。李可从死时李颙尚年幼,其母从此以替人缝洗和织布换些米,抚养他长大。因为家贫,读不起私塾,母亲便鼓励李颙自学,并对儿子说,“古人皆汝师”。于是由母亲为他发蒙识字,李颙一边向他人请教和借书,一边发奋苦读,渐渐“自六经诸史、百家列子、佛经道藏、天文地理,无不博览”。后来,李颙没有像父亲那样走行武之途,而是毕生潜心研究理学,成为关中大儒。
因为母子长年相依为命,李颙深知母亲含辛茹苦抚养他长大不易,所以他事母尽孝名传遐迩;加之他学问高深、名声在外,偏偏又不喜欢张扬,只一心做个深居简出的真隐士;平时除了授徒课子,几乎不与外人结交。如此便具有了几分神秘感。所以康熙十二年(1673),陕西督抚将李颙作为“关中隐逸”名士疏荐朝廷。求贤若渴的康熙览疏后,对李颙甚感兴趣,于是传旨召见。这就不由让人想起鲁迅曾在杂文《知难行难》中说过,“中国向来的老例,做皇帝做牢靠和做倒霉的时候,总要和文人学士扳一下子相好。做牢靠的時候是‘偃武修文,粉饰粉饰;做倒霉的时候是又以为他们真有‘治国平天下的大道……”此时的康熙显然属于前者。按常理说,被钦点召见的“文人学士”,十有八九会感到三生有幸,因此感恩戴德也毫不足奇。孰料李颙却是个异类,当他获悉康熙要召见他,竟一连写了八封信婉拒。他在信中直言自己“少失学问”“无他技能”,之后干脆托病为辞。
陕西督抚见李颙如此坚持,只得如实禀报。想必对于这种情况,康熙也是很少遇到。但世事就是如此不可思议,多少人梦寐以求想得到皇帝召见而不得,可是得到这种机会的李颙,却偏偏不屑。最后李颙“关中隐逸”之名果然名不虚传,他不改初衷,隐逸不出。如此一来,李颙视富贵如浮云,“甘为盛世逸民”的志趣,愈加为人称道。
一晃五年过去,新任陕西总督又向朝廷推荐李颙,使李颙再次得旨,得到受召对的机会,而且这回更明确,很可能受到“大用之”。怕李颙再次拒绝,陕西总督不仅敦促甚急,还派人驻守他家,频催其尽快动身,接受康熙召对。果然,李颙先是称病婉拒,见不成,便开始绝食;六天过后,还见相逼,竟欲自刎。陕西总督见此,这才收手;所幸康熙最后也没有怪罪这位“关中隐逸”。
光阴荏苒,转眼到了康熙四十三年(1704)。这一年康熙西巡到西安,突然就又想起了“关中隐逸”李颙,于是再次传旨召见。此时李颙已是77岁的老人,闻讯后顿时大惊失色,随后他老泪纵横地对家人说:“吾其死矣。”也就是说,他宁愿一死,也不愿意接受康熙召见。好在康熙知晓后不仅没有怪罪,还关照说,这个关中大儒“高年有疾,不必相强”。并索李颙著作一阅。于是李颙之子慎言取父著《四书反身录》《二曲集》两部书,奉见康熙。前书是对《四书》理学的发微,后书系李颙平日讲学语录及问答。康熙向慎言肯定了李颙的学问,还询问了一些他的经历和生活情况。最后康熙对慎言说:“尔父读书守志,可谓完节,朕有亲题‘志操高洁匾额并手书诗幅,命该督抚送给尔家,以旌尔父之志。”这是相当高的褒奖了。后人读这段史事,多以为这是康熙笼络知识分子的一种姿态。但不管怎么样,对于当事人李颙来说,在多有人不顾廉耻、蝇营狗苟于当下时,却能摒弃诱惑,甘做盛世一逸民。康熙称其“志操高洁”,应该也是名副其实了。
图:付业兴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