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蓝枫 宋国华
4月19日,随着最后一块合龙段包板焊接完成,王安石抚河特大桥合龙,该桥的建成对进一步完善抚州市交通路网,构筑环城快速通道,改善区域交通条件,加强昌抚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江西省对接海西经济区的桥头堡具有重大意义。
钢梁起吊施工现场 孙维 摄
抚河,江西省抚州市的“母亲河”,抚育了一代又一代抚州儿女。抚河之上,一座大桥诉说着建设者的铸造故事,它就是由江西省交通工程集团公司抚州东外环项目部路基三分部承建的“江西高速第一拱”——王安石抚河特大桥。
4月19日,随着最后一块合龙段包板焊接完成,王安石抚河特大桥合龙。作为抚州市中心城区至沪昆高铁杭南长客运专线抚州东站(东乡)之间的快速通道,该桥的建成通车对进一步完善抚州市交通路网,构筑环城快速通道,改善区域交通条件,加强昌抚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江西省对接海西经济区的桥头堡,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王安石抚河特大桥全长1417米,主桥宽36.5米、引桥宽31.5米,为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洪水频率按百年一遇设计。主桥采用60米+168米+60米自平衡“飞燕”式中承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主孔跨径大、逻辑工序多,技术难度高,承台、拱座、拱肋设计均为大体积混凝土,通过混凝土预应力与系杆吊杆张拉形成自锚体系,引桥采用先简支后连续40米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梁结构。
王安石抚河特大桥作为当前技术难度最大、建造工艺最为复杂的桥梁之一,项目开工建设之际,就成立了创新创优工作室,秉承“科技为先、诚信为上、开拓为志、以人为本”的交工精神,以“工法创新、质量创优”为宗旨,实施标准化施工、信息化管理,积极探索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并以争创“江西省优质工程杜鹃花奖”为目标,全面打造品质工程。
同时,项目部相继克服了地理位置和水文条件的不利影响,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桥面板钢筋与剪力钉碰撞、预埋件位置准确性等技术难题。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项目业主的肯定及抚州市委、市政府,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江西省交投集团等上级单位的高度赞扬。
自2016年底进场以后,项目部的首要任务便是搭通跨河钢栈桥。桥位处的抚河季节流量差异大、基岩覆盖层较薄、栈桥承载要求高、环保要求十分严格,面对这一系列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项目部创新创优工作室迎难而上,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利用履带吊震动锤等先进设备,采用植桩技术与钓鱼法施工工艺相结合的办法,历时短短3个月,就把968米长的钢栈桥镶嵌在了抚河之上,犹如一条钢铁巨龙,为后续王安石抚河特大桥主体施工创造了良好的先行条件。
据了解,项目部在施工中探索的新型整体化钢桥面板的装配式钢栈桥工法,采用了装配式整体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避免了传统散拼槽钢与花纹钢板工艺,使钢栈桥的全部构件均做到装配化与工厂化,具有整体性好、自重轻、承载力大、变形小、施工拆卸方便、适用范围广以及可回收再利用等优点,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此外,采用的板吊装施工工艺和定型化钢筋加工,既提高了栈桥施工速度及安全性,又符合节能环保的施工要求。开工至今,该桥历经数载汛期考验,线型不变、承载T梁重压而不见车辙。
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以及公众审美观念的提高,在桥梁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不仅要保证工程的内在质量,也要追求工程的外观效果,因此,对混凝土构造物外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模板拉杆通过预留PVC管对拉,会造成墩身出现孔洞,既对桥墩外部美观产生影响,又会造成桥墩内部钢筋出现锈蚀病害,还会减少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钢梁拼装就位 刘欢 摄
为了将王安石抚河特大桥建设成江西高速的一张“高颜值”名片,项目部创新创优工作室经过多番细致谨慎地调研讨论,决定采用无拉杆模板施工工艺,通过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增加竖向钢肋带、横向增加工字钢加固等措施,大幅提升了模板钢板的刚度,从而有效地控制普通拉杆模板施工过程中带来的变形问题,且具有施工安装方便、快捷等特点,不仅做到了“内实外美”,也提升了施工效率。
王安石抚河特大桥主桥结构设计采用了叠合梁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新型美观、经济实用,但是吊装构件种类繁多,拼装施工异常困难。为此,项目部创新创优工作室积极探索最佳施工方法——大型龙门吊吊装叠合梁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工法,该工法利用大型龙门吊作为主要的吊装设备,可快速、有效、连续地进行“梁、拱”同步施工,实现了梁、拱同步安装,同时还可用于预制混凝土桥面板吊装施工任务,既保证了梁、拱精确快速定位,又缩短了施工工期。
该工法将水上施工变为陆地施工,使施工作业区集中、固定,便于工厂化生产模式施工与管理,相比在桥位采用缆索吊装或桥位区门式膺架提升安装方法更为安全、可靠、经济、环保,不仅促进了拱桥拼装技术的发展,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了兼顾城市桥梁功能,打造王安石抚河特大桥优美的外观效果,项目部创新创优工作室摒弃了传统的直接立在梁顶翼缘板上浇筑的混凝土防撞墙,外缘理论上与梁的翼板外缘平齐施工工艺,通过对台车形式、模板设计、螺栓预埋、断缝设置、混凝土配比及自动养护等环节进行充分认证、多次总结,最终提炼形成外包边钢护栏底座施工工法。
该工法运用钢护栏底座内侧不锈钢模板自带的悬挑装置,完成外侧模板的悬挂与封堵,通过整体浇筑混凝土,解决了梁的翼缘外侧位置难以与护栏外轮廓线重合、结合部位易产生台阶或悬臂现象等问题,实现了梁顶翼缘的“外包边”,消除了桥梁翼缘施工偏差带来的不良感观。
在施工过程中,顺桥向每隔9米设置一条断缝、每3米切一条假缝,能有效地减少因收缩而产生的混凝土裂缝,保障了护栏底座的受力功能和外观品质。同时,还节约了施工成本,实现了信息化、数字化施工。
为实现桥面系钢筋焊接网新技术的运用,项目首次使用了超声波激光摊铺机。该摊铺机以红外线激光为基准平面,通过手持接收器测量记录,启动机器自动运行摊铺,并且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变频调速,配合驾驶磨光机进行收浆,高精度快速整平,大大提升了功效,有效减少了人力成本,确保桥面不产生收缩裂缝,避免雨天发生桥面积水现象。
夕阳下的王安石抚河特大桥 罗欢 摄
在养生方面,项目部创新创优工作室针对传统养生极易使混凝土结构物表面产生裂纹,造成强度不够等通病,采用自主研发的自动喷淋系统,通过控制电路进一步控制养生时间,实现了养生过程全自动控制,达到全天候、全方位、全湿润的“三全”养护质量标准。使用自动喷淋系统后的桥面质量不仅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同时设备成本也得到降低,还达到了节能环保的施工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是公路桥梁施工领域长期以来面临的技术难题。为避免王安石抚河特大桥拱座和拱肋,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影响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有害温度裂缝,项目部多次召开专家评审会,向省内外知名桥梁专家请教并且总结实际施工经验,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运用高科技监控温度、应用高分子材料组成保温保湿体系等针对性措施,有效解决了造成拱座、拱肋大体积混凝土有害温度裂缝的问题。
该温控方案不仅减少了材料用量,还避免了冷却管的埋置、抽水、封堵等后续工作。通过温度传感器以及4G网络对数据进行处理,温控效果更加精准,大幅降低了施工成本,提升了温控技术水平,使工程质量得到保障。
王安石抚河特大桥自开工建设以来,参建团队致力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项目精细化管理。据统计,项目部创新创优工作室依托王安石抚河特大桥项目建设,在全国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出版著作1本,取得企业工法5项,省级工法2项,发明专利6个,QC成果2项,其中一项QC成果获得了江西省建筑业协会颁发的“2020年全省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竞赛活动一等奖”;2020年9月,以该项目为依托研制的江西省重点科研课题《装配式桥涵工业化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运用》通过了中国公路学会的验收,获得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评价;2018年、2021年两度获得“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