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华,张解和,丁梦思,陈 豪,汪思宏
(皖南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独立影像诊断中心简单的说就是传统医院影像中心的独立体,它集成了超声科、介入放射科、核医学科等相关科室,通过各种影像检查手段,配以高水平的医师诊疗团队和优质的服务对患者进行病情分析,出具诊断报告。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科技、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患者群体在“看好病”的基础上趋向于“好看病”,开始追求更优质舒适的医疗服务。优质服务需要更加关注就医感受,完全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1]。在这一医疗背景下,第三方独立影像诊断中心应运而生。2013年之后,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推动第三方独立影像诊断中心建设的方法和措施。2016年8月12日,国家卫计委印发了《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基本标准(试行)》和《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管理规范(试行)》,旨在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区域医疗资源共享,促进分级诊疗[2]。国家标准的出台,为独立影像诊断中心等第三方医疗机构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依据。国外第三方独立影像诊断中心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以美国为例,以“RadNet”为代表的资本团体大量投入资金建设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等独立医疗机构抢占市场份额。1997年至2008年是美国独立影像诊断中心快速增长的10年,这10年中美国独立影像诊断中心的数量从2 661增长到6 455个[3]。截至2019年底,美国医学影像市场规模已达百亿美元,其中医疗机构和独立影像诊断中心所占市场份额比约为6∶4。相比之下,国内独立影像诊断中心起步较晚,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党的十九大之后,随着相关政策的开放,中国独立影像诊断中心发展趋势良好。目前国内约有10家企业公开宣布投资建立独立影像诊断中心,涌现了“平安好医”“明峰影像”“全景医学”等一众龙头企业。我国第三方医学影像市场规模预测为 300亿元,且在稳步增长中,市场前景广阔[4]。截至2018年底,全国范围内已初步建设完成五十余个独立影像诊断中心。本研究旨在了解安徽省民众对第三方独立影像诊断中心的认知度与接受度,通过对研究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为未来安徽省地区独立影像诊断中心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设计并随机发放调查问卷,以此研究安徽省民众对于独立影像诊断中心的认知与接受度。为期1个月,共回收有效问卷1 014份。调查对象中男性490人,占48.32%;女性524人,占51.68%。年龄段分布参差不齐,18至60岁者占80.67%,全体调查对象所属的籍贯地在安徽省下辖的16个地级市中均有分布。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用于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进行相关性研究分析。该表共设有7道选择题,根据具体问题编排选项,包括性别、年龄、户籍类型、籍贯、职业、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
1.2.2 研究项目调查表 即安徽省民众对独立影像诊断中心的认知度与接受度量表,用来进行研究项目的具体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对独立影像诊断中心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设置有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和关联逻辑选择题。调查对象通过扫描调查表二维码或点击链接进入问卷,根据实际情况完成填写。
1.2.3 统计学方法 收集的调查数据通过“问卷星”平台初步形成数据分析报告,将报告导入SPSS 20.0进行描述性分析。
图1 安徽省民众对独立影像诊断中心的了解度
图2 安徽省民众对传统影像科和独立影像诊断中心的选择倾向度
图3 安徽省民众对大规模建设独立影像诊断中心的接受度
图4 安徽省民众对于独立影像诊断中心的期望
从图1可以看出,安徽省民众对独立影像诊断中心的整体认知度较低,数据中“非常了解”与“比较了解”的人数占比为33%。安徽省第三方独立影像诊断中心的发展与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和沿海地区相比较为落后,省内医疗水平与已具备一定规模数量独立影像诊断中心的省市地区也存在一定差距。省级相关政策和措施发布时间较晚,缺乏涉及独立影像诊断服务业务的大型医疗卫生企业集团,同时社会层面宣传力度不大,所以多达67%的调查对象对独立影像诊断中心缺少相关概念和基本了解。
图2数据分布呈现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了解度的巨大差异在就医选择的倾向度中却没有表现出来。从图2可以看出,选择传统影像科的调查对象占24%,而选择独立影像诊断中心的占20%,虽然前者比例略高,但是整体上并不存在明显差距,同时有51%的民众对此问题持观望态度,就医选择中并没有固化的目标。当可以选择不同医疗机构就诊的情况下,患者往往会从经济、医疗、服务等多方面进行考虑。第三方独立影像诊断中心的出现使那些有诊疗需求的民众从以前的被动接受转变为掌握主动权,而传统影像科和第三方医疗机构二者间专科水平和综合能力的优劣,就决定了很大一部分患者的就医趋向。
从图3可以看出,安徽省民众对大规模建设独立影像诊断中心的接受度较高,占85.01%。这个数据反映出,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基层医院诊疗水平良莠不齐的今天,民众充分了解并体会到传统医学影像诊疗模式的缺点与不足,对于现有状况的不满开始促使他们追求改变。“独立医学影像从基层医疗市场突围,或能杀出一条生路”[5]。近年来,第三方独立医疗机构的兴起及其新型医学诊疗模式的建立或许是打破现存困境的一个重要契机。
从图4可以看出,安徽省民众对于独立影像诊断中心最看重的是“先进的影像检查设备”和“高水平的医师团队”,分别占81.36%和75.94%。在医学影像诊断过程中,是否能得出精准、确切的诊断结果关键在于两点:一是精密先进的影像检查设备,二就是经验丰富的诊断医师。恰恰基层医院诊疗水平低下就体现在这两点上,资金不足、人才流失使基层医院对待此类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调查中处于后两位的“方便快捷的检查流程”(69.53%)、“周到安心的医疗服务”(60.36%),在中国现行诊疗模式下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而独立影像诊断中心的出现能有效改善上述情况。
目前,国家卫健委已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试行办法,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建立独立影像诊断中心。2016年前后江西省逐渐开放政策限制,省内多家独立影像诊断中心建设计划开始实施。同时浙江、湖南、重庆等地也出台了有关措施和管理标准。现已运营的独立影像诊断中心多以连锁化和集团化出现,其主要有3种运营模式:企业与医院合资模式、企业与医生集团合资模式以及企业独资模式[6]。值此时机,应紧跟变革潮流,进一步放宽政策限制,同时规范化管理,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加快建设步伐,借鉴他人经验,以求后来者居上。
虽然我国独立影像诊断中心前景广阔,但其现在仍处于发展阶段。对政策理解不同、资本体量不同、目标定位不同,决定了涉入第三方独立影像诊断中心这条“河流”各方运作模式不同[7]。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应结合地区实际情况,不易“多点开花”,而应“步步为营”,由点及面,建设适合自身情况的本土化第三方医疗机构。同时不要“单打独斗”,建设区域化、联合化的影像诊断中心。5G技术的投入使用,使进行远距离医学影像诊断和发展区域化的联合医学影像中心成为可能。通过区域医疗影像诊断中心,实现跨院医学影像数据的双向集成[8]。在前期资本薄弱和市场受众未稳定的情况下,增强独立影像诊断中心的抗压力和稳固性。
目前,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仍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优质医疗资源短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医疗服务体系不完善、科学有序的就医格局尚未形成等。独立影像诊断中心的发展要走稳,从最开始简单量大的基础疾病的普遍性筛查走向疑难病症的精确诊断,在这一过程中,重要的市场竞争点之一就是自身高质量医师团队的培养,这也是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
安徽省民众对独立影像诊断中心的认知度普遍较低,但是接受度很高。在未来安徽省独立影像诊断中心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应通过积极宣讲医疗知识,大力推行相关政策与措施等方式,加强群众基础,稳定市场来源。同时规范机构管理标准,联合化、本土化建设独立影像诊断中心和其他第三方医疗机构,切实弥补现行医疗模式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