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先导,要素引领

2021-06-24 10:48赵春
文教资料 2021年8期
关键词:操作性指导性

赵春

摘   要: 何成剛、夏辉辉、张汉林、彭禹等编著的《历史教学设计》,主要从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要素、十种价值取向引导下的教学设计的共性和个性,以及对澳大利亚中学教学设计的积极探索四个方面,展开研究和论述,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实现了理论与案例的结合。时至今日,书中的相关理论和案例,对历史教师的历史教学实践,依旧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历史教学设计》   指导性   操作性   实践与理论

何成刚与夏辉辉、张汉林、彭禹等人编写的《历史教学设计》于2009年出版,书中开篇序言即对历史教学设计的概念及对历史教学设计的性质做了分析,并介绍了一个教学设计案例。以“新课程理念下的历教学设计———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课为例,结合具体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历史教学设计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践性,通过教学设计案例分析构建主义理论是如何在教学中表现和运用的。但未过多拘泥于教学设计的原理,而是选择了一种基于实践或案例研究的教学设计取向,对读者而言,就像和作者平等对话,此种写作方式相较于以往以教学姿态面向群众的读本有所不同,存在更大的讨论空间,读者更容易把握问题及问题解决方法,作深入思考。现笔者将《历史教学设计》中的相关内容作概述,以探求中学历史教学的正确策略,为广大师生提供借鉴。

一、理论先导——《历史教学设计》内容概述

本书共五个部分,首篇为理论篇,主要探讨教学设计的内涵、特点、分类及历史教学设计的原则、要素、流程。教学设计是沟通课程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同时通过对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可以锤炼教师的实践智慧。一堂课能否上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设计内容好与否,因此教学设计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通过对教学设计相关理论的介绍,阅读该书的教师能够对教学设计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其次为策略篇,对影响历史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要素进行了详细研究。尤其分析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策略”“史学理论”“课程资源”“学业评价”和“史料教学”八种环节要素。由于初、高中在历史知识体系构建方面存在差异,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设计进行了分述,探讨了初、高中历史教学应如何做好教学设计,联系初高中历史教材的体例,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叙述了初中通史教学设计及高中专题史教学设计的具体操作流程,有极强的针对性,为中学教师参考提供了重要资料。

其次为案例篇,列举了十种不同价值取向的教学设计,并分别用一个教学设计案例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这些案例的设计者从不同角度着眼,有着不同中心的结构、不同理论的指导、不同方法的运用。就如书中所述,这些案例不全是“成功”的,但案例的设计者努力通过每一个细节实现自己的意图。这些案例的着眼点与设计方式并不容易借鉴引用,有合适与不合适的情况。但我们读本书时一定要有见解,能够根据书中提供的案例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分析和借鉴,学以致用,制作出具有自我特色的教学设计。

最后为借鉴篇,重在归纳与评述澳大利亚中学历史教学设计在理念与实践方面的积极探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详细探讨基于不同史料类型的历史教学设计,如历史文献、网络资料等,强调在史料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二是如何搜集、组织历史资料开展以公民教育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活动,并从不同角度与视角评析案例的独到之处:其一,从历史知识的角度切入,主要涉及历史教学设计如何培养学生对历史、历史证据、历史学习的认识。其二,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两个角度切入,探讨基于不同史料类型的教学设计,包括文本史料、电影、网络史料等。其三,主要从历史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角度切入,探讨如何设计公民教育资源的教学活动。末尾为参考文献与后记。

二、案头佳作——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本书出版后对我国历史教育界影响较大,被不少大学历史教育专业指定为教学教材。此书把历史教学设计归为一门科学,认为其具有完整的系统,是建立在有机融合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基础之上的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都很强的教学技术学。因历史学内容具有综合性特点,不仅反映社会科学的种种历史材料,还包含自然科学各学科研究对象的历史……历史教育要研究社会全体成员的历史教育问题。那么历史教育学就是建立在多种学科的基础之上的,是一门交叉的学科,它是多种学科理论综合的产物[1](22)。教学设计是对教学内容的预设,是教学实施的前提,自然教学设计也是基于这些学科之上的一门综合性科学。但单纯的科学理论指导教学设计未免让人觉得乏味,故作者采用大量的教学设计案例对相关的教学设计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实现了教学设计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借鉴和学习。

本书内容版设清晰,以设问的方式提炼出内容主题,并在设问之下对问题进行解答,每一问题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一条逻辑线,目的明确,读者跟随叙述者的思路,紧抓阅读方向,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问题包括“是什么”“为什么”“常见问题有哪些”三个方面。如在史料教学与教学设计一节中,提出“什么是史料教学”“运用史料教学的目的有哪些”“运用史料教学进行教学设计应当注意哪些问题”问题,简短精悍的三个问题就解决了史料教学与教学设计所涉及的主要内容,答案简练,不像很多学术著作晦涩难懂,重点易抓。联系具体的教学设计案例进行解析,更具有说服力。在案例后还对史料在教学设计运用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可以说相当全面,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借鉴性。

教学设计是一种预设,这种预设的水平会反映到教学过程中内容的生成质量上,如何教的命题最终也要落实在学生如何学的解决方案中,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强化学习指导观,把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相互融合[1](217)。如何融合呢?这又是一大难题。“学习指导”不同于“学会”,不管是在功能和方法上,学习指导都不把“如何教”作为重点,而是着眼于如何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更广泛、更真实的学习成果。即通过有效的学习过程习得知识或技能,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在教学设计中“学习指导”就是教师通过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设计,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和技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本书在历史教学设计原则、要素与流程中,着重强调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并指出: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情况下应用所学的知识,能够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完成对客观事实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还强调从意义构建的原则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挑战各种复杂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等等,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如何在教学设计中落实引导学生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特征和兴趣,把问题的设置水平保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以此为课堂教学创设历史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丰富的历史情境中习得知识与技能,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这本书不是纯粹的历史教学设计理论著作,其中结合了许多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实现了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的结合,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力图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解决一线历史教师的困惑。理论方面,较少议论理论的意义与价值,着重理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实践层面,教学案例不只是单独呈现案例本身,而是将案例放到一定的理论框架中解释、叙述,并且以叙事手法呈现教学案例,帮助一线教师通过阅读学会写作。且这些案例都是新课程改革以来的一线历史教师的案头佳作,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可读性。这样一本不偏重于理论的教师学设计著作,穿插大量教学设计案例,就像在一座城市当中建了大大小小的美丽公园,让人随时眼前一亮,既可以欣赏无限的风光,又可以收获无数的惊喜。

三、要素引领——教学设计步骤详解

教学设计涉及很多要素,諸如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历史教学设计基本流程的第一步是分析学习需要(包括对学习内容的分析、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只有先把学生的学习需要弄清楚,才能把握教学目标。此书指向教学设计,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更多的在于实践层面的问题研究,对于理论叙述不多。

在书中作者对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策略分析,指出各个环节应注意的问题和遵循的原则,结合具体案例对相应的原则进行了分析与详述。但无一例外都是在强调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主要地位,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征,尤其要注重学情的分析,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或教学策略及教学活动的设置都要以学生的已有知识与心理认知特点为依据。新课改以来教学一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对教学设计各个环节的具体分析,达到这一要求,并结合具体的片段教学案例,分析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设计作为教育科学化的重要成果之一,在将教育原理转化为教学行动并形成系统指导方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215)。换言之,教学设计本就是基于众多理论,为了实现教育理论而运用相关理论对教学实践进行设计以达到教育人的目的。但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很强的生成性和不确定性,教学的对象和教学实践者都是动态的人,在教学过程中总会出现没有预设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主题都是学生群体的映射,学生个体作为群体中的特殊存在,同时具有普遍的共性,反映出的问题具有共通性。教学中出现的生成性问题也一样,我们把教学进行设计后归为不同的类型,教学设计对教学做出的预设在教学完成后会有新的生成性问题产生,这些问题就是以后教学设计所要注重的点,以此生成教学反馈。传统的教案是备课形成的教学方案,表现为一种静态的、比较封闭的教学文本,朱煜教授形象地把它描述为“一幅已完工的图画,留给学生的只能是欣赏”[2](148)。但实际上教学设计作为一种对教学要素的系统规划,不是一个确定的教学方案,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过程,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习者的反馈不断修改和完善[3](3),形成更加完美的教学设计,才能达到教学设计的真正目的。

何成刚等人编写的这本《历史教学设计》,对相关理论的叙述结合了大量教学设计案例,对其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直观性和指导性很强。在具体教学案例后,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评析,并总结形成一个个理论指导。如在学情分析与教学设计一节中,在案例后提出同类教学设计的常见问题: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年级特点;无视学生的班级特点;只分析学生的相似特征,忽略差异性特征等。这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为广大教师进行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良好的教学设计不仅让教学一目了然,还能够比较充分地体现教师的学识、经验和责任心。本书对案例教学设计的分析,便是这个要求的极致反应。

四、存在的不足

对于相关理论的解释没有做更进一步的剖析,蜻蜓点水般带过,是难以指导阅读者的理论运用的。如史料教学这章,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石,也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素材。作者想要通过本章内容的论述达到挖掘、分析史料教学设计的目的,但是在史料教学设计理念部分,把相关理念列举出来,对史料属性与史料教学的特点有完整明晰的认识。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史学研究的特点,按照一定的史学逻辑组织史料教学,确保史料教学既有其“名”又有其“实”,要将史料学的前沿认识融入史料教学设计中,以丰富史料教学设计的内涵,但是“属性”与“特点”是什么?怎么在教学设计中把握?何为史学逻辑、史料教学的前沿?这些理念看似具体,但实际上在案例分析中并没有做出具体说明。指导性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强,问题应该是在史料与教学设计这里,史料教学设计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赵亚夫.中学历史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朱煜.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袁从秀,曹华清,邓志勇.历史教学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操作性指导性
论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的发现及适用
刑事指导性案例中的法律论证
论指导性案例释法功能之完善
论社会保障绩效治理的操作性路径
指导性案例的参照方法*——以行政类指导性案例为例
杜威“反省思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操作性另解
指导性案例遴选标准的完善
指导性案例的编撰方法及其制度完善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青少年拓展基地操作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