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清明
摘 要: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将直接影响教师的职务职称晋升和薪资待遇,在绩效考核任务及利益的驱使下,出现教师工作偏离教育目的、学生活动偏离学习需要、考核结果偏离考核初衷的偏差,主要原因是高校管理行政化、教育工作功利化、管理理念落后。矫正教育偏差,需要去行政化、加强师德师风和学术道德建设、优化绩效考核管理。
关键词: 绩效考核 教育偏差 去行政化
教师绩效考核是学校通过一系列预设的评价指标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的制度,考核的结果将直接影响教师的职务职称晋升、薪资的发放,且由对人的考核延伸到对部门的考核,个人的利益和部门的利益被捆绑在一起,在比较浓厚的行政化氛围中,考核内容俨然成为颇具行政色彩的指令性任务。在此背景下,考核目标常常成为教师们团团围绕的工作目标,在完成规定项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多挣加分项,达到考核排名靠前的目的,使教育教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逐利性的偏差。
一、绩效考核背景下教育偏差的表现
(一)教师工作偏离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应定位于“人”的培养[1](24-29),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应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成长,坚持以人为本。当把绩效考核与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挂钩时,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围绕绩效考核的任务工作,且带有行政指令性色彩,绩效考核内容成了评价教育工作者效能的风向标。在经济利益和职务职称晋升需求的刺激下,想方设法完成考核任务成了迫切需求,对“人”的培养略显形式化、任务化。
1.过于重视考核资料的收集与呈现。
每到期末和年终考核,各类考核资料纷繁成堆,受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捆绑的影响,教师在完成个人考核任务的基础上,还要完成由各级部门分解的考核任务,考核任务形成层层压实、层层分解的局面,在迎检之前常常突击加班、查漏补缺,完成考核支撑材料的呈现。在考核检查过程中,常常以翻阅考核资料检验任务达成情况和教育教学效果。教育目的与成效归根结底要体现在作为人的学生的成长上,过于重视纸面上的任务完成与成果展示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发展变化,导致考核工作显得形式化。
2.为了考核而将教育工作任务化。
績效考核任务繁杂,既包括教育教学工作,又包括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综合性、行政性事务,为了达到个人考核与部门考核排名靠前以多分一点“蛋糕”的目的,教育教学工作常常在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下对照考核清单执行,完成“规定动作”对考核竞争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自选动作”上谋求出彩、加分。为了取得好的考核成绩,部门常常根据考核细则分解任务、落实到人,并与个人的经济利益和职务职称晋升挂钩,导致教育者迫于压力而将工作聚焦于考核目标任务的达成上,如同工厂生产一样按部就班地进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充满艺术性、创造性和不确定性,教育工作任务化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师生互动,使得教育工作难以充满活力。
3.为了考核而弱化教学工作。
绩效考核指标化促使一些教师为了自身利益而把大量时间花在论文、科研项目、社会服务等有利于考核竞争的内容上,使得在教学工作中埋头苦干的教师在职务职称晋升方面常常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越来越多的教师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投身于绩效考核竞争中,教学工作被弱化,用在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被迫减少。
(二)学生活动偏离学习需要
1.学生活动过多,挤压学生的学习时间。
基于考核需要,大学生入校后,会被要求参加很多活动,其中不少活动来自行政部门的要求,常常占用课间及周末闲暇时间,有些活动强制要求学生参与,并纳入学生个人及班级量化考核,甚至上升到对辅导员及部门的绩效考核,学生缺乏一定的自主选择权,挤压自主学习的时间。
2.不少学生活动形式大于内容。
为了完成考核任务,部分活动的开展较少考虑学生的需要与意愿,与学生实际联系不够紧密,甚至儿科化,缺乏教育意义或教育意义不大。部分活动的开展与学生自身学习生活无关或可有可无,如组织投票、提高活跃度等,更有甚者,将学生是否参与或参与结果通过截图的形式进行统计确认,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形式主义和机械主义的风气。
(三)考核结果偏离考核初衷
1.绩效考核的目的和价值难以持续体现。
高校的绩效考核制度是提高管理效率、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激励机制,我国大学普遍使用“工分制”的绩效管理,起初确实达到了提高效率、促进科研的效果,但过于行政化和指标化的管理模式已不符合当前高校的时代特征和教育活动本身具有的特性,不能简单地将大学的活动,尤其是人才培养的活动当成商品换算,且“工分制”的“边际效应”正在递减[2](6),形式化、低质量化等问题突出,价值和意义难以持续地充分体现。
2.绩效考核容易导致恶性竞争。
绩效考核最终涉及个人利益,个人的能力水平往往通过量化考核方式进行评价排名。有的教师为了获取更多的“工分”,扰乱学术秩序,伤害了教育者的教育情怀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一些高校绩效考核背景下出现教育偏差的原因
(一)管理行政化
这种模式的建构和运行,强调等级控制与命令服从[3](8-11)。受行政化的影响,绩效考核内容作为教育工作目标任务,行政指令性更加凸显。
1.以绩效考核为导向的管理机制缺乏活力。
从高校外部而言,一些负责高校事务的行政部门,对高校发布的任务,需要不折不扣地执行,缺乏与高校实际情况结合,缺少政策弹性与延展空间,有的任务甚至连留给高校的反应时间都不充足。从高校内部而言,绩效考核任务被各级部门层层分解,并与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挂钩,层层负责,导致为了任务交差而将大量心思花在考核材料的形成上,上完课就走人,做科研攒“工分”。教师的自主能动性难以发挥。
2.绩效考核的计划性限制了教育活动的创造性。
绩效考核內容,往往在考核期开始时就已经条分缕析地计划出来,而且很多内容被指标化,与政府行政部门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总结的监管模式如出一辙,与教育活动的创造性、教育效果的滞后性、不确定性是矛盾的,不利于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教育工作功利化
“蜡烛”“人梯”,是对教师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之词。教师职业,一直被认为是高尚的职业。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生规模和高校教师规模增加,导致教育领域的商业化气息变浓,教育功利化现象出现。
一些教师通过绩效考核追逐名利,寻找“捷径”,课堂教学工作被淡化。
(三)管理理念滞后
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泰勒的管理理论。该理论把人当作“经济人”看待,“经济人”假设也被称为第一代管理理论,大学教师作为“学术人”,应适用于管理学理论体系中的第三代管理理论即“文化人”假设[2](5)。当前采用的“工分制”绩效考核办法,显然已不适应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特殊性。对“经济人”假设的充分利用,使高校为了提升排名而将排名指标分解到校内,高校教师为了考核排名而弱化教学工作。为了竞争而竞争,难以促进教育科研事业朝着引领社会的方向发展。
三、矫正教育偏差的思路
(一)逐步解除“行政化”对教育科研的束缚
改革高校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处理好行政指导与高校办学的关系,减少行政部门对高校事务的直接管理和过多的指令下达,与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无关的行政性任务不再纳入绩效考核范畴或降低权重,提高高校学术组织的影响力。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应充分征求高校学术组织的意见和建议,使绩效考核更加体现人文性和学术性。
(二)加强师德师风和学术道德建设
高校教师要明确教育科研的价值所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做到治学严谨、为人师表、敬畏学术,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共同营造公平、公正、诚信的学术氛围。在教书育人上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关心学生成长成才。对于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要加大惩戒力度,提高违规成本,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和育人环境。
(三)优化高校绩效考核管理
在绩效管理理念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文化人管理理念,重视教师的创造价值、自觉能动性和发展潜能,凸显教师的“学术人”属性,降低“经济人”属性。在绩效管理设计上,应避免简单地用一张表、一个标准、一刀切式的衡量,注重过程考核,减少用“物化”或量化的成果评价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在绩效管理的实施上,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兼顾学校、教师、学生实际情况,可协调、有弹性,尽量避免行政命令式、机械式执行。在绩效管理的结果应用上,应体现激励作用、问题反馈与改进作用,不能简单地作为奖惩依据。
总之,教师的职务职称晋升、薪资待遇,与绩效考核息息相关。围绕绩效考核,出现了逐利性的不良竞争和低效的工作方式。矫正教育偏差,需要回归教育本真,让教育工作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围绕立德树人完善管理体系,确保教育教学活动不因绩效考核而偏离正常轨道。
参考文献:
[1]扈中平.教育目的应定位于培养“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03).
[2]邬大光.走出“工分制”管理模式下的质量保障[J].大学教育科学,2019(02).
[3]韩小伟,鲍锋,张雷生.依法治校语境下高校“去行政化”的路径探寻[J].高教研究与实践,2020,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