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宝
留言本上笔迹各异的留言
走失儿童寻人卡
北京有一位名叫王岩的“的哥”,他在车上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每当有人坐他的车,他都会拿出本子让乘客在上面写几句话。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把自己心里最真实、最美好的想法写出来,因此,“平安”“生活”“健康”“希望”是留言本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
北京是一座外来人口众多的城市,生活压力也大,可是通过这个留言本,许多从未谋面的人有了交流。有的人心情低落,看了留言本上的话,下车时笑得合不拢嘴;有的人高兴地上了车,却被留言本上的某句话击中了内心的柔软,以致泪眼婆娑。因为受到了别人的鼓勵、安慰和感染,每当王岩请乘客在本子上留言时,很少有人拒绝。于是本子上的留言越来越多,短短4个月,车上已经攒了3个写完的本子,上面写下了1687条留言。这些留言也给王岩带来了温暖和力量,让他知道这座城市里有许多人和他一样,虽然从事不同的工作,可每个人都有脆弱、迷茫、艰难或高光的时刻,这时候,陌生人的一句问候、祝福和鼓励,就能让人感动、幸福和开心。
如今,王岩的留言本上,留言仍然在不断充实,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得到快乐、释放、鼓舞以及对美好的向往,他的车被大家称为“解忧车”。王岩不知道自己会在北京待多久,但只要在这里一天,他就会坚持把这件事做下去。他不觉得做这件事有多麻烦或多文艺,每天接触形形色色的人,自己努力工作赚钱,如果刚好帮到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就认为自己没有白来这座城市。
江苏有一位叫穆阳的网店老板,他给顾客发货时,总会在包裹里装上一张卡片。这张卡片不是“好评返现”,而是走失儿童的寻人卡片。这张不大的卡片上印着走失儿童的照片、姓名、出生年月、失踪地点等信息。
这个念头来源于电影《失孤》,影片讲述了一位父亲寻找被拐卖孩子的故事。同样身为父亲的穆阳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于是,他决定制作走失儿童寻人卡,连同货物发往全国各地,希望以此寻得更多线索,让那些丢失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很快,小小的卡片引发了大家的关注,一些走失孩子的家庭纷纷联系穆阳,希望他能在卡片上印上自家孩子的信息,也有人专门来给穆阳点赞,穆阳的店铺访问量一下子增加了许多。
有人质疑穆阳在借此营销炒作,但很少有人知道,穆阳制作这些卡片都是自掏腰包,而且因为很多人以为他的店铺是公益平台,在评论区里不是讨论孩子,就是留言点赞,真正下单购物的人并不多。但穆阳很少对别人提及和解释这些,在他看来,自己就是想做点好事,他并不想让大家在知道实情后,把自己捧得太高。
这件事,穆阳已经坚持做了两年,累计为30多个走失儿童的家庭发出了10万多张寻人卡。虽然至今还没有一例寻找成功,但穆阳想做好事的念头依然未变。
20世纪90年代,邻居孤寡老人苏婆婆的老房子坍塌了,徐惠明就把苏婆婆接到自己家里居住。后来,徐惠明家的房子拆迁,他便给苏婆婆在距离自己家不远的地方租了一间房。这期间,政府组织了一次土地登记,因为苏婆婆的房子早已坍塌,村里又经过了拆迁重整,苏婆婆就变成了无房户。再往后,随着苏婆婆年老体衰,徐惠明又自掏腰包将苏婆婆送到敬老院安度晚年。
徐惠明
敬老院如果有事需要徐惠明出面,他都随叫随到,对待苏婆婆,他始终就像对待自家人一样。2016年,92岁的苏婆婆去世。徐惠明按照当地风俗,为她操办了后事。作为村里无房的孤寡老人,苏婆婆生前申请过80平方米的宅基地用于建房,可是这块宅基地直到2017年才批下来。2020年,苏婆婆名下的这块宅基地要被征用,得到了一笔征用款。苏婆婆生前没有任何财产,过世时也没有立遗嘱,然而对于这笔钱,村里人一致认为应该由徐惠明继承,理由是苏婆婆和徐惠明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可苏婆婆在世时,一直是徐惠明在照顾,而且照顾的时间长达30年。当时的苏婆婆无依无靠,徐惠明不图任何回报,对待苏婆婆就像亲人一样,这样的好人应该有好报。
生活中,像王岩、穆阳、徐惠明这样的人再普通不过了,他们做的事也并非轰轰烈烈、惊天动地,而是细水长流,透着人性的微光。他们用一点点善为世间播撒温暖和美好,让人感佩又动容。但愿每个平凡的人,都像电影《无问西东》里说的那样:“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小 维摘自《当代青年》202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