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国军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各种创新型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及教学手段等脱颖而出,这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拓展新的路径。在小学教育阶段当中,数学教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其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小学阶段是为学生今后进行数学学习奠定基础的阶段,由此能够看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直接决定学生能否学习到知识,学会知识。对此,教师应针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6-00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6.013
小学数学学习阶段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同时小学数学也是学生今后进行数学学习的基础,但是由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不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抽象能力,而小学数学具备一定的抽象性以及逻辑性,导致学生很难进行数学学习,严重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提升小学数学质量的几点教学策略进行分析探究。
一、精心设计数学教学目标,做到分层数学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其根本就在于教学目标,只有教学目标科学合理有效,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通常情况下都是运用统一的教學目标开展教学,但是这种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弊端。具体而言,在统一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数学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很难达到教学目标,而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较为轻松地达到教学目标,但是却没有上升空间,影响学生更好的发展。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数学教学目标,做到分层数学教学,使得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发展。
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成绩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学习能力较好,学习成绩较为优秀的优等生;第二层次是学习能力中等,学习成绩中等的中等生;第三层是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后进生。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设置教学目标,这样既能够照顾到优等生以及中等生,又能够兼顾到后进生,进而使得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良好发展。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落实分层数学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还应给学生创造发展空间,具体来说,后进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中等生,中等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优等生,这样能够使得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更大进步。
二、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是新课程标准改革以来大力倡导的创新型教学方法,已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获得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所谓的小学合作探究教学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建立在学生认知特点以及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设置相关学习任务,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科学合理地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为每一个小组下发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小组的基础上针对学习任务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最终完成学习任务。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教学氛围,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此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使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提高。但是在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因为处于小学学习阶段的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因此,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参与其中,促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这种情况下才能够使得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充分发挥作用价值。
三、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要想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教师是学生的直接授课人,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对于教师都会参与一定程度上的依赖性,这种情况下就意味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十分有必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仅能够让学生更加喜爱教师所传授的课程,还能够促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和谐良好地发展,这种情况下对于教师进行日常课堂教学中的管理也十分有利,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价值。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营造一个和谐、平等、民主、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不能还在保持以往高高在上的教师状态,要放下教师的架子,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在课下都要与每一个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一定要注重尊重学生的意见,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并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多鼓励学生,表扬学生。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都非常想要得到教师的认可以及肯定,表扬以及鼓励学生能够快速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总而言之,教师与学生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四、运用趣味数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以此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因此,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无论是对于小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来说,还是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来说都极其重要[1]。而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并没有获得良好的发展,这也就意味着小学生不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但是小学数学具备一定的逻辑性以及抽象性,所以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很难理解,进而很难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以此导致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不感兴趣。为了能够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教师应注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趣味数学教学方法,如运用游戏化教学法。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游戏情有独钟,通过游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谓的游戏化教学法就是将数学教学与游戏充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通过游戏学习到数学知识,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这种情况下能够很大程度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竞争因素,进而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以此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总而言之,运用趣味数学教学方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有效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五、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更为重视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促使学生获得更好更加全面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进而为今后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结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运用求异法、求同法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所谓的求异法就是指将存在一定联系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的差异,这种情况下不仅能够使得学生辨别数学知识,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所谓的求同法就是指,将存在一定联系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较,然后引导学生发现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的共同点,根据共同点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此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能够促使学生对于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总而言之,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體系对于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十分有利,能够促使学生学习效率以及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进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六、合理运用生活化情境教学法,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就是指教师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之间存在的联系,然后通过存在联系的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以此引导学生深入教学情境中,进而进行知识的学习[2]。在生活化教学情境当中,由于生活与学生之间存在紧密相关的联系,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教师注意的是,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一定要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通过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能够促使学生对于知识更加深入理解,有利于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在运用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还要重视设置合理的课堂提问。课堂提问也应建立在生活化的基础上,同时还应注重运用开放性问题形式,这种情况下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思维,还能够使得学生积极主动想要回答问题,进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此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七、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实现了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推广以及全面应用,使得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获得有效提高。当前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出生在信息时代,能够更好地接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能够将各种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以及音频等内容呈现出来,这种情况下能够深深吸引小学生,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投入课堂学习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能够将以往传统的静态化教学模式转变为动态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另外,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需要教师在课余时间内制作相关课件,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播放,这种情况下能够节约教师书写板书的时间,为教师讲解数学知识、管理学生创造更多时间,能够促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八、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要重视教学质量,要建立在处于小学阶段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以此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使得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而为今后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黄丽琼.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8):264.
[2]马申江.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浅析[J].现代农村科技,2020(3):56.
[3]陈留生.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19):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