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
摘 要 农田水利对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维护生态平衡发展、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保证农业增产与收入、建立和谐社会和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6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对工程施工的监督、科学进行工程建设规划、提升利用效率、完善各种配套措施建设4项措施。
关键词 农田水利工程;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S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5.108
農业生产无法孤立存在,必须辅助以相关配套设施,如水库、水渠等。现代农业生产中,如果缺少基本的农田水利工程,相关技术设备也将无法运行。因此,现代农业发展不仅体现在新兴技术上,科学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也十分重要,对农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1 农田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从目的上来说是为农业生产而建立的工程,或为了发展农业而建设的一些公共工程,如水库、水塘、堰坝、排水、灌溉、渠道和抽水泵站等。农田水利工程的基础作用是利用各种农田水利设施,减少各种不利的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通过这些措施保证农业生产稳产与高产[1]。
2 农田水利工程对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2.1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国农业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传统农业经营模式早已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要与现代社会生产需求,这需要加快农业生产的理念创新与技术创新。国内各地区也应因地制宜,合理应用先进科学技术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和生产条件[2]。近年来,全球变暖不断加剧,恶劣天气和极端天气频发,不但对农业生产产量有严重威胁,同时对农业经济的平衡发展也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农田水利的建设与使用对解决上述问题有重要作用,同时经过实践可以发现并检验建设中的问题,这对农田水利工程至为关键,是农作物生长保障,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有效降低自然灾害等因素对农作物的影响,进而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3]。
2.2 维护生态平衡发展
在农业生产与发展过程中,强化水利工程建设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有重要意义,是劳动生产效率的重要保障,对维护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4]。促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但是为了满足农业生产的基本需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体现,有效促进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对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农田水利工建设对农田的灌溉与排水有较强的优化作用。河流、水塘中的水分通过渗透作用进入土壤,从而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养料与水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可调整农田土壤结构,从而提高土壤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确保农作物可以健康生长。
2.3 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当下我国通过提升在农业经济建设中水利工程的应用程度,进一步发挥出农业的社会潜力,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进程和标志。1)要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强度,必须先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其中包括了防洪排涝、水土保持、饮用水安全工程等建设。2)完善并提升这些基础工程的建设水平,是农业安全生产的关键,对保障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通过维护当地生态稳定,保证生态平衡发展,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效率。3)提高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和利用效率,为建设场地附近的绿化提供了保障,对提升附近居民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有效推动了社会发展与进步。
2.4 保证农业增产与收入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推出了许多利民政策,在国家农业相关政策的扶持与引导下,农民收入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农村基本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要想推动农业经济和农业基础设施发展进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必须持续创新发展农业科技。水利工程建设建成投入后,可以通过结合传统水利资源优点与现代高科技信息技术的特点,健全水利资源的设施建设,进而最大程度地满足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生产条件,提升农作物的产值和附加价值,持续提高农民收入,对维护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进步有重要意义。
2.5 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
由于历史原因与客观原因,我国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城乡居民之间无论是收入还是文明程度方面均没有与经济发展同步并达到平衡,反而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与阶级差异愈发尖锐。特别是对农村来说,农村居民收入低、生活条件差、生活质量低一直都是困扰有关部门的难题,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阻碍。但是,伴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重要现实作用,在提升农民生产条件、用地条件以及农民的劳动产生价值方面有重要意义。通过逐步降低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确保农民生活可以得到有效保障,进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2.6 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
在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下,我国农业生产与传统农业生产形式(即为自然经济条件下)相比,其最直接、最大的特点就是广泛利用人力资源与畜力资源,凭借传统手工作业的形式,确保农作物的产量每年都可以达到预期,进而构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或自然经济发展模式)。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下,农民利用农业生产渠道可以实现最基本的生活满足,但这种农业生产模式存在生产效率低、耗能高等特点,这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对农业生产和农业发展形成较大阻碍。我国现在还在经历社会转型,社会各方面发展也不充分,因而在农业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发展建设水利工程,可以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现代化建设,推动农业生产向生态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从而为农业生产持续提供强大动力,推动经济发展与进步。
3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发展措施
3.1 强化对工程施工的监督
农田水利建设部门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各项活动的流程安排与工作安排。1)相关部门在招标时,要对施工单位是否具有农田水利工程的实力进行综合分析,最好选择知名度较高且信誉较好的施工企业进行深入合作。2)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时,应贯彻各项工作内容的培训与管理制度,务必做到权责分明,以避免在工作中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形,进而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和建设质量。3)在水利工程建设时,管理部门要提升对材料、技术、设备的监督与管理工作,这也是降低施工风险,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总体施工质量的关键。
3.2 科学进行工程建设规划
就我国国内农业发展来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比较复杂且耗时较长的工程系统。因此,在工程建设的开始阶段,需要水利工程部门仔细搜集市场中的各种信息数据,并实地考察修建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全面掌握各区域的各种信息,科学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水利工程建设方案,进而明确划分各部门的职责,正确的处理利益方的利益诉求,为了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要做好前期相关准备工作。与此同时,农田水利建设相关单位必须发挥模范作用,各部门要密切联系并提升配合程度,确保各方面工作可以顺利开展。
3.3 提升利用效率
我国目前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融资比较顺利,发展势头相比以前变得更好,但良好的发展势头下,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重建设、轻管理等,因为在管理方面的投入不够,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却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因此,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利部门与施工单位要强化对水利工程的监管,各部门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并制定详细的指导规范条例。管理部门要持续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可以施工保持高效、高质量的运转状态。管理维护人员要加强施工后的管理工作和监督工作,并定期对工程建设整体质量进行指导与规划;协调好与当地政府的关系,做好当地群众的思想工作,信任群众、尊重群众、发动群众,让工程施工现场附近的居民参与到管理与建设规划中,进而提升农田水利建设的民主性与科学性。
3.4 完善各种配套措施建设
要想真正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不但需要较高的技术需求和严格的技术监管,还需要落实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因此,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专业配套设施和专门工作组,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农业部门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政策与制度,尤其是要做好资金与技术的管理和筹措工作,进而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基础配套设施,确保工程可以顺利施工,发挥出其在工程建设作用。
4 结语
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不但要持续更新经济建设,还要加大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加快农田水利的发展速度,科学规划各种农业生产资源,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同时,还要科学指导与规划农田水利工程,特别是要做好水利工程前期、中期、竣工之后的管理,確保各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到位,从而整体上提升农业生产的质量,真正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宋阳,张弘.实施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确保现代农业发展顺利进行[J].吉林农业,2017(17):61.
[2] 任雨涵.评价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建设施工要点与质量控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11):122-123.
[3] 张维军.农田水利工程在“生态农业”思路下的具体设计措施分析[J].智能城市,2019(22):183-184.
[4] 鲍立荣.现代农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中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12):7-9.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