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伟
济南市莱芜人民医院眼科,山东济南 271100
在眼科中白内障是一种非常常见和多发的疾病,其是导致老年人丧失视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白内障的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局部营养障碍、代谢异常和免疫异常等进一步导致的晶状体代谢紊乱,最终造成晶状体蛋白质浑浊、变性[1]。白内障患者在发病之后会出现视力浑浊和模糊等各种临床症状,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很容易引起失明,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很大的危害。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常用的手术方式[2-3]。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术式治疗白内障的效果,该文特选择该院2018年3月—2020年4月收治的相关病例136例,分析并研究了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择该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136例作为该次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68例患者。对照组中女25例,男43例;平均年龄(65.2±7.3)岁;平均病程(1.8±0.5)个月。观察组中女26例,男42例;平均年龄(66.4±7.4)岁;平均病程(1.9±0.6)个月。在基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白内障的诊断标准,且经过临床诊断确诊;②知晓且同意研究的全部内容,并且签字确认;③具备手术适应证;④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合并脏器功能不全;②合并器质性疾病;③合并肿瘤或者血液系统疾病。
对照组:通过传统周边虹膜切除手术予以治疗,在正式手术前3 d对患者进行抗生素滴眼液滴注,手术前30 min进行散瞳处理,选择布比卡因进行表面麻醉处理剪开白内障患者球结膜,切除角膜边缘对应的根部虹膜以形成虹膜切口,后期进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通过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予以治疗,术前操作与对照组一致,麻醉后沿角膜边缘剪开患者结膜组织并剥离,暴露出巩膜组织,利用穿刺刀在前房内制作出内口后注入黏弹剂,压平前囊膜组织并作辅助性切口,利用撕囊针完成连续性环形撕囊后进行水分离,超声乳化后进行破碎晶状体与皮质组织吸除,将人工晶状体置入患者囊袋内部,吸除黏弹剂,以水封闭方式处理角膜切口,完成手术。
治疗前后,分别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水平、眼压降低幅度、前房高度改善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测定和比较。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视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视力水平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visual acuity between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s)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视力水平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visual acuity between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s)
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68)观察组(n=68)t值P值0.28±0.07 0.27±0.06 0.894>0.05 0.47±0.12 0.68±0.08 12.007<0.05
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眼压、前房高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眼压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高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眼压、前房高度改善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mprovement of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anterior chamber height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s)
表2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眼压、前房高度改善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mprovement of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anterior chamber height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s)
组别眼压(mmHg)治疗前 治疗后前房高度(mm)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68)观察组(n=68)t值P值37.25±4.92 37.24±4.93 0.112>0.05 20.57±3.22 12.37±3.19 14.918<0.05 1.85±0.32 1.84±0.29 0.191>0.05 2.62±0.67 2.99±0.53 3.571<0.05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作为一种常见的眼科临床疾病,白内障是引起失明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对患者的危害很大[4-6]。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的方式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白内障的常规手术治疗方法为周边虹膜切除术,尽管该手术治疗白内障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具有较大的手术切口,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大,术后视力恢复不理想,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寻找更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7-8]。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在白内障的临床治疗中开始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较小的创口,能够降低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具有较短的手术操作时间,患者在手术之后能够较快地恢复视力[9]。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作为治疗白内障的理想手术治疗方式,其能够有效地保证患者前房的稳定性,在具体的手术操作中,能够通过超声波和注抽吸系统将患者眼部中的多余组织彻底地排除,然后再将人工晶状体植入进去,能够有效地降低手术范围,而且具有非常高的操作精细度。超声乳化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应用可以发挥两种术式的优势,有效地增大患者的小梁网孔,刺激小梁细胞的分裂,从而进一步提高其细胞吞噬能力,加快房水排除;而且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使患者的切口在手术后能够较快地恢复,极大地降低了术后感染发生的概率;还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眼压,加快其视力水平的恢复[10]。不过,为了保证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效果,在手术期间必须要对患者的角膜内皮进行重点保护,防止其角膜内皮被热量灼伤,同时还要预先开展撕囊操作,减少其前囊韧性膜厚度;要彻底地清除其晶体后方的黏弹剂,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出现术后高眼压,还可以降低再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总的来说,这种手术方法对手术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而且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标准化的流程,所以手术操作人员必须要具备熟练和高超的手术水平,才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保证手术的效果[11]。
在该次研究中,通过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观察组患者予以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视力水平(0.68±0.08)明显高于对照组(0.47±0.12)(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眼压(12.37±3.19)mmHg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20.57±3.22)mmHg,观察组前房高度(2.99±0.53)mm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2.62±0.67)mm(P<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8%低于对照组23.5%(P<0.05)。这一研究结果与朱坤[12]的文献报道:观察组的眼压(13.52±4.24)mmHg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18.74±5.53)mmHg(P<0.05),基本一致,证实了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眼压、前房高度。表明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有效改善传统周边虹膜切除手术导致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对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情况,而且还能够提高前房高度,降低眼压,改善传统手术导致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医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