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逐层梯度切除直肠肌鞘改良Soave术治疗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观察

2021-06-24 07:05薛彦生李国添杨志敏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先天性结肠直肠

曾 辉 薛彦生 李国添 杨志敏 杨 超

广东省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 516000

先天性巨结肠也被称为赫什朋病,指的是肠管受累发生痉挛狭窄,造成蠕动受限,肠内容物无法正常排出,并在肠道内堆积,引起肠管变形,逐渐形成巨结肠改变,多见于乙状结肠、直肠等[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约5 000个活产儿中有1例发病,且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二者比例约为4∶1[2]。至今,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病原因并未明确,多认为是多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低位肠梗阻、顽固性便秘、腹胀等是其主要表现[3]。传统经腹治疗方案创伤较大,容易影响术后恢复,并发症也较多。随着腹腔镜技术在临床的不断发展,经肛门逐层梯度切除直肠肌鞘改良Soave术的实施有了更好的技术支持,有文献报道该技术的辅助性应用,能够提升改良Soave术的效果[4]。为进一步了解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逐层梯度切除直肠肌鞘改良Soave术的治疗价值,将我院儿科收治的60例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60例进行分析。纳入标准:(1)年龄<6个月的小婴儿;(2)符合先天性巨结肠诊断标准[5],经术后病理证实;(3)有典型的呕吐、腹胀烦躁、排便不畅等表现;(4)家长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手术治疗禁忌证,不满足手术指征,手术不耐受;(2)合并其他类型的先天性疾病;(3)肛周伴有严重感染急需处理;(4)临床资料欠完善。经数字随机表法,将全部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8例;年龄24~78d,平均年龄(45.12±3.61)d;类型:常见型21例,长段型9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6例;年龄25~80d,平均年龄(45.03±3.60)d;类型:常见型23例,长段型7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各资料比较均衡性好(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气管插管全麻,取仰卧位,暴露肛门,在距离齿线上0.5cm处,电刀将直肠黏膜及部分黏膜下层逐层切开,沿肛管直肠肌鞘按环肌、纵肌梯度分离,超声刀止血。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逐层梯度切除直肠肌鞘改良Soave术治疗:术前1周,使用温盐水进行灌肠处理,并对灌肠后的各方面情况,如腹胀缓解、排便等进行观察,做好肠道准备工作,其间建议家长喂养深度水解蛋白奶粉,以减少成形大便,缩短肠道准备所需时间。腹腔镜对肠管情况进行探查,如颜色、厚度、蠕动等,以此初步明确切除部位及范围。取仰卧位,气管插管全醉,常规消毒处理、铺巾,腹壁作3个孔。借助腹腔镜的引导,使用超声刀游离病变的结肠及近端直肠系膜至盆底,通过肛门撑开器适度撑开肛门,利用拉钩牵拉,于肛门齿线上0.5~1.0cm的位置,针形电刀切开直肠黏膜(环形切开),缝1圈黏膜牵引线然后向上推剥1.0~2.0cm的距离,之后将直肠环肌切开,向上分离推进,距离为2.0~3.0cm,随后进一步将纵肌切开,逐层梯度分离肌鞘(2.0~3.0 cm范围内),将直肠肌鞘到盆底腹膜以环形的形式切断,腹腔镜直视下从肌鞘拖出病变结肠并切除,近端正常结肠浆肌层与残留肌鞘缝合固定4针,结肠断端全层与齿线上创面吻合。术后留置肛管3~5d,行静脉营养支持,以及肛周局部皮肤护理。

1.3 观察指标 术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各项围术期指标和恢复情况,记录术后和出院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括:肛门狭窄、排便功能障碍、小肠结肠炎、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

2 结果

2.1 两组围术期指标及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围术期指标及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及恢复情况对比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先天性巨结肠病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一定的家族性发生倾向,根据病变累及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常见型、长段型、短段型等,会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限制,导致健康水平下降,严重时可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6]。因此,医生在根据病史、症状、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综合诊断检查后,应及时有效地制定并采取治疗方式。

药物保守治疗是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方式之一,适用于轻症患儿,其是用各种方法使患儿达到每天或隔天排便,以解除低位肠梗阻症状的目的,但是通过服用润滑剂、缓泻剂,或者塞肛、灌肠等保守治疗,患儿通常只能够维持排便4~6个月,并且对于情况危急的患儿,保守治疗往往无效,此时必须制定并采取手术治疗方案。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尽管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大部分文献报道指出其存在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恢复慢等不足,还容易引起并发症[7]。肛门改良Soave根治术改变了传统手术方式,在国内外均受到广泛关注,加之腹腔镜技术的使用,使得巨结肠的治疗效果得到了质的提升。相较于传统手术治疗,腹腔镜下辅助经肛门逐层梯度切除直肠肌鞘改良Soave术已经成为目前主流的巨结肠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失血少、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对肛门远期功能几乎不造成影响。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禁食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说明了经腹腔镜Soave术的特点和优势。并发症是评价手术治疗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提升婴幼儿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本文中,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表明了经腹腔镜辅助行Sovae术,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腹腔镜的使用,能够开阔手术视野,使医者更好、更清晰地观察病灶位置,并且操作起来空间大,较为灵活,难度低于传统手术,从而能够更好地提升病灶切除的精准度,减少繁杂操作引起的并发症,此外腹腔镜手术程中能够监视全部过程,避免吻合时出现结肠扭转[8]。因此,腹腔镜下辅助经肛门逐层梯度切除直肠肌鞘改良Soave术具有较少的并发症,而获得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治疗中,腹腔镜下辅助经肛门逐层梯度切除直肠肌鞘改良Soave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的优点,是现阶段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猜你喜欢
先天性结肠直肠
新生儿先天性细小结肠症相关病因与影像表现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消痔灵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作用机制
GJA8基因错义突变致先天性白内障一家系遗传分析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便血建议做直肠指检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憩室炎,藏在肚子里的神秘疾病
一例猫巨结肠症的诊疗
话说小儿常的肛直肠疾病
说说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