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兵 徐志斌 杨志勇
(1.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如皋 2265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伊宁 835100)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而引发的脑膜和脊髓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属于结核病分类中最严重肺外结核病型[1,2]。其主要病理机制为结核杆菌入侵患者淋巴系统,从而进入患者局部淋巴结,再经过血行传播至脑膜、脑实质及室管膜下等部位,且在该部位进行复制[3]。当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时,机体对消灭病菌的能力下降,病灶中结核杆菌被激活进入蛛网膜下腔,随脊髓液传播扩散,从而导致结核性脑膜炎[4]。结核性脑膜炎的主要症状包括结核中毒症状、脑膜刺激征、颅内压上升、脑实质脑神经及脊膜损害,如果未经有效治疗,病情发展可能导致患者发生继发性癫痫、脑积水甚至偏瘫,给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均造成很大的影响[5]。因此,该病早期诊断意义重大。目前,关于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依据包括患者既往病史、脑脊液检查、病原学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其中多层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的优势被大量学者和临床试验所肯定[6,7]。该研究主要围绕这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特点进行,以便更快、更准确地确诊该病,并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病例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9例、女性33例;年龄22~65岁,平均(45.93±6.12)岁。入选标准:(1)符合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诊断标准[8],且经PPD试验、血沉检查确诊;(2)CSF发现结核分枝杆菌;(3)具有发热、头痛/晕、呕吐、脑膜刺激征、嗜睡等典型症状。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以及MRI检查。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采用64排128层CT扫描仪,型号为AQUILIONTSM-101A 2015.5(购自日本东芝公司),扫描参数:电压110KV、螺距3.5KV、层厚5.0mm、DFOV300mm。CT操作人员先平扫,再将2ml的泛影葡胺经静脉注入患者静脉内行碘过敏试验,确定无过敏反应后再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进行脑基底部增强扫描。MRI检查:使用Supervan 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购自苏州朗润公司),标准头颅线圈轴位、矢状位扫描,如有必要可对冠状位加扫。扫描参数:层间距0.7mm、层厚6.0mm、FOV22×16cm。对比剂为钆喷酸葡甲胺,待患者接受对比剂后按照0.1mmol/kg经静脉注入。
分别记录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特点及优劣进行比较分析。
运用SPSS24.0对研究整理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用t检验比较;定性数据以率和构成比表示,并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按α=0.05为检验水准。
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要明显低于MRI检查,对比差异有意义(74.39% vs 90.24%,P<0.05)见表1。
表1 多层螺旋CT与MRI诊断符合率比较(n,%)
多层螺旋CT检查:经过CT平扫,大部分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可见到其脑室结构不清晰并有或多或少的扩张,脑底部可见模糊高密度以及两侧状态不对称,少数患者可出现鞍区欠规则样的钙化现象,而侧裂池与基底池均可见等密度影,梗死区域呈现低密度变化并可伴随低密度/高密度/混杂密度结节影,且鞍上池和大脑外侧存在脑积水。
MRI检查:MRI平扫时,大部分患者脑池、脑底有不同程度闭塞,严重者不可见其脑底部脑池的形态,其T1加权、T2加权分别为高信号、等信号。有脑梗死患者大多发生在其基底节区域,可见脑实质呈点状或片状信号。而增强扫描可见脑底脑池有非常明显的强化,患者粟粒样结核病灶T1加权为等信号,T2加权大部分高信号,即使有少部分为低信号也可见其中心高信号,且粟粒样结核病灶表现为多发性以及小灶行,强化尤其明显。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提升,结核病的防控和治疗已取得卓越的成就,但由于近年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不合理应用、多重耐药菌的出现等原因,结核病发病率下降趋势有所减缓。有资料显示[9],我国作为结核病发病大国,发病率仅次于印度,排名世界第二。作为结核病最严重的肺外结核病型,结核性脑膜炎属于结核杆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结核杆菌经血行传播进入颅内侵犯脑膜、脑实质、脑血管所引起[4]。随着疾病进展,炎性反应加重,淋巴细胞及结缔组织增多,导致渗出性病变和增生性病变,当渗出物经过小动脉和中动脉时造成结核性血管炎,从而引发血管堵塞、脑积水,而增生性病变还可引起脑梗死[10]。由于早期发病比较隐蔽,临床表现不典型且进展较快,致使该病成为结核病致死致残主要原因之一,若因漏诊、误诊有所耽搁而未及时有效治疗,将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生命安全。大量研究证实[11,12],除了PPD、血沉检查、脑脊液检查及病原学检查外,多螺旋CT检查和MRI检查在该病的诊断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全部患者均给予多层螺旋CT检查和MRI检查之后,两种检查方式都具备较高的准确率,但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的符合率较MRI检查结果的符合率要低,该结果与王安庆[13]等人的研究结果相符合,表明在MRI的诊断效果确实比多层螺旋CT更优。多螺旋CT检查结果主要提示了患者是否发生颅内渗出性病变、形成脑结核瘤、出现脑梗死和脑积水;而MRI检查在多层螺旋CT的基础上还可以更加直观的呈现出患者脑池脑底病变情况和程度、脑膜炎病变和脑梗死病变程度及累及范围、脑实质粟粒性结节等。艾英[14]等人的研究还指出,通过MRI检查还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患者脑干和脑干周围区域渗出性病变的情况。除此之外,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均可直观立体的呈现出患者脑部以及脑脊液的变化,从而更加准确地提示结核性脑膜炎病变发生和累及范围。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均可运用于结核性脑膜炎中,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特点都具有较高的诊断意义,但MRI较多层螺旋CT而言优势更多,能更清晰地呈现出患者发生病变的部位、范围以及病理类型,更大程度地筛查出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从而提高早期确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