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传统农耕村落

2021-06-23 19:16秋笔
环球人文地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东巴纳西木村

秋笔

粮食问题是如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杂交化、转基因化成为了当前农作物种子发展的趋势,然而如果仅有杂交品种,对粮食生产来说并不算“好事”。保留传统种子,不仅可以在以后若遇天灾人祸时使种植者有所“备份”和补救余地,也能为未来农作物的育种和栽培提供更多可能。毫不夸张地说,保护种子的多样性就是在为人类的未来“买保险”。而保护种子多样性最简单的办法,也是最原始、自然的办法——播厥百谷,藏种于民。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种子的生长传承与人类的血脉相承正同时进行着。顺天应时,躬耕大地,是数千年华夏文明、浩浩历史长河中流淌不止的农耕智慧。

过去的一年多时间,我辗转于中国六省十二个傳统农耕村落,记录下当地农人对传统文化、种子文化的理解与信仰。在我的行摄“足迹”里,有见证了八千年农耕文明的粟米黄,亦有江南水乡的稻花香;有加泽大山深处的摩梭人家,亦有为“旱作梯田”奉献过青春的留守老人。

扛着脚架,背着相机,走遍这些村落,不只为铭记一颗种子的生命“历程”,更为了留下农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些村落里的故事平凡朴素,各成其美,在镜头下凝成一幅幅动人心弦的民俗图画。

在云南吾木村和石头城村记录“生死相依”的温情画面

建于北宋前,依畔金沙江,拥有古老纳西文明的丽江自然村吾木,曾是古代商人的必经之地——茶马古道的一部分。没有机械化的运输设备,田间劳作全靠人背马驮,在这里我终于体会到了“望山跑死马”的真谛。纳西语“吾木”意为“粮仓”,这里的农作物种子品类丰富,记录种子多样性的保护情况成了这次工作行程的主要内容之一。

纳西文明里,人们信仰东巴教,东巴意为智者,是能够连接人与“神灵”世界的中间人。他们可以排忧解难,是整个聚居地的精神支柱。纳西的文化习俗、传统节日及祭祀活动都与东巴紧密相关,由东巴来主持仪式。吾木村里唯一一位年轻的东巴和继先,带着我采访、拍摄村里的老中医。采访前他跟我说了句玩笑话:“我与老中医和学坚,像一对搭档,他负责降生,我负责死亡。”闻言之初我有点迷惘,之后才明白了这句话的寓意。村里为大家问诊看病逾六十年的老中医,接生了一百多个婴儿,所以他负责“生”。而作为全村唯一的东巴和继先担负着慰藉安抚村民心灵的职责:在村人去逝后的死亡仪式上,都有他做法事为其超度的身影,所以他负责“亡”。

在老中医的火塘前,我为他拍摄肖像照。火光照亮着这位老人的脸,饱经沧桑的皱纹里,写满了他的人生故事。

老中医和学坚原本有12个兄弟姐妹,但都因疾病早亡,为此,母亲要求他学医。他说,自己一开始是不愿意的,奈何母亲十分坚持,他最终还是做起了全村的赤脚医生。

略微昏暗的火塘边,我提前设置好了相机参数,调整为快门静音模式。老爷爷的普通话很好,不需要翻译。我与他边交谈着,边在他偶尔默不做声的某个瞬间,抓拍下他的神情与动作。不过一会儿,他的儿子进来了,他们用方言在交谈着什么。出于礼节,我只在旁边安静观察。在他们交谈的过程中,儿子开始用家里陈旧的小壶煮水沏茶。在他将茶杯递给父亲的那瞬间,我竟体悟到一种血脉相传的感动。我立马举起相机抓拍,因此有了以“沏茶”为主题的一系列照片,这也是在吾木村的拍摄项目中我颇为喜欢的一组。吾木村的人们正是在此种“生死相依”的轮回中,保护着此地种子多样性,传承着农耕文明的古老智慧。

左页上图摄于油米村村民家中,左页下图为油米村的“赛马冠军”;右页图,在村内,每一个细节都能让人感受到沧桑、古老的摩梭文化。

猜你喜欢
东巴纳西木村
英国女子与两只猫结婚10年:称猫比男人好
安纳西
走失在纳西文字中
搬酒工木村翔:这棵“杂草”打败邹市明,卫冕金腰带
纳西鲁丁的微笑
纳西族东巴舞谱探究
东巴纸,人神沟通的一纸契约
纳西族东巴纸:人神沟通的一纸契约
纳西族民间史诗《创世纪》